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執法先進個人事跡

時間:2022-02-22 08:43:00

導語:交通行政執法先進個人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行政執法先進個人事跡

“組織交給的任務,我應義不容辭的完成”

**同志1993年進入**省高管局工作,作為高管局的一分子,從工作第一天開始,他立志要為高管事業的發展而奮斗。

**路政大隊的組建者。2004年1月,受高管局黨委委派,**從梨溫高速公路千里迢迢來到大廣高速(贛定)段,負責**路政大隊的籌建工作。對組織的安排,他毫無怨言,他說:“既然是黨組織交給我的任務,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我應義不容辭地去完成。”

籌建之初,人生地不熟,人員少、任務重,辦公條件差。喝的是帶黃泥巴的水,十幾個人擠一個辦公室,四五個人住一個房間。**同志并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而是振作起精神,琢磨著如何克服和解決。他對全體路政人員說:“大隊條件要改善,問題要解決,離不開高速公路業主的支持和幫助。如何取得業主的幫助,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履行好路政管理職責,切實維護好業主的合法權益,并做出成績。”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嚴明紀律;舉辦業務培訓班提高執法水平;開展禮儀教育增強服務意識;實施愛路護路行動,維護業主權益;制定大隊21項制度,實現制度管人。在實施過程中,他率先垂范,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他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四年來,大隊共為業主挽回路產損失500多萬元,大隊先后被評為市級青年文明號和省級青年文明號,大隊的各項工作得到了業主的充分肯定。

在他的帶領和努力下,如今的**路政大隊面貌今非昔比:大隊內部硬件設施的建設得到很大的改善。辦公室、會議室、值班室等齊全;辦公設備到位;有獨立的餐廳,職工的生活條件明顯好轉;職工精神面貌大有改觀,整個大隊煥然一新,大隊現正在向標準化路政大隊邁進。

康大高速公路建設的義工。他不僅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他對自己分外的事熱情積極,樂于當個無私奉獻者。近來,南康至大余(三益至梅關段)高速公路與大廣高速(贛定段)連接線正在緊張施工,工期緊、任務重,而且涉及到跨線施工審批、占用贛定高速公路用地和路面安全等諸多問題。他總是能從大局出發,盡最大努力為康大高速公路建設服務。就連接線路產的維護和施工安全問題,他組織召開了五次協調會。針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掌握不夠等問題,他建議舉辦安全施工培訓班,并親自無償為現場施工人員講解安全施工知識。

康大高速公路開通在即,康大路政大隊籌建工作也迫在眉睫。他就路政大隊的接管問題在康大公司和路政一支隊協調中充當了“紅娘”和“義工”。他把籌建事宜當作自己的事,從路政大隊的選址、辦公樓的設計和人員的配備等為康大公司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議。不僅如此,今年10月份,康大公司邀請他為公司運營管理人員授課,他欣然同意。為了備好課讓別人學到更多東西,他連續加了好幾個晚班,備了近3萬字的講稿。康大公司給他400元勞務費,他堅決不收。有人對他說:“康大高速的事又不是你的事,你天天為此事勞神,真是多管閑事!”但他卻不這么認為,他說:“上級組織和康大公司找我辦事,說明他們信任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何樂而不為呢?”

“鄰里關系和諧了,辦起事來就順利”

來過**路政大隊的人都有一種感覺:大隊的人好客、熱情、有禮,和諧的氣氛濃。大隊和周邊各單位相互交流學習,相處和和美美。

為何有這種和諧的場景出現呢?因為大隊有一位善于交往的好班長**同志,他用禮儀、用誠信為大隊構建了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大廣高速公路(贛定段)是以地方政府為業主修建的高速公路,其中該路段的路政工作由省高管局負責管理,在這種情況下,隸屬于省高管局的**路政大隊工作開展要順利、大隊要發展,離不開業主、沿線各單位和廣大群眾的支持與幫助。從來大隊第一天起,他深深的意識到這一點。他對大隊路政人員說:“大隊不僅要有良好的內部環境,還要一個和諧的外部環境,鄰里關系和諧了,辦起事來就順利”。

