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服務教育事業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17 08:48:00
導語:審計服務教育事業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教育局審計科堅持以"依法審計、熱情服務、規范管理、促進發展"為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大膽實踐,內審領域不斷擴大,內審制度不斷完善,內審質量不斷提高,為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加強領導,優化內審環境
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內部審計又是領導科學決策的參謀助手。市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在教育整體管理中的作用,明確要求: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為教育事業保駕護航。
(一)教育內部審計工作受局黨委直接領導。教育局黨委規定,審計科的內部審計在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并將審計結果直接向局長和局黨委報告。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黨委及"一把手"同樣要重視內審工作。明確規定,教育系統的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都要支持內審工作,自覺接受審計監督,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擾,必須及時向審計人員提供一切需要的信息資料。
(二)基層領導的審計意識得到增強。內部審計既服務于領導,又有利于基層,平時我們利用會議、文件以及通過教育網等多種形式宣傳內部審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廣大基層領導真正意識到內部審計不是單純的查帳監督,更不是專撿"刺"挑。我們更通過改變內審工作作風,使廣大基層領導真正認識到內審工作就是協助單位查找管理上的漏洞,是上門服務,更是保護干部,保護單位利益。從而出現了學校領導主動邀請內審部門上門審計的情形,有的校長說:"你們審了,我放心"。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內審行為
為規范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我們依據有關政策法規,結合教育的實際,制定了一系列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要求的內部審計工作規章制度,主要是:
(一)轉發了《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教育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并結合市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特點,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就加強教育內部審計基礎性建設、突出工作重點等作了詳細規定,從而進一步完善了我市教育審計制度,強化了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加強了內部管理,提高了經費使用效益。
(二)制定了《市教育系統基建修繕工程項目決算審計暫行規定》。緊緊圍繞《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教育部17號令)精神,針對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的工程建設和修繕項目的工程決算審計,詳細規定了從審計的內容、被審單位需提供的決算資料、審計程序及方法。
(三)《市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暫行規定》。對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人員配備、審計事項、審計方式、審計計劃和程序、審計質量控制、獎勵和處罰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使內審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市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檔案管理制度》。根據市審計局和教育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審計檔案管理制度,對審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借閱、鑒定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三、加強業務增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部門各項經濟活動的數量、種類增多,金額增大,監督難度增大,這就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要應對復雜局面,必須鍛造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硬的內審隊伍。
(一)努力提高內審人員的業務能力。根據內部審計職業化的形勢要求,我們加大了審計人員后續教育的力度。近幾年,我們共組織36人次參加了中國內審協會組織的風險管理與風險審計培訓班、經濟責任審計培訓班和內部審計法規及《內部審計準則》培訓班,并參加了省審計廳組織的內審骨干培訓班。同時,我們還組織了全市教育內審培訓班共計5次,針對最新的內部審計理論以及教育內審工作中反映出來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學習和研討。
根據中國內審協會實施的內審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我們要求教育系統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都要取得內部審計資格認定,并鼓勵其他人員取得內審資格,為教育內審隊伍培養后續人才。
(二)積極開展理論研究,提高審計科研水平。近年來全市內部審計人員從基建維修工程審計、內審質量控制、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公開、提高審計成效等多個角度進行審計科研立項2項,撰寫論文12篇,公開發表3篇理論研究文章。同時,我們還積極鼓勵內審人員參加國際內部審計師資格考試,已有1人全科通過,3人部分科目通過,這使得我們的內審隊伍理論業務素質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三、突出重點,強化服務監管,積極指導各市區開展工作
內部審計工作只有圍繞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突出服務意識,才能真正發揮內審工作的作用。為此,我們指導各市區教育部門將工作重點放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和重點問題上,抓住要害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服務監督。
