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公司財務管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3-08-27 15:1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合伙公司財務管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財務環境; 財務管理; 模式; 影響;
研究理財環境,弄清企業財務管理所處環境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把握開展財務活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并提出相應對策,提高財務工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利用能力,對實現企業的理財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外部財務環境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
1.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經濟體制、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市場競爭、市場季節性等。
經濟環境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主要是經濟體制的變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內容等方面產生的巨大影響。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的經濟組織。為了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企業必須面向市場自主籌資,慎重地進行財務決策,強化財務控制,保持合理的資金結構,靈活調度資金。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轉變為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最終實現資本增值最大化,財務管理的重點也轉移到資金籌集、使用和分配方面。
2.市場環境
市場環境是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來自于市場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商品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信息市場等。各種市場要素對企業的作用不同,市場環境的好壞,決定著企業未來收益的高低,決定著企業財務目標能否實現。因而,企業面對不同的市場要采取不同的財務政策,尋找發展機遇,推動自身發展。如面對信息市場時,應時刻關注信息的更新,及時獲得與企業前途相關的信息,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先機。
3.金融環境
金融環境即金融市場環境,是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來自于金融市場方面的影響因素。不同金融市場環境對企業的作用不同,金融市場環境的好壞,決定著企業未來收益的高低,影響企業的財務目標和財務運行方式。因而,企業面臨不同的金融市場要采取不同的財務政策,尋找發展機遇,推動自身發展。不過我國金融市場建設時間比較晚,又加上受傳統計劃管理體制的影響,金融市場發育尚不成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受金融市場影響不大。
4.法律環境
法律環境是指企業與外部發生經濟關系時所應遵守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法律環境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法規、稅務法規和財務法規等。法律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為企業的經營活動規定了限制空間,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在相應空間內自由經營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護。每個企業進行各項財務活動時,必須依法處理各種財務關系,并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律環境主要影響企業的財務關系和財務行為。
二、內部財務環境及其對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
1.企業管理體制
企業管理體制是指企業對各項工作管理極限的劃分,包括由一定制度所確定的縱向分權和橫向分工、隸屬關系以及各自管理范圍的規定等。在企業內部理財環境中,管理體制因素起著決定作用,它直接決定著企業內部理財環境的優劣,以及企業理財權限的大小和理財領域的寬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從根本上確立了企業市場主體的地位,為企業自主理財提供客觀可能性,企業可以自行籌資,自主投資,并可以制定自己的財務管理制度。
2.企業經營組織形式
企業經營組織形式是指在既定的產權體制下,企業內部的權責結構和利益關系的組合方式,又稱經營方式。企業組織形式按投資組合形式的不同可分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
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對企業理財有著重要影響。如果是獨資企業,由于其規模小,資金少,人員少等特點,財務管理模式也比較簡單。合伙企業的規模、資金和人員都比獨資企業有所增加,合伙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要比獨資企業復雜得多。公司制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最復雜,要考慮企業內外部因素,合理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關系、財務權責和財務運行機制。
3.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是指企業的產品在商品市場上進行生產、銷售、服務的發展現狀。
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經營規模的大小,對財務管理模式復雜程度的要求有所不相同;企業的采購環境、生產環境和銷售環境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有很大、影響,好的環境有利于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反之,阻礙目標的實現。
4.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管理水平是由企業經理人員或經理機構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盈利目的的熟練程度。企業管理水平高,則財務管理模式相對規范,財務管理各方面的職能能夠得到有效發揮;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不高,則財務管理模式相對混亂,企業各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和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的實施都會受到限制。
總之,財務管理模式受企業內外環境的影響,因此,選擇時要考慮環境因素。研究理財環境,弄清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所處環境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把握開展財務活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并提出相應對策,提高財務工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利用能力,實現企業的理財目標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棣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分析[J].企業管理,2006,(4)
[2]伍中信.現代公司財務治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會計研究,2005,(10)
篇2
關鍵詞:存貨,內部控制,控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ventory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current stoc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analyzed, from the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system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ns etc,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promo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ventory internal control measures, so as to achieve to ensure enterprise property safety integrity, inventor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rrect true purpos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ventory internal control has reference function.