如何創建一個和諧的外部環境呢?在處理大隊與外界的關系時,他提出大隊應注重協調好“五種”關系(一是與贛定公司的關系;二是與當地法院的關系;三是與沿線地方政府、村委會的關系;四是和當地公安派出所的關系;五是和沿線群眾、過往司乘人員的關系),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開座談會、聯歡、互訪等形式,加強和周邊各單位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在與業主贛定公司的協調上,**能做到經常性向公司領導書面或口頭匯報大隊工作,并主動組織全體路政人員積極參與、緊密配合贛定公司開展好各項活動和工作,使得大隊與公司的關系更加密切。

經過他五年多努力,和諧之花含苞欲放。業主為大隊解決了辦公室、住房緊張問題,增配了路政勘察車,撥給資金為大隊建起了獨立的餐廳,為路政人員發獎金;南康市人民法院緊密配合為大隊追回路產損失5萬多元;**縣嘉定鎮政府配合大隊拆除違章建筑3起‥‥‥

“服務好過往司乘人員,這是我們必須做的”

2006年10月22日,內勤中隊小肖滿懷喜悅地從南昌捧回了共青團**省委、省交通廳聯合授予的“青年文明號”牌匾。這是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一支隊所轄17個路政大隊中唯一獲得該殊榮的大隊。

榮譽的獲得是**同志率領大隊一班人兌現“有困難、找路政”服務承諾的回報。四年多來,**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積極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和文明單位活動。“服務好過往司乘人員,這是我們必須做的”。在他的倡導下,大隊圍繞樹立高速路政新形象這一主題,努力為司乘人員提供了“五項”服務(一是免費提供路政法律、法規咨詢;二是提供行車指南;三是推出免費醫藥箱服務,救死扶傷;四是免費送油、送水、補胎;五是為司乘人員提供休息室),并以其為內容制作了“路政服務聯系卡”,發放給過往司乘人員。2006年5月份,大隊挖掘自身潛力,自主開發了路產案件處理集成系統,縮短了辦案時間,方便了司機。

“**大隊是我第二個家”

**同志家在九江,離大隊500多公里。十多年來,為了工作,他舍小家、顧大家。面對妻兒和70多歲的父母,他照顧不到,卻沒有一句怨言。前段時間他的父親生病住院,家里一直打電話催他回去,他也非常想回去盡一份孝道,陪陪年邁的父親……可是他卻因為大隊工作的原因沒能回去。有時兒子想他,在電話中哭著要見他,他總是用一句“兒子,聽話,爸爸現在很忙,過幾天一定回來看你。”來安慰兒子,但這一過又是一個月……

作為家長,他講原則、重感情,對人很熱心,職工有困難,他能盡最大能力給予幫助。去年大隊一位同事的愛人生病住院,他知道后,十分關心,讓他請假去照顧他愛人,同時還以大隊的名義送去200元慰問金。今年9月份大隊職工涂琳住院生小孩,他親自到醫院看望,并送上慰問金600元。

他關心職工生活。今年10月以前,大隊沒有獨立的廚房,和收費所共一個食堂,職工吃不好,有時因處理交通事故回來晚了,要么吃冷飯,要么吃不到飯。**同志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為解決食堂建設問題,他多次奔波在大隊與業主之間,反復溝通協商,終于爭取到了食堂建設資金。食堂建成后,他笑著這對大隊人員說:“**大隊是我家,為了大家,怎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標桿在人的眼里是細小的,但在人的心里是偉大的。偉大的是她有一種精神,一種不計得失、不為名利、默默無聞為人民的奉獻精神。在**同志身上,體現的就是這種偉大的標桿精神,他是我們高速路政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