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學習期間關于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環境的體會
時間:2022-10-23 05:38:00
導語:掛職學習期間關于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環境的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造林綠化改善環境造福后代
發達的林業是國家富足、民族繁榮、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業。2004年11月25日至26日,農四師組織我們掛職干部到63團進行為期兩天的產業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造林綠化等課題的學習考察。該團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一、六十三團林業工作現狀及經驗
農四師六十三團位于霍城縣以西塔克爾·莫庫爾沙漠腹地。西以霍爾果斯河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相隔。全團總人口8562人,其中職工3840人。全團土地面積30766.9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443.93公頃,實有林木面積3188.27公頃,風沙育林面積1100公頃。六十三團曾是伊犁地區沙漠化最嚴重、風沙危害最大的地區,經過軍墾兒女四十多年的艱苦奮斗,他們創造了“人進沙退”的奇跡,這片荒漠現已變成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基礎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小城鎮。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責任到人。根據自身處在沙漠腹地自然條件惡劣的實際,把造林綠化、發展林業放在重中之重優先發展,把植樹造林變成每一位團場職工的自覺行為。在林業工作上,建立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考核制度,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履行義務。做到責任到人,落到實處,改變了原來的年年造林不見林的局面。
(二)明確林業發展方針,完善林業發展政策。該團處在沙漠腹地,因此他們制定了一套科學合理,有利于林業發展,提高林業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政策。比如,對植樹造林,在保護森林、管理林木及科學研究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獎勵,對征、占林地的,必須嚴格執行補償四項費用,即“林木補償費、林地補償費、森林植被恢復費、安置補助費”和征收育林費等。
(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綠化意識。通過各種手段,各種媒體進行宣傳,讓廣大干部職工認識到,植樹造林綠化團場是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是維護改善生態環境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有力措施。
(四)因地制宜,因地適樹,抓好林業生產。該團根據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因地適樹,因害設防。抓好“四個結合”,即:農林牧結合;多樹種結合;長壽林和速生林結合;喬灌草結合。該團場風沙嚴重,治沙固沙尤為重要。因此,該團把治沙固沙工作放在首位,從寧夏引進一種耐旱、耐貧瘠、既能當作生蓄飼草,又能起固沙治沙作用的一種叫寧條的灌木樹種,既取得了生態效益又取得了經濟效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五)積極推廣林業新科技,逐步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增加林業科技投入,重點推廣先進的育苗、撫育、防病蟲、混交林的培育等新技術。積極探索和發展復合生態林業。在造林上改變樹種、林種結構,做到適地適樹,多造混交林,避免單一化。
二、fff縣林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fff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喀什地區。距喀什市75公里,東鄰巴楚縣,西接疏勒縣,南靠岳普湖縣,北依天山山脈的柯坪南支,西北與阿圖什市毗鄰。
現轄11個鄉,2個鎮,296個行政村,到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為314251人。現有國土面積為6715.4平方公里,人均收入1400元。城區綠化面積8.89萬平方米,占城市面積的3.3%。1998年以來,全縣共植樹1085.5萬株,綠化戈壁荒灘6.5萬畝。2002年獲全國治沙先進縣。
fff縣的自然環境同六十三團基本相同,也處在沙漠,戈壁、鹽堿灘上,植被稀少,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影響了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一)認識不足,敷衍塞責。一些領導對林業缺少一個明確的發展指導方針,發展目標不清,沒有發展長遠目標。由此造成林業管理松懈,重栽輕管,導致年年造林不見林的局面。似乎林業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產業。
(二)盲目開發,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進些年來,由于盲目開荒、擴大耕地面積,甚至毀林開荒,大片林地、草場遭到嚴重破壞,沙漠化、荒漠化程度進一步加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由此而引發的低溫、凍害、大風、干旱、洪澇、病蟲害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給fff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帶來極大隱患。
(三)林業法制觀念淡薄。一些單位和個人假借理由,亂占林地,毀林開墾,造成森林覆蓋率上不去,沙漠化嚴重。
(四)林業發展政策不完善。林業和農業一樣,是弱質產業。需要國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因為各種原因,國家退耕還林資金沒有完全到位,加之我縣財政緊張,對林業的資金扶持不夠,使農民退耕還林積極性不高,導致沙漠化一年比一年嚴重。
三、fff縣林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把林業真正當做大農業的一個支柱產業來抓。植樹造林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公益事業。各級領導要從根本上認識林業的地位和作用。要樹立大林業觀念切實加強對林業的領導,把林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議日程狠抓落實。各級領導要協調好相關部門與林業部門的關系,互相配合把林業工作搞上去。
(二)加強執法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做到依法護林、依法管林。加強林地管理,嚴格履行審批和變更登記手續。杜絕毀林開墾、亂占林地、亂砍濫伐林木事件的發生。禁止在林區自由放牧,成立護林組織實行包干和重點防護林相結合,縣、鄉兩級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護林員的責任權利,提高林木的成活、成林、成材率,并在醒目的地方張貼護林公約、護林標語,從而激發全縣廣大群眾的造林熱情和鞏固造林成果的意識。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在執法過程中,秉公辦事,公正執法。同時要建立起舉報和獎勵制度。
(三)加強經濟林建設。fff杏和酸梅名揚全疆,在喀什地區占重要地位,但是這個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要加速品種的更新換代,注重提高杏和酸梅的檔次和質量。在果品上采用先進技術改良品種,提高果品品質。同時采用貯藏、保鮮技術延長果品上市供應時間。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拓市場和銷路。
(四)積極促進林業產業化。林業產業化是林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的重要舉措,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要在發展林業上,充分利用自然和地理優勢,選擇樹種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確保林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總之,只要認識到位、資金到位,政策對路,靠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我縣的林業發展一定會取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