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名校意見
時間:2022-05-07 04:27:00
導語:市政辦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名校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全面實施科教興聊、人才強市戰略,經研究,決定支持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F就有關事項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作
近年來,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我市處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建設生態型強市名城的關鍵時期,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堅持“四市”方針,以建設“一五二”產業基地為重點,爭先進位,全力推動跨越發展,把我市建設成為西部的新興生態化工業城市、冀魯豫交界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目的地城市。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迫切需要大批基礎教育、有色金屬、機械制造、交通運輸、車輛工程、化學化工、食品醫藥、能源電力、旅游管理、物流與物聯網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迫切需要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大學是地處我市的唯一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建校38年來,學校一直堅持植根,緊密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不斷加大服務我市的工作力度,為推動我市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大學圍繞我市應用型人才需求,制訂了《大學服務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大學服務“工程”,先后成立了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增設了車輛工程、化學化工等20多個應用型本科專業,與我市聯合成立了省教師教育基地、有色金屬研究院、發展研究院、東阿阿膠研究院等多個校地合作平臺,與抗體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成立了藥學院,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不斷推進科研創新。
通過我市的大力支持,把大學建成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對于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和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把支持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實措施,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主動做好支持大學名校建設工作。
二、強化措施,積極推進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近年來,我市先后制定了《關于支持師范學院建成多科性或綜合性大學的意見》、《關于支持駐聊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意見》、《關于支持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意見》,為大學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今后,我市將圍繞大學名校建設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省撥專項經費配套工作。為確保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市支持大學的配套經費不低于省教育廳、財政廳給予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工程專項建設資金額度,其中撥付財政資金不低于省撥經費的50%,其余資金由市政府有關部門通過給予大學專項任務支持的方式落實。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在大學教學改革、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重點企業產學研聯合發展、工業園區研究基地建設、重大產業化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專項支持。
二是建設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投入3億元,與大學共同建設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將其建設成為省內一流的職前培養、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教師教育培訓基地。
三是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投資2億元,將位于大學規劃中心地帶的兩企業搬遷,并建設大學應用型特色學科的實習、實訓基地。
四是支持應用型特色學科的科技產業開發。將大學西校區周邊土地招拍掛收益1900萬元,專項用于大學應用型特色學科的科技產業開發。
五是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合作力度。將大學高端人才引進計劃納入我市高層次人才集聚計劃和相關人才引進計劃的范圍,共同加大海外博士和學術領軍人物的引進力度,共建創新團隊,并根據情況享受我市高層次人才的有關政策待遇。
六是實施綠色食品進校園工程。加強校農聯合,在東昌府區建立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嚴把食品質量關,降低成本,切實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三、加強領導,切實保障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作順利實施
為切實保障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工作順利實施,我市成立由市政府、大學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市發改委、經信委、住建委、國資委、財政局、教育局、科技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國土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大學有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大學。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實行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每年定期召開一次,研究解決各重點支持領域的重大問題及經費保障問題。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大學建設省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過程中的專項問題。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結合部門工作實際,在支持大學建設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創新基地和本科專業等方面制定支持大學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 上一篇:植保機械運用狀況與發展意見
- 下一篇:貢布里希藝術形式觀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