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有機食品整體推進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5 11:01:00
導語:農產品有機食品整體推進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貫徹省農業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為核心,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以建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動的示范基地為重點,以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為切入點,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
二、遵循原則
1、遵循突出優勢產業的原則。
2、遵循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的原則。
4、遵循專項經費專項使用的原則。
三、建設目標
我市縣域環評工作于2005年已通過省級驗收,環境質量測評合格,現已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的有9個基地:其中水果6個,九垅地鎮葡萄生產基地、楊運鎮李子生產基地、陳屯鎮葡萄生產基地、歸州鎮桃生產基地、九寨鎮、二臺鄉蘋果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有3個,分別為太陽升辦事處和團山辦事處蔬菜生產基地和徐屯鎮生姜生產基地。取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2個。
2007年,三品生產面積要達到適宜生產區的60%以上,產地生產面積達到57萬畝,其中水果27萬畝,蔬菜4萬畝,糧食26萬畝,三品認證數量達到25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量2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5個,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企業5家,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示范區3處,蘋果、蔬菜、糧食各1處,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3個。
四、實施區域
1、“三品”生產區域:水果為二臺鄉、九寨鎮、歸州鎮、九垅地鎮、陳屯鎮、雙臺鎮、什字街鎮、楊運鎮、團甸鎮、徐屯鎮、暖泉鎮;蔬菜為太陽升辦事處、團山辦事處、東城辦事處、西海辦事處;糧食為青石嶺鎮、梁屯鎮、萬福鎮、臥龍泉鎮、高屯鎮、榜式堡鎮、沙崗鎮。
2、“三品”生產示范區:共計三個,二臺鄉無公害蘋果生產示范區、太陽升辦事處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和梁屯鎮無公害玉米生產示范區。
3、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
無公害水果質量追溯試點設在雙臺鎮柳河寨村;無公害蔬菜產品追溯試點設在團山辦事處門漠洛村;無公害玉米產品追溯試點設在梁屯鎮梁屯村。
五、實施內容:
1、制定“三品”生產技術規程。市農委及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會同質量技術監督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水果、蔬菜、糧食生產技術規程,計劃在5月末至6月上旬完成所有生產技術規程制定,然后將“三品”生產技術規程簡化為作業歷,在6月下旬印成生產技術手冊,發放到農民手中,指導農民按標準組織生產。2007年將制定以下“三品”生產規程:
(1)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規程
(2)無公害李子生產技術規程
(3)無公害葡萄生產技術規程
(4)無公害桃生產技術規程
(5)無公害西瓜生產技術規程
(6)無公害生姜生產技術規程
(7)無公害黃瓜生產技術規程
(8)無公害辣椒生產技術規程
(9)無公害茄子生產技術規程
(10)無公害菜葫蘆生產技術規程
(11)無公害白菜生產技術規程
(12)無公害蕓豆生產技術規程
(13)綠色食品葡萄生產技術規程
(14)綠色食品蘋果生產技術規程
(15)綠色食品李子生產技術規程
2、開展三品生產技術培訓
堅持市、鎮(辦事處)、村三級培訓,市農委組織技術專家培訓到鄉鎮,鄉鎮技術干部培訓到村技術主任,村技術主任培訓到農戶。培訓內容以三品常識、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使用、三品生產技術為重點,另外也要對申報無公害和綠色食品認證的申請人進行培訓。
2007年計劃從5月20日至12月10日聘講省農大和省科院專家教授,并抽調市里高級農藝師在二臺鄉、九寨鎮、陳屯鎮等15個鄉鎮、辦事處,對水果、蔬菜、糧食等20余個品種開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生產培訓,計劃全年開展培訓30次,培訓人數6000人,延伸培訓戶數10萬戶,發放培訓資料及作業歷20萬份。培訓計劃見附表1。
3、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
市政府在6月下旬出臺《農業投入品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在三品種植區實行投入品市場準入制,要求在“三品”種植區禁止排放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嚴格規范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的使用,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市農委法規科將會同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在全市常年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清理不具備農藥經營銷售資格的業戶,建立農藥化肥銷售流向記錄制度,在三品示范區建立無公害農藥化肥經營部,設立專柜銷售適合三品生產的農業生產投入品,積極推廣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并建立舉報投訴電話,號碼為-。
4、建立“三品”生產示范區
強化3個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無公害生產示范區,地點在二臺鄉牌坊店村,面積3000畝,負責人張作璽;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地點在太陽升辦事處沙溝村,面積2000畝,負責人謝慶義;建立無公害玉米生產示范區,地點在梁屯鎮梁屯村,面積5000畝,負責人姜尚友。
示范區的產品生產完全采用標準化技術,按照生產作業歷上面的技術作指導,起到三品標準化生產,產品認證和生產管理各方面的示范引導作用,并在示范區設立標牌。
5、積極組織“三品”認證
