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研究

時間:2023-06-29 10:15:04

導語: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研究

摘要: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將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是新課標下的要求。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與勞動教育之間的融入結合還存在一些問題,分析當前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課堂的融入現狀,發現存在以下問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勞動教育的核心內容缺失,課堂教學價值理念和活動設計存在缺陷,課堂教學中缺乏必要的考核指標。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對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中的實踐路徑進行探析,引導學生自主收集材料,豐富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優化課堂教學價值理念和活動設計,明確目標,構建勞動教育融入課堂的學習評價體系。

關鍵詞:勞動教育,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育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勞動教育作為一種教育觀,從其內涵出發,不僅要求學生獲得必要的勞動技能,更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勞動意識和對勞動價值的認識。當前小學教學中,勞動教育僅僅停留于概念層面上,難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將勞動教育融入課堂標準化就顯得尤為重要[1]。從實際出發,我們認為在構建小學全學段、全學科教學體系中,除了必要的知識性與實踐性評價之外,還要注重勞動精神和勞模模范等綜合性因素的培養。因此,將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是當下小學教育中的重點。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與勞動教育之間的融入結合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與勞動教育融入的現狀進行深度分析,并對未來的勞動教育融入實踐路徑進行探究。

1當前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課堂的融入現狀

1.1勞動教育的核心內容缺失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勞動教育進行課程標準研究尚未有系統化的研究和深入實踐[2]。深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對于勞動教育的融入理解不深刻,對學習內容不熟悉,無法根據學生現有知識儲備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方式方法或開展教學活動,導致無法真正意義上發揮勞動教育價值。且這種新型的教育形式,也會影響教師對教學過程中靈活程度的把握,應重點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因此難以制定統一、規范、嚴格的教學內容標準。

1.2課堂教學價值理念和活動設計存在缺陷

之前,在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的融入過程中,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與刻板,不僅不利于教學過程的標準化、系統化,也無法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現實中,很多教師對于勞動教育融入文化課堂教學的理念認知不足,往往停留于理論層面上的討論和淺顯的認識,這就導致了在課堂上,勞動教學價值理念的灌輸略有淺顯。小學語文教師通常不熟悉勞動教育,沒有系統學習過《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對于如何把勞動教育融入整個教學體系方面缺乏相關意識與方法,無法進行整體規劃。因此,教師對于如何實現自己的規劃、實施學習策略及教學活動比較迷茫。

1.3課堂教學中缺乏必要的考核指標

在實際的勞動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在實施課程標準時大多都以學生的學習結果為主要依據,忽視教學過程中的考核。而且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勞動活動沒有系統研究,導致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而忽略了勞動精神和勞模模范等綜合性因素的培養。首先,是由于目前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學習目標與內容過高或者過于單一,難以落實到位。其次,是大多數教師忽略了學生實際情況與認知規律以及認知水平上的差異[3]。因此,部分教師沒有對勞動教育進行系統化研究,課堂標準化實施達不到預期效果。

2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標準化教學中的實踐路徑探析

2.1引導學生自主收集材料,豐富課堂上的學習內容

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收集生活中的材料來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在本課中,學生可從生活中找到需要的材料,根據這些材料來自己動手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例如:可以讓學生觀察“墻上有沒有蜘蛛網?”等具體描述內容,并結合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描述,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著大量沒有處理好的生活垃圾。這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增強了學生垃圾分類意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對“勞動教育”進行導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發現生活中有價值的事物和現象,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值得自己去探索,從而激發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勞動教育”的探索興趣。

2.2優化課堂教學價值理念和活動設計

語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標準化教學要落實語文教學中的勞動教育。教師在授課中要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有時代特點和民族特色的、體現學生個性和情感、能激發學生潛能、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認知發展和語文學習效果提升的勞動教育內容。例如:在《我的媽媽》中給孩子們布置了“把我的愛給媽媽”這個小任務,通過創設情境、創設任務等方式,在給孩子們講故事時,讓孩子們從《媽媽我愛你》這個小故事中知道:如果媽媽對自己好,自己也要對媽媽好;如果自己對媽媽不好了,媽媽也會對自己不好。通過老師的幫助和引導,激發孩子們對美的渴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普遍具有探索美的欲望,但是缺乏對生活的熱愛。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關注學生這一群體渴望勞動的心理需求,通過激發他們對美的渴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來實現勞動教育的目標。

2.3明確目標,構建勞動教育融入課堂的學習評價體系

在當前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將孩子們培養成熱愛勞動的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將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首先要明確的是,小學語文課堂上培養的重點人群是小學生,其次是相關的家庭成員。通過讓學生了解自己以及家庭成員在勞動方面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分析自身能夠給家庭勞動所帶來的貢獻。要結合我們國家的現狀,制定出具體而明確的目標,同時根據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措施來保障課程發展的順利進行。在明確以上目標之后,教師需要構建勞動教育融入課堂的學習評價體系,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最后,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勞動進行思考和探討,以激發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深入思考。

3結束語

通過語文課堂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和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語文課程應結合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如:掃地拖地、擦窗洗衣等,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參與課文教學,探究勞動知識的有效方式,提高自己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增強自己的語文實踐能力。

作者:裴麗梅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