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總匯3則
時間:2022-08-04 08:54:00
導語: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總匯3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在縣政府領導縣直相關部門的指導關心下,根據省、市、縣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有關精神,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鎮納入年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項目已按方案完成,現將其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年納入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實施的項目共有8個,其中:通組公路5個,全長17.5公里,修橋1個,人畜飲水工程2個,受益戶數1718戶,受益人數達7699人,總投資89.884萬元,其中:村民籌資8.617萬元,籌勞149835個,每個工折資20元,共折資29.967萬元,申請財政以獎代補資金51.3萬元。8個項目分布于5個行政村,涉及8個片區,均在一事一議方案的預期內完工。
二、加強領導,嚴格操作
年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是一次開拓性的創新工作,政策性強、程序嚴密、工作面廣,直接關系著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社會經濟長遠發展。全鎮有5個行政村,27個片區,118個村民小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點多面廣、情況復雜、工作量大。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召開了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會議,重點培訓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操作程序。
三、具體做法
鎮堅持以財政獎補資金為引導,以農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解決村民迫切需要并直接受益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議事尊重村民意愿,使大多數村民能直接受益,充分調動農民籌資籌勞的積極性。通過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推動了村內道路、人畜飲水工程的村內戶外公益事業建設。
一是及時發放并宣傳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實施辦法,規范一事一議操作程序。
二是結合實際,根據《縣村級公益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會議》的要求,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即:年“一事一議”籌資上限標準為10元,籌勞上限標準為每個勞動力投勞的數量不得超過10個標準工作日,以勞折資為每人每天20元。
三是嚴格按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申報和審批程序操作。所有納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均由鎮政府總體把關審核,以村為主體,統籌規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首先解決村民積極性高,交通不便,飲水困難的片區,嚴格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和程序,召集各片區、小組受益村民召開民主議事會議,充分討論研究所要實施的項目規模和投資、籌資籌勞辦法和標準、占地和青苗損失等具體問題,對工程進度和資金管理等相關信息進行定期公布,對每個項目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并成立了村民民主監督管理理事理財小組。通過鎮、村的共同努力,確保了各個項目在規定工期內保質保量的完成。
四是深入開展宣傳,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一事一議工作的積極性,做到政策宣傳進村、入戶、到人。通過廣泛宣傳,增強農民群眾參與民主議事的主動性,增強執行民主決議的自覺性,不斷促進全鎮財政獎補工作的有序開展。
鎮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公益事業發展滯后,是制約農村發展。農收增收的主要因素,也是廣大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迫切的民生問題。通過年的試點,解決了我鎮農民群眾出行難、交通運輸難和人畜飲水難等很多實際問題,受益村民非常滿意,部份村民正準備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住房改造等。實踐證明: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有利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形成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新機制,使農民依靠自己的雙手,在政府的扶持下,改善直接受益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鎮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是組織協調難。少數村民由于文化素質低,全局觀念淡薄,當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發生沖突時,協調難度大,比如公路建設尤為突出。
二是通組公路后期養護難。
五、年打算
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政策交到最基層、交給村民,做到家喻戶曉,讓廣大農民自覺主動參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活動。
二是要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村干部素質,提高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村組干部要深入千家萬戶,了民情、解民憂,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
三是要加強民主決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必須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決策,自愿出資出勞為前堤,按照“誰積極、支持誰、誰主動、誰受益”的原則,嚴格執行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規范民主議事程序,明確議事范圍,確定限額標準,細化管理措施,正確引導農民自愿出資出勞。
六、建議
一是加大一事一議項目的覆蓋面,使更多的農民群眾能改善自己周邊的環境,更多的農民群眾真正體會到國家的惠民政策。
一是加大財政獎補資金的投入力度,確保邊遠特困山區的群眾有能力搞好一事一議項目,減少貧困落差問題。
三是給予項目建設一定的后期養護資金,確保村級公益事業良性循環。
《二》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總結
區轄2鄉1鎮、3個街道,34個行政村,412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5.99萬個,農村勞動力3.53萬個,總農戶數1.87萬余戶,耕地面積31913.22畝,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232元。按照“現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原則,我區在全區3個鄉鎮、17個村開展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通過一事一議農民籌資人口1.6636萬人次,籌資24.94萬元,籌勞7833人次,捐資贊助157.1萬元,其他資金575.2萬元,財政資獎補29.8萬元,完成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項目14個,總投資額787.1萬元,其中區財政配套資金120萬元,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具體做法與成效
(一)領導高度重視,部門職責明確。區委、區政府對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高度重視。區委書記、區長多次聽取試點工作情況匯報,經常了解進展情況,現場解決問題,為搞好試點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區財政局長親自抓落實,直接調度資金確保區級財政配套資金到位120萬元。區綜改辦精心組織實施,區農辦、鄉鎮、街道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村組干部、群眾熱情高漲。
(二)明確議事范圍,規范議事程序。健全了《區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管理辦法》,從制度上明確議事范圍,規范議事程序,嚴格議事管理。把事議到群眾的心坎上。議事管理推行“村民監督委員會”管理制度,對一事一議公益項目推選3-5名受益群眾代表,配合加強對項目的進展、質量進行全程監督和財務監督。
