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下水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安陽市 城市 地下水 水資源

2012年2月20日央視《新聞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十多部委聯合編制的2011年至2020年全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近日獲得國務院批準,規劃指出,全國發生地面沉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最嚴重的是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華北平原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綜合研究》及《中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調查》顯示:華北平原不同區域的沉降中心有連成一片的趨勢。地面沉降影響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比如說我們熟悉的地面沉降首先會導致我們地面高層的降低,造成高層的損失。其次會造成城市排水系統的失效,防汛能力的降低,另外不均勻的沉降會導致地表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基礎開裂,造成建筑物的破壞,還造成地下建筑向水井、油井的傾斜,甚至拉裂破壞,還對我們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大量的線狀工程如鐵路、輸水、輸油管線、橋梁、通訊線路等造成破壞。最具有代表性的地面沉降是由人為造成的,由于人為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含水層系統受壓縮而產生地面沉降。

一個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就是華北平原地下水(每年開采)可能保持在200億之內,是比較合適的,就是每年對地下水的開采量應該控制在200億以內。而目前,華北平原地區已經超采地下水1000多億立方米,如果依靠自然循環來補充這些地下水,有專家測算,需要上萬年。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指出:“石油危機之后,下一個危機是水?!比A北平原工農業比較發達,人口稠密,河流經流量小,供水情況相當緊張。造成水資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分部不均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而用水量卻隨國民經濟發展迅速增長。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預計 2030年我國將會出現缺水高峰。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全市轄五縣(市)五區,總人口542萬。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73.5mm,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22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是一個資源性缺水城市。2010年全市供水總量13.164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3.6069億 ,其中農業灌溉用水8.7429億,占66.4%;工業用水1.7921億,占13.6%,生活用水1.4332億,占10.9%。安陽市地下水長期超采,已形成了大范圍的漏斗區。所以保護地下水這個工作,除在嚴格執行當前各項水利法規和措施外,有必要適當超前,制訂有效措施,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

一、減少地下水取水量

根據安陽市地下水超采區超采情況、地面沉降和地下水開采狀況及有關地區水資源條件,劃定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區域范圍,并提出控制目標。南水北調通水前,地表水已到達的地區嚴禁新打開采井,現有開采井取水量要按計劃逐年壓采。南水北調通水后,已有地表水供水的地區嚴禁新打開采井,現有開采井取水量要逐年壓縮,在有替代水源的條件下,要根據實際,在保證用水需要的情況下,按計劃削減已審批的取水許可水量。

二、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

1、工業節水是建立和完善循環用水系統,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工業用水重復率。用水重復率越高,取用水量和耗水量也愈少,工業污水產生量也相應降低,從而可大大減少水環境的污染,減緩水資源供需緊張的壓力。改革生產工藝和用水工藝,其中主要技術包括:①采用省水新工藝;②采用無污染或少污染技術;③推廣新的節水器。

2、農業節水

(1)渠道防滲:渠道防滲,是減少輸水損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數的工程措施。根據國內外的實測結果,一般渠灌區的干、支、斗、農渠采用粘土夯實能減少滲漏損失量45%左右,采用混凝土襯砌能減少滲漏損失量70%~75%,采用塑料薄膜襯砌能減少滲漏損失量80%左右;對大型灌區渠道防滲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數提高0.2~0.4,減少渠道滲漏損失50%~90%。

(2)低壓地埋管道:低壓管輸水灌溉(簡稱低壓管灌)是以低壓管道代替明渠輸水輸水灌溉的一種工程形式。采用低壓管道輸水,可以大大減少輸水過程中的滲漏和蒸發損失,使輸水效率達95%以上,且具有管理方便、輸水速度快、省工省時、便于機耕和養護等許多優點。因此,對于地下水資源嚴重超采的北方地區,井灌區應大力推行低壓管道輸水技術。近幾年南方經濟條件的渠灌區也在大力推廣低壓管灌。由于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的一次性投資較低(與噴灌和微灌相比),要求設備簡單,管理方便, 農民易于掌握,故特別適合我國農村當前的經濟狀況和土地經營管理模式,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3)噴灌:噴灌有顯著的省水、省工、少占耕地、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勻和增產等效果,屬先進的田間灌水技術。與明渠輸水的地面灌溉相比,噴灌節水30%~50%,糧食作物增產10%~20%,經濟作物增產20%~30%,蔬菜增產1~2倍。但噴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作業受風影響,高溫、大風天氣不易噴灑均勻,噴灌過程中的蒸發損失較大等,而且噴灌的投資比一般地面灌水方法投資要高。

(4)微灌:微灌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術,包括滴灌、微噴灌、涌泉灌和地下滲灌。它是根據植物的需水要求,通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植物生長中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相對于地面灌和噴灌而言,微灌屬局部灌溉、精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約比地面灌節水50%~60%,增產20%~30%,比噴灌省水15%~20%。但微灌的工程投資也高,在國外被稱之為昂貴的灌水技術。嚴格地說,微灌不太適合大田糧食作物。

