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農村思考

時間:2022-09-18 05:42:00

導語:構建新農村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新農村思考

最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科技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林業局等“十辦、部、局”聯合作出了《關于共同做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構建諧文明新村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整村推進是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的有效途徑,規定了在2010年之前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構建諧文明新村”工作的總體目標,并提出了幾項有關具體要求。這無疑是指導我們扎實、全面地抓好諧文明新村建設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是對“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新理念的進一步具體化。

村一級,是國家最基本的單位,是整個社會的細胞。貧困村的存在,是整個社會不諧的重要因素之一。構建諧社會的過程就是逐漸消除不諧因素的過程。不難理解,只要每一個村特別是貧困村都建成了諧文明新村,整個社會也就基本上變成了諧社會。因此,構建諧文明新村對于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沒有一個一個的諧文明新村的集合,也就不可能會有諧社會的出現。本文里,筆者試圖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就構建諧文明新村的有關問題,談一談一些粗淺看法,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旨在求教于專家學者,只作引玉之磚,多望不吝賜教。

重大意義及指導思想

構建諧文明新村,進而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提出來的重大戰略舉措。總書記在視察貴州結束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從確保黨人民事業順利發展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深刻認識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提高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的能力,扎扎實實推進諧社會建設。”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深刻地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的重大意義,并對加強改善黨對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各項工作的領導提出了具體要求。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總書記的兩次重要講話,是我們構建諧文明新村進而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的無比正確的指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具體構建工作中,我們只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并堅持以上理論指導,才能保證永不偏離航向并取得實效。

科學內涵及奮斗目標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諧”、“文明”的思想非常豐富,在這里,“”指村里內部治理良好、各種關系協調一致的狀態;“諧”指整個村的各種關系的融洽。“文明”則指一種進步的狀態。根據總書記所描述的“諧社會”的標準,我們所要建設的“諧文明新村”應該是各方面統籌發展,全村共同富裕,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妥善協調的村。即: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達到了較高的程度。按中央“十辦、部、局”的《意見》,在2010年前,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構建諧文明新村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完成貧困村扶貧規劃的實施,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溫飽,促進貧困村經濟社會全面諧發展,夯實貧困村協調文明發展的基礎,建立完善貧困村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貧困村自我發展的能力,如期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6---2010年)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及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創造條件。

應當堅持的原則

我們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應當堅持一定的原則,沒有原則作限制,沒有原則來規范,要想把事情辦好是絕對不可能的。構建諧文明新村,作為一項意義重大的龐大系統工程,更是千萬不可馬虎草率。筆者認為應當堅持的原則至少有以下幾個:

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

力避以往“一轟而起,一轟而散”的作法,在充分調查了解,全面、準確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擬定一個長、中、短期計劃,根據不同村的不同特點,有步驟地實施。先易后難,先少后多,先貧困村后脫貧村。力求做到:構建一個成功一個。在實施過程中,認真查找差距,總結經驗,探索規律。一批成功后,再穩妥地進行第二批,循序漸進而不急于求成,打有把握之仗而不盲目蠻干。

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原則

力避以往浮夸吹牛、弄虛作假的行為,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實事求是地抓好構建諧文明新村的工作。即:原來是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干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既不隱瞞事實真相,也不人為撥高、不擺花架子,不搞自欺欺人的形象工程。

尊重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原則

建設諧文明新村的過程,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客觀世界,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性,人們不能改變這種規律而只能認識利用這種規律,但又不能完全成為規律的奴隸,而必須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諧文明新村的建設進度。

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協同作戰的原則

構建諧文明新村,不是一項單純的事情,它牽涉到方方面面。因此,由某個單位孤軍奮戰是難以奏效的。必須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協同作戰,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按《意見》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設部門要將“西部開發助學工程”“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惠及到更多的農村貧困人口;教育部門要加大“兩基”攻堅力度,建設一批寄宿制學校,滿足貧困村“普九”需要,全面實施“兩免一補”;科技部門要增加科技扶貧投入,創新科技扶貧機制事務,促進先進適用技術進村入戶。在貧困村廣泛開展科技培訓科技普及,培養一批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帶頭人,讓貧困農戶能掌握1-2門先進適用技術;交通部門要重點支持鄉村道路建設,優先將“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列入建設范圍;水利部門要支持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優先安排項目;農業部門要將貧困村納入農村沼氣建設項目規劃退牧還草項目規劃;衛生部門要優先幫助貧困村培訓醫生,加大力度開展對貧困村的巡回醫療工作,并加強對傳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廣播影視部門要繼續推進農村廣播影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電影“2131”工程,實現村村通、戶戶通、長期通;林業部門要將貧困村作為林業建設工程的重點,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保障措施

為了使建設諧文明新村的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應當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人力保障

應有相應的一支文化素質高、思想觀念新、創業精神強、能吃苦耐勞的干部隊伍,通過他們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工作,來實現創建諧文明新村的宏偉目標。

財力保障

建設諧文明新村不能只是喊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這就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持。除了向上級爭取一定的項目之外,縣、鄉兩級要舍得花錢。凡是建設過程所需的資金,都應當千方百計滿足。只有這樣,才能使諧文明新村建設不走過場。

方法步驟

筆者認為,要搞好諧文明新村建設,應當采取如下一些方法步驟。

(一)由鄉黨委或政府一名領導親自掛帥,以主要精力專抓此項工作。另外挑選2-3名有事業心、文化素質高、責任心強、熱心于此項工作的人員,共同組成一個領導小組,專門負責領導好諧文明新村的建設工作。

(二)不考慮任何優越條件,不摻雜任何人為因素,在全鄉范圍內隨機選定2個村作試點。在建設工作中,注意各種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各種經驗的總結、各種失誤的反思。

(三)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作好思想動員,讓該村群眾都能充分理解構建諧文明新村的重要意義,以求得他們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

(四)建好農民文化技術人口學校,搞好經常性的培訓,并盡快掃除村里的青壯年文盲,不斷提高全體村民的文化素質,使全村人都具有一技之長,懂一門以上的農村科學適用技術。為不同項目在該村里實施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另外,讓計生法律法規深入人心,使廣大村民的計生意識不斷增強,生育觀念不斷更新,自覺地執行黨的計生政策。

(五)按適用技術的掌握情況,在全村實施若干個項目,興辦若干個企業,使村集體經濟有一個較大幅度的發展,農民富裕程度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

(六)組建好幾個專業經濟協會,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七)建立健全學習制度,組織村民進行經常性的學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逐漸減少直至消除文盲、科盲、法盲,不斷提高村民的科技意識、道德意識法制意識,不斷地學會用法律政策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建立健全各種相關組織特別是調解委員會,努力地做到小糾紛不出組,大糾紛不出村,真正地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諧相處。

(九)每村建好一個老年活動中心,不斷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通過以上努力,達到下列標準

村中綠樹掩映,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話、通自來水;戶與戶之間相連的是硬化水泥小路;家家都通過了“四改”,院壩平整光玉、清潔,門前繁花似錦,使用的是衛生平圈,實行科技養殖。衛生廁所、衛生廚房全面普及;30%的農戶都有小洋樓,50%的農戶用上了彩電、冰箱、洗衣機、座機電話,30%的農民用上了手機;戶與戶之間及每個家庭內部都睦相處、團結協作;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艱苦創業在全體村民中蔚然成風;群眾中無黃、賭、毒現象,都采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無刑事治安案件發生,老百姓安居樂業,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事糾紛能得到及時正確調解;青壯年文盲徹底被掃除,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適齡青少年全部達到初中畢業;家家都能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無超生人口現象;老年人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總之,達到經濟更加繁榮、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