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特征考核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13 05:26:00
導語:部門特征考核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考核內容虛化。從實際操作看。概念性的內容比較多,對部門領導班子的考核評價內容千篇一律。量化的東西比較少,不能真正體現不同部門的工作個性。實際考核中,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只是一個宏觀性的要求,多是從質的方面進行定性分析,很少從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硬性”指標(如經濟建設輕“軟性”指標(如黨建、精神文明重顯性實績(如重大項目建設輕潛在實績(如生態、環保重本人匯報、輕群眾評議等現象,但測評的內容都比較原則和籠統,缺乏明確的可操作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體量化標準,往往無法進行實際考核,從而使得考核評價者只能憑自己的主觀認識和價值取向,憑感覺、憑經驗、憑印象來分析評價考核對象,評價意見主觀隨意性較大,得出的結論模糊,缺少層次感、個性化和說服力,而且考核測評的子項沒有體現本部門特點的專門考核內容,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性也受到嚴重影響。
2考核對象泛化。實際工作中。無法體現不同部門,考核評價對象千人一面。不同領導崗位上領導干部的差異性。不同部門領導干部所從事的工作存在差異性,如團縣委的領導干部主要從事共青團的工作,而廣電局的領導干部從事的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不同,考核評價的內容卻一樣。即使在同一部門的領導干部,如單位的黨政一把手與其他班子成員,由于他所分管的工作內容不同,但對他考核內容也是一樣,使考核者對被考核對象情況的掌握以及最終的評價比較膚淺、片面,缺乏應有的深度,而不能根據單位的主要職能、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和在考核中遇到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考核方法,從而影響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結果的準確性。考核材料也多是說好話,講好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3考核手段鈍化。目前干部考核工作存在按程序、走過場的現象。以致考核難以深入,沒有針對部門特點進行有效考核。掌握不了真實情況。干部考核評價工作中,考核過程中偏重于聽述職報告、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查看資料等靜態考核方法,而缺少實地的跟蹤的動態考核,致使考核者對干部情況的解較多地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缺乏應有的深度。干部考核評價的方式方法上比較陳舊和死板,無論考核哪種類型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都采取相同的方法,不能根據不同部門的主要職能、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和在考核中遇到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考核方法,此外,民主測評填票、投票環境也缺乏隱蔽性,影響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結果的準確性。
4考核信度弱化。民主評議和考核中。不敢開誠布公提意見,群眾有顧慮。難以聽到真話,聽到真心話大部分也是要福利、要待遇,難以切中要害。考核內容籠統,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實情況,對干部實績的綜合性評價不夠,考核結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虛假成份,致使部分考核結果存在失真失實現象,影響了考核結果的真實性。考核結果與干部的使用存在脫節,除個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者被評為不稱職外,其它人員一律的定為稱職以上等次,一些不稱職的干部難以通過現有的考核界定出來,考核結果難以作為干部獎懲和升降的依據,這樣考核歸考核、使用歸使用、獎懲歸獎懲,相互銜接不上,導致考核成為無關領導干部痛癢的形式。
二、考核內容上。充分體現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科學準確地設置部門考核評價內容,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工作的關鍵環節,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基礎和前提。認為,必須按照有利于突出發展、有利于形成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有利于客觀公正評價干部、有利于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原則,健全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內容。系統完善部門考核評價內容,主要應從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三個方面入手。
應體現部門履行職能的不同情況及不同成效。一民主測評的評價項目上。