(三)加大宣傳力度,準確把握政策界限。逐級召開會議宣傳發動,組織宣傳車、高音喇叭進村、組宣傳,印發宣傳資料3000余冊。充分擴大了透明度,增大了知曉率,讓群眾積極參與,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區綜改辦、區農村工作辦、鄉鎮政府和區鄉農經部門、城鄉建設部門吃透政策,堅持原則,準確把握獎補內容和范圍,嚴禁違規操作和舉債建設。
(四)工作熱情高漲,干群關系明顯改善。通過一事一議解決了村民最關注、最現實的問題,是看得見的為民辦實事,廣大村民大力支持,涌現了一大批主動捐資農戶,捐資上1000元的不在少數,捐資總額達157.1萬元。同時,基層干部下村組貫徹落實政策,深受歡迎,干群關系明顯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一事一議工作開展面不廣。我區34個行政村,只有17個村開展了一事一議項目,并且只落實22個項目,農村公益事業尚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二)思相認識不統一,成效差別大。村兩委凝聚力強、聲譽高、無歷史遺留問題的村,一事一議開展有聲有色,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反之,有事難議和議而不行。
(三)籌資籌勞缺口大。從試點村情況看,農民籌資24.94萬元占投資總額787.1萬元的3.1%,缺口巨大,主要依靠發動群眾捐資贊助。籌勞方面,由于現在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籌勞難度也很大。因此對于一些貧困村組一事一議工作很難開展。
(四)個別村組操作行為不夠規范。個別村不按規定程序召開村民會議,村支兩委會議直接研究,程序不到位,造成群眾反感,費力不討好;財務公示不夠完善,支出不夠明細;個別村組超承受能力,預期捐資不到位,盲目上項目,欠付工程款,形成負債。
三、幾點建議
1.選擇示范點要具有典型性和樣榜性。農村干部群眾開展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的的熱情很高,如果不考慮具體村情的可操作性和成功性,將失去示范點樣榜作用,我區雨母山鄉東陽村、雨母村群眾基礎好,村兩委班子團結有力,各方面條件成熟,建議市稅改辦將我區雨母山鄉東陽村、雨母村納入市工作調研示范點,指導開展工作。
2.適當提高獎補標準。確定一事一議項目要經過一套嚴格的程序,而籌資籌勞標準偏低,即使加上獎補資金,也難以滿足實際需要,有些干部群眾反映“事很煩、錢太少、活難辦”。
3.項目集資可否跨年度。針對貧困和人口較少的村組按照籌資籌勞標準,完成一個項目需要幾個年度集資才能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建議是否可按標準跨年度籌資。
《三》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計劃
一年來,我縣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在省、市財政和綜改辦的精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工作方案要求,充分發揮綜改辦的職能作用,全面落實各項措施,有力的推進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一年來的試點工作簡要匯報如下: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干部素質
我辦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服務三農建設為抓手,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目的,以中、省、市關于開展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方案、文件、領導講話及有關會議精神為指南,依托網絡、信息媒體,認真學習和研究等三個首批試點省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狠抓業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升綜合工作素質,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健全組織機構,狠抓項目落實
我縣被列入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縣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按照中、省、市關于開展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有關要求,縣、鄉人民政府分別成立了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組織機構,制訂了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基本原則、獎補范圍、獎補標準、項目和資金申報程序,設立了一事一議財政專戶,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綜改辦同志多次深入基層,會同鄉鎮政府及相關部門、村委會一起,進行實地考察,召開群眾大會,宣講獎補政策,傾聽群眾呼聲。經過精心篩選,最后在群眾要求最強烈的兩鎮兩鄉24個村開展了試點工作。
三、勇于探索實踐,社會效益顯現
年,全縣共實施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4大類25個。其中:通村、組道路13條,94.5公里,總投資587.3萬元,解決了2.6萬人行路難難題,特別是通組道路的開通,使村民年新增烤煙種植3000余畝,增收400萬元,農民人均年增收500余元。同時,有效地解決了當地農副產品及生產資料的內運外銷難題。實施便民橋5座,總投資70.58萬元,解決了2.1萬人生產生活難題。建公廁3個、垃圾存放點3處,總投資168.79萬元,惠及1.5萬人。硬化、綠化街道3條,面積9800平方米,總投資72.37萬元,受益人口3000余人。以上項目總投資899.04萬元,其中:籌資籌勞659萬元,擬財政獎補資金219.98萬元(其中:中、省財政配套145萬元,市財政配套20萬元,縣本級配套54.98萬元),吸引其他社會投資20.06萬元;涉及農戶11491戶,農村人口39979人,勞動力人數25827人,受益人口36731人。截止目前,已完工項目14個,在建項目3個,待建項目8個。
在基礎資料、報表、數據的填報審核上,嚴格按照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實施方案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高質量、高標準組織實施,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電子檔案和項目數據庫,確保資料的真實完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深受村級組織和廣大農民的歡迎,村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非常高。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一是由于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在家的多為老弱婦幼病殘,加之居住分散,開會集中議事難度大;二是群眾投勞相對容易接受,籌資難度較大。
(二)建議。一是請中、省、市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二是請組織試點地區相關人員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開展好的地方,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
五、年工作打算
雖然我們今年在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細致、扎實的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但與省、市要求相差甚遠。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要求,加強干部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提升工作效能,逐步探索建立健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機制,扎實搞好項目的測算、論證和賽選,完善規范基礎資料和相關制度,擴大試點范圍。擬在7個鄉鎮、35個村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擬參與建設農戶1.1萬戶、3.8萬人,勞動力人數2.3萬人,受益人口4.1萬人;擬籌資籌勞758萬元。其中:擬籌資228萬元;籌勞26.5萬個,籌勞折資計530萬元。擬財政獎補資金253萬元,其中:中、省獎補三分之二,計169萬元;市、縣配套三分之一,計84萬元。共計項目總投資1011萬元。同時,加強調查研究,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制定相關細則,整合各類資源,深化項目管理,學習兄弟市縣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以認真積極的態度,開拓進取的精神,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我縣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新飛躍。
- 上一篇:中學教務處情況打算
- 下一篇:保先教育總結薈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