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7 02:44:00
導語:交通行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先行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支撐、保障和引導作用,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交通工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建設經濟強市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
一、交通發展為建設經濟強市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地處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地理位置優越。20*年以來,交通干部職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負重前進,開拓創新,克服諸多困難,交通運輸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市乘省和*市“村村通工程”的東風,舉全市之力多方籌資8億多元,修建農村公路195條、670多公里,涉及200多個村街,惠及人口35萬人,為*整體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20*至20*年,我市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先進單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195公里,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干線公路長145公里,形成“兩橫三縱”的公路交通主骨架,兩橫即保津高速公路和112國道;三縱即1*國道和省道廊霸線、廊泊線。境內地方公路達569公里,遍布城鄉各村、連接國省干線的地方公路網絡初具規模。
運輸市場不斷壯大,運輸能力顯著提高。全市現有客車325輛,貨車14000輛,出租車1453輛,汽車修理廠30個,年客運周轉量1.7億人公里、貨運周轉量4.7億噸公里。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構筑和諧交通,為實現*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市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對交通運輸產生新的較大需求,要求交通運輸以相應的或適度超前的發展速度來適應。同時,隨著*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經濟強市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城鄉結構和居民消費結構將會出現重大變化,城市群和城鎮帶更加密集,人民群眾對“行”的需求將會更高。
(一)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
發展是硬道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靠發展,實現經濟強市靠發展,發揮*區位優勢靠發展,解決*交通同經濟快速發展中不適應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同樣靠發展。當前*市交通發展正面臨著全新的環境。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牢牢抓住發展這個主題,進一步加快交通發展。“十一五”期間,*交通工作的重點是:加快干線公路改建步伐,對現有的二級公路按照一級路的技術標準進行改建,以提高干線公路的路況水平和通行能力;實現兩個銜接,即市區西環路與1*國道的銜接和勝芳東環路與112國道的銜接,以減輕交通壓力,解決交通擁擠、堵塞問題,滿足運輸安全需要;以主要鄉道建設為重點,加快農村公路改建步伐,全面提高農村公路的路況水平,在滿足群眾出行需求的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將公路養管向農村公路延伸,健全養管體系,提高養管水平,延長公路使用年限,以充分發揮其經濟和社會效益;加強客、貨運輸站點建設,逐步完善客貨運輸服務體系。
(二)切實抓好兩個重點
一是繼續加快高速公路建設。高速公路是公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實現*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要求必須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擴大投資規模,拉動經濟增長同樣要求必須加快高速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不僅對發揮*市區位優勢,擴大就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原材料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居民收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提供暢通的運輸條件,不僅是*市作為交通樞紐城市的責任,也是改善*交通形象和投資環境的必然選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速公路建設,高度關注廊滄高速和大廣高速連接線的建設,積極推動工程早日開工。
二是進一步抓好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對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盡早實現全市城鄉一體化的交通,是交通部門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五種能力
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交通發展,要求必須提高五種能力:
一是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就是要準確判斷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動向,認真分析和預測未來交通運輸需求;要科學謀劃交通發展,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系統性,重視加強交通規劃和運輸組織工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要變需求壓力為發展動力,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輸組織保障能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是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樹立全局意識,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加強調控,加強薄弱環節,服從服務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規劃理念,分層次、分系統地全面科學規劃,建立和完善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是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和組織保障的能力。強化公共服務,是落實新一屆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推進建立管理服務型交通部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的奮斗目標,圍繞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需求,切實提高交通公共服務水平和運輸組織保障水平。
四是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和建設市場依法監管的能力。就是要強化依法立交、依法治交、依法興交的意識,對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實施依法行政,依法監管,推進交通運輸市場和建設市場公正、透明、開放、規范,構建統一開放、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
五是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就是要從與管理服務對象聯系最密切的環節入手,從管理服務對象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完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自然災害事故、道路擁堵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防控預案,完善應急反應機制,做到事前能夠預防,事中能夠控制和處置,事后能夠妥善處理。
(四)正確處理好六種關系
要實現*市交通事業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就要站在全局的、戰略的高度,深入研究和妥善處理好交通發展中的六種關系。
第一,正確處理好發展與改革的關系。改革是加快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促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第二,正確處理好發展與質量的關系。質量是工程建設的永恒主題。建設高質量工程就是科學的發展,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就是最好的節約,建設低劣工程就是最大的浪費,出現豆腐渣工程就是對人民的嚴重犯罪。交通作為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部門,一定要以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交通建設的內在質量,建優質工程,建精品工程。
第三,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管理的關系。在市場經濟和新的發展階段,交通的快速發展,改革的全面深化,對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轉變職能,創新管理理念,加強行業監管,提供優質服務,是一個必須深入思考和切實解決的問題。在加快交通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交通行業管理,不斷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建成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四,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要牢固樹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既要加快公路建設的整體進程;又要加強環境資源保護,努力建設節約型行業。既要在公路建設的前期工作中,注重節約土地,少占耕地,合理選線,優化設計;又要在公路建設的實施中強化環保監控工作,落實環境保護的法規、措施,避免人為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以最少的環境和資源代價搞好公路建設。
第五,正確處理好發展與平安交通的關系。要把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努力做好水上交通安全、道路運輸安全和交通工程建設安全工作,做一個負責任的行業。
第六,正確處理發展與廉政的關系。要堅持加快發展和廉政建設兩手抓,在抓工程建設的同時,狠抓廉政建設,使“干部隊伍廉潔”成為工程建設的基本要素,使交通工程真正成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 上一篇:鄉鎮財政科學發展觀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觀的情況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