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產業提升意見

時間:2022-09-11 05:47:00

導語:水稻產業提升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產業提升意見

為深入推進2008年水稻產業提升行動,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主攻單產,提質增效”為核心,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創新示范服務,創建知名品牌,力爭水稻單產較上年提高2%,優質率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主攻方向

以主導品種和主體技術的集成推廣為主攻方向,以核心示范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優質專用品種推廣,強化“一增四推”關鍵技術的落實,促進良種良法配套和農機農藝結合,全面提高水稻單產和質量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強化核心示范區建設

1、擴大核心示范區規模。依據布局合理、品種對路、連片推進和產業開發的原則,今年核心示范區建設面積擴大到25萬畝。示范區實行滾動發展,力爭5年內覆蓋一遍。示范區內要強力推進統一技術方案、統一供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防治和統一訂單銷售“五統一”服務,全面提高示范區建設水平。

2、創新核心示范區補貼機制。在總結經驗、鞏固成果、完善方案的基礎上,今年水稻核心示范區全面開展水稻良種補貼與良種掛鉤、良種良法配套補貼資金與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掛鉤,并按照地方自愿原則,選擇工作扎實、綜合條件好的鄉鎮整建制開展掛鉤試點,確保補貼資金與關鍵技術同時入戶。財政部門要統籌落實試點專項經費,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3、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活動。按照“村有百畝示范點、鄉有千畝示范方、縣有萬畝示范片”的要求,在找郢鄉、蘭橋鄉、荊芡鄉、古城鄉、唐集鎮建立5個面積10000畝的萬畝示范片;在所有稻區鄉鎮建立14個面積1000畝的千畝示范方、100個面積100畝的村級百畝示范點。整合資源,集成技術,創建一批萬畝連片畝產700公斤的單季稻高產示范片。

4、突出大縣和大戶建設。積極爭取和利用好對水稻生產大縣的政策傾斜和以獎代補等綜合支持,強化大片和水稻生產重點鄉鎮建設,建成一批大型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加強對水稻大戶扶持,建立農業專家對口聯系和指導服務制度,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較高生產技能和管理能力、較大生產規模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其示范帶動和觀摩培訓作用。今年,縣重點扶持4個水稻生產鄉鎮、4個千畝以上種稻大戶。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中切塊安排部分資金,對核心示范區增加良種良法配套補貼資金投入。集約政策和項目資源,糧食豐產工程、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科技入戶、農機購置補貼等重大政策和科技項目要與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緊密銜接,向核心示范區重點傾斜。

(二)加強基礎性服務和生產指導

繼續做好水稻苗情監測、品種展示推介、稻米品質鑒評、主推技術培訓等基礎服務工作。建立一個集水稻品種展示、3414施肥試驗、輕簡節本栽培技術試驗示范開發與一體的縣級水稻科技示范園。建立水稻重大災害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病蟲害測報體系。加強對水稻市場信息的分析,及時水稻政策、技術、品種和市場信息,提高農民科學種稻水平和應對市場能力。加強水稻生產指導和服務,做好農業抗災預案和技術、物資準備。加強農資市場監管,規范市場供種秩序,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三)創新服務方式和組織形式

加快培育稻米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提高水稻生產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訂單生產,引導稻農和龍頭企業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產銷關系。以國家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為主導,充分利用企業、科研教學部門和專業合作組織等多種資源,加快發展農機、植保等專業化服務隊,積極開展種子統供、病蟲統防、肥料統配、農機統一作業等社會化服務。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縣成立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農業、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水稻產業提升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委,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鄉鎮政府要把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加大行政推動和財政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方案,建立督促指導、績效考評、動態監測、信息交流等長效工作機制,實行崗位責任制。縣政府對在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中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和獎勵,提高廣大干群、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參與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積極性。農業、財政、科技、糧食、統計、氣象、廣電等部門,要以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為載體,加強政策配合,強化部門協作,形成協調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