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氣污染治理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尾氣污染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汽車尾氣污染治理 監管 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X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a)-0168-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城市空氣污染一般由冬季采暖、生活生產、汽車尾氣等造成,但隨著集體供暖、綠色能源的使用以及污染企業的外遷,汽車尾氣污染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大戶。所以,汽車尾氣污染的治理已成為當前和今后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車輛的需求量會有增無減。而汽車尾氣污染造成的負面影響,無法保證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所以制定出一套應對汽車尾氣污染治理的監管策略具有重大意義。

1 汽車尾氣污染的概述

1.1 對汽車尾氣污染的界定

汽車尾氣污染是由汽車排放的廢氣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鉛化合物、苯丙芘及固體顆粒物等。

1.2 汽車尾氣污染的特征

不是所有的區域都會因為汽車尾氣的排放而造成污染,很多地區的車輛稀少,單憑空氣的自凈能力就能夠消除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所以,造成汽車尾氣污染的地方一般為汽車擁有量較大的市區,本文就是針對這些區域來行文的。

1.3 汽車尾氣污染造成的危害

車輪代替雙腿自是歷史所趨,哪怕代價是傷害了大自然,也不能完拒。現在全球在逐年逐日變暖,不是自然使然,主要推力在于人類的生活行為。化學氣體不休的排放影響尤甚。耳聞極端的南極洲冰川四外漂流,靠攏“大洋洲”,抬高水位線;眼見柏油路上汽車穿梭不禁,日益繁衍。

對人身健康造成的危害比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要相對明顯。科學分析發現,一輛轎車一年排出有害廢氣比自身重量大3倍。汽車尾氣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鉛。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速度比氧氣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給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傷害。輕者眩暈、頭痛,重者腦細胞受到永久性損傷[1]。

當燃料不完全燃燒時,尾氣中就會伴隨一些有害物質的排出,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2]。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會在陽光中紫外線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形成煙霧污染現象,稱為光化學煙霧。早在上世紀初,光化學煙霧就給許多發達國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首先發現了光化學煙霧。繼此之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地區也先后出現了這種煙霧。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反應時生成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苯)和煙霧會導致人嗜睡、眼睛發炎,產生神經毒性效應,并造成呼吸暫時困難、長期肺損傷,同時該產物也具有強致癌性,會引發肺癌、甲狀腺癌等癌癥;微粒物和硫氧化物還可形成酸性硫酸鹽溶膠,會深入肺部對肺造成傷害[3]。

1.4 汽車尾氣造成污染的原因

出廠時車輛尾氣排放不合格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每輛汽車在出廠時都經過嚴格的檢查檢測,所以,出廠時車輛的尾氣排放都是符合標準的。

但消費者在購買后,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其尾氣排放不再符合排放標準的情況很嚴重,是導致汽車尾氣排放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然而,車輛數目可觀,才是導致汽車尾氣造成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據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的分類統計,在我國主要大城市中,大約80%的污染物來源于汽車排放的尾氣[4]。而據調查,“十一五”期間,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增長態勢,由1.18億輛增加到1.9億輛,平均每年增長10%[5]。

2 政府對汽車尾氣污染的治理進行監管的必要性

從經濟法的角度,市場可自行解決企業、消費者、社會受害者間的利益關系,但在汽車尾氣污染問題上,市場已無法調和企業、消費者、社會受害者之間的矛盾。企業為了自身利潤的最大化,根本不會太多地考慮車輛大增而給環境帶來的污染。而消費者為了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激發了他們對車輛購買的熱情,甚至由于我國限行措施的實施,有的家庭至少有兩輛車。也不乏由于攀比心理的作怪,有些人購買雙排氣筒的豪華車。他們由于種種原因和借口最終導致汽車尾氣的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繼而對生態環境和人身健康等造成危害,“受益于”他們的行為受害者,堅決反對他們的行為,并且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抵制, 長此以往形成尖銳的矛盾。

在市場調節經濟發展失靈的情況下,國家應該進行調解,作為國家權利義務的執行者,政府應該發揮其公共職能,做好汽車尾氣污染治理的監管工作。根據政府的公共職能的要求,政府應該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履行一定的職責,發揮一定的作用。汽車尾氣造成的環境污染具有損害公共利益的特征,而且關系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政府有做好調解三者之間矛盾和減小由于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任。

而且,在諸多主體中,政府是最有能力解決好這件的主體。因為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公信力采取相關措施,引導公眾的行為,基于對政府的信賴和強制力的畏懼,公眾會遵守政府合理的規定,響應號召,從而使得汽車尾氣污染的現狀得以改善。

3 完善汽車尾氣污染治理的監管措施

3.1 制定較為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

既然在治理汽車尾氣污染中,多數城市都用通用的措施,就有必要將其法律化,以加大治理的決心。在對具有針對個別城市進行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的地方性法規進行批復時,應該嚴格檢查其采取的措施的可操作性,并對其進行監督。

3.2 建立多種監管手段

(1)完善稅收機制。對國民購買低公害汽車進行稅收減免:對在用車進行改造也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措施,這一行為的實施首先必須征得用戶的同意,由用戶自愿改造。政府對民眾的這種環保行為應該實行免稅優惠。

(2)采用收費制。采用收費的方法遏制尾氣污染可以按照發動機類型,將車輛分為幾個級別,司機如在工作日白天時段駛入市中心區,必須繳納與之相對應的費用標準。

(3)采用獎罰制。汽車在停車時不允許發動機空轉,違者罰款。還可以對CO2超標的新出產的轎車,要實行懲罰措施,懲罰金額將按超標比例遞增。

(4)繼續采用限購限行制度。雖然我國的限購限行措施不是針對汽車尾氣污染防治,而是針對交通擁擠問題采取的,但如今在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設施的情形下,仍保留著這項措施,究其原因就是減輕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污染,繼續執行這項措施對于汽車尾氣污染的治理是有必要的。

3.3 縮短檢測時限

每年對車輛的尾氣排放進行檢測,時隔太久,很多車主都臨時抱佛腳,使得年檢流于了形式。縮短檢測時間會使車主更關注自己的車輛是否合乎標準。結合抽查措施,尾氣排放超標的車輛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3.4 協調各部門職責

為了防止多部門參與工作出現都管或者都不管的真空地帶,有必要把其各自的職責細致化,劃清負責范圍。做到一旦追究某主體的責任時,明確知道,哪個部門去追究,追究的依據是什么,以及以何種方式(是罰款還是強制維修)進行追究。

3.5 鼓勵公眾監督舉報

為有效地對汽車尾氣污染進行治理,號召廣大市民參與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市民既是尾氣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為減輕污染而努力的貢獻者。市民可以利用攝像錄像等工具提供線索,經查證屬實的,給予舉報人適當的鼓勵。

4 結語

市場本可以自行解決企業、消費者、社會受害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但在汽車排放問題上市場已無能為力,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需要政府進行干預。政府做好汽車尾氣污染治理過程中的監管工作,對于改善城市空氣污染,促進人身健康和提高生活水平都是非常有益的。

參考文獻

[1] 于彭濤,布仁.淺談汽車尾氣污染及控制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7):1.

