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0 10:05:20

導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總結

2014年是蘇區振興和山區扶貧政策、編報交通運輸建設項目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縣交通運輸工作負重前行的攻堅之年。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交通運輸部門的正確領導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我局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強化行業監管,圍繞中心不斷改善交通民生,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展

2014年,我局圍繞蘇區振興發展和新一輪扶貧開發,突出抓拉動力強的交通項目建設這一重點,展開了新一輪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與去年完成投資基本持平。共建設縣道5.8公里、鄉村道5.43公里、通組公路硬化240公里,通土坯房集中安置點、新村建設點、農業產業基地公路35公里,市政道路5.322公里,旅游公路10.76公里以及改造一批農村公路危橋。

(一)認真編制規劃爭取交通項目。完成了《等原中央蘇區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及《縣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為爭取農村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二)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我局堅持項目交辦領辦、每周調度、項目公開公示制度,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1、縣重點工程:。

2、國省道改造:。

3、縣鄉道改造:。

4、交通應急工程:。

5、交通扶貧項目:。

6、危橋改造項目:。

7、通組公路項目:完成改造并經驗收合格220公里路基,完成172公里路面鋪設。

8、客運站場建設項目:一是完成了新汽車客運站項目可行性報告,政府已劃撥建站用地,并與投資開發商進行了意向接觸。二是對高興、古龍崗等2個農村公路綜合服務站進行了整修,同時根據設計方案與高興鎮人民政府協調增征土地擴建。已完成高興服務站可研并上報,待省運管局組織專家評審。

二、交通運輸行業監管全面強化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要求,我局依法加強行業管理,整頓行業市場秩序,保持了交通運輸市場平穩有序。

(一)交通運輸保障有力。全年完成客運量499.4萬人、客運周轉量41326萬人公里,與去年同期相比7.6%、12.7%,貨運量682.8萬噸、貨運周轉量48350萬噸公里,分別較去年增長了12.1%、7.9%。一是共投放客運車輛184輛、公交車35輛,機動運力12輛,圓滿完成了2014年59.2萬人次的春運旅客運輸任務。二是組織“愛心專列”接送車42輛發班124個班次,將各鄉鎮務工人員送上“愛心專列”。三是調集運力確保全縣高考師生和縣“兩會”代表、新兵的運輸。三是抗冰搶險保暢通。共投入110個工日、出動車輛10臺次、機械設備3臺,鋪灑工業鹽75噸,保障了西北邊遠山區因雨雪冰凍災害的道路暢通,保證了13條縣鄉公路及其橋梁在低溫雨雪天氣期間的安全通行。四是積極實施公路水毀維修。共投入資金344萬元,漿砌護墻158m、新建水溝修復130m、修復涵洞40m、填補路面坑槽600m3,修復路面625.12m3、砼路面灌縫190m、清理公路塌方2830m3。

(二)道路運輸全面發展。一是農村客運延展。新增農村客運車輛4輛,更新客車12輛,新增10個行政村開通班車。二是普貨運力新增。全年新增普貨運輸車輛71輛計662.92噸,新增物流企業3家;三是駕培發展迅速。新增教練車14臺。四是公交網絡健全。新增公交車輛9輛,加密公交線路2條。為4862名7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免費乘車證及提供免費乘車服務。建成38座開發區公交站臺。五是維修企業穩步發展。新增二類維修企業1家,三類維修企業5家。六是交通運輸企穩。汽車站在客源下降的情況下,仍實現營收3467萬元,比去年增長6%;汽運公司實現營收29.14萬元。

(三)行業安全實現零事故。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一崗雙責,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知識宣傳,狠抓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專項整治,實現行業安全生產零事故。

1、道路運輸部門嚴格履行“三關一監督”職責,全年排查客運和危貨運輸企業12項安全隱患,當場整改9項,限期整改3項,對全縣25個鄉鎮151家幼兒園244臺校車運行的662條校車線路進行了安全核查。查堵煙花11支、爆竹18.7萬響、汽油18公升、油漆91.5升、松節油1斤、機油1.5升。安全例檢營運客車50383臺次,排除故障車輛256臺次。

2、水上交通方面對渡船適航適渡、渡工資質、渡船救生消防設備配置等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對全縣渡口渡船拉網式安全檢查6次,日常例檢29次,與海事部門綜合檢查8次;配備渡船救生圈14個、救生衣260件、滅火器11個,提升了渡船安全保障。

3、公路養護部門加強了公路安保工程。共投入資金11.5萬余元,對危險路段、橋梁安全隱患進行了整治,對長岡大橋進行了交通管制,對至寶山公路荷嶺橋、船溪橋橋頭跳車段實施了維修,拆除了華坪至社富公路下村危橋。設置公路安全警示標36塊、公路養護宣傳牌9塊,安裝平交路口減速帶460米。

4、路政隊加強了公路安全巡查。全年進行了4次公路隱患排查,組織3次公路安全隱患集中整治,清理危及公路安全通行路障198處計2610平方米。

5、信息中心加強了對營運車輛的定位監控。對全縣86輛客車、5輛旅游客車、11輛危貨運輸車輛運行和運輸企業GPS在線情況實施24小時監控,及時向運輸主管部門通報嚴重超速等違章車輛。

三、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進

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為主線,強基礎、抓典型、樹品牌,促進交通系統依法行政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加快法治交通建設進程,全力保障我縣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

(一)提升行政決策執行的效率。一是完善重大決策行為。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程序,推行決策風險評估機制,提高決策公眾參與度,保障公眾參與決策的權利。二是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全面主動和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突出了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公益事業項目等領域的重點內容信息公開,全年共政府信息523條。

