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事業科學發展觀論文
時間:2022-04-18 09:38:00
導語:審計事業科學發展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不僅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前進的旗幟和道路,還為我們克服困難、改進工作,不斷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首要任務。
一、科學發展觀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
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響應黨中央號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呼聲,也是我們做好審計工作、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1、發展是審計工作的動力,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義。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審計工作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突出發展這一主題,做到在思路上充分體現,在部署中有效落實,在實踐中自覺堅持。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促進審計工作科學發展,今后幾年審計工作就是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總結這些年我們審計工作的經驗、規律,找出我們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措施,以保證審計工作實現科學、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2、以人為本是審計工作的靈魂,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核心。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對人的主體地位的褒揚和提升,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深切的人文關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是我們黨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審計機關作為政府重要的經濟監督部門,更要自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始終圍繞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審計工作落實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特別是要抓住人民群眾關注的重要事項的審計,履行職責,同一切違背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經濟違紀違法行為作斗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要求,讓人民滿意。
3、全面協調可持續是審計工作的方向,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的發展,發展中的科學,體現審計發展中的持續性、科學性、發展性、公平性和整體性。所謂“全面”,就是審計機關要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全面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工作水平;所謂“協調”,就是要使審計工作與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相適應、與國家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發展進程相適應,使審計管理、審計機關的“人、法、技”建設與審計業務工作的發展相適應;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明確審計工作的發展目標,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切實提高依法審計能力,爭取經過努力使審計工作隔幾年就能上一個新臺階。
4、統籌兼顧是審計工作的法寶,是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是落實發展觀的根本法寶,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這是歷史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的創造性運用。在審計事業發展中,要把貫徹統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通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推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促進國家經濟安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要通過探索效益審計的路子,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使經濟發展建立在速度與效益、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基礎上,以此促進社會經濟實現持續發展;要通過提升審計服務發展的作用,促進政策、制度的落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科學發展觀有力保障審計機關全面履行職責
審計機關是國家重要的綜合經濟監督部門,履行著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審計是國民經濟運行的衛士,是領導決策和民眾的眼睛。當前,審計機關要認清形勢,找準位置,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依法審計能力,為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加強宏觀調控,推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做到依法審計。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原則,依法審計,這是對審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者要嚴格履行《憲法》和《審計法》的規定,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按照法律賦予的職責來確定審計定位,履行審計監督權利。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敢于堅持原則,敢于碰硬堅決維護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堅決查處各種違法亂紀行為;要按照法律規范來處理審計機關與各方面的關系,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審計程序,堅持依法辦事,依法處理。2、著力提高創新能力,做到科學審計。“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二十字工作方針,是審計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法寶,符合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在貫徹二十字工作方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樹立起科學的審計理念,更加有效地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要用科學的思路謀求審計發展,科學的突破促進審計改革,科學的舉措推進審計。要在思維方式上,破除專注微觀、就事論事的思維定式,樹立從宏觀著眼、胸懷全局、善于從實際出發的思想;在審計目標上,破除單純查錯糾弊的狹隘觀念,樹立真實、合規和效益審計并重的審計理念;在審計方法上,破除盲人摸象、憑經驗查帳的落后習慣,樹立總體把握、系統分析、打空間戰、打立體戰的審計模式。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客觀、全面、發展、本質地認識問題,正確處理審計監督與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積極建設和諧社會,做到文明審計。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今年初,李金華審計長首次提出了“文明審計”這個概念,并對其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首當其沖要做到文明審計。文明審計是對審計機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要依法審計,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確保審計項目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處理合法;要構建與被審計單位的和諧關系,牢固樹立服務理念,堅持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為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寓服務于審計監督之中,在審計監督過程中體現服務;要規范審計執行行為,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的意見,提倡尊重與公平,樹立審計機關的良好形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文明審計隊伍。
4、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做到廉潔審計。十七大報告指出,要“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作為審計機關,要切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與制約,把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建設先進的審計廉政文化,深入貫徹執行審計廉政紀律“八不準”,健全和完善審計工作廉政管理制度、內部制約機制,從反腐敗源頭入手,加強審計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堅持審計廉政承諾書、審計責任過錯追究制、審計廉政回訪、回函等制度;以多種形式開展廉政教育,做到警鐘常鳴,樹立和維護審計機關的廉政形象,確保廉潔從審。
三、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在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審計工作實際,著力推進“五加大、五促進”。
1、加大財政審計力度,促進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加快形成統一規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財政審計要突出重點,在繼續大力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重大損失浪費問題的同時,特別關注屢查屢犯問題;注重整改,通過審計,解決財政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關注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落實。
2、加大民生審計力度,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大對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農業、社保、教育、科技、衛生等領域的財政投入力度的具體要求。要以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加大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財政支出的審計力度,確保資金的安排和使用符合黨中央的重大決策目標,確保群眾從中得到實惠。
3、加大效益審計力度,促進節約型社會、生態文明社會建設。建設節約型社會、生態文明社會,是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要繼續注意發現和揭露重大損失浪費問題,要注意發現和揭露重大的資源生態破壞或毀損問題,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4、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促進加強監督、制約權力。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在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中,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要著眼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由單一的業務評價向綜合性的政績評價轉變;要著眼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由單一的財務監督向用權履責監督轉變;要著眼于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由單一的部門運行向多方位部門整合轉變;要著眼于預防、教育,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由單一的結果運用向建章立制轉變。
5、加大宏觀分析力度,促進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要以促進規范管理和深化改革為目標,通過揭露重大違法違規問題,著力反映各種體制性和制度性的缺陷和障礙,切實推進財政體制、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以及國有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改革步伐,以此促進國家宏觀調控的加強、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審計工作實踐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稅務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