[2] 曾佩蘭,黃可龍,劉素琴,等.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的研究現狀及其進展[J].材料導報,2003,17(3):48-51.

[3] 劉海艷.論汽車尾氣排放的外部性與政府規制[J].中國城市經濟,2012(2):378-380.

篇2

關鍵詞:環境工程;大氣污染;危害;治理方案;分析

1引言

環境遭受大氣污染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塵量增加,進一步導致空氣能見度大幅降低,環境區域內的樹木生長不良,出現枯萎現象。而最主要的是環境區域內的大氣污染會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大氣污染也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例如大氣污染引起的酸雨、植物傷害,以及建筑物腐蝕等。對大氣污染的危害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地治理方案,才能有效解決大氣污染。在治理過程中要分析大氣的污染物,和大氣的污染源,制定有效地控制措施,通過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并且加強監督管理措施的落實,社會各界應當增強社會責任心,各方面共同協調,才能有效解決大氣污染。

2我國大氣污染概況及特點

2.1概況

當前我國的工業快速發展,導致大氣污染現象十分嚴重,大氣污染對人和社會造成的影響亟待解決,嚴重的大氣污染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氣污染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針對大氣污染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年來我國的空氣質量改善較緩,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總體上常年居高,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我國的四類污染物年均濃度量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相應的達標城市比例在不斷提高,但大氣污染程度與理想的治理效果依然有著一定的差距,尤其是PM2.5和PM10等顆粒濃度超標情況依然嚴重。大氣污染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嚴峻環境問題,防治大氣污染被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國的大氣環境形勢嚴峻,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達到預期的治理目標還有相當長的過程。從總體上來看,一些城市已經出現化學煙霧現象,全國形成了華中、西南、華東、華南4個多酸雨區,并且多個地區出現了霧霾天氣和沙塵暴天氣。

2.2特點

2.2.1可吸入顆粒物的總體含量仍然較高從環境監控調查可以發現我國大氣污染的可吸入顆粒含量超標居高不下,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含量遠超區域環境內空氣的自凈能力,進而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對于正常的生活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2.2.2煤煙型污染是主要的污染問題當前我國大多數工廠和住宅區域都依靠傳統的化石能源進行生活生產,因此,煤煙型污染的排放依然是大氣污染中的主要污染問題,當前我國大氣污染中煤煙型污染占總污染的74%左右,大多數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只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生態環境的治理,大多數工廠直接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向空氣排放,造成了工廠區域內空氣質量下降,加之空氣的流通性,進而導致靠近工廠區域內的空氣質量下降,最終導致整個城市地區空氣質量大幅下降。

2.2.3空氣中細菌含量較高由于當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導致城市人口眾多,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忽略了城市綠化,進而導致空氣中滋生了大量細菌,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

3我國大氣污染物主要來源

大氣污染主要來源廣泛,總體上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3.1燃料燃燒

當前我國大多數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主要以煤炭、石油、重油等化石能源為主,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大氣污染,污染物主要為化石能源燃燒產物,包括了二氧化硫、碳化物以及各種飛灰、煙塵等。

3.2工業生產

當前我國的重工業發展速度較快,各類各樣的工業生產過程中也產生了較大的環境污染問題。在冶金工業、化工工業、有色金屬冶煉、造紙、紡織、建筑材料生產等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粉塵。例如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礦石破碎,材料研磨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一些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原材料加熱時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從具體情況來看,工業生產中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所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的污染情況也不同。例如包鋼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白云鄂博鐵礦石,這類鐵礦石中含有7%的氟,因此,包鋼工業生產區域內產生了大量的含氟氣體污染。

3.3農業生產

大多數糧食產區的大量麥稈和秸稈會就地焚燒,而焚燒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煙霧污染的大氣,造成空氣能見度和空氣質量大幅下降,一些情況嚴重的地區還可能造成周圍機場和交通受到影響。

3.4交通運輸

當前我國的大多數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都采用化石能源,由于熱機對燃料的轉化率程度有限,燃料燃燒不完全,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在空氣中造成了大氣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化物、鉛化物以及甲醛等。

4環境工程大氣污染的危害治理方案

4.1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提高認識

大氣污染治理是我國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各級政府和各管理部門要對大氣污染和大氣污染治理有充分的認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精神的指導下,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辦法加強地區內的污染源控制和管理,在此過程中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和環境工程之間的關系,追求兩者之間的統一協調發展,通過環境保護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進而實現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做到權責落實,加強宣傳和管理力度,使環境工程深入人心,環保部門要加強全力落實,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政府制定的相關方案和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4.2加大對污染企業的管理和治理

工業生產造成的大氣污染是環境工程治理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對地區內的企業污染排放情況進行細致排查,對企業內的廢氣處理設備進行盤查登記,并且建立相應的檢查考核制度,按時進行檢查,對于廢氣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措施或管控,這樣才能保證環境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保障企業生產和使用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倡導以清潔能源代替傳統化石能源。針對不同污染源制定具體的防治措施和改進策略,如針對城市居民供暖產生的廢氣要進行集中處理再排放。另一方面,國家和政府要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第三產業,對傳統的產業進行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注重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注重企業的綠色發展,向企業貫宣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而在此過程中還要做好城市的工業布局,城市地區的工業污染是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政府要做好統籌規劃,做好工業布局。

4.3加強交通運輸尾氣治理

由于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高,造成的汽車尾氣空氣污染不容忽視,因此也要針對交通運輸產生的尾氣污染進行治理,在治理過程中首先要對城市內的車輛禁行嚴格而規范的檢測,發現有尾氣超標的車輛時,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和管控措施。其次,加強城市機動車燃料管理工作,加強汽車生產企業燃油公司監察力度,保證生產的汽車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減少因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污染。

4.4加強綠化造林環境工程

針對城市地區,首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加強大氣污染源的預防,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保證相應的綠化,保證城市地區環境內的大氣自凈能力。其次,要做好城市垃圾的分類處理,轉變傳統的焚燒和填埋方式處理垃圾,做好二次能源利用。在此過程中還要從源頭上做好污染源控制,例如政府加強宣傳,鼓勵市民購物時盡量減少一次性消費,另外也要加強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的宣傳,針對垃圾分類對無害垃圾的進行回收,有害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從源頭上減少城市垃圾,這樣才能有效處理城市居民生產生活帶來的環境污染。而針對農村地區,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農村地區的燃料結構,倡導農村地區使用清潔能源進行生活生產,例如指導農村地區將麥稈、秸稈等農作物廢料進行生物發酵作為沼氣等清潔能源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地區的綠化工作,針對農村地區進行植樹造林環境工程,增強農村地區的大氣環境自凈能力。

篇3

【關鍵詞】室內污染物;標準;規范;甲醛;治理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室內裝飾裝修的增多,由此而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也不斷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近幾年,因室內空氣污染而引發身體病變乃至危害生命的事件屢有發生,希望控制和減少室內污染的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對家庭裝飾裝修后的室內環境檢測需求也與日俱增。

在北京、上海等等一些大中城市,室內環境檢測已然成為都市的新時尚之一,人們不僅對新裝修后房屋進行檢測,而且對在住的住房內環境也進行檢測,根據檢測后的結果決定是否入住和采取相對應的環境治理措施。

