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科學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
時間:2022-12-08 04:17:00
導語:實現科學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近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月18日至22日,吳邦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等陪同下,先后考察了上海浦東新區、洋山深水港區、臨港產業區、化學工業區、長興島港口機械和造船基地,還興致勃勃地來到金山區廊下鎮,深入田間農戶,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
考察期間,吳邦國聽取了上海市的工作匯報,對上海市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上海貫徹中央方針政策是認真的,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是好的。近些年來,上海市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健康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社會建設全面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他指出,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關鍵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他希望上海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在落實上下功夫、在結合上下功夫、在創造性開展工作上下功夫。為此,吳邦國對上海工作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在科技創新方面上海要走在全國前列。上海集中了眾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科技力量雄厚,國際合作條件優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全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整合科技資源,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集中優勢力量,加大科技投入,鼓勵專利發明,發展知名品牌,在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上下功夫。要建立和完善培養人才、聚集人才、激勵人才和人盡其才的機制和制度,為人才的成長和使用提供保障,使上海成為鼓勵科技人員創新、支持科技人員實現創新的大舞臺。
二是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上海要走在全國前列。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新的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間要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尤其要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旅游會展業和方便服務市民的第三產業。傳統工業要往高端調整,輕工紡織業要向品牌轉移。要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制造為主轉變。要結合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新型裝備工業,提高成套設備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三是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上海要走在全國前列。要加強環境保護,對老污染源要限期治理,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必須堅決關閉和淘汰。對新上項目要實行環保一票否決,防止產生新的污染源。要大力開展節能降耗,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循環生產,倡導循環消費。要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提高城鎮和工業區綠化覆蓋率,提高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以良好的生態環境迎接2010年世博會。
吳邦國強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更加重視社會建設和改革。他指出,和諧社會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而是要化解當前社會的突出矛盾,使整個社會充滿生機活力。和諧社會建設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要針對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深化社會領域的改革,從制度上、體制上和機制上探索有效的解決辦法。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造就一支致力于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人才隊伍。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倡導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社會培育良好道德和文明風尚。
考察期間,吳邦國還親切看望了上海市人大機關干部職工,并就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與大家進行了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