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三個經常想一想交流
時間:2022-11-25 02:32:00
導語:組工干部三個經常想一想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要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為保證,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一流的隊伍,樹立一流的形象,創造一流的業績。要達到這一要求,組工干部必須結合正在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不斷強化自我教育,做到“三個經常想一想”。
一、經常想一想黨的歷史,不斷堅定理想信念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黨性修養最核心的內容,是我們黨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理想信念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建立在學習和實踐基礎上的。作為組工干部,必須不斷加強黨的歷史知識的學習,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來的風雨歷程,深刻認識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從而更加增強對黨的感情,更加熱愛我們的黨,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毫不動搖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縱觀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創立時,只有幾十名黨員,在當時那樣的歷史背景下,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創建中國共產黨,靠的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19**年,多少優秀的共產黨員被敵人殘酷屠殺,但同時又有一大批優秀的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們為什么不怕死,就是因為他們堅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延安時期,條件十分艱苦,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敵人的封鎖線,云集到寶塔山下,投身革命,就是因為他們從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光明,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一個共產黨員只有牢固地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有巨大的精神動力、堅強的革命意志。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有一句格言:“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誕生到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勝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崇高理想。黨的歷史是一座寶庫,也是一面鏡子。古人說:鑒往知來,資政育人。作為一名組工干部,只有經常想一想黨的歷史,重溫黨的優良傳統,認真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才能不斷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經常想一想革命前輩,正確對待名、權、利
對待名、權、利的態度,是衡量共產黨員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極少數人栽了跟頭,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名、權、利面前心浮氣躁、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因此,正確對待名、權、利,是組工干部必須要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要正確對待名、權、利,就要經常想一想革命前輩,努力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胸懷大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高風亮節的優秀品質和崇高境界。我們黨的無數革命前輩,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他們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第一位,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鄧小平同志在“”結束后出來工作時說過一段話:“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在我們周圍,有不少久經考驗的老同志、老黨員,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在和平建設年代,他們自覺響應黨的號召,放棄黨對他們的回報和優厚的待遇,自愿到黨最需要的地方,在很平凡的崗位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擁戴和贊譽。我在中組部老干部局工作期間,接觸過許多老同志,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中組部有幾位老大姐,大革命時期參加革命,直到離休時,還只是副局級,但她們從不談個人待遇,從不向組織提個人要求。我們寧夏前幾天剛去世的百歲離休干部崔階平,19**年就參加革命,退下來時也才是個副廳級干部,我曾幾次去看望他,崔老總是感謝組織的關心照顧,牽掛自治區的建設和發展,從不提個人的事。在當代,有不少的同志,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以黨的事業為重,正確對待名、權、利,從不患得患失,表現出了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操。**地區班戈縣委原常委、組織部長、全國優秀組工干部祁愛群同志生前曾說:“藏北草原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曲雖然苦,但我喜歡這里”。在她人生的軌跡上,曾有過三次選擇,每次選擇,她都是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艱苦地區辛勤工作,把自己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黨的事業,充分體現了一名當代組工干部應有的政治品格和思想境界,對我們每個共產黨員特別是組工干部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但現在有的年輕干部心浮氣躁,一天到晚不是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琢磨個人的事情、琢磨自己的仕途上,當官的欲望越來越強。一個人如果在對待名、權、利方面把握不好,遲早會出問題的,甚至會出大問題,有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方面的教訓是十分沉痛的。我們作為后來人,應經常對照革命前輩,自己應該怎么做。作為組織部門的干部,更要調整好心態,正確對待個人的名、權、利,把功名看得更淡一些,把個人利益看得更輕一些,把黨的事業看得更重一些。要帶頭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樹立強烈的自律意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在工作面前常思責,利益面前常思德。要多看看別人的長處,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多看看組織對自己的培養,多想想個人怎樣對黨對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要甘于奉獻,甘當人梯,甘當幕后英雄,不爭名、不攬功、不圖利。要按照胡錦鑄同志要求的那樣:“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三、經常想一想普通百姓,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在創立之初就明確提出:“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不惜風霜勞苦,夜以繼日,勤勤懇懇,切切實實地去研究人民中間的生活問題,生產問題,并幫助人民具體地而不是講空話地去解決這些問題。”關心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應該是廣大組工干部的立身信條。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首先必須經常想一想普通百姓,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保持和發揚“兩個務必”的優良傳統。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從本質上闡明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價值取向。有一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要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群眾給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為群眾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反映民意、親民愛民、一心為民,形成了鮮明的執政風格。中央領導同志心系群眾,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關心弱勢群體,積極為民排憂解難,為全黨樹立了榜樣。我們寧夏現在相對還比較落后,南部山區還有一大批回漢農民沒有脫貧。我們要時常在心中裝著普通群眾,時常惦著普通百姓的冷暖,時常想著如何做好扶貧幫困工作。我們都是從普通群眾成長起來的,而且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村,更應該經常想一想自己的父老鄉親,想一想普通百姓。要經常考慮組織部門如何為解決“三農”問題服務,如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努力做到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從而更加認清身上肩負的責任,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
- 上一篇:六化促三農交流
- 下一篇:公務員法規廉政建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