應運而生的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公司也在逐年增加。而這些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的室內環境檢測機構,檢驗過程是否規范,檢測結果是否可信,尚未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然而,幾年以來我們通過在室內環境檢測的實踐中,以及在與其他一些室內環境檢測機構的交流中,發現目前的室內環境檢測與污染物治理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1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方法的使用范圍

目前,室內空氣質量的檢測主要依據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簡稱“規范”)和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簡稱“標準”)。“規范”主要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僅對室內常見的氡、氨、苯、甲醛、TVOC五種污染物作出了檢測方法和限量的規定。“標準”主要適用于正常情況下適宜人們活動的室內空氣質量要求,同時對更多的污染物指標提出了要求。雖然“規范”和“標準”所規定的相同污染物的檢測方法不同,但是它們并不矛盾,他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采樣方法及適用對象不同造成的。

我們在做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時,應優先采用GB50325-2010《規范》中的規定。因為它直接針對并判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是否合格,同時便于實際檢驗操作。而我們常說的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問題大多發生在采樣過程中,GB50325-2010《規范》中規定污染物的采樣(氡濃度檢測和有集中空調除外)是在封閉房間1小時后采樣檢測,其模擬的是JGJ134-2010《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規范》標準中規定的室內換氣次數在1.0次/小時的情況下,室內污染物積累的情況。這種采樣方法較為科學,有效回避了被測房間門窗開閉大小、天氣變化及房間換氣率高低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而 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有兩種采樣情景:一是篩選法采樣,即采樣前關閉門窗12小時,采樣時關閉門窗,至少采樣45分鐘;二是累積法采樣,即當采用篩選法采樣檢測后達不到標準要求時,必須采用累積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小時平均值)的要求采樣,累積法采樣是用戶在室內正常活動狀態下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測量,它不要求對房間進行刻意的封閉,只是要求采樣時間應涵蓋房間通風最差的時間段。當然,如果經過篩選法采樣檢測,其檢驗結果符合標準值要求的,為符合標準,不必再進行累積法采樣檢測。但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采樣方法規定中存在一定缺陷,不便于實際操作。

然而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我們卻發現有相當多的檢測機構在使用這種比較模糊的篩選法進行采樣,其中也包括部分資質較高的檢測機構,在對用戶的室內環境進行檢測時,采用了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篩選法采樣進行檢測,之后,無論檢測結果如何,都以此為最終結果。甚至又錯誤的按GB50325-2010《規范》出具檢驗報告。通過篩選法所檢測的結果必然要高出按GB50325-2010《規范》中規定的相應污染物的采樣檢測結果,甚至會高出實際濃度的數倍,這種情況下所檢測的結果是會對用戶產生誤導的。標準使用不當的做法(沒有進一步采用積累法檢測),不僅會使一些裝修公司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對用戶來說也是不公正的。

所以,檢測機構在對用戶的室內環境進行檢測時,首先要劃分兩種情況:①如果用戶是為了評價裝修工程是否符合環境要求,則必須按GB50325-2010《規范》的要求進行檢測。①如果用戶單純要求了解室內的空氣質量狀況,則按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進行檢測。在此需要聲明:針對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兩個標準不僅有檢測項目方面區別,而且在相同的污染物限量上也有不小的差異。“標準”中規定的限量與“規范”中Ⅱ類建筑的限量值相同,大于Ⅰ類建筑,拿甲醛這個參數來說,“規范”中規定Ⅰ類建筑是:0.08mg/m3,Ⅱ類建筑是:0.10 mg/m3,“標準”中規定為:0.10 mg/m3。但更大的不同在于“規范”中規定的限量值是在扣除建筑物本底(氡濃度除外),即扣除室外空氣空白值的基礎上制定的,可見“規范”是對建筑工程的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更側重于評價建筑裝修工程是否合格。特別是對Ⅰ類建筑來說,室內環境符合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卻不一定符合GB50325-2010《規范》要求。但對Ⅱ類建筑來說,GB50325-2010《規范》中污染物限量值的確定大都參照了原國家衛生部等部門制定的有關住房及居室內污染物限量標準中數值,同時又考慮了房間的換氣率,所以排除被測房間室外空氣質量相當惡劣的情況,按GB50325-2010《規范》標準中Ⅱ類建筑的規定檢測合格的房間,按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檢測,其房間室內的空氣質量也會達到GB/T18883-2002標準要求。

2 關于室內污染物的治理

關于室內污染物的治理,國內外有多種方法,如:物理法、化學法、光觸媒技術、生物法等,但用戶對室內污染物的治理選擇上卻是非常迷茫,一方面由于目前國家尚未出臺有關室內污染物治理的相關標準及規定。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室內污染物的恐懼心理,出現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治理心態。而目前對于各種治理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不好做出評價,

客觀來說增加室內新風量,不僅是有效治理室內污染的有效方法,而且我們還從JGJ134-2010《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規范》標準中規定的室內換氣次數在1.0次/小時可以略見一二。可見,即便是室內的空氣質量經檢測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如果不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室內污染物也會不斷的累積,進而超過對應的限量對人體構成危害。當然,在我國的冬季,由于很多地區沒有條件進行24小時供暖,室內的通風換氣難以達到標準的要求,這也會造成了室內空氣污染物的超標,因而在冬季保持室內一定的通風換氣是很必要的。

如果使用室內污染物的治理產品,就要治理源頭(即釋放源),不能夠只治理空氣,空氣凈化產品是治標不治本的誤區。因此,在購買裝飾裝修材料時就要把好質量關,選擇信益高、質量好的生產商,避免把大量污染源搬回家。我國室內污染物治理行業起步較晚,正處于發展階段。而我們只要科學的治理,人們的室內居住環境就會不斷的改善。

參考文獻

[1]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篇4

為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和諧宜居城市,年我區嚴格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和要求,以二氧化硫、煙塵、粉塵和揚塵污染防治為重點,組織開展了深度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專項行動。一年來,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市區統一要求,強化責任,協調配合,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深度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通過治理,一些長期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我區年環境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達到129天,處于全市各區前列。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下降10.17%,可吸入物顆粒(PM10)濃度下降3.03%,群眾對環境改善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

一是思想重視,組織得力。全區深度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動員會議召開后,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成立了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在充分調查摸底、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轄區本單位大氣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和措施辦法,逐級簽定目標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一抓到底的責任體系。

二是重點突出,推進有力。我區嚴格按照市政府“6個30”工程治理要求,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采取部門聯動、重心下移、考核問責等綜合措施,克服了污染點源多、工程數量多、技術要求高等一系列困難,各項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鎮組織關停了382支焦寶石窯爐;鎮取締66家煤焦油經營業戶,恢復土地100余畝;北郊鎮新建小區全部采取集中供暖、供氣,10噸/小時以下分散燃煤供熱鍋爐全面清理,煙塵、二氧化硫重點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鎮建陶企業二氧化硫、煙塵、粉塵污染得到有效防治。