Key words: inventory, internal control, the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2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引言
存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為了出售仍處于生產中的在產品,以及在生產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的一種管理工具,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
存貨內部控制是企業為管理好存貨,針對存貨收、發、存與供、產、銷各環節的特點,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牽制、相互驗證的內部監控制度。存貨內部控制是企業整個內部控制中的重點內容和中心環節。
存貨雖在中小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重十分高,但其流動性不如現金,因而往往容易被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們所忽視。他們往往不會注重存貨的品質情況,更不會關心存貨的滯銷狀況。存貨控制事實上是中小企業中最為復雜而又最為重要的一種內部控制,會涉及到企業各生產經營部門業務,如生產、銷售、物流、財務等部門業務。存貨種類多,范圍廣,滲透到企業整個經營過程。健全的存貨內部控制是提供正確的存貨數據,財務報告數據的工具。沒有健全的存貨內部控制,會導致存貨成本、產成品及銷售利潤的失真,所反映的財務報告也是虛假的。因此,對中小企業存貨的內部控制進行分析有是必要的,有助于中小企業加強存貨的管理,有助于中小企業管理者提高存貨內部控制的意識,以保障存貨資產的安全完整,加速存貨資金周轉,提高存貨資金使用效益。
二、存貨控制的主要內容
有效的內部控制是可信賴的會計報表的基礎。存貨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存貨的實物流轉環節的控制,二是對存貨實物價值流轉記錄環節的控制。實物控制主要是對存貨的采購、驗收、發貨、倉儲以及處置等環節工作程序的規定。存貨價值流轉記錄控制是指財務部門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生產及產品完工、入庫,最后到產品的銷售全過程價值量的控制。關鍵步驟有如下幾個方面:
1、存貨的請購與采購控制
企業采購部門應當根據年度存貨預算的有關規定,編制月度和季度存貨的采購、生產、存儲、銷售預算,并按照實際執行情況對預算予以適當調整。
企業應當根據各種存貨當前實際庫存以及存貨的周轉情況,綜合考慮市場供求和企業生產經營計劃等因素,合理確定存貨采購品種、日期和數量,確保存貨處于最佳庫存狀態。采購業務應按計劃流程進行申報,由采購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計劃編制存貨采購計劃書,在預算范圍內的內容,采購部門將采購計劃書報財務部作本月資金預算安排,預算經批準后組織采購。對預算范圍之外的部分,采購部門應作出詳細請購計劃書,計劃書應載明采購的品種、數量價格及超出預算原因的說明,報批后根據企業資金情況組織采購。
2、存貨計劃:對存量進行有效控制是存貨管理的核心環節。存貨計劃的合理制定,是存貨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既要保證生產與銷售的需要,又要防止存量過剩,對采購、銷售及平衡庫存量具有強有力的制約作用。
3、崗位分離:存貨控制涉及到企業的采購、生產、物流、財務等多個部門,他們之間應該有明確的職責分工,采購人員、驗收人員、保管人員、記錄人員之間崗位嚴格進行不相容職務分離,以達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以有效保證企業的財產安全。
4、實物盤點:盤點是對存貨的真實性及質量狀況進行實地核查。對產品要進行定期盤點,做到每月一次,同時進行不定期抽查;半年度和年度要對所有的存貨進行全面盤點,盤點主要包括存貨種類和數量。盤點時要特別對容易忽視的存貨品質進行核查,對存貨的殘次、過期、滯銷情況要一一登記,以正確評估其價值變動情況;要做到帳實相符、帳帳相符;及時做出存貨盤點報表,對存貨的盤盈、盤虧及時進行處理。
三、存貨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小企業由于管理者本身的管理理念以及企業所配備的資源的限制,在存貨的內部控制上主要表現存在以下問題:
1、存貨內部控制觀念不強
有些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存貨內部控制可有可無,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反而會增加費用、增加成本,無形中增加了各種條條框框,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管理者的這些認識,也直接導致了整個中小企業對存貨內部控制重視不夠。員工則認為存貨內部控制給他們增加了工作量,變得不自由。
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風險無處不在。存貨的品種、品質以及價格隨時都在變化,企業應該根據市場變化及時收集相關信息。對存貨的相關風險進行評估,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經過分析后,采取進一步應對策略,使企業的存貨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2、存貨內控制度建設不健全
存貨控制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如果企業只注重存貨的采購環節,而忽視了存貨的領用、中轉、存儲等環節。哪里出了問題才堵哪里,對存貨盤點制度,等問題出現了才想到了要盤點。很多企業在采購環節,沒有實行招投標制度,采購價格、品種往往由一個人完成,增加了營私舞弊的可能性。
3、執行不得力
有些中小企業雖然也意識到存貨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或者也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但是執行力度不強,或者根本沒有按內部控制執行,使存貨的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4、存貨管理的方法落后
現在許多中小企業還沒使用上計算機來進行存貨管理,存貨的流動需靠手工賬來處理,這勢必會影響存貨管理效率和數據失真的風險。
四、存貨內部控制主要措施
為對存貨的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管理,一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1、加強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存貨管理意識
通過中小企業管理者自身的學習、內部員工的推動以及外部力量比如顧客的審核等推動中小企業管理者意識到存貨的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2、選擇合適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對存貨進行管理
企業管理的存貨種類多,光靠人工辦理各類手續效率低、易出錯,且分析數據時整理過程長,因此,選擇一套適合企業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在選擇存貨管理信息系統時,需考慮與財務信息系統的對接。
3、加強存貨入庫、儲存、出庫手續的管理
存貨入庫驗收須有采購員、質量管理員、倉庫保管員三方參加,對入庫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進行嚴格驗收并做好相關記錄。發現不合格產品應及時標識并做好記錄,由相關采購部門按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處理。對合格采購品,根據經相關人員簽字的送貨清單、發票、實物驗收報告填制入庫單(一式三聯,如果供貨商未開具發票的,根據送貨清單暫估入賬)辦理驗收入庫,入庫單需要連續編號。采購員持票到倉庫經保管員核對后在發票上簽字,并交財務部門辦理入賬手續,財務部門進行相應的帳務處理。