(二)增強執法與服務的能力。一是深入開展法制教育。繼續深入開展了“六五”普法活動,積極開展了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系列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了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以理服人、注重說理效果、化解行政爭議的意識。二是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項目進駐率、授權率達到100%,擴大了網上審批服務,實現了電子政務平臺數據共享。全年共受理各類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非行政許可項目及服務項目1926件,按時辦結率100%。三是規范行政處罰行為。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行政處罰行為程序。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活動,規范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大力推進行政執法力度,實施繳罰分離,全年共罰沒43.9萬元。四是依法規范行業秩序。依法深入開展“打非治違”活動,全年共查處涉路涉運違法行為43起,查處違規經營出租車17輛次、非法營運車輛48輛次、其它違規經營行為2起、查處黑駕校3所,查扣非法教練車3輛,糾正違章渡運行為2起,制止各類涉路違章行為205起,依法拆除非公路標志9塊,簽訂路政許可協議7份。

(三)依法辦理人大政協議案。今年,我局依法承辦人大代表建議38件、政協委員提案13件、協辦6件,議案全部答復到位,全部征求了代表意見。9月份,對12件B類、1件C類建議和3件B類提案進行了二次辦理。

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一)深入開展“三送”及新村建設活動。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派出6名駐點干部和51名干部直接聯系服務東村鄉6個聯系村的300戶重點戶、1222戶普通戶。在“三送”活動中盡心盡力為民辦實事好事,引領“三送”點發展種植養殖基地,種植紅肉蜜柚1000畝、油茶2000畝、優良桂花苗木4萬株,新建1個灰鵝養殖3000多羽的繁場等;爭取上級并投入90多萬元資金解決點內棄土清理、水泥路修復、新建公路、小學主道路面硬化、橋涵及水利設施修復等10個涉及民生的項目;排查化解重點矛盾糾紛35起;答復或解決民眾訴求51條;“愛心媽媽”慰問了2所小學29名留守孩,走訪慰問18名老黨員和困難黨員;協助點內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電網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

(二)依法做好來信訪來訪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信訪條例》,實行一周一調度和領導包案制度,有效化解了班線企業內部矛盾、穩控了非法集資人員和出租車司機。全年按時辦結來信來訪、“省、市、縣長手機信箱”和96333轉辦等信(訪)件共202件、按時結案率100%。

(三)積極開展爭資爭項工作。截止年底,已到位補助資金1.3億多元;積極向上申報并爭取2014年項目:城崗至鼎龍等2條16.4公里三級公路為山區縣道升級項目,南坑至中葉等2條公路為客運網絡連通工程項目,呈祥大橋等5座橋梁為新建獨立大中橋項目,老圩大橋等5座大橋為危橋改造項目,至寶山公路渣江至船溪段為安保工程項目。同時,協助設計院完成了高興至茶園、華坪至杰村兩條三級公路,長岡鄉冰心洞靈山旅游公路、國泰特種化工公司新建進出廠路、青山大橋至國泰化工段加寬工程、興寶線渣江至并塘下段路面工程等項目的設計工作;就逸豪公司銅箔精加工基地出口道路建設提出了具體方案并報縣政府審批。同時向省政府建議盡快開工建設興贛高速和縣城至昌吉贛輕軌站道路與輕軌同步實施。向省廳請求將縣城經中央蘇區烈士陵園至崇賢三角道路立項建設并解決建設資金。

此外,較好地完成了交通戰備、計劃生育、廉能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工青婦群團及老干部工作、城市衛生綜合整治等工作。

五、加強機關形象建設

2014年,我局緊緊圍繞服務中心,服務大局這一主題,全面加強機關內部建設,為交通運輸事業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與整治。根據中央八項規定,我們建立健全了《機關效能與作風建設責任追究辦法》、《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制度》、限時辦結、責任追究、財務和財產管理制度等24項行政管理制度,通過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查糾違紀行為,增強全局干部職工遵規守紀自覺性。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聚焦作風建設,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召開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從思想、作風、紀律、廉政等方面認真剖析解決“四風”問題。

(二)擴大宣傳展示交通形象。積極組織參加了縣第七屆運動會并取得了總分第6名和優秀組織獎的好成績;成功舉辦了元旦聯歡晚會、承辦了“頌黨恩·促振興·圓我交通夢”山歌情韻文藝晚會;組織高(中)考生接送愛心車隊、“愛心專列”接送車隊、落實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車政策,汽車站投入10余萬元,更換票房電腦及打印設備,新裝了車輛安全例檢信息化系統,設立便民服務點、增開售票點、母嬰候車室等,營造了一個快捷方便的服務環境。全年共在各類媒體登載用信息報道430篇(其中縣政府網95篇,縣廉政網17篇,每日要情57篇,手機報37篇,報11篇,電視臺5篇,文明網、中國文明網和中國廣播網共20篇,其他媒體188篇)。

(三)加強了廉潔政府部門建設。一是落實責任主體。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施意見》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分工負責具體抓,一級抓一級。二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進一步規范“三公”經費支出,全年實現“三公”費用同比下降60%。三是加強了廉能風險防控標準化建設,共梳理崗位職權54項,編制職權流程圖26張,排查風險點120個,制定防控措施125條,編制并運行了《廉能風險防控標準化作業規程》,形成了以工作崗位為點、工作程序為線、監管制度為面的廉能風險防范機制。四是開展了專項整治,以學習宣傳、自查自糾、公開承諾、民主測評、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等舉措,扎實開展了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突出問題、“紅包”問題、企業發展環境和行業不正之風突出問題、干部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等專項整治活動,全面加強機關干部的作風建設,提高干部職工對各項廉潔自律制度規定的執行力,確保了干部職工風氣清正、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