民主測評是對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最重要環節。測評結果真不真,而民主測評準不準。關鍵在于根據不同部門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考核評價要素。
1民主測評評價項目應體現不同部門之間工作目標、工作任務的不同。民主測評作為部門考核評價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項目指標設置雷同,也是確定考核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和依據。目前實施的部門考核民主測評。如“審計局長”與“民政局長”使用相同的測評指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如何科學地開展部門民主測評,合理運用民主測評結果,科學有效地進行評價,部門考核多年來必須實踐和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實施分類量化測評。認為,一是要結合各個不同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來制定考核標準。應根據不同部門具體的工作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范疇制定出便于比較的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此基礎上將不同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職責、任務與考核標準相比較,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二是要根據部門與崗位工作性質的不同,對不同層級或不同類別的考核對象,細化、量化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分別設計具體的考核指標,強化考核指標的可比性,同時應根據不同的部門考核對象及其工作性質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考核標準,體現考核指標體系的層次性。三是要對每個考核測評指標制訂具體詳細的評價要點,如測評領導班子的領導能力,就必須將所有的測評子項的評價要素列出來,便于測評者準確地把握內涵,減少因對考核指標理解有異而導致的偏差。
2民主測評評價項目應體現不同部門之間行業管理內容的不同。不同部門有不同行業管理要求。民主測評評價項目的設置上也應體現不一樣。如環保局的主要職責職能是負責管理規范本地區的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執法,由于不同部門之間行業管理及行業地位的差異。廣電局的主要職責職能是負責管理本地區廣播電視宣傳工作,行業管理不同,因此,必須根據各部門的不同情況,設計相應的考核指標,根據職能與層級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考核評價重點。
3民主測評評價項目應體現不同部門之間隊伍建設內容的不同。不同部門之間職能差異較大。專業部門對隊伍建設的要求突出專業能力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隊伍差異性也比較大。綜合部門對隊伍建設的要求則有所不同,而執紀執法部門隊伍建設的要求則更高。因此,民主測評中要充分考慮不同部門隊伍建設的差異性。
應體現部門不同的服務性質和服務對象二民意調查的評價項目上。
讓這些熟悉部門工作的群眾來評干部。不同部門之間工作性質、工作特點、工作責任差別大,關鍵在于由這些了解部門情況的群眾來說部門。真正對部門的服務和管理質量最有發言權的正是那些受管轄或服務的服務對象。民意調查的結果能否真正體現群眾的認可度。
1應聘請“內行”專家學者來評價。要解決評價主體的針對性問題。對所要評價的部門工作都進行了深入的長期的系統研究,就必須組織專家學者參與民意調查。專家學者作為一個群體。掌握著最新、最高的研究成果,可以為考核評價提供專業技術方面的咨詢、論證和評估。同時,專家學者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客觀、公正地提出意見,也有條件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反映其他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這些優勢恰恰彌補了考核評價工作的各種局限和不足,能較好地解決評議的針對性問題。
2應遴選“知情”服務對象來評價。要增強評價的針對性。有針對性地選擇評價主體,就必須根據各個職能部門不同服務對象。可以由被考核部門提供服務單位和服務相對人名單,再由考核組隨機選取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和部門服務相對人來參與機關考核評價,將部門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工作職責向服務對象公開,就服務態度、服務水平、服務效果等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反映,服務好不好,讓服務對象評說,從而使考評結果更真實。
3應邀請“懂行”代表委員來評價。要設置與被考核部門工作聯系比較密切的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比較熟悉的考核內容。這樣就能較好地增強社會評價的可信度。民意調查過程中,請他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對被考核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出評價。要將難以量化的有關內容整合到民意調查中進行,通過群眾滿意度來檢驗。要適當增加民意調查的評價分值,突出民意調查在部門考核評價工作中的權重”真正將不同部門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
