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機關資產審計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13 05:06:00
導語:審計機關資產審計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地方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國家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或政府投資為主體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施審計監督被擺上重要位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從眼前的現狀和審計工作的發展來看,地方審計機關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一是部分單位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認識還存在誤區,認為審計機關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沒有必要;有些建設單位往往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核,很少接受審計機關審計。其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覆蓋范圍不夠廣,形成了被審計“遺忘的角落”。其三是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還局限于工程決算審計,側重于微觀方面較多,為政府宏觀決策和管理服務的職能發揮不夠。其四是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基本條件還有待改善,目前大多數地方審計機關審計設備還比較落后,有的現場測量僅憑皮尺和肉眼,有的專業人才隊伍缺乏,直接影響到審計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現在,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已成為地方審計機關的工作重點。我們認為要推動地方級審計機關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深入開展,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宣傳力度。要通過新聞媒體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進行大力宣傳,提高各單位對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影響力;宣傳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主要內容、查出的問題及取得的成果,讓社會各界看到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在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和節約建設資金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過程中的成功做法、總結的經驗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理論積極上報給國家級、省級等各種刊物和網站,不同層面地宣傳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主動上門對有投資建設項目的單位和部門及鄉鎮進行政策宣傳,并從建設單位的自身利益出發宣傳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好處,讓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深入人心,讓全社會積極主動的接受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其次是要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質量。堅持關口前移,在政府投資決策前提前介入,主動參與,聯合相關部門,認真開展市場調研,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發展前景和效益水平作一綜合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堅持跟蹤審計,在項目前期準備階段,嚴把立項關、招投標關和合同簽訂關,從源頭上監督建設行為;在施工建設階段,做到逢變更簽證必到,逢隱蔽工程施工必到,逢主要材料進場必到,讓監督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在竣工決算階段,結合項目招投標文件、合同、簽證等對項目決算進行嚴格審核,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務求實事求是,對審計結果嚴格實施“階段復核制”,確保審計證據充分、審計報告真實、審計結論可靠、審計意見可行;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可行、可操作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對審計處理意見加強跟蹤監督,限期整改到位。
在次是要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內部培養、充實力量、外聘人員等多種渠道,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更新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人員審計觀念、知識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添專門設備,配備記錄現場用的攝影機、照相機等,測量用的水準儀、經緯儀等,取樣用的鉆孔機、回彈儀等專業設備,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
第四是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監督機制。完善政府公共工程竣工決算必審制度,凡本級財政直接投資的建設項目在簽訂承包合同時,必須以審計部門的竣工決算審計結果作為建設項目工程價款結算依據,不辦理竣工決算審計的,財政不予撥款,竣工決算審計后,方可辦理竣工驗收手續;部門建設的項目未經審計部門審計的應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進一步完善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各相關人員在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過程中的責任,增強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定期組織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人員例會,最大程度地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進一步完善部門配合機制,協調好與發改委、財政、建設等部門監督職能的關系,使各監督職能部門之間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積極有效的促進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審計在地方經濟建設中保駕護航的作用。
- 上一篇:作文教學宏觀擴展論文
- 下一篇:審計局底稿編寫經驗交流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