三是宣傳有效,督導到位。采取多種形式強化對深度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工作的宣傳,廣泛進行社會發動。年,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發稿146篇,懸掛橫幅、張貼標語500余條,設置宣傳欄184個,設立大型公益廣告宣傳牌6個,營造了深度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工作的濃厚氛圍。建立健全協調督導例會、工作情況通報、掛牌督辦、跟蹤督查等工作機制,成立3個督導組和6個工作組,加大指導和督促檢查力度,推動了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四是重心下移,責任到位。強化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管理責任主體意識,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挖掘基層環保工作潛力。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強化大局觀念,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各類資源,強力推進工作落實,在取締“土小”企業、道路場地硬化、實施日常監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絕大多數企業自覺強化主體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污染治理工作,承擔了應盡的社會責任。

五是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各職能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形成了強大工作合力。環保部門依法加強環境監管,搞好業務指導和組織協調,發揮了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交警與交通部門聯合開展整治道路運輸改善空氣質量專項行動,突出加強對大型貨車穿城運行和物料運輸篷蓋的監管;建設部門切實強化了建筑工地揚塵治理;督查、監察部門切實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城管執法、供電等部門在產業結構調整、整治油煙污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為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區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環保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特別是大氣污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一是少數單位沒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務,部分企業脫硫除塵設施不夠完善,超標排放現象仍有發生。

篇5

【關鍵詞】污染源;畜牧業污染;危害;治理對策

畜牧業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其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會給周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同時還會對其它生物甚至是人類自身的生命與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在對畜牧業污染進行深入分析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畜牧業污染的基本概念。

1.畜牧業污染概述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將主要從畜牧業污染的概念和畜牧業污染產生的原因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1.1畜牧業污染的概念。所謂畜牧業污染就是指在畜禽飼養以及活體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廢棄物,這些排泄物和廢棄物會對人類、其他生物以及畜禽自身的生活環境所帶來的污染。

1.2畜牧業污染產生的原因。畜牧業污染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結起來主要有經營方式的轉變、肥料使用的轉變以及種養的分離等幾個方面。首先,經營方式的轉變;其次,肥料使用的轉變;最后,種養的分離。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就是其向城市周邊的轉移,這就導致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分離,畜禽的糞便無法得到及時的消納。

2.畜牧業污染的各類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

造成畜牧業污染的污染源也是種類繁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糞便污染、水質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藥物殘留污染等幾個方面,這些污染源對畜牧業的發展也是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與破壞,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2.1糞便污染。這是所有污染源中對畜牧業造成最大污染的一種類型。這種污染在一些規模養殖場比較常見。據有關資料統計,畜禽的糞便和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氣、硫化氫以及硫醇等物質,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對動物自身的呼吸道和嗅神經等帶來一定的損害,而且還會極大的危害人類的健康。除此之外,如果將這些含有有害物質的糞便播撒到田地中,又有可能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從而使作物減產。

2.2水質污染。水質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比較常見的就是一些畜禽散養戶習慣將畜禽的糞便露天堆放,一旦下雨就會使其排入水中,從而造成水體污染。受到污染之后的水體中通常會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不僅會給地表水帶來污染,甚至還會嚴重污染地下水的水質。除此之外,一些病死的畜禽尸體如果處理不當,同樣會給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

2.3病原微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處理,很容易就造成畜禽之間疫病的傳播,甚至還會波及到人類,給其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近幾年出現的比較典型的就是非典和禽流感了。這種污染主要是通過一些患病或者是隱性帶病的畜禽排出的寄生蟲卵等進行的。

2.4藥物殘留污染。藥物殘留污染給畜產品以及環境所帶來的污染是一種潛在的污染。畜產品中所殘留的藥物種類比較多,比如獸藥、醫藥、消毒藥以及農藥等,目前最常見的就是瘦肉精殘留了。這些藥物一般殘留時間都比較長,其所造成的污染也不易消除,在使用時,一定要考慮其殘留的因素。

3.應對畜牧業污染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與現象,我們可以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和對策,以更好的治理畜牧業污染,提高我國畜產品水平,保護環境等。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在以后的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其一,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其二,加強畜禽污染的環境監測;其三,建立人工生態型養殖場;其四,控制畜禽排泄物,大力發展沼氣;其五,嚴格控制藥物殘留。

3.1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目前,我國也制訂了不少的關于畜牧業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規,但總體來看,有些定義界定比較模糊,而且存在很多很明顯的漏洞,這都給相關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和困擾。所以,為了使畜牧業的發展有法可依,應該盡快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進程。

3.2加強畜禽污染的環境監測。要盡量吸取某些地區“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訓,加強對畜禽污染的環境監測力度,一旦發現污染超標,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以為畜牧業的持續生態發展提供可靠保障。目前有不少的畜牧業生產部門將其污染監測納入到環境管理工作當中來,積極開展對畜牧業污染現狀的調查,以更加科學地掌握畜牧業污染的情況,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3建立人工生態型養殖場。建立人工生態型養殖場應該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其主要目標就是減少畜禽排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以實現發展利用各種資源的良性循環。其主要的做法就是將農牧、果牧以及牧菜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結合起來,加強對畜禽糞便的無害處理與綜合利用,走出一條既環保又可持續的良性發展道路。

3.4控制畜禽排泄物,大力發展沼氣。要想實現對畜禽廢棄物的有效處理,一個比較重要的方法就是大力發展沼氣。沼氣是一種清潔能源,主要是以人、動物的糞便以及植物的秸稈等為加工處理的對象,它不僅可以緩解部分地區能源緊張的局勢,還可以對畜禽的糞便加以綜合利用,有效減少污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值得進行大規模推廣。

3.5嚴格控制藥物殘留。根據我國以及國際上有關管理的規定,對畜禽的用藥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限制對某些維生素等的濫用,以減少污染和保證畜產品的安全。除此之外,對病死畜禽的處理也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必須加大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設備投入,嚴格規范對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步驟,以更加徹底有效的減少畜牧業污染。

篇6

[關鍵詞] 連花清瘟膠囊;利巴韋林氣霧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8(b)-0064-04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Aeros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JIANG Yueda1 WU Caifen2 LOU Zhaojun2 GUAN Minchang2 JIN Xiaohong3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aozhu Central Hospital of Linha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Linhai 317000, China; 2.Luqiao Hospital of Taizhou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50, China; 3.Taizhou Hospital of Taizhou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 Zhejiang Province, Linhai 3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Aeros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364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aozhu Central Hospital of Linhai C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182) and treatment group (n = 182).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aken Ribavirin Effervescent Granules, three times daily on 3 successive days.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aken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by four tablet three times daily and Ribavirin Aerosol sprayed four times an hour and 2-3 presses per time, then sprayed once every hour and 2-3 presses per time, then two days later, prayed four times a day and 2-3 presses per time, 3 successive day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after 5 days.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141 cases were remarkably effective, 34 cases were effective, 7 cases were ineffective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2%;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89 cases were remarkably effective, 69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24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6.8%,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fever annealing time was (2.41±1.15) days, cough disappearance time was (3.13±1.39) days, runny nose disappearance time was (2.29±1.34) days, and pharyngeal congestion disappearance time was (3.58±1.37) days,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ever annealing time was (3.16±1.07) days, cough disappearance time was (4.25±1.32) days, runny nose disappearance time was (3.46±1.18) days, and pharyngeal congestion disappearance time was (4.36±1.26) day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It has a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Aeroso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it deserve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Ribavirin Aerosol;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rapeutic efficacy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內科常見病,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1],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導致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治療以抗病毒和對癥處理為主。但臨床調查研究顯示[2],我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使用抗菌藥物仍比較廣泛,隨著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日益增多,細菌引發的耐藥性問題越發嚴重。本研究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應用連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64例系浙江省臨海市桃渚中心衛生院內科門診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內科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3]。年齡15~60歲,平均(43.43±12.86)歲,病程0~2 d,平均(1.21±0.83)d,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8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入選標準