應體現部門不同的主觀努力程度和實際工作基礎三實績分析的評價項目上。
不同部門特別是黨務、行政、政法和經濟部門之間因業務區別很大。分析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任務有軟硬、業績有顯隱。就必須要用全面的辯證的觀點去考核評價他付出的主觀努力與客觀基礎,不僅要綜合分析不同部門的歷史發展、現實基礎、自然條件、群眾素質等客觀因素,還要縱橫比較衡量主觀努力,將領導干部在任前后所在崗位的工作基礎和發展變化情況進行縱向比較,看在過去的基礎上進步與發展的幅度,同等條件下與其他單位橫向比較所占的位次,權衡其主觀努力的程度。因此,各個層次的考核評價主體對部門考核評價也就必須要有所側重。
1上級部門側重評價的內容。從實際的權力授受關系鏈條上說。以確保權力機構整體的有效運行,每個具體職能部門最主要的工作是執行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而不是各自為戰各行其是因此,下級職能部門工作成效的好壞,應當以是否貫徹了領導機關的政令為主要評價標準,從微觀上說,每個下級部門的領導干部都是上級領導干部的下屬,每個下級領導干部的權力都是上級的權力授予或權力委托,都要服從上級的領導并完成上級領導分配的任務,因此,每一個上級領導機關考核評價下級部門工作,都應以其貫徹自己作出的決策部署和自己下達的任務執行情況為主。
2部門自我評價側重的內容。部門內部評價的主要對象是部門的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為了避免自我評價中出現“小腳穿大鞋”和“大腳穿小鞋”問題,其評價內容是通過部門的工作總結和班子成員的述職述廉報告來體現的因此。部門自我評價側重的內容應該放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完成目標任務的情況上,班子成員自我評價要分正職、副職,正職側重評價“大局觀念”知人善用”決策籌劃”民主作風”等針對性較強的指標;副職干部,則應突出“配角意識”和“協調能力”等評價內容。
3相關職能部門側重評價的內容。考核評價部門工作實績時。吸納紀檢、信訪、督查室、審計、文明辦、綜治、檢察、計生、統計、環保等部門參加,要充分發揮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實現考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委托他對被考核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與本單位職能有關的考核內容作出評價。
三、具體操作上。確保考核結果能夠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1應盡量擴大民主測評范圍。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要注意引導,改進民主測評方法。一是要變“主體自評”為“多方參評”要加大宣傳力度。有意識地向群眾宣傳黨的干部路線和干部政策。要拓寬群眾參與的渠道,不要因場地不夠等原因隨意縮減參與測評群眾。二是要變“概念測評”為“量化測評”應細化測評內容,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干部崗位職責的要求,制定領導干部崗位職責規范,據此確定具體的考察項目,增強考察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分解細化考察指標,把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逐項細化分解,形成具體的指標體系。要量化考察指標,將各項指標分為不同等級,能夠量化的指標要量化,把測評內容變成可測、可量、可比的多級指標體系,增強測評的準確性。不能因怕表格太多而進行合并、簡略。三是要變“應付參評”為“主動參評”要積極幫助群眾消除畏懼心理、應付心理、偏激心理、報復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和思想障礙,使群眾在反映情況、評價干部時,敢于對干部負責、敢于對組織負責、敢于對黨的事業負責,使我干部考察時能掌握實情。
2應盡量避免個別談話“走過場”部門考核評價工作中。同時還要找有關部門或人員調查核實反映有問題的部門或干部。個別談話時,要在綜合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中反映的問題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談話。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談話對象,以盡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了解部門或干部的情況。要適當擴大談話面,要有選擇地在民意調查群眾中隨機挑選部分群眾代表了解情況。除了被考察對象單位的干部群眾中進行考察外,還要到領導干部分管的工作部門或聯系的工作對象中,如企業、鄉村等聽取意見,上級主管部門和下級對口部門聽取意見,服務對象和普通群眾中聽取意見。
3應盡量規范參與實績評價的相關職能部門。實際操作中。統一明確參與考核評價的相關職能部門,要由組織部門根據不同部門的考核要求。而不能由被考核單位自主選擇參與評價的相關職能部門,以提高考核評價結果的公正度。
4應盡量精簡考核評價程序。要科學合并部門考核評價中的一些共性評價項目,降低考核成本。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突出工作實績等重點考核環節,堅持《考核辦法》大的原則、主要程序的基礎上,可以靈活自主地簡化部分環節和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考核成本。
- 上一篇:在實績考核工作大會的講話范文
- 下一篇:預警信息規章制度
精品范文
10部門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