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河水污染任務工作講話

時間:2022-10-11 10:37:00

導語:治理河水污染任務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治理河水污染任務工作講話

一、進一步增強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流域內集中了全省64%人口、52%耕地、72%灌溉面積和80%工業總產值。可以說,渭河是陜西人民的母親河。渭河流域不僅是陜西省經濟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維護渭河的健康生命,實現人與河流的和諧共處、共同繁榮,對于《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順利實施,乃至陜西的長遠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各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和省直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充分認識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齊心協力,強化落實措施,統籌兼顧,加快工作步伐,切實抓好渭河綜合治理,確保渭河水質實現三年基本改善,五年全面達到考核目標。

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了渭河陜西段綜合整治規劃》決定全面啟動渭河陜西段綜合整治工程,十二五”起步之際。通過加寬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灘、水量調度、綠化治污、開發利用等綜合措施,把渭河打造成關中防洪安瀾的堅實屏障、路堤結合的濱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黃金水道、綠色環保的景觀長廊、區域經濟的產業集群,實現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剛才,發理同志對“十一五”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明確了今年乃至“十二五”渭河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務工作要點,都同意。下面,講三點意見。

二、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強工作力度

針對渭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氨氮濃度居高不下、污水處理廠運營效果不佳、建設滯后、支流治理困難等問題,要繼續實施“源頭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復”的綜合治理措施,突出城市段綜合整治,讓渭河休養生息。積極實施渭河支流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大幅降低污染負荷;實施干流城市段水污染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構建綠色生態長廊;實施典型涉水工業行業全過程污染控制工程,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渭河水質水量監控體系,完善上下游污染補償制度,將渭河打造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中河”、關中城市群的“城中河”。

(一)推進截污治污工程建設,全方位削減污染負荷。以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污泥處置設施、垃圾處理場四大建設任務為核心,加快截污治污工程建設,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一是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加快重點鄉鎮、大學園區、工業園區和居民小區污水處理和回用工程建設,著力推進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工作。全部完善脫氮脫磷工藝,并納入考核指標。二是完善排水管網。各縣及重點鄉鎮要以提高污水處理廠收集水量為目標,抓緊污水輸送干管和截污管網建設;各設區市要以改造完善市政排水管網為重點,確保2013年前全面理順市政排水系統并糾正污水錯接亂排,基本實現排水管網全覆蓋;西安市力爭在“十二五”末達到國內先進城市的管網密度水平。三是建設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妥善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問題;加快河道底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實現河道污染底泥的環保處置。四是全面提升垃圾處理場的無害化處理水平。積極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化、無害化、無剩余化、資源循環利用化、產業化的處理模式,有效保障公眾健康與生活環境。

(二)推進生態景觀工程建設,恢復河流自然生態功能。在優先治污、保障防洪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水景觀建設和水生態修復工程,打造親水型、具有現代人文氣息的生態渭河,使流經城區的河流水清、岸綠、景美。一是推進河流生態化改造。沿渭各市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對渭河干流河段實施生態化改造,實施灘涂地退耕工程,建設濕地公園,提升河流的生態內涵和水環境容量。二是以小韋河、新河、皂河(含太平河)等三條支流為重點,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加大治理力度、實施生態治理工程,一河一策治理污染,全面提升支流的治污水平,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減輕對渭河干流的水質影響。三是建設動態水源工程。認真學習國內外先進城市綜合治理河流的成功經驗,積極實施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使其清潔后的中水成為渭河的動態水源。調配雨洪水和再生水進入城市河道循環,努力實現“河湖溝通、水系相連”的水系新格局。

(三)加強監管,落實責任,不斷完善考核機制。各設區市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聯動,共同推進渭河污染治理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城市污水處理、污泥處置設施及排水管網的運營監管。建立污水處理費與污染物削減率、污水收集率、水環境質量掛鉤的考核體系,明確考核獎懲標準,建立規范的運營費用核撥制度,積極探索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制度。二是完善水質考核和污染補償制度。環保、水利部門要聯合開展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密切監視河道排污口,共享污染源數據和河流監測數據,共同控制和削減河道內污染總量。三是加大督查力度,要將渭河治理年度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環保實績考核。對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及轄區內河流水質、河道生態有明顯改善的,予以表彰獎勵;對轄區水環境長期得不到改善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三、創新工作方法,建立長效機制

渭河治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政府要繼續堅持以政府投資為主導,按照渭河治理項目實施計劃,做好資金安排,確保資金到位。省環境保護廳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建立渭河綜合治理工作的激勵機制,實行根據污水處理率和污水實際處理量對各市進行補貼的政策。積極推進流域管理模式,探索以流域為單元的水污染聯防聯治機制,相對集中在一個區域取水,同時相對集中在一個區域排污,加強河流內污染項目的審批,強化聯合監督執法;結合渭河實際,制定適用于全流域的污染治理與河道管理法規、標準體系,統一協調水資源供需矛盾,建立完善的環境執法與河道監管的長效機制。

同志們,渭河治理工作是一項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沿渭河各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為三秦人民再造一個碧水藍天、風景亮麗的新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