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檔案館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11 09:01:00

導語:構建和諧檔案館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檔案館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大剛剛勝利閉幕,圍繞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等重要戰略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檔案部門如何結合行業特點、自身實際及其發展規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檔案事業道路,對于檔案工作者而言,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作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建設與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的檔案館,是全部檔案工作的主體和中心,是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它的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并對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擬從檔案工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繁榮和諧文化這個角度,提出構建和諧檔案館的基本思路,并著力探討和諧檔案館的建設及開展社會服務的途徑,以商同仁。

一、和諧檔案館的構想

和諧檔案館的構想最初源于黨的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規劃和部署以及關于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論述,其中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先安排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在提出建設和諧文化的重大任務時又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需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和諧創建活動和有效的公民教育來增強公民、企業、各種組織的社會責任感。要把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等和諧創建活動同群眾性精神文明結合起來,形成人人促進和諧的局面”。當時,結合檔案工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主旋律,就有了構建和諧檔案館的初步設想。

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進一步明確了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納入總體布局;更加明確了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加明確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通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結合行業特點,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檔案館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筆豐厚資源和遺產,如何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努力,如何為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貢獻,構建和諧檔案館就是一個基本思路。

二、和諧檔案館的基本理念

和諧檔案館的構想一經提出,肯定有人還存在一些疑問和誤解,正如“和諧文化”的提出,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和極大關注。因此,我們有必要正確分析和把握和諧檔案館的基本理念。

比較一下傳統檔案館,我們就會發現,新中國成立后,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檔案館才普遍建立,但長期以來處于封閉狀態。1987年頒布的《檔案法》,規定向社會開放檔案,從法律上確立了檔案館的公共性,但因種種原因,公共性表現的并不充分。歷史發展到21世紀,由于社會形勢發展帶來的挑戰,將檔案館建設推上了歷史前沿。于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和諧檔案館建設理念呼之欲出,“公共性、開放性、親民性、文化性、服務性”將是未來我國檔案館的時代特征和發展戰船略。公共性,即檔案館資源屬國家所有,為社會所共有,為公民所享有;開放性,即檔案館奉行開放原則,開放帶給檔案館的不僅是利用者的需求滿足,還有日益廣泛的社會認可,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隨之而來的理解、支持;親民性,即檔案館要為社會公眾服務,建筑和設施、館藏、利用手段、開放程度及工作時間等方面都親近民眾,最大限度地為民眾提供服務;文化性,體現在新世紀檔案館應是文化標志,以優美的公共文化休閑環境和反映民族文化的內涵,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服務性,表明檔案館的服務的重點將向社會大眾轉移,人性化、以人為本的服務將占據主導地位,真正實現小康社會需要什么服務,檔案館就提供什么服務。

基于以上理念,對和諧檔案館的功能也有了新的科學定位。與傳統綜合性檔案館相比,和諧檔案館除了基本的存史利用功能外,還有廣泛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為資政決策參考功能、社會教育功能、信息傳遞功能、智力開發功能、學術交流功能、文化休閑功能和市場服務功能等。

三、和諧檔案館的建設

和諧檔案館,重在建設。有句諺語說:“羅馬城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我們的檔案事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尊重檔案工作自身的發展規律,把和諧檔案館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載體,持續推進,積少成多、積石成山、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

要以發展為第一要義,把促進檔案事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一切為了發展、人人共謀發展,爭取社會各方面大力支持檔案事業發展,調動每個檔案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投入到和諧檔案館的建設上來,促進檔案事業再創新高。

要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建立覆蓋廣大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和建立方便廣大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

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要求,既抓好傳統的檔案系統內部的和諧,也搞好檔案系統與外部的和諧;既抓好傳統的檔案基礎業務工作,也搞好檔案工作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各項服務;既搞好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抓好檔案中涉密信息及個人隱私的保護;既要運用傳統手段和方法保護新型電子載體的檔案,也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傳統載體的檔案;既要尊重檔案的形成規律和保管的原有基礎,又要運用數字化、網絡化等手段對之進行系統開發和利用;既要保留并發揮檔案館的傳統功能,又要不斷拓展檔案館的新的更多功能,使和諧檔案館真正做到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要以統籌兼顧為根本方法,統籌檔案行政管理和檔案保管利用兩種職能;統籌檔案館、檔案法制、檔案科技、檔案教育、檔案宣傳等各項工作;統籌業務建設、條件建設和隊伍建設;統籌對內服務和對外交流;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事關服務大局的主要工作,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四、和諧檔案館開展社會服務的途徑

和諧檔案館的建設,還重在服務。為了做好服務這篇文章,一個和諧的檔案館應該做到:

(一)內部環境上,努力打造和諧檔案館的社會服務平臺

構建和諧檔案館,強化公共服務職能,離不開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檔案利用體系建設這兩個支撐點來推動和保障服務創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政務公開,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法制意識增強,對檔案的需求日益高漲,公眾個人查閱利用檔案率近年來呈直線上升之勢。然而在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中,各地檔案館已明顯感到了結構單一、資源不足的缺陷。因此,今后,各地檔案部門應首先著手檔案資源建設,研究優化館藏結構的方法,加強向社會征集和接收檔案。對于一些家庭或個人檔案,也可通過接受捐贈、購買等方式收存起來。還要更多地接收公眾喜聞樂見的檔案材料,如照片、錄音錄相、收藏品、紀念物等,以滿足人們的休閑愿望。同時,還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檔案資源,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和網絡數據庫建設,以資源共享彌補資源配置的缺陷。如切實解決檔案部門參與電子政務資源建設等問題,把檔案館局域網整網接入公務網,下級檔案目錄中心與上級檔案目錄中心聯網,專門建立了誠信、婚姻、公證、現行公開文件等專題目錄數據庫,通過依法開展利用工作,為檔案館開展公共服務插上有力的翅膀。

(二)外部環境上,著力提高和諧檔案館的公共服務質量

1、圍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做深做細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工作,把各級黨政機關新形成的內容可以公開的現行文件集中到檔案館,在各級政府和社區、村級組織中廣泛供普通百姓查閱,使老百姓及時看到黨委和政府的紅頭文件,及時了解到黨和政府的各項利民、惠民政策,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系,使檔案工作成為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2、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不懈地運用檔案館藏資源,舉辦展覽、編輯出版圖書、拍攝電視片,辦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各項教育,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促進公民道德水平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3、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加強對檔案資源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和檔案資料整理工作,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利用館藏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共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4、圍繞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創新性開展民生檔案工作,指導各方面把涉及民生的檔案及時建立并完整收集起來,集中到檔案館,優先整理并方便提供給普通百姓利用,為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就業、就學、就醫、辦保險、置產、旅游等提供及時服務,使老百姓的合法權利得到享受,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5、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新性地開展家庭建檔服務,引導有條件、有需求的家庭建立家庭檔案,有利于家庭事務的管理、家庭文明的提高、家庭團結的增強,同時也有利于社會和諧氛圍的形成、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社會穩定因素的增強。深入開展村(居)委檔案工作,讓檔案工作走進農村和社區,為村(居)委會進行居民管理、居民醫療保健服務、居民再就業服務、居民各項保險服務、居民生活服務、農民工外出務工、農民工權益保障等提供有力依據,并有效提高基層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方便人民群眾的生活、就業和醫療保健。

高舉旗幟科學發展,服務和諧共奔小康,新時期的檔案工作又已吹響號角,讓我們以構建和諧檔案館為有效載體,努力營造檔案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立足服務,充分滿足社會各界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要,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等各項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