(5)集雨節灌:在干旱缺水的丘陵山區,選擇有一定產流能力的坡面、路面、屋頂,或經過夯實防滲處理的地方,作為雨水匯集區,將雨水引入位置較低的水窖或水窯內儲存,經過凈化處理,供農村飲水和農作物灌溉用水。應用集雨節水技術的地區多數是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地區,因此集雨節水灌溉一般是修建集雨水窖或蓄水池,并結合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三、加大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力度

在天然狀態環境下,地下水都會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含水層的離子交換作用和吸附作用有助于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濃度。人類活動排放大量的廢棄物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使自然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壞,改變了地下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使地下水污染物的濃度超過規定的指標。根據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地下水污染可以分為農牧業污染、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等類別。2009年3.22世界水日提出的口號是:“地下水――看不見的資源?!钡叵滤坏┯捎陂_發和保護不當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凈能力極弱,而且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直接對人類及其活動造成危害。因此加強對珍貴的地下水資源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應嚴格貫徹執行我國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規,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治理的力度,各級部門要高度重視起來,嚴格執法,不姑息,不懈怠,對污染地下水資源的企業或個人嚴懲不貸。其次,各個單位還應開展廣泛的宣傳工作,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信息媒體,提高全社會對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認識,增強全民環境意識,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節約能源,通過重復利用和舊物修理等各種有效方式以減少垃圾排放,從點滴入手保護有限的地下水。

在工業體系中應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從控制源頭開始,加大預防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積極倡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革和清潔生產,對重污染企業進行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不達標排放的必須關停。在農業體系中應該使用高效的灌溉技術及科學的耕作農作物的方式,盡量少施農藥、少施化肥,尤其少施合成農藥;將傳統的漫灌方式改為噴灌方式,不僅節約用水,還能減少灌溉用水對地下水的污染。另外對生活生產垃圾還應進行分類處理,合理回收再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垃圾運用先進技術進行處理,積極開發研究垃圾滲濾液的防滲技術,盡量減少因垃圾掩埋等不良方法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篇2

關鍵詞: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術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which mak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material quality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space will be fully utilized, therefor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workload will continue increase. However, there widely exist underground leakage phenomenon, s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ust do the work.

Keywords: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 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在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防水質量對工程的結構和相應的功能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防水混凝土是一種抗滲能力的混凝土,它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改善勞動條件、減少工程造價等等。因此,必須重視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以保證地下防水工程的質量。

防水在地下工程中重大作用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地下工程的防水在施工建設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防水施工質量的好壞嚴重影響著地下工程的功能以及使用壽命。目前,我們從各種新聞報道中可以了解到,由于地下工程結構的滲水威脅城市居民生命安全的事件越來越多,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充分做好防水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而提高其工程質量,以更好的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

防水混凝土的相應防水機制

防水混凝土對于地下工程施工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砂石、防水劑、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摻和而成,在進行配比時,防水劑可以和水泥發生反應產生許多的晶體,這些晶體填補了混凝土的空隙,使得混凝土的孔結構和孔級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由此可知,防水混凝變了原本混凝土內部結構毛細管的構造,大大減少了相互連通的毛細管網和混凝土的空隙,使得混凝土的密實性也得到了提高,進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水能力,實現了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

3.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質量非常重要,而一些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出現了許多的質量問題,包括表面和內部問題,有的混凝土表面出現了麻面、蜂窩、露筋、孔洞、縫隙、及其色差、變形等問題。還有的混凝土內部出現了孔隙和細微的裂縫。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要保證防水混凝土的質量。

如何提高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對地下工程滲漏水事故進行相關分析,可以得出地下工程施工質量大大影響著防水混凝土滲漏水的功能,這就要求做好施工中的各個環節的工作,全面把握好施工質量。

4.1 設置好防水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對于地下建筑,其防水混凝土會產時間的受到地下水的侵蝕和滲透等作用的破壞,就會影響到防水的功能,進而會破壞建筑結構的耐用性,減低建筑的安全系數。所以,做防水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工作至關重要。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要控制好水和灰的配合比,其配合比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防水混凝土的功能。第二,控制好灰和砂的比例,設置好合適的灰砂比就會獲得密實度比較高的防水混凝土。第三,提高砂率,防水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取決于砂率的大小,一般防水混凝土的砂率比要比普通混凝土的要高,但是也有限制,其比例也不能太高,不可超過40%。第四,由于過多的水會降低混凝土的抗滲性,因此為了提高防水混凝土的強度及其抗滲性,可通過選擇合適的外加劑來減少含水量進而達到要求。簡言之,在進行設置防水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時,要綜合考慮配合比中的各個因素,從而設計出質量好的防水混凝土。