①年齡15~60歲;②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西醫診斷標準[3],本次口腔溫度超過38.0℃;③病程不超過48 h;④局部淋巴結無腫大;⑤末梢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略低,C反應蛋白正常,無異常淋巴細胞;⑥患者配合并知情同意;⑦就診前未使用藥物治療者;⑧患者依從性好,能堅持門診治療1周以上者。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造血系統等疾病或有腫瘤者;②合并有下呼吸道感染或有并發癥如腦炎、中耳炎或傳染性疾病者;③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④近期有支氣管炎或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病史或就診前曾治療者;⑤合并有呼吸道畸形或異物吸入者;⑥對本研究中的所有藥物過敏者或不能堅持服藥;⑦同時應用其他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者;⑧依從性差者。

1.4 方法

兩組均于確診第1天即開始用藥,均給予相同的對癥處理,酌情給予退熱藥,囑多飲水,忌食辛辣、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均以3 d為1個療程,5 d后判定療效。

對照組:利巴韋林泡騰顆粒(50 mg×12袋,天大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839)0.15 g/次,3次/d,連用3 d;治療組:連花清瘟膠囊(0.35 g×24 s,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63)4粒/次,3次/d;利巴韋林氣霧劑[0.5 mg×150撳,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10970349],首次使用1 h內撳噴4次,2~3撳/次,以后每隔1 h噴1次,2~3撳/次。2 d以后4次/d,2~3撳/次。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體溫消失時間,鼻塞、流涕、咽充血消失時間。

1.6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上呼吸道感染療效判定標準。顯效:3 d內體溫正常,咳嗽、鼻塞、流涕等癥狀全部消失;有效:4~5 d體溫正常,咳嗽、鼻塞、流涕等癥狀消失;無效:5 d以上,體溫不能恢復正常,咳嗽、鼻塞、流涕等癥狀仍較明顯。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29.12,P < 0.01)。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兒熱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流涕消失時間及咽充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表3 兩組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x±s)

2.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有1例出現白細胞減少,治療組未出現不良反應。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內科常見疾病,大多數為病毒感染所致,少數由細菌感染引起。顧艷紅等[5]研究顯示,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夏季檢出病毒主要為腸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冬季檢出病毒主要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間質肺病毒、博卡病毒等,而成人缺乏相應的資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食欲減退、乏力等,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近年來,隨著甲型流感H1N1和H7N9流行,越來越多中成藥抗病毒藥物被開發,并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且取得了顯著療效[6]。

傳統抗病毒藥物主要包括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7]。據報道[8],利巴韋林超聲霧化吸入時,70%直接分布到呼吸道表面,使局部病灶表面藥物濃度迅速達到高峰,及時抑制病毒復制,從而使咽部病灶消失;而利巴韋林靜脈滴注8 h后,口腔黏膜濃度卻不到全身含量的1%。國內學者曾比較利巴韋林不同劑型(包括口服、靜滴和局部吸入)3種不同方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結果顯示利巴韋林全身用藥組效果最差[9]。隨著抗病毒藥物全身應用的日益普遍,其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靜脈炎、白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嚴重貧血等[10]。隨著利巴韋林氣霧劑的問世,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臨床多中心研究表明[11],利巴韋林氣霧劑呼吸道給藥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全身副作用低、對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害小、治療費用低、起效時間短等優點。本研究中利巴韋林氣霧劑局部吸入與利巴韋林泡騰顆粒口服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結果顯示,利巴韋林氣霧劑吸入治療組在熱退時間、咳嗽消退時間、流涕消失時間及咽充血消失時間均較利巴韋林泡騰顆粒口服組明顯縮短(P < 0.01),與文獻基本相符[1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中醫“感冒”范疇,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感邪與否同肌表的衛氣是否充實有關,肌表衛氣充實乃可抵御外邪入侵,感冒就不易發生,若肺虛衛氣不固,則易反復受外邪侵襲,導致反復感冒的發生。老年人或體虛患者因機體抵抗力低下,衛表不固,無力抗邪,導致風邪乘虛而入,治宜以標本兼顧、扶正祛邪為原則。循證醫學研究顯示[12],清熱解毒藥物治療流行性感冒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連花清瘟膠囊是根據中醫對“瘟疫”的防治理論而研制的中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是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綿馬貫眾、甘草等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其配方中板藍根、金銀花和連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魚腥草消腫解毒,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同時還有增加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炙麻黃具有疏風解表、宣暢肺氣、發汗解表作用;石膏能清熱降溫、生津止渴;紅景天具有益氣養陰,扶正祛邪之功效,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復。現代藥理學證實,連花清瘟膠囊有退熱消炎、抵抗呼吸道常見病毒和流感病毒抗菌免疫調節功能[12]。藥理學研究結果[13]顯示,連花清瘟膠囊對血中CD4+和CD4+/CD8+明顯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陳杲等[14]應用網絡分析結果顯示,連花清瘟膠囊對抗甲流的藥理作用主要是通過影響TP53、RELA、NFKB1、HSP90AA1、MAPK1、AKT1、CASP3等信號通路,調節細胞凋亡,減少病毒復制,從而抑制甲流的疾病進程。程霞[15]單獨應用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結果顯示連花清瘟膠囊具有較好的退熱和改善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癥狀的效果。本研究也顯示,連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率達96.2%,與對照組有效率(86.8%)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29.12,P < 0.01)。說明連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顯著,且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顧艷紅,劉蘭吉,孫利,等.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和冬季病毒病原學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28):4079-4085.

[2] 徐善超,高躍進.醫院急診內科上呼吸道感染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69-171.

[3] 沈維,才旭,陳曉英.血常規聯合hs-CRP檢測在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中應用[J].中國校醫,2013, 27(6):425-427.

[4] 王碩,趙婷,齊文升,等.防風通圣顆粒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隨機對照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3(10):1328-1331.

[5] 顧艷紅,劉蘭吉,孫利,等.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和冬季病毒病原學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2B):4079-4085.

[6] 辛海賓.蓮花清瘟膠囊治療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4):70-71.

[7] 王程玉,王曉佳.廣譜抗病毒抑制劑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3,40(9):787-794.

[8] 張靜.喜炎平霧化吸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6):109-110.

[9] 朱寶俊.3種不同方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5):701.

[10] 崔瑞潔.41例利巴韋林所致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144-145.

[11] 洪建國,李臻,曹蘭芳,等.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小兒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臨床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06,24(6):525-528.

[12] 于斌,陳佳,厲啟芳,等.清熱解毒藥物治療流行性感冒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3,33(17):1451-1454.

[13] 王雪,楊巧麗,史玉柱,等.中藥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機制的研究概況[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3):27-29.