對庫房進行有效管理,主要包括:1)物資的儲存保管應以物資的屬性、特點、使用情況等科學設置庫位,比如,成批物資按區分類存放,物品擺放成行成線、墊支平穩合理,要盡量減少物資轉庫搬運工作;2)做好庫存物資的動態管理,所有庫存物資數據均應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對每天的庫存數據須及時更新;3)所有庫存物資標準應標識清楚,建立實物卡片,標明存放地點詳細;4)保持帳、卡、物三一致以及與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數據統一,便于財務部門及時獲取與存貨相關的數據;5)保管員須熟知庫存物資的型號、規格、結構、性能、用途及質量標準等;6)要做好庫存物資的保密工作,未經同意,不得向外提供庫存物資的相關數據。
存貨的出庫包括內部領用和銷售出庫兩方面。對于內部領用,經辦人根據生產需要填制領料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后,經辦人憑領料單到存貨所屬倉庫領取物資并在相應的出庫單據上簽字。銷售商品出庫是根據由銷售部門審核客戶訂單后開具發貨通知單,由存貨進銷存軟件系統開具銷售出庫單。銷售出庫單需要客戶提貨人確認后,轉至財務部門開具發票及進行帳務處理。
4、認真做好存貨盤點及存貨處理工作
物資保管部門根據存貨的品種定期分類盤點存貨,采取每月、每季自行清查。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每年至少進行兩次全面盤點(半年度盤點和年度盤點),并出具盤點報告。存貨的全面盤點工作由財務部門組織,采購、倉儲、使用等部門負責實物盤點,填寫盤點表,并與實物賬冊、財務賬表核對。
盤點以及日常儲存管理工作中如發現存貨發生短缺、毀損、滅失,要及時進行處理。公司對發現的盤盈、盤虧、毀損的存貨,可由公司財務部門和采購部門共同審核,提出處置意見,報審批后處置。
報廢物資的處置:報廢物資包括公司生產、技術改造及各類基建項目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廢舊物資,由相關部門編制報廢物資審批表,注明產品報廢的原因,及處理方式報公司財務部門審核并經批準后,由負責報廢物資處理的部門進行處理。
5、按要求做好存貨核算工作
對于存貨核算,一般的處理方法為:1)財務部門審核存貨增減變動原始憑證,符合審批權限且報賬手續齊全的予以入賬;2)不符合審批權限或手續不全的,由經辦部門更正后入賬;3)對在途存貨、貨到票未到的,月末暫估入賬,單到沖回。財務部門需每半年根據存貨盤點記錄及生產、倉儲、采購、營銷部門提供的有關資料,對存貨進行可變現凈值與賬面價值對比,計算存貨跌價準備,經審批后進行賬務處理。財務部對存貨處置的凈損益,要納入當年的損益。財務部門按照存貨計價方法,正確核算存貨的實際成本,編制存貨管理報表。如存貨計價辦法有變更,經審批后在下一年度實施。
6、加強存貨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
中小企業應不定期對存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也可結合財務檢查、審計等工作同時進行。存貨內部控制監督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1)存貨業務相關崗位及人員的設置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職務混崗的現象;2)存貨業務授權批準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授權批準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權審批行為;3)存貨收發、保管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存貨取得是否真實、合理,存貨驗收手續是否健全,存貨保管的崗位責任制是否落實,存貨清查、盤點是否及時、正確;4)存貨處置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存貨處置是否經過授權批準,處置價格是否合理,處置價款是否及時收取并入賬;5)存貨會計核算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存貨成本核算、價值變動記錄是否真實、完整、及時。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存貨內部控制中的薄弱環節,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和完善,并進行持續改進。
五、結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不少中小企業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成為當代經濟中的主要創新力量。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給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特別是內部控制機制帶來深刻的影響,并由此產生一系列新的存貨內部控制問題。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存貨內部控制存在觀念不強、制度不全以及執行不得力、管理方法落后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從意識轉變、信息化管理、實際操作、存貨核算以及檢查監督等方面的采取措施,使中小企業能從意識、制度、手段、工具等方面提高存貨的內部控制水平,以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和存貨會計核算信息正確真實可靠。
參考文獻:
[1] 李鳳鳴.內部控制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 辛茂荀.內部會計控制實務[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
[3] 王珍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對外貿易,2011(9):83-84.
[4] 趙立新,程緒蘭,胡為民.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實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5] 于靂,朱學彬.國外審計師變更動因研究綜述[J].江蘇科技信息.2010(11):63.
[6] 馬文.現代企業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的分析.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q2011――2011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優秀學術成果文獻[G].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198-199.
[7] (美)亨格瑞(Horngren, C. T.)等著.王化成等譯.會計學:第三版q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183-187.
[8] (美)范霍雷(Van Horne,J.C.),瓦霍維奇(Wachowicz,J.M.)著.郭浩,徐琳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10:295-304.
作者簡介:
1、申昌民,女,會計學本科,會計師。江蘇亞太輕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