在確定的“三品”生產區域,由所屬鄉鎮的事業單位、專業協會及個人提出申請,市綠辦統一組織三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申報工作,市政府對積極開展產品認證的鄉鎮級事業單位、專業協會及個人給予一定補貼。
計劃全年完成無公害產品認證數量2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5個,詳細見附表2。
6、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負責對區域內種植戶生產過程實行檔案化管理,建立田間生產記錄,內容包括種植戶姓名、面積、使用農藥、化肥名稱、用量、使用時間、使用次數、安全間隔期。在示范區內設立標牌,明示主要技術措施、技術負責人、監管人、生產農戶、面積、品種等,保證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相互追查,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制度。
我市三品追溯點設立三處,在雙臺鎮柳河寨村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品種為葡萄,面積200畝,戶數20戶,負責人洪名賢;在團山辦事處門漠洛村設立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點,品種為大棚黃瓜,面積300畝,戶數40戶,負責人崔永;在梁屯鎮梁屯村設立糧食質量安全追溯點,面積500畝,戶數50戶,負責人姜尚友。
7、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站將對產地內生產的“三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田間監測和市場檢測。對主要農殘指標進行定向定量分析和產品的速測檢驗,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制度、產地準出制度和信息制度,在“三品”生產區域設立鄉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工作站,配齊設備與人員,使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市農資市場、超市實行產品準入制和準出制。
六、推進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政府在整體推進中的主導作用,及時解決整體推進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搞好協調配合,強化檢查監督和指導。
2、加強資金管理。對省下撥專項資金專項用于制定技術標準、宣傳培訓、認證補貼、工作機構必要的辦公設備及經費,生產示范區建設等方面。獨立建帳、專人負責,對財政實行報帳制。制定嚴格的財政管理制度,杜絕專項資金被非項目挪用、占用或流失,確保專款專用。
3、給予優惠政策。成功申報無公害產品認證和成功申報綠色食品認證,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4、加大監管力度。市綠辦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站匯同有關部門和單位有計劃地深入“三品”生產基地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認真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建立檢查檔案,確保全市“三品”整體推進項目順利進行。
七、組織機構
1、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三品”整體推進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市農委主任
*市財政局局長
成員:*市農委副主任
*市財政局副局長
*市衛生局副局長
*市環保局副局長
*市工商局副局長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市廣電中心副主任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市綠辦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由市綠辦人員兼任。辦公室設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市綠辦主任*兼任。
2、職責分工。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三品整體推進工作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安排,辦公室負責全市“三品”整體推進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市農委負責“三品”整體推進工作的組織協調、產品認證、產地認定以及檢測體系建設。市財政局負責協調落實項目資金,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對農產品安全綜合監管,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市工商局負責農產品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管,制定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嚴查偽冒“三品”的違法行為;市環保局負責農田環境監督管理,確保生產基地不受污染;市技術監督局負責農產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的監管及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地方標準的制定;市廣電中心負責宣傳有關“三品”方面的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及時報道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展情況。
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業標準化知識的普及和宣傳,要從廣大農民和農產品生產、加工、經銷企業的實際出發,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農業標準化知識普及工作,特別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標準的宣傳和實施,增強農民和農業企業的法制意識,使生產者和經營者樹立嚴格按標準組織農業生產、經營的觀念,培養消費者安全消費的理念,提高全社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3、實施單位:*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4、負責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市綠辦主任*
- 上一篇: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 下一篇: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方向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