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常委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9 05:19:00
導語:區委常委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既是一種社會狀態,又是人們從和諧角度對社會進行的分類。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鼎城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一項長遠發展目標。
一、應重在培育和諧"細胞"
和諧社會是高境界、高文明、高理想的現代社會,構建和諧鼎城是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然而,和諧鼎城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建造在社會基礎上的現代社會大廈,根植于百姓生活之中。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機關、學校、企業、社區、村組等社會"細胞"組成的。構建和諧鼎城,就是要減少社會"細胞"中不和諧的因素,使鼎城從一般和諧達到比較和諧,從較好和諧實現全面和諧。一要創建和諧家庭。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實現家庭和諧,才能保證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才會穩定。要結合鼎城實際,狠抓家庭文明建設,加強家庭美德教育,倡導社會新風尚,通過開展多種活動,實現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二要創建和諧社區。社區是城市的窗口。要通過創建文明社區,實現社區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并不斷提升社區居民自身的和諧。三要創建和諧村組。要進一步加強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注重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保證群眾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快地方發展步伐,改善群眾的生活,加強農民的思想教育,提高群眾素質,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四要創建和諧企業。要通過創建文明企業,實現企業的遵紀守法好、經濟效益好、誠實守信好、企業形象好、文明創建好等,使企業真正融入社會發展之中,成為地方發展的有力推動者。五要創建和諧機關。要不斷深化改革,增強機關發展的原動力和創造力,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切實維護團結穩定,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提高服務本領,創建有活力、講公平、強化服務、安定團結、務實創新的機關新形象。六要創建和諧班子。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使全區班子成為發展型班子、法治型班子、合作型班子、公正型班子、實干型班子、服務型班子等。同時,要創建和諧群團組織、和諧廠礦、和諧學校等。只有全面實現這些社會細胞的"和諧",構建和諧鼎城才有基礎,和諧目標才會實現。
二、需要解決不和諧問題
和諧從哲學角度來說是矛盾的統一,和諧社會的發展是矛盾統一的動態過程。任何社會不可能沒有矛盾,關鍵是如何解決矛盾,使各方面的矛盾及相互間的利益關系處理恰當,保持社會和諧。因此,要實現鼎城和諧,必須解決好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突出問題。一要解決好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穩定是和諧的前提。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面臨橋南災后重建、維穩的矛盾,農村合作基金會兌付矛盾,鄉鎮機構改革、政府轉型的矛盾,城鎮就業矛盾等。這些矛盾的存在,影響了鼎城的穩定。各級組織要積極化解矛盾,不回避矛盾;及時解決問題,勇于擔當責任,共同營造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構建和諧鼎城打基礎。二要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我區生活困難群眾數量比較大,政府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對城鎮弱勢群體,要以失業為保障,推動新型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的改革與完善,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對農村困難群眾,各級政府要加大扶貧力度,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幫帶這些群眾致富,做到工作到位、政策到位、責任到位。三要解決好加快統籌城鄉發展步伐的問題。要加快在農村建立和諧有序的市場經濟,讓農民自主經營,自由競爭;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靠工業化致富農民,靠城鎮化減少農業人口、靠產業化提高農業效益,創造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四要解決好黨委政府自身形象問題。黨委政府作為構建和諧鼎城的主體,必須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改進思想和工作作風,確立全新的執政理念,樹立執政為民的觀念,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群眾對黨委政府的信任。五要解決好各級干部處理矛盾能力弱的問題。矛盾的積聚能引發很多不穩定因素,導致群眾重復上訪和集體上訪。處理矛盾既要講求策略,又需要多方面能力作支撐。因此,必須要增強各級干部矛盾糾紛排查的能力、把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的能力、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能力、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等,切實解決好干部駕馭復雜局面能力不強、調處矛盾能力欠缺的問題。六要解決好建立和諧發展機制的問題。和諧發展涉及各方面各領域,需要建立有效機制,全社會整體推進。建立和諧發展機制要注重解決好個人發展與整體發展、政府自身與民間推動、外向發展與內部創新、文化價值與經濟運行的和諧問題。同時還應解決社會公平公正、勞動者權益、整合社會資源等問題。
三、必須把握實踐中的著力點
構建和諧鼎城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從戰略高度提升認識,從全面層面加以規劃,并在實踐中不斷推進。一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也是鼎城和諧的基石。發展與和諧互為因果,既因為和諧而發展,又因為發展而和諧。不講求發展就無從談"和諧"。而發展又必須講科學,不科學的發展,不僅不會帶來和諧,反而造成不穩定。綜觀近年鼎城出現的一些問題,包括橋南市場"12.21"火災,深究起來,大都是沒有貫徹科學發展觀造成的。因此必須要加快發展,而且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來促進鼎城和諧。二要堅持發揚民主,保證人民的民主權利。沒有民主就不會有和諧。民主有利于統籌各方、兼顧利益,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化消極為積極因素,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大力加強黨內民主,保障普通黨員的基本權益;注重落實好各項民主管理制度,保證和尊重群眾"四權",增強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三要增強法治意識,提高社會控制能力和社會管理能力。法治是和諧的根本。構建和諧鼎城,必須要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落實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增強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法制意識,嚴格依法辦事;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覺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四要增進團結,實現和諧共處。團結是和諧的前提。"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需要團結,一個班子需要團結,整個社會也需要團結。鼎城要倡導干群之間增進團結,民眾之間增進團結,以此促進整個社會團結向上,和睦相處。五要堅持弘揚文明,倡導新風尚。文明與和諧密不可分,社會和諧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社會文明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在鼎城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用文明開路來促進和諧。六要堅持不斷推進改革創新,維護群眾利益。要堅持把群眾利益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基本著眼點,作為推進改革創新的出發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通過改革創新,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七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執政基礎。要通過開展以基層組織建設為龍頭的農村綜合創建活動,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發展農村經濟、建設農村文化、維護農村穩定、創建文明生態村結合起來,提高農民和農村文明程度,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八要堅持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構建。和諧鼎城需要大家共同構建,積極推動。各級組織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善于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善于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善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不斷提高構建和諧鼎城的能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為民意識,密切群眾關系,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在建設和諧鼎城中發揮好模范作用。
- 上一篇:干部考察分析與思考
- 下一篇:政府反腐倡廉制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