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四有新人體會
時間:2022-10-20 12:40:00
導語:組工四有新人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相比于其他單位工作節奏更快、工作標準更高、工作擔子更重、工作強度更大、工作難題更多,因此,每一名組工干部都要積極調整好心態,主動融入和適應組織工作節奏,爭做合格地“四有”新人。
首先,要有所危。一要有知識老化之危。恰如同志所說:“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組工干部時常面對新問題、新情況、新局面,更應時刻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緊迫感,堅持多讀書、常鉆研、善發問,廣泛涉獵各種管理學、心理學的知識和信息,努力做到博聞強記、博采眾長、博大精深。二要有認識落伍之危。華羅庚有句名言:“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組織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原則性強、程序性強的事業,因此,就要求組工干部堅持政策常學、新聞常看、文件常讀,切實做到國家選人、識人、用人的大政方針、經驗模式、程序規定一手掌握,通大局、晰大勢、知大事。三要有本領短缺之危。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說:“知識必將成為戰斗力”。組工干部不僅應學好和用熟有形的知識,還應不斷摸索和積累無形的“財富”,即處理問題的技巧、與人交往的分寸、攻堅克難的本領,而這都需要在實踐中認真學、在溝通中深入學、在思考中長期學。
其次,要有所為。一要在做人上有作為。做人是存身立業的基礎。組工干部應以爭取“上下信任、左右喜歡、前后敬重、內外歡迎”為目標,對領導多一些真誠地尊重,對同事多一些真心地幫助,對新人多一些真切的關愛,為單位形成團結、融洽、和諧的氛圍貢獻一份熱情、凝聚一份心血、付出一份努力。二要在做事上有作為。做事是個人價值的終極體現。組工干部不應滿足于被動地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要主動出擊,到困難多的地方去調查研究;要超前謀劃,到問題多的地方去追根溯源;要積極行動,到成績多的地方去歸納總結;要搶先接頭,到創新多的地方去完善提高,始終堅持比別人勤學一點、多想一層、先試一次、快邁一步,促使事業更有起色、工作重有轉折、服務又有突破。三要在創新上有作為。同志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歌德也說過,“我們必須不斷變革創新,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會變得僵化。”組工干部應不斷用先進的理念和最新的政策武裝自己,于學習鉆研中提高認識,獲得思想上的創新;不斷用成形的經驗和典型的模式啟發自己,于借鑒改良中更新渠道,實現方法上的創新;不斷用超前的摸索和勇敢的試驗激勵自己,于大膽實踐中推進工作,達到行動上的創新。
再次,要有所畏。一要畏權用之不公。組工干部掌握著選人的話語權、識人的考察權、薦人的評價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某些表面假象所迷惑、被某些“重要關系”所干擾、被某些“熱情招待”所影響,使考察結果有失公允,在干部群眾產生消極影響。因此,組工干部應堅守中立,堅決不說帶有暗示意味的話,使權力運用始終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要求。二要畏利來之不明。組工干部身份“特殊”,常常要面臨更多“格外體貼”地物質利誘,但是,必須明白,巴結和討好是為了收買拉攏而來的,禮物和探望是沖著權力傾斜而來的。因此,組工干部必須牢記黨性宗旨,對來歷不明地利益做到不理、不羨、不沾。三要畏名得之不正。當前,干部隊伍對明顯的拉攏都能潔身自好、嚴辭拒絕,可對一些腐敗的變形卻認識不夠,比如,有些干部愛好寫作,就有人搶著幫他出書;有些干部愛好字畫,就有人等著全部購進。對此,組工干部應高度警惕,要把基層干部群眾的口碑作為唯一追求,因為最好的政績是群眾的認可,而不是寫在書上的職務和刻在紀念碑上的名字。
最后,要有所違。一要常違個人不當私欲。羅曼?羅蘭曾說:“真正之大人物,常去私情和私欲,以身獻諸世,報酬則待千秋之后”。肖伯納也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誠然,多數人都無法成為受人敬仰的大人物,但正如孔子所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組工干部應堅持高起點定位、高要求自律、高標準做人,用奉獻地精神引導私欲,用堅強的意志控制私欲,用崇高地理想替代私欲,讓私欲成為工作的動力,而不是腐敗地幫兇。二要巧違領導不當指示。卡耐基說:“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當你經過認真的地調查研究發現某領導的一項工作部署不夠科學合理時,第一,不要違心的服從,第二,不能公然的反對。不妨建議領導到部署實行的地方去走一走,或者不經意地提出某一地區使用該模式的不良反響,使領導自己認識到該方案的劣勢,促進工作的改進。三要婉違同事不當請托。狄原塑太郎說:“社交的秘訣是在講真話的同時也不激怒對方”,組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有各種社會關系期盼“關照”,當同事礙于別人的情面求你辦一些違反組織原則的事時,首先,態度要好,事可以不辦,卻不能讓同事下不來臺;其次,原則要強,要委婉拒絕,但應客客氣氣,不要吹胡子瞪眼;最后,說話要妙,不要動不動就拿政策的帽子搪塞人,要始終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講道理,讓同事感到你是在為他著想,從而斷了違規的念頭,這樣,既處好了關系,也保護了同事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