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人生與和諧社會的心得

時間:2022-05-30 11:25:00

導語:和諧人生與和諧社會的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人生與和諧社會的心得

和諧是一首哲理的詩,和諧是一支歡樂的歌,和諧是一條幸福的路,和諧是一部真善美的交響樂,和諧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和人生理想,向往和諧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美好愿望。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建構個人的和諧人格。沒有個人的和諧,便沒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就沒有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四個方面的平衡,包括感知、思維、情感、想象、意志等能力的協調,也就是人的和諧。而人的和諧,首先要有一顆平衡和諧的心。莊子說“心莫若和”,是講沒有和諧的人格,即使是天下太平,也會身心乖錯?!熬犹故幨?,小人常戚戚”,坦蕩蕩的人則心平氣和,樂觀向上;常戚戚的人則心理失衡,低沉猶豫,甚至怨天尤人。具有和諧之心,才能有全面發展的人格,才能具有獨特性、穩定性,才能不為外力所擾。內心和諧,是和諧人格的靈魂。樹立遠大的理想,培育革命的人生觀,心里想著人民群眾,陶鑄崇高的道德情操,就會在壓力面前抬起頭,挺起胸,闖出路;就會在誘惑面前,眼睛明,心靈亮,走的正;就會在勝利面前,頭腦清,差距明,決心大,勁更足。海德格爾理想著“詩意的棲居”,所謂“詩意的棲居”,審美的生存,實質上不過是和諧的棲居,和諧的生存。這只有在和諧的心靈、和諧的人格、和諧的社會中,才能真正成為現實。

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高自己控制和調適內心平衡的能力和水平,是達到內心和諧的途徑。儒家以“大同世界”為理想,強調“誠意”、“正心”、“修身”,特重個人的內省工夫。“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反思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和諧人格的塑造,從外在說,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內在說,則可以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日益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皬男乃钡淖杂砂岛现鐣赖乱幏逗蜌v史必然,正是內心和諧的最高境界。隋之王通在《中說》中說:“自知者英,自勝者雄”,意思是說能自知者才是優異之人,能戰勝自己私心雜念的人,才是超眾的偉大之人?!秴问洗呵铩芬苍f:“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要想做一優異的人,要想超越他人,先要有自知之明,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先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才行。

和諧有一個“度”,內心修養既不要過分,又不要不及。人經常處于兩極兩難之中,從生存說有生死安危;從命運說有順逆盛衰;從名利說有榮辱得失;從情感說有喜怒哀樂。人的修養若能達到臨危不懼而又居安思危;勝不驕而敗不餒;淡泊名利,寵辱不驚;像孔子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像老子說的“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自然心平氣和、心健神康。

總之,反思自我,審視自我,調整自我,完整自我,和諧自我應是我們天天必修的課目。但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個人又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和諧的人格依賴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沒有和諧社會,和諧人格就沒有前提和條件,就沒有現實基礎。所以,我們的自我完善,也不是像古代先賢那樣,離世獨居,閉門自省,而是特別重視實踐,強調在參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自我,調整自我,塑造自己和諧的人格。當然和諧人格的不斷提高反過來又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持續發展,和諧人格與和諧社會正是在相互推動、相互影響的辯證發展過程中,不斷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