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常規細則范文
時間:2023-08-01 17:41: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語文教學常規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語文教學;班級管理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第一,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實現了學習資源的廣泛共享。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要完成了所有的教學活動:有限的學習時間里,不但要完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要完成聽、說、讀、寫的訓練,很多拓展類的知識沒有足夠的時間傳授給學生,因而造成了學生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窄的現象。而如今,班級建立了語文學習資源共享的QQ群。一方面,老師可以把學習資料(包括學期知識點、考點總結、學習方法、推薦書目等)總結、整理,編輯成文檔上傳到“群文件”中與學生共享,同時把預習課文時要注意的知識編輯成預習案,把復習課文時更加詳細的知識編輯成復習案通過““群文件”共享。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把自己查閱的資料、學習新知識的方法等進行交流與分享,真正實現了語文學習資源共享,使很多W生在學習上少走了彎路。
第二,“點課”的制作與分享實現了課程資源的便捷共享。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不僅在知識上有取有舍,還要有詳有略。一堂課上的知識及訓練的難易程度上都要針對占班級人數比例最大的中等生來敲定。但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存在個體性的差異,必然產生學習方面不同的內在要求。比如,成績優秀的學生要求拓寬知識面,學習更多、更新、更深層次的課程相關知識;而成績相對滯后的學生則要求進一步夯實基礎。如何讓這些同學的學習要求同時得到滿足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利用學期課余及寒暑假時間學習錄制“點課”,按照難易程度把學科相關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整合,一兩個知識點就可以錄制成一節三五分鐘的“點課”,在把錄制好的“點課”視頻分年級,分難度整理,上傳至共享平臺與學生及家長共享。這樣,可以被帶進了學生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點課”觀看學習。打破了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實現了課程資源的便捷共享,也標志著廣義的課堂教學能夠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從而以技術手段助力教育公平。
第三,“樂教樂學”平臺的使用使交流評價更及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樂教樂學”平臺,把每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及時評價反饋給家長;通過“紅花”評比臺,家長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哪方面表現好,哪方面還需要加強,從而做到了溝通及時、有效。同時,這樣及時的評比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知道每一朵“紅花”是因為什么得到的,哪些方面的“紅花”自己沒有得到,第二天,這個孩子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就尤其好。
第四,“快拍錯題”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交流。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樂教樂學”平臺的“快拍錯題”功能把錯題與其他同學共享,從而在易錯知識點發現共性反饋。教師、學生、家長經共同討論,錯誤的原因、多元的答題策略都將具體呈現,使得學生對易錯知識點理解得更透徹,記得更牢。通過這樣的錯題交流,學生攻堅克難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