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9 05:48: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組工干部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組工干部工作經驗總結

篇1

【關鍵詞】:

三細 管理 提升 效益

[Abstract]

The late stage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fine management, fineinjection produ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il field, the extensive management no longer meet the actual production now. Facing the hitherto unknown's various business,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Reservoir Management District sevenexplore "three small" and the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benefit unit.

Key word.

Three fine management to improve efficiency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

近年來,采油一廠油藏經營管理七區面對油藏開發和經營管理的各種困難,積極探索、總結提煉管理經驗,摸索出“三細”精細化管理方法,夯實了管理基礎,堵塞了管理漏洞,使得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得到逐步提升。

一、“三細”管理涵義

在基層采油區,管理的主體由班子、班組、個人構成,管理的內容由地面、井筒、地下構成,管理的程序由事前、事中、事后構成,它們覆蓋了采油區所有的工作

“三細”管理即:管理主體細、管理內容細、管理程序細。在管理主體上,油藏經營管理七區建立了班子、班組、個人三主體的管理模型,完善了以利益驅動為方式的激勵機制、以行為規范為準則的制約機制和以價值認同為核心的發展機制。在管理內容上,以油藏經營的單井措施效益為核心,以工藝管理為紐帶,全面提升油田開發全過程的效益。在管理程序上,扣緊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管理程序,建立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的采油區管理體系,實現效益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評價。

二、“三細”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應用

(一)人是一個單位的主體,管好人是單位管理的核心。油藏經營管理七區結合多年管理工作經驗總結做到三個加強。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以打造學習型、創新型、務實型、服務型、團結型、清廉型班子為目標,提升黨員干部教育引導群眾、組織引領群眾、關心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進一步完善區務公開、民主管理和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規章制度,提升班子的領導和管理水平。

二是加強班組建設。以“標桿”班組建設為載體,大力營造“人人爭先、班組領先”的文化氛圍。通過每月一次的班組工作質量評比,對班組的產量、成本、現場設備管理、班組人員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績效考評和獎懲,提高了班組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

三是加強全員素質培訓。發動職工進行崗位發展規劃,實施以“爭做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爭當崗位排頭兵,爭創金牌職工”為內容的“三爭”活動,單位從技術理論、實際操作、崗位表現三個方面進行考核評定出五星、四星、三星職工,季度、年度評選崗位排頭兵,激勵職工努力工作、不斷進步。

(二)瞅準三個管理內容,實現科學開發。油藏經營管理七區總結多年來的開發經驗,堅持“動靜結合”的觀點,在工作中瞄準地下、井筒、地面三個油田開發管理內容,科學分析、細化措施,提升了油藏開發的精細化水平。

在地下管理方面,針對所管理的13-205、13-398及13-358東結合部的油砂體等靜態情況,根據單元的油藏特征、井網分布、開采歷史、開發現狀,探索實施了“油藏分級、注采井分類、管理考核分層次”的管理法,逐步解決開發矛盾。

在井筒管理方面,積極開展油水井單井、井組注采分析,加強單井井筒的管理。根據油井產能、靜壓、油水分析等資料變化,完善制定月度“一井一策”,對每口井的“五小”維護,做到實施前優化論證,實施中專人負責現場監督,實施后措施效果加密跟蹤,資料數據進行去偽存真,措施有效率達到95%,并依據措施油井產狀恢復時間和數據變化,修正后期的措施周期。通過實行“一井一策”管理,抽油機井的工作狀況日趨優化,工況合理區井達68%以上。

在地面管理方面,從現場生產管理的科學和量化入手,把日常維護各個管理節點分解落實到班子、班組、個人,做到“每個控制點有人管,每個人都負責固定的控制點”。

(三)緊扣三個管理程序,實現精細管理。油藏經營管理七區將事前計劃預測、事中監督控制、事后效益評價貫穿于開發管理內容細、管理主體細的全過程,使每項工作都嚴格按照“三個管理程序”逐步實施,真正形成了“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模式。

在事前分析程序,堅持“先算后干”的思路,通過分析所管轄油藏的單井措施效益,堅持以效益定取舍,優化成本投入方向,加大了對注水效果較好區塊和油水井的投入,減少對薄油層、高水淹、開發難度大的單井的投入。并通過建立和完善成本預警機制,確保責任成本指標按計劃運行。

在事中控制程序,以班組為單位,實施了精細控制管理,將影響單井效益的過程各個因素制定出詳細嚴格的工作標準、質量標準和成本控制標準,并落實到崗位、個人;堅持“日跟蹤、旬對比、月分析”,確保質量、成本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在事后評價程序,通過實施單井效益綜合評價機制,對井筒、作業、人員等進行綜合評價,把成本核算細化到單井,進行盈虧平衡分析和經濟效益評價排序,明確每口單井的分步管理對策,實現了可控成本的全方位、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和持續改進。

三、實施成效

1.基礎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員工自覺遵守安全環保規程,設備完好率達99%以上,井站達標率、設備完好率、“五率一線”合格率等基礎管理指標均保持在98%以上,油井綜合利用率達86.9%。

2.油田開發指標再上臺階。高、中、低效井產油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79%、12%和9%,分別轉化為2012年的82%、13%和5%,含水上升率由3.44%降至1.23%,自然遞減率由17.1%降低到16.34%(包括3口井況問題造成的長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