[14] 陳杲,廣慧敏,李立,等.連花清瘟顆粒/膠囊治療甲型H1N1流感作用機理的網絡生物學分析[J].中醫雜志,2014,55(8):703-706.

篇7

浙江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是今年省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計劃一類項目。環資委提前介入了解情況,先后赴杭州、寧波等8個市開展立法調研和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站實地考察,聽取省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收到省政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浙江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后,于9月9日召開全體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現將審議意見報告如下:

機動車排氣是大氣環境中氮氧化物、顆粒物的主要來源,是引起城市灰霾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我省各地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至2013年6月底已達1338萬輛,全省單位路面機動車保有量居全國各省之首。機動車排氣已成為污染大氣環境、影響城市形象、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環境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機動車排氣污染只作了原則規定,難以滿足我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有必要結合浙江實際,制定地方性法規。

環資委認為,條例草案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對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實行環保分類標志管理等作了一些具體的規定,主要內容可行,建議將條例草案提請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同時,環資委對條例草案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關于職能部門的職責問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涉及政府多個部門,需要建立有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形成綜合治理的合力。建議條例草案進一步明確環保、公安、交通、質檢、工商等部門的義務和責任。增加商務部門在組織合格油品、機動車強制報廢行業管理中的職責。另外,我省不少市、縣(市)成立了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機構,承擔了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管的具體工作。為了明確這些機構的法律地位,建議條例草案第四條中,增加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其所屬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機構負責具體監管工作的規定。

二、關于機動車環保分類標志管理問題。環保分類標志管理是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直接關系到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建議條例草案第十三條增加環保標志管理的核心內容或總體原則,提出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的指導性意見,明確環保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分工,細化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要求。

三、關于執行排放標準問題。據預測到2015年,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將達1800萬輛,與此相關的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將對我省可持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有必要實行更嚴格的措施,加快淘汰高排放機動車。建議條例草案增加對在用機動車制定分階段、逐步加嚴的排放標準和黃標車的認定標準等內容。

四、關于對社會公眾進行宣傳教育問題。群眾出行方式的選擇和機動車使用者的駕駛習慣對機動車排氣污染有重大影響。建議條例草案增加對社會公眾進行宣傳教育的內容。即通過多種形式的媒體宣傳和綠色環保活動,對社會公眾開展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的宣傳,倡導綠色出行,并鼓勵對機動車違規排放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

五、關于對外省牌照車輛的管理問題。條例草案第六條規定“在本省使用的機動車應當符合國家、省規定的機動車污染排放標準。”而目前實際情況是,有大量外省牌照的機動車在我省境內長期使用卻缺少有效監管,特別是一些外地載貨汽車、掛車、專業作業車,是排氣污染的重點對象。建議條例草案增加對在我省營運的外地車輛實行排氣污染監管的內容。

六、關于優化城市交通問題。城市的交通狀況與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有著密切聯系,交通堵塞會增加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加劇城市的空氣污染。公交車、輕軌等交通出行方式,運輸效率高,總污染排放量小。建議條例草案增加優化城市交通的規劃、建設、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狀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等內容。

篇8

1、地形和氣候因素

蘭州市位于青藏高原東北側的黃河河谷盆地內,它的南北都被兩山脈夾住,整體呈橢圓形,深居西北內陸,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造成自然生態脆弱,整個城市是狹長的地形,全年靜風天氣居多,使得污染物長時間在低空聚集無法擴散,有著特殊的地形和氣候這樣的因素直接影響了蘭州市大氣質量。

2、工業和能源結構

蘭州作為黃河上游最大的工業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整體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已經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和機械裝備工業基地。就是這樣長期粗放型經濟發展,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型污染問題導致空氣質量下降。蘭州黃河水域分布著蘭州石油化工公司、蘭州鋼鐵廠、油漆廠等工礦企業,這些企業又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原材料工業為主,重工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將近八成以上,有很大一部分企業的工藝不環保。加之八成以煤為主的單一能源結構,以至于蘭州市約有五分之一的大氣總懸浮顆粒物來自燃煤,整個城區大氣污染受到影響,給大氣污染防治帶來了極大的考驗。

3、餐飲、取暖的燃煤

蘭州深居中國西北部,冬天寒冷人們必須供暖,城市還沒有普及天然氣,這樣部分困難居民采用小火爐取暖來節約燃氣采暖費,煤自然的成為人們的首選燃料。而在燃煤市場上,煤炭品質缺乏監管,又考慮到經濟條件的約束,人們不得不放棄環保的低硫煤而選擇廉價的高硫煤,高硫煤仍占主導地位,然而市場上銷售有煙煤、劣質煤和煤炭摻雜的假現象又比較突出,造成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使蘭州大氣污染。在城區及周邊郊區有超過10萬戶城鄉居民燃煤和焚燒植物的小火爐,周邊郊區農村人口焚燒秸桿取暖和工業生產產生的煙塵隨著空氣流動進入蘭州市區,還有相當數量的沿街燒烤點,它們一點點的污染者蘭州市的空氣。

4、機動車輛增加,汽車尾氣問題

蘭州地區有超過50萬輛機動車,而且以每天百多輛的速度增加。由交通運輸機動車帶來的大氣污染占全部大氣污染物的近三成。機動車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其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等氣體。

跟中國絕大部分有霧霾的城市相似,蘭州市大氣污染呈工業、燃煤、揚塵及機動車尾氣混合型特征,就工業廢氣這一項占到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近一半,揚塵約20%,機動車尾氣約占17%,有所不同的是蘭州的低空生活污染約占到污染物的13%。隨著蘭州市經濟社會地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地不斷擴大,機動車數量地大幅增長,區域空氣污染現象頻發,讓原本“難堪重負的環境”更是雪上加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形勢嚴峻,制約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二、蘭州如何摘掉重度污染的黑帽子

在地理、氣候、經濟等條件都沒有明顯優勢的背景下,蘭州通過運用行政、科學、經濟、法律等手段綜合治理,得出了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大氣污染治理的蘭州經驗。

國家在2003年正式公布城市大氣污染指數,蘭州就成為全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前十。環保部和甘肅省對于蘭州的心肺之患高度重視,并達成了合作協議來治理這一危害民眾的大事。把蘭州市列為全國大氣污染治理試點城市和區域聯防聯控重點防治城市。并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蘭州市政工作的首位,在這樣的觀念轉變,政府的監管和群眾的參與下不斷改善。

跟中國絕大部分有霧霾的城市相似,蘭州市大氣污染呈工業、燃煤、揚塵及機動車尾氣混合型特征,就工業廢氣這一項占到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近一半,揚塵約20%,機動車尾氣約占17%,有所不同的是蘭州的低空生活污染約占到污染物的13%面對這樣的污染結構,蘭州市通過環境立法、工業減排、燃煤減量、機動車尾氣達標、揚塵管控、林業生態、清新空氣和環境監管能力的提升等治污工程。

