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23 05:26:00
導語:市政辦應急管理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區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障全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著力于提高突發事件防范應急能力,探索應急管理工作規律,突出抓好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隊伍建設、應急知識培訓和應急資源優化整合,推動全區應急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發展,全面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
(一)健全應急管理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切實加強對應急管理的組織領導。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充實應急管理人員,確保應急管理工作有人做,有人管;社區、村居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落實應急管理專門人員。區政府應急辦將對各單位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及人員配備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二)建立健全協調聯動機制。樹立“大應急”理念,充分發揮區政府各部門、應急專門機構、應急專家隊伍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預警預測、信息報告、應急聯動、社會動員、輿論引導等機制建設,努力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和應對能力。
二、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一)抓好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實際需要,及時修訂和完善區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處置程序。同時,加快各鎮、街道及所屬社區(村居)和各類企事業單位預案編制工作,形成覆蓋全區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
(二)加強對預案的動態管理和督促檢查。建立完善預案修訂、評審、備案制度,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逐步建立預案庫,提高預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編制與各類應急預案相對應的《應急預案操作手冊》,使預案簡明實用,落實到位,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真正發揮作用。
(三)高度重視預案演練工作。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制定應急演練計劃,開展經常性的預案演練,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對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的預案,要通過開展聯合演練和“桌面推演”等方式,促進各單位的協調配合和職責落實,不斷提高實戰能力。
三、加快應急資源整合,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一)抓好應急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以公安消防、搶險救災、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專業隊伍為基本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為輔助力量的應急隊伍體系。在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基礎上,根據我區應急搶險需要,以基層組織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為依托,組建綜合性基層應急隊伍,明確具體職責,配備必要裝備,加強救援訓練,確保對突發事件實施有效預防和先期處置。
(二)抓好應急資源儲備和管護。扎實開展應急資源普查工作,對各類應急物資進行核查摸底清理統計,加強應急物資動態管理。根據實際需要,組織采購必要的應急物資,充實應急物資儲備。發揮社會儲備作用,建立協調機制,鼓勵企業、社會和個人進行應急物資儲備,實現專業儲備與社會儲備的有機結合。
四、強化應急值守工作,有效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
(一)加強和規范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月報制度,從今年4月份起,區民政局、區安監局、區衛生局和區公安分局要分別牽頭會同其他有關單位做好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月報工作,按月統計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發生起數、傷亡人數、造成的經濟損失等相關情況,突發公共事件月報于每月8日前報送區政府應急辦。對突發公共事件報告過程中出現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行為的,將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扎實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組織開展各類公共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和監管工作,抓好源頭治理,堅決將排查出的每一個風險隱患整改到位,消除隱患,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預案“五落實”。
(三)做好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完善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機制,增強處置旱澇、雪災、安全事故、重大疫情、群體性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認真做好信息報告和值守應急工作,及時掌握、準確判斷突發事件發生態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處置。
五、加強應急宣傳培訓工作,提高全社會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一)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突發事件應對法》。以《突發事件應對法》頒布實施三周年為契機,舉辦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通過集中學習、宣傳專欄和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和宣傳應急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全區各級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依法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自覺性。
(二)廣泛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繼續推動應急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通過印制預案簡本、科普讀本、影像資料和舉辦知識講座、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應急知識和公共安全宣傳活動,提高群眾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大力加強應急管理培訓。結合全市實施的“應急管理萬人培訓計劃”,年內舉辦科級干部培訓班和基層應急管理人員培訓班,分期分批對全區應急管理干部職工進行培訓,重點是圍繞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結合實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的培訓活動,形成多層次、多類別、重實效的培訓工作格局。
- 上一篇:電子媒介對商務英語郵件風格影響
- 下一篇:縣長在財稅工作表彰獎勵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