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單位創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2-21 05:46:00

導語:交通安全單位創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安全單位創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審時度勢,進一步提高對深化創建平安暢通縣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今年以來,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尤其是公安交警部門高度重視交通管理工作,堅持從源頭管理上遏制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努力保障交通安全,取得明顯成效。06年到目前為止,在交通流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道路交通事故立案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15.17%、23.55%、和31.16%,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容易,值得可喜可賀。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而且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道路交通事故總量仍居高不下,尤其是死亡事故時有發生。今年以來,交通死亡事故已發生67起,死69人,我們的壓力還是很大。道路交通安全隱患仍大量存在,盡管我們一些事故黑點得到整治,五條七處省級掛牌的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整治工作也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我們仍有包括馬良線在內的一些事故黑點以及危險路段仍未得到有效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新情況、新問題仍層出不窮。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仍普遍不強,超速、超員、疲勞駕駛、酒后駕駛、無證駕駛以及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大量存在,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翻越護欄、橫穿馬路等現象還較為普遍。農村道路“安保”工程完成還不夠理想,交通安全設施滯后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仍呈上升趨勢。今年以來,農村道路發生交通死亡事故33起,死35人,占死亡事故總量的47.3%。仍有少數單位、少數部門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視不夠,辦法也不多,措施不夠有力,交通基礎工作也有待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平安暢通縣(區)創建活動是今年年初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提出的,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全國各縣區都必須完成。我縣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本來打算今年是強基礎,明年力爭完成。但現在看來,我們還是保守了些,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原以為我縣的基礎設施相對比較滯后,但是由于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今年投入相當大,這一塊,現在比起別的兄弟縣區并不落后。從管理層面上看,我們盡管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綜合分析起來,我們還是完全有信心在今年年內完成平安暢通縣創建任務。當然,我們更應該看到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的戰略意義,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生產生活正常運行,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統籌城鄉發展,完善道路交通網絡,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載體;是全面建設“平安XX”,強化道路交通安全基層基礎工作,鞏固道路交通事故三項控制指標“零增長”成果,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的重要舉措。因此,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從講政治、顧大局、保穩定的高度,充分認清當前道路交通安全面臨的形勢,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實提高對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實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扎實推進深化創建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抓住重點,扎實推進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工作

今年九月份,省政府在紹興專門召開了全省創建平安暢通縣(區)工作現場會。最近,省公安廳等11個部門又聯合下發了《全省平安暢通縣(市、區)評定辦法》。我們根據省里的統一部署,結合XX當前的實際,由縣政府辦公室印發了《XX縣“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的工作任務分解表》,以及《關于深化交通安全單位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對照這兩個文件提出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落實專人強化責任,細化措施,逐項逐條抓好落實。能否順利完成創建任務,就是看我們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有沒有決心,責任是否明確,工作是否真正落實到位。因此,要想年內真正完成創建任務,就必須全縣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下面,我想就如何抓好落實再強調四個方面問題。

一是加大投入問題,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保障道路交通平安暢通,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必不可少。近年來,我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交通網絡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仍明顯滯后,不過,大家都清楚,財力確實緊張,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還是要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特別是要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抓好事故多發、易發點段以及危險路段的治理,堅持標準,保證質量,落實責任,限期整改。年內,省掛牌的五條七處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要全面完成整改。馬良線要按照省里專家審定的方案整改到位。通往景區的其它五條危險路段整治要想方設法籌措資金,逐步啟動。另外,我還是要再次強調,農村道路“安保”工程問題,還是要堅持標準,資金不到位,投入不到位,工作不到位的要抓緊落實,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這是硬任務,沒有商量的余地,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檢查、督促。

二是加強管理問題,不斷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加強駕駛人和車輛的管理,是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線”。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進一步加強對駕駛人的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高駕駛人素質。嚴把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營運車輛技術檢驗關和營運駕駛人安全教育關,加強對客運企業的安全監督。要高度重視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和學生接送車的交通安全管理,要建立規范相關的管理措施。要強化路面管控,把整治道路通行秩序作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把省道、縣道等公路作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主戰場”,把查處超速駕駛、客車超員、貨車超載、拖拉機、農用車載客、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作為整治重點,堅持“從嚴、從嚴、再從嚴”的方針,進一步嚴格執行“四個一律”的嚴管措施,對危及行車安全的交通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從重處罰。無證駕駛摩托車、酒后駕車等等,該拘留的堅決拘留,決不姑息,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和發動群眾舉報交通違法行為,加強對駕駛人的社會監督。

三是加強宣傳問題,不斷強化交通參與人的安全意識。宣傳教育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石,是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治本之舉,必須常抓不懈。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就是要增強交通參與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因此,我們還是要采取多種形式,不斷豐富宣傳內容,進一步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強化宣傳效果。行之有效的傳統的宣傳手段、宣傳方式方法要堅持,但更要注意創新。通過創新來吸引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我看,最近,交警部門在省道主干線公路兩側懸掛橫幅、刷寫永久性標語這個創意不錯,而且內容通俗易懂,老百姓一目了然。“出門不坐三輪車、拖拉機”、“騎乘摩托車要戴安全頭盔”、“不開報廢車”等等,老百姓易懂易記易會。這個辦法還可以向縣道、鄉道,甚至村道延伸,老百姓出行抬頭就可看到。看多了,不會無動于衷的。

四深化交通安全單位創建問題,確保深化創建安全單位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是個系統工程,交通安全單位創建活動就是細胞工程。只有細胞工程搞好了,才能搞好系統工程,深化創建安全單位活動這是推進平安暢通縣創建的有效抓手。交通安全單位創建活動不是什么新鮮事,以前我們也曾搞過,但我們要賦予它新的內容,沒有新意就沒有生命力,就沒有吸引力。我們要抓住這個載體,在創新上做文章。這方面,孝豐永裕竹制品有限公司作了有益的嘗試,依托企事業單位,加強內部干部、職工摩托車行車安全源頭管理,管到了根本上,管到了點子上,值得推廣。整個孝豐鎮已先行一步全面推開,接下來,全縣各地要鋪開,一定要通過這種強化源頭管理的辦法,把摩托車違法行為控制住,把摩托車事故降下來。另外,遞鋪三小最近在搞小學生初騎自行車先要進行交通安全理論考試的嘗試,這也是新的創舉,很好,等搞出一點眉目來,再到全縣小學推廣。總之,深化交通安全單位創建活動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圖形式,更不搞花架子,只求出實招見實效。

三、加強領導,確保深化創建平安暢通縣活動取得實效。

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程,也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各部門要各司其職,認真抓好這項活動,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機制。為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縣政府已決定將預防交通事故聯席會議制度調整為縣道路交通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交警大隊。各鄉鎮政府也要切實履行交通安全責任,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深化創建活動方案,明確創建目標,細化分解創建任務,落實工作措施,及時協調解決深化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加強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深化創建活動面大量大,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門、各單位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公安、交通、安監等部門要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履行好各自的職責,扎實做好各項工作。鄉鎮之間、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系溝通,及時互通信息,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提高深化創建工作整體水平。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注重實效。要強化對深化創建活動工作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及考核,及時總結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加以推廣,對那些進展不快,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單位要通報批評。要廣泛聽取和征求社會各界對創建工作的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不斷取得工作新的進展。

同志們,深化平安暢通縣創建活動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按照今天會議的部署,迅速行動起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大力開展深化創建活動,全面加強交通安全工作,為全面建設“平安XX”,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