對于工業污染的治理,重點實施出城入園這一政策,先后淘汰落后產能項目四百多個;在燃煤污染治理方面,重點改造燃煤鍋爐項目四百多個;揚塵污染治理及空氣清新方面,重點實施機械化清掃、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機動車尾氣治理及監管能力建設方面,重點實施淘汰黃標車、建設空氣監測子站等。針對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蘭州市通過關、停、搬、改的辦法來減少工業污染,先后關閉淘汰13家產能落后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在冬季采暖期間對城市周邊200多家鑄造、磚瓦等重度污染企業實行強制停產減污,還實施了火電行業脫硫煙氣旁路封堵、除塵、脫硫、脫硝以及水泥行業脫硝等深度治理改造項目,對工業大污染項目進行了整治。

蘭州市對城區燃煤供熱鍋爐進行換血式的煤改氣治理,嚴格按照凡煤必改、應改盡改的原則,完成了市區原有燃煤鍋爐總量的百分之六十的蒸噸燃煤鍋爐的天然氣改造,使原煤散燒鍋爐退出了蘭州主城區供熱。對城區煤炭供銷體系進行了監管,減少或杜絕了劣質煤的銷售,由劣質煤帶來的污染減少了。

在冬季采暖期,蘭州市定格執法模式,組織環保、工信、質監等部門對市內大型熱電廠及主要用煤企業限負荷、限煤量、限煤質、限排放等措施全天二十四小時駐廠監察。從而進一步控制燃煤帶來的污染。

網格管理,通過全民參與來治理污染。蘭州市區被劃分為1482個網格(樓院、小區),實行市、區、街道三級領導包抓,網格長、網格員、巡查員、監督員“一長三員”的分級制度,把區域內所有企業、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場所、居民小區等全部納入大氣污染治理網格管理,實行逐級負責、分級辦理,使頂層設計的“最先一公里”和具體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結合起來,確保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一一落地。

無論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還是產業結構,蘭州都不比其他重點城市占優,但蘭州通過努力實現了空氣質量的有效改善。蘭州的成功經驗說明,只要認真去做,污染是可以治理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但不對立,而且還是相互促進的;蘭州取得的治污成績靠落實、靠監督、靠嚴格執法,蘭州能做到的,別的城市也應該能夠做到。

篇9

關鍵詞:大氣污染;環保制度;污染治理;綠色產業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35

隨著社會各界對大氣污染治理問題關注度的逐漸提高,針對我國大氣污染情況的特點,例如霧霾天氣出現頻率過高且持續時間不斷延長、污染范圍持續擴大并開始向全國范圍蔓延、大氣污染不斷加深加重、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大量增加,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為大氣污染問題籠罩下的重點治理區域。大氣污染問題不僅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導致各種疾病反復出現,因此,治理大氣污染已迫在眉睫。

1 工業與城鎮化發展下的大氣污染問題

1.1 大氣污染問題的原因分析

1.1.1 城鎮化發展失衡導致人口過度膨脹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速度也明顯加快。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一味追求城市規模的擴張,過于片面的城市規劃導致城市結構體系發展不均衡。中心城市無序地持續擴張,導致大城市的城市功能過于集中,從而導致人口過于密集,使得城市趨于飽和,資源消耗速度過快,廢氣排放量巨增。大城市產業的發展并未抵消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大城市發展擴張的速度。而此種現象并不是大城市應存在的普遍現象。據調查,與其他國家大城市的大氣污染程度相比較,我國大城市的污染程度明顯過高。

1.1.2 環保制度不健全,污染治理效率低

持續惡化的大氣污染治理問題需要健全的環保制度調動各方主體,形成合力對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有效治理。在當前嚴峻的環保形勢下,積極調動各方主體共同治理大氣污染問題迫在眉睫,但由于當前我國對大氣污染問題制定的相關制度還不完善,現有法律保障制度體系也未能完全覆蓋,導致現行環保法在執行過程中效率較低,嚴重影響了大氣污染的治理水平。加強對企業排污行為的制約,積極提升企業自主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并幫助企業完善自主節能減排的經濟手段。

1.2 某地大氣污染問題治理的分析

某地因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粉塵和一氧化碳含量超過環境負荷引發了霧霾事件,當地人意識到了霧霾的嚴重性,開始從各個方面研究如何治理大氣污染。

1.2.1 國家立法治理廢氣排放

國家立法是治理大氣污染的基本方略。在某地霧霾事件發生之前,當地政府就已經頒布《工業發展環境法》與《制堿法》,其中包含了一些需要嚴格監管的行業,這些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均會產生各種有毒氣體。同時,這也是法案中第一次規定了氯化氫的最高排放量。20世紀50年代某地煙霧事件后,當地政府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此法案中著重提出了無煙區的設立,并且無煙區中的居民必須改造自己的鍋爐、燃料,并使用集中供暖的方式。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后,有毒霧霾終于從當地消失不見。而當地政府繼續頒布了《污染防止法》,這個法案對大氣、河流、海洋、土地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系統和有針對性的條款。

1.2.2 控制重點變為機動車尾氣排放

某地的機動車數量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迅速增加。當年的監測報告中顯示,某地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已成為機動車尾氣排放,其占大氣污染物含量的比例也在持續增加。于是,當地對大氣污染的控制重心向治理機動車尾氣排放開始轉變。政府還是推出各項政策,比如宣傳公共交通、自行車等無油耗、無污染的出行方式;改變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降低對私家車的依賴;改進機動車燃油機的基礎設計和燃油結構;建設自行車道路系統等。

2 對大氣污染進行標本兼治的治理研究

2.1 實行城鎮化發展均衡化策略

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應實行均衡化的發展策略。一方面,為了解決中小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過程中的資金問題,通過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達到使流動人口在中小城市充分就業的效果。并在依托縣城的基礎上帶動發展一批有實力前景的中小城市,通過利用現有的地方產業基礎和基礎設施吸引更多人實現就地城鎮化,使得人口聚集起來,共同發展中小城市。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大城市的凝聚力和擴散效應,形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合理化的城市群,將中小城市融入城市發展體系內。

2.2 加快建立綠色產業體系步伐

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調整不均衡的產業結構,轉變粗放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通過積極地控制產量并調整存量的方式提升產業健康發展的水平。在產量增加問題方面,在進一步提高化工、石油、鋼鐵等耗能量、排放量較高和產能過剩等行業的基礎上,建立差別化的產業準入機制,有區別地對待和要求不同產業,以達到調整過于偏重的產業結構的目的。在積極、有效遏制地方企業擴張規模的基礎上,提高市場準入制度的要求,對于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實行嚴禁批準高耗能、高排放新增產能項目的核準和備案。

3 結束語

在工業與城鎮化發展背景之下,大氣污染的治理研究工作應從提升中小城市吸引力及其與城市群協調發展著手,積極優化城市結構體系,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構建有效長久的治理機制,以提升整個城市群的發展和城市功能全面完善為目標,以建立均衡化的城鎮化發展體系。為走上均衡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必須避免人口過于集中在大城市,應當積極調節人口比例,使之與大氣承載能力相協調,解決大城市中人口膨脹所引起的大氣污染問題,在工業與城鎮化發展走上健康發展道路的同時,有效治理大氣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市長、區長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和*市“藍天工程”實施方案為依據,以耐火材料、地板磚、內墻磚、水泥、石灰窯、石料開采加工等污染嚴重的企業為重點,全面治理大氣污染源,改善我區環境質量。