(一)開展財務收支審計,促進加強財務管理。財務收支審計是教育內審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級教育部門都十分重視財務收支審計,加強了對中小學校、民辦學校等財務收支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行為作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督促學校進行整改,有效地規范了財務收支行為,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2004年共完成財務收支審計項目120個,審計總金額2.8億元,糾正了違規使用資金160余萬元。
(二)加大對基建維修工程項目的審計力度,不斷提高投資效益。根據《市教育系統基建修繕工程項目決算審計暫行規定》,各市區規范了建設工程項目審計監督程序,建立了建設工程項目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全面提高審計質量。我們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立項、工程隊選擇、標底編制、主要設備購置、施工合約簽定、監理責任的落實以及竣工審核結算等關鍵控制點的控制監督,將審計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同時建立健全對基建決算項目的"二審制度",使施工單位與審計單位及審計人員之間相互制約,避免了舞弊行為的發生,收到了極好的效果。2004年共完成基建維修工程審計項目34個,審計總金額4030萬元,核減基建投資金額601萬元,審減率14.91%。基建維修工程項目審計節約了基建投資成本,保證了工程質量,提高了投資效益。
(三)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促進干部廉政建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我市教育系統已開展多年,并已成為一項常規程序,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進一步規范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經過大量調研和討論,我們擬定了《教育系統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明確了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將定期交流、通報審計情況、解決疑難問題、審計程序、審計年限、審計當事人行為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規定。2004年,全市教育系統共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56個,對56個離任干部任期內的經濟責任進行了審計。
(四)開展專項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為領導決策服務。從本單位實際出發,圍繞教育中心任務,積極開展各項專項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圍繞調整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過程中教育經費保障問題、財政轉移支付中教育經費及危房改造資金的落實問題、中小學布局調整后資源共享問題和辦學效益問題等積極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切實加強對教育專項資金的事前、事中、事后審計監督,確保各類教育專項資金發揮應有的效益,并為領導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對落實政府教育經費撥款"三個增長"、"兩個提高"及預算內公用經費安排情況進行審計,督促各市區政府足額安排教育經費。對中小學收費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做到依法收費,促進教育行風建設,維護教育形象。對城市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征、管、用情況進行審計,并向市政府提交了《關于兩項教育附加管理使用建議》,進一步督促有關部門足額征收、及時到位。
四、利用社會審計力量,擴大審計空間,提高審計效益
目前,教育審計工作存在著人手少,任務重的實際情況。面對任務與人員不協調、任務與專業不協調、審計風險加大、審計質量得不到保證的現狀,我們積極聘請社會中介力量介入,把一部分重點、難點的審計項目與社會審計一道去做,以外審為主、內審為輔,主輔審計相結合。
我們一是堅持數額大、專業性強、難度高的大型項目,列入外審范圍;二是選擇出資質信譽高、審計業績突出、專業水平強、服務態度好、收費合理的會計師事務所,三是及時聽取有關審計情況的反饋意見,對外審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確保審計質量。
五、緊跟形式,積極創新,適應教育財務管理體制改革
我市部分市區成立了教育財務核算中心,對全市(區)范圍內學校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這是教育財務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變革。會計集中核算是一種融會計核算、監督、服務于一體的會計管理形式,由此導致各項內部審計工作的對象、重點、方式、方法、程序發生一定的變化。一是各單位的資金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監督轉有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督;二是會計核算中心集中了各基層的會計資料和信息,有利于確定審計重點、宏觀分析和全面評價。
但是會計核算中心若不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嚴格崗位和程序的設置,很容易造成雖有監督的條件,但卻未能有效實施監督。更為重要的是,可能只是限于注重審核票據要素是否齊全、報銷手續是否完整等的監督,而忽略了收入、工程或租賃項目真實性的監督。為此,我們一是在會計核算中心中設置內部審計崗位,由審計科抽調精干人員專門任職,負責對各學校收入是否有不及時報帳、漏報、瞞報、少報或不報帳等現象,通過走訪學生、核對收費票據等形式逐一進行實地核對;同時,負責對學校的基本建設、房屋租賃、食堂承包等經濟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防止因會計核算中心遠離校區、不熟悉學校業務等情況而出現虛報項目套取資金的現象。這樣雖然占用了審計人員,增加了審計工作量,但對切實加強學校資金使用的全方面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今后將堅持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內審制度,提高內審人員素質,全面提升教育內部審計服務監督水平,為我市教育事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上一篇:電業公司主任先進事跡
- 下一篇:水利局爭做人民好公仆活動方案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