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任務分解工作措施
時間:2022-03-04 10:58:00
導語:知識產權任務分解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國發〔〕1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任務分工的通知》(國辦發〔〕127號)、《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意見》(云政發〔〕118號)及《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任務分解方案的通知(云政辦發〔〕226號)的有關要求,推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現對《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意見》(文政發〔〕11號)確定的發展目標、實施專項計劃和保障措施提出如下分解方案。
一、從年開始5年目標
(一)提高知識產權擁有量著力推動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促進資源與技術優勢向知識產權優勢轉化,全州專利、注冊商標、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擁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新增專利申請560件以上,新增授權專利280件以上,著名商標達40個以上,中國弛名商標達2個以上,農業植物新品種權新增2個以上,林業植物新品種權新增3個以上。(州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農業局、林業局負責,各縣(市)人民政府協辦)
(二)發展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產業
以三七、煙草、礦業、辣椒、木本油料、農產品加工及高新技術產業等為重點,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一批專利技術和著名商標,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州發改委、工信委、林業局、生物資源開發和三七產業局、知識產權局、工商局負責)
大力開展農業和林業植物新品種選育工作,加快種子、苗木產業發展。(州農業局、林業局、科技局負責)
大力開發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培育自主著作權,大力發展以知識產權為主要內涵的文化產業。(州文化局、版權局負責)
(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在全州現有的4戶省級知識產權試點企業的基礎上,再選擇一批基礎好、積極性高、知識產權意識強的三七、礦業、辣椒、木本油料、特色產品開發和生產領域的企業進行培育,培育以專利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形成10戶左右有知識產權帶動作用的企業。戶均有專利申請20件以上,專利技術產品年銷售收入達億元的企業達到2戶以上。(州工信委、知識產權局、工商局負責)
(四)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整合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形成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志產品、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共享。扶持、培育1-2戶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州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農業局、林業局、質監局負責)
(五)提高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水平
全州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統籌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宏觀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州編辦、商務局、知識產權局、工商局、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有關單位協辦)
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計算機軟件、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以及地理標志、遺傳資源、傳統知識民間文藝等特定領域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盜版、假冒知識產權等侵權行為,尤其是群體性惡性侵權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公民知識產權創造的積極性得到有效保護。(州商務局、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農業局、林業局、質監局、環保局、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天保海關負責)
二、實施知識產權專項計劃
(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培育計劃
在全州選擇一批涉及重點和優勢產業的中小企業進行培育,通過資助專利申請和扶持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專利技術成果,促進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產業化,用知識產權支撐中小企業向規模化、效益化發展。針對我州重點和優勢產業開發和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優化升級、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等重大和關鍵技術,扶持企業引進相關專利技術,并做好引進專利技術的轉化和運用。(州知識產權局、發改委、工信委負責,州財政協辦)
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稅收和投資政策,引導各產業和領域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形成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及技術標準。大力扶持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扶持培育一批“名、特、優、新、稀”的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大力扶持民族民間文藝、創意等作品創作,培育文化產業。大力扶持農業、林業植物新品種開發。(州工信委、知識產權局、文化局、工商局、農業局、林業局負責,州發改委、州財政局協辦)
(二)知識產權試點示范計劃
以我州列入國家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的市及進入“省百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的企業為重點,大力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的市,要認真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強縣工程推進計劃》,通過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推動市成為全州知識產權的主要聚集區域,輻射和帶動我州其他縣知識產權工作的開展。“省百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要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和重點技術,將這些技術產品培育為企業的知名產品。扶持和鼓勵更多企業開展爭創“中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工作,形成更多名特優產品。通過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輻射、帶動全州形成一批擁有關鍵和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全州各類企業中起好知識產權工作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州知識產權局、工商局、農業局、林業局、質監局、發改委、工信委、科技局、生物資源和三七產業局負責,州財政局、市人民政府協辦)
(三)知識產權融入科技實施計劃
州、縣(市)兩級科技計劃優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優先推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申報國家和省級計劃項目。同時,在項目的管理和驗收中,增加形成新的自主知識產權指標。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引導、跟蹤和服務工作,通過項目與知識產權的結合,使全州自主創新能力和專利技術產業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州科技局、工信委、工商局、發改委負責,州財政局、各縣(市)人民政府協辦)
(四)知識產權宣傳普及和人才培養計劃
建立政府相關部門、新聞媒體、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宣傳普及機制。把知識產權宣傳普及納入普法教育、繼續教育、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和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各相關部門知識產權宣傳的統籌協調,整合宣傳資源,創新宣傳方式,促進知識產權的宣傳普及。(州知識產權局、工商局、新聞出版局,負責,州教育局、司法局協辦)
構建人事、教育、科技、知識產權、文化、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體系,大力開展面向領導干部、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普及培訓和業務提高培訓,培養具有知識產權管理和實務技能的專門人才100人以上。(州知識產權局、新聞出版局、工商局、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州人社局、教育局協辦)
(五)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計劃
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通信技術,開通州級知識產權門戶網站,并逐步建立縣(市)級的知識產權門戶網站。州、縣(市)級的知識產權門戶網站開通后,通過與國家和省級的知識產權相關網銜接,開展面向政府和公眾的知識產權發展趨勢分析和預警服務,面向州內企業、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廣大發明創造愛好者的專利信息檢索、專利技術跟蹤和專利信息開發服務等工作。通過整合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人才資源,建立起州級的專利申請、商標申請服務機構,填補我州專利、商標服務機構的空白。(州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工商局負責,各縣(市)人民政府協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領導與協調
州人民政府建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部署知識產權重大工作,組織和推進全州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州知識產權局,負責指導和協調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具體工作。各級政府要從全州戰略的高度重視和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把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的重要內容。州人民政府進行任務分解,各相關部門應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州政府辦公室、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工商局負責,各縣(市)人民政府協辦)
(二)完善知識產權配套政策和機制
強化知識產權政策導向作用,加強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制定各行業、各領域知識產權配套政策和措施。積極扶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自主知識產權項目產業化。(州知識產權局、發改委、科技局、工信委、商務局、工商局、版權局、農業局、林業局、質監局負責)
強化科技成果獎勵與評價的知識產權內內涵,鼓勵企業和各類創新主體專利的產業化開發與運用,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及運用情況,可按照科學技術獎勵的有關規定,按照程序申報表彰獎勵。(州科技局、財政局負責)
積極引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成果,并采取知識產權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州工信委、銀監局、知識產權局、版權局負責)
推動地理標志、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族民間文藝等特定領域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利益合理分離機制,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州工商局、質監局、版權局、農業局、林業局、文化局、知識產權局負責)
- 上一篇:縣節能降耗工作督導辦法
- 下一篇:財政國庫收付制度改革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