二、目標任務和時間要求

(一)防治工業污染

1.炒石膏粉廠、小生化廠、小板廠、小瓦盆窯、小淀粉、小造紙、小電鍍等土(小)企業,必須于20*年年底全部關停、拆除。今后發現一處拆除一處,嚴防死灰復燃。

2.全區34家耐火材料廠(名單見附表2),必須于20*年3月底前采用煤氣發生爐或梭式窯生產技術進行改造,實現達標排放。

3.城市規劃區內、新老2*國道兩側、街道辦事處駐地周圍的燃煤企業(名單見附表3),必須實行煤改氣工程,地板磚行業的生產廢水和采用冷煤氣為燃料的企業,必須配套上馬廢水處理設施,不得直排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達標驗收時間為20*年6月底前。

4.20*年年底前關停取締所有交通干線兩側可視范圍內的石灰窯(名單見附表4),逐步關停取締不在重點區域的石灰窯。

5.即日起環保部門不再審批新上石料開采項目。原有分布于主要交通干線兩側的石子廠必須立即停產并拆除設備。不在重點區域的石子廠要在20*年6月底前關停拆除。正在建設的要停止建設并拆除設備。

6.大力推行新型回轉窯生產技術,逐步淘汰落后的機立窯生產線。今后不得新建、擴建機立窯設備和直徑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轉窯,對現有年產量10萬噸以下水泥機立窯生產線逐步關停或轉產。

7.繼續鞏固小煉鐵、土煉焦兩小企業的關停成果,未完成拆除任務的街道辦事處年底前完成拆除任務,確保轄區內不發生反彈。

8.20*年10月底前完成對盛能電廠、華盛電廠脫硫裝置和大氣污染物在線自動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工作(名單見附表5),確保20*年年底前各項污染指標均達標排放。

9.其他未被列入關停治理改造的大氣污染企業,必須在20*年10月底前采用清潔能源進行治理改造。

10.嚴格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一切對大氣環境質量有影響的建設項目(包括新建、擴建、技改項目),必須經過環保部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否則任何部門不得審批。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項目,環保部門有一票否決權。禁止在城區建成區及規劃區內建設煉鋼、煉鐵、電石、水泥等粉塵污染嚴重的項目,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

從20*年起,對占城區污染負荷80%以上的排污單位發放排污許可證。

責任單位:區經貿局、環保分局、建設局、發展計劃局、監察局、工商分局、司法局、安監局、土地分局

(二)防治煤煙污染

1.發展和推行集中供熱,凡集中供熱管網所及范圍的生產和采暖單位,原有燃煤鍋爐一律拆除或封存。對要求加入集中供熱的用戶,供熱單位不得無故拖延或拒絕;對未納入熱網規劃區域的,要實行區域聯片工業采暖。

責任單位:區建設局、規劃分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環保分局

2.城市建成區內,嚴禁新上蒸發量10噸/時以下民用燃煤鍋爐;所有工業燃煤窯爐和蒸發量1噸/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茶水爐、飲食服務大灶等燃煤裝置,20*年5月1日前全部取締淘汰。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等清潔能源的,要按隸屬關系,到有關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對新上直接燃煤的商業性的飲食或浴池等經營性鍋爐、煤爐、大灶,任何部門不得批準或接受備案。

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小鍋爐煙塵污染,采取建立工業園區、實施集中供熱、推廣綠色能源等有效措施進行治理、整頓或關閉。20*年底前,所有木材加工企業燃煤鍋爐一律關停取締。

責任單位:區環保分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工商分局

3.各煤炭經營單位,不得向城區范圍內供應含硫量大于1%、灰分大于17%的高污染煤炭燃料。

責任單位:區環保分局、經貿局、工商分局

4.城市建成區內積極推廣使用燃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太陽能、電等清潔能源,20*年底前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80%以上。

責任單位:區建設局、環保分局

(三)防治機動車污染

1.嚴格按照國家機動車產業政策,停止生產和銷售落后車型,加強出租車和公交車的管理,加快運營車輛更新。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和標準,做好機動車報廢工作。對超期服役、污染嚴重的機動車,實行強制淘汰。

2.推廣燃氣汽車技術,加快燃氣站建設,以公交車和出租車為重點,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二甲醚等清潔能源。20*年底使用雙燃料的公交車、出租車要達到30%,20*年底達到50%,20*年底達到90%。

責任單位:區交通分局、公安分局、環保分局

3.加大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監督管理力度,將機動車尾氣排放監測納入車輛年檢程序。辦理車輛年檢、轉入等手續時,應取得市環保部門核發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許可證》,超標排放尾氣的車輛要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尾氣超標的機動車輛一律不得通過年檢,不得上路。

加強對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情況的監督檢查,每年路檢車輛不能低于當地現有車輛總數的5%。區環保部門要建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監督管理動態數據庫,定期向區政府報告全區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情況。

限制摩托車發展,停止對二沖程摩托車掛牌。

責任單位:區公安分局、環保分局

4.車用汽油必須符合《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車用汽油有害物質控制指標》等要求,銷售單位要按規定添加燃油清凈劑。

責任單位: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環保分局

(四)防治揚塵、油煙污染

1.加強建筑施工現場和物料堆放場的管理。建成區內所有建筑施工現場,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污染,施工方案中要有防治揚塵措施,施工現場要進行硬化處理,建筑施工垃圾要及時回收清運,物料堆放場四周要設置有效、整潔的防塵隔離圍擋。運輸散流物料的車輛,應采取密閉措施,防止運送過程中發生遺撒泄漏。

城區道路堅持灑水清掃,積極開展道路機掃,做到城市垃圾日產日清。

責任單位:區建設局、公路局

2.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防止地面揚塵污染。20*年基本實現城區地面綠化。城市綠化覆蓋率20*年達到30%,20*年達到35%,20*年達到40%以上。

責任單位:區建設局、林業局

3.防治飲食業油煙污染。現有飲食服務場所污染擾民或超過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的,20*年6月底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實現達標排放,20*年7月1日起,不能達標排放的,責令停業整頓或關閉。新建飲食服務業油煙排放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

禁止在城區內露天烹調、燒烤食品。

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環保分局

4.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禁止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區是臨沂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是落實市政府“藍天工程”的重要舉措。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治理大氣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艱巨性,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抓緊抓好這項工作。區政府成立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專項治理的組織、監督、協調工作。各街道辦事處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制定措施,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及時解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區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積極協助街道辦事處開展工作。

(二)緊密配合,形成合力。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各責任單位要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分工負責,務求實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職責,做好管轄范圍內的督查落實工作。

(三)嚴格執法,嚴懲違法行為。環保部門是主要的環保執法監督部門,要不斷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建立集中突擊檢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對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務的企業(單位)依法關停,對完成治理任務但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責令停產改造并予以處罰。對個別嚴重違法的污染企業,供電、技術監督、工商、公、檢、法等各有關部門要依照各自職責,配合環保部門,進行嚴厲查處。

(四)搞好宣傳,加強輿論監督。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播媒體,大力宣傳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環保法律法規及市、區有關污染防治的文件精神。區環保部門要定期向社會環境信息,公布環境污染治理進度及環境質量狀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充分調動全區廣大群眾參與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公眾參與機制。對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務或雖完成治理任務但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單位),通過媒體對企業法人進行曝光,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