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熱點問題
時間:2022-12-21 10:26:00
導語:公共基礎知識熱點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八、國際政治經濟關系
1、運用我國的外交政策的知識,說明中國努力促成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的基本理由。
a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b中國努力促成朝核六方會談、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通過外交努力,促成朝核的問題的和平解決是我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c中國努力促成朝核問題的和平解決,有利于維護東北亞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體現了我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決心和信心,贏得了國際聲譽。有促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簡要說明中國走溫和而堅定的崛起之路的客觀必然性。
A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國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的崛起,不僅能提高十三億人口的民生水平,還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B國家性質、國家利益決定的。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消除了侵犯別國的社會根源,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C要和平求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的和平崛起正是順應了國際社會的潮流,體現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
D當代國際竟爭是以經濟、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國的崛起,才能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竟爭力。
3、“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實現與各國利益共贏的發展”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的?
(1)“和平的發展”體現了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2)“開放的發展”體現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的基本國策
(3)“合作的發展”體現了我國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的對外關系基本立足點
(4)“和諧的發展和互利共嬴的發展”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隊伍關系的基本準則。
4、背景材料:日本的紫菜價格很高,是我國的3倍以上,但質量和我國的相差無幾,日本的紫菜市場一旦對中國開放,其紫菜業將會受到沖擊。所以日本政府多年來對紫菜實行進口配額限制,但卻每年向韓國發出1億多張紫菜配額。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一個成員給與其他成員的優惠待遇,同時應給與所有成員。日本的做法構成了對中國紫菜進入日本的貿易壁壘。2014年12月份,江蘇省紫菜協會向商務部提交了《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通過雙方的談判與溝通,2014年2月21日,日本國經濟產業省公告,宣布對中國紫菜進口開禁,日本多年來一直對中國紫菜拒絕進口的歧視終于成為歷史。2月28日,商務部決定終止對日本紫菜進口管理措施的貿易壁壘調查。這樣,歷時一年的中國反貿易壁壘第一案終于圓滿劃上句號。
(1)為什么中國在紫菜貿易戰中能取得勝利?
(2)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反貿易壁壘第一案”劃上圓滿句號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的。
(1)①WTO的目標是各成員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削減關稅,消除貿易障礙和歧視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促進經濟發展。②中國紫菜質量好、價格底,市場競爭力強。中國紫菜出口日本,對日本國內紫菜業構成較大的競爭壓力。日本政府通過實行進口配額、進口許口證、原產地等規定,對中國紫菜出口日本設置貿易壁壘,實行歧視性待遇,違反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和公平競爭原則,損害了我國企業的正當利益。③我國政府和企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則,運用法律武器,利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了我國的權益,保護了我國企業的正當利益,帶動了國內紫菜價格的上漲,促進了紫菜相關產業的發展。
(2)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五項原則的目標,從材料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妥善處理兩國紫菜貿易,正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進行的;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解決紫菜貿易糾紛,我國政府和企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根據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覺得自己的態度和政策;③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面對紫菜貿易糾紛,加強國家間的交流與溝通,實現雙贏。
5、運用政治常識有關知識,說明國家應如何解決貿易爭端。
①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利益,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和發展。②落實依法治國的原則,制定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規范貿易秩序,打擊傾銷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外貿環境。③搞好對外交流與合作,減少貿易磨擦,降低貿易成本,提供信息引導和公共服務,引導企業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
6、材料:歐盟已由原來的15個國家擴展為25個國家,這一變動,對中國而言當然是利大于弊,中國的商機進一步擴大。但是與此同時,后加入的10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貿易結構與中國接近,因貿易摩擦而導致中國與一些歐盟國家的經貿關系緊張,是今后存在的隱憂。謀求雙方磋商友好解決爭端,將有利于中國與歐盟在對外貿易中實現雙贏。近年中歐經貿關系快速發展,擴大后的歐盟已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1)運用矛盾分析法的有關知識,說明材料二給我們的哲學啟示。
①事物自身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要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要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歐盟擴大后對中歐貿易有利有弊,謀求雙方磋商友好解決爭端,將有利于中國與歐盟在對外貿易中實現雙贏。
②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利大于弊,所以要堅定謀求發展的信心。
(2)中歐貿易發展的良好勢頭對我國經濟會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
①有利于我國和歐盟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②有利于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③有利于我國吸收和引進當代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
④有利于我國接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和挑戰,促進國內企業的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7、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必要性是什么?
我國是外貿易大國但還不是貿易強國,必須加快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外貿整體競爭力、促進新型工業化的需要;是合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緩解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約束矛盾的需要;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需要。
8、運用經濟常識說明如何加快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
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出口品牌,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要更加注重結構的調整和質量效益的提高,實現集約型增長;發揮好進口對國民經濟的支持作用,通過優化進口結構,促進國內產業升級,為調整出口結構打好基礎;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9、從主權國家的角度,說明我國主張構建和諧世界的理由及意義。
理由:①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享有獨立、平等、自衛、管轄等基本權利,同時,應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外交,和平解決國家爭端等國際義務。這樣才能使世界和諧。
②主權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構建和諧世界有利于實現國家間的共同利益。
③外交政策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構建和諧世界的主張反映了我國外交政策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
意義:①為我國的和平崛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有利于世界各國的相互合作、求同存異;有利于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
- 上一篇:公共基礎知識馬哲練習題
- 下一篇:旅游局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