4.2 把握好材料的質量和用量

進行施工前,需要對進場的相關材料進行現場抽樣檢驗工作,對于達不到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施工,而把握好砂石含泥量和級配是最主要的工作。如果混凝土在現場攪拌,那么必須進行i-t-R 系統使用前的校驗工作。人工添加膨脹劑及粉煤灰時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和培訓,務必添加準確,其保證誤差范圍≤0.5%。加入膨脹劑后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比普通混凝土延長 30~60s。

4.3 控制好鋼筋的配筋率

鋼筋的配置對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和抗裂能力的有力的,同時也能起到控制裂縫開展,減少裂縫寬度的作用。別一方面,配筋也將增加一定量的收縮應力,過大的配筋將會增加收縮應力,從而產生裂縫。因此,配筋率控制在 0.3%~0.5%較為合理。

4.4 根據防水施工的現場條件考慮相應的施工方案

防水施工前,要掌握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資料,根據工程現場條件來考慮防水施工方案。如地下水位很低,地下水位距底板標高相差較遠,防水施工時,應該主要解決地表水向工程基坑內的滲漏。如地下水位特別高,不是雨季地下水位也在 -3.00 m 左右,而工程埋深為地下兩層以下 -10 m,整個地下工程幾乎常年處于地下水的包圍之中,這對工程的防水就提出了較高要求。防水施工時,除主體結構采用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外,又增設了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強防水層,形成全封閉式防水。采用了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又增設加強防水層的防水施工,施工時要做好機械排水,必要時要準備備用電源。

4.5 控制好混凝土的拆模時間,并做好防水養護工作

混凝土宜延長帶模養護時間,拆模后的豎向構件,如地下室側壁等,應采用涂刷混凝土保護劑的方法進行養護。規范規定,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 14d,且澆筑完畢 12h 內必須加以覆蓋和澆水,建筑物的底板往往同時是大體積混凝土,因此必須根據施工季節及現場的施工條件制訂合理的養護方案,使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值均不大于25℃。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在施工完后應用防火草簾覆蓋,避免雨淋、烈日暴曬。緩膨型遇水膨脹橡膠條敷設完畢后,應立即進行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的施工,以免橡膠條被雨淋或其他因素影響,造成提前膨脹。聚合物水泥砂漿施工時,應對緩膨型遇水膨脹橡膠條進行保護,注意不要用尖銳器具將其劃傷,影響防水效果。底板卷材防水層施工時,封閉通道,只允許一個通道進出施工區域,并設專人 24 小時看守,提供軟底布鞋,進入施工區必須換鞋。防水卷材采用人工搬動,當使用塔吊時,嚴禁吊裝物料直接吊至卷材施工區,可吊至找平層上,再由人工搬動至施工區域。底板卷材防水層施工完畢后,應在現場用黃色警戒線,圈出保護范圍,并設專人負責看管;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進行防水保護層的施工。外墻防水層施工完后應按設計做好保護層,并及時進行回填土的施工。底板防水保護層施工前,應在防水層上用腳手板鋪設小推車行車路線,防止對卷材防水層造成破壞。底板防水保護層施工時,嚴禁使用鐵鍬等尖銳工具,應使用木耙扒平,木抹子拍實搓平。

5. 結語

如今,隨著地下工程的逐漸增加,出現了許多滲透水現象,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作為地下工程項目的重點,必須給予防水工程高度重視。這就要求從各個角度全面提高防水工程的質量,從而滿足人們的要求,保證人們可以安心的使用。

參考文獻:

[1]徐峰,陳彥嶺,劉蘭.涂膜防水材料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篇3

關鍵詞: 水質分析;腐蝕性;基礎勘察工程;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4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4-0316-021重要性

地下水含有各種化學成分,當某些成分含量過多時,會腐蝕混凝土、石料及金屬管道而造成危害。下面僅介紹地下水對混凝土的腐蝕作用。

地下水中的硫酸根離子SO42-含量過多時,將與水泥硬化后生成的Ca(OH)2起作用,生成石膏結晶CaSO4.2H2O。石膏再與混凝土中的鋁酸四鈣4CaO.AL2O3起作用,生成鋁和鈣的復硫酸鹽3CaO.Al2O3.3CaSO4.31H2O。這一化合物的體積比化合前膨脹2.5倍,能破壞混凝土的結構,降低其耐久性。

氫離子濃度(負對數值)pH<7的酸性地下水對混凝土中Ca(OH)2及CaCO3起溶解破壞作用。

地下水中游離的CO2可與混凝土中Ca(OH)2化合生成一層CaCO3硬殼,對混凝土起保護作用。但CO2含量過多時,又會與CaCO3化合,生成Ca(HCO3)2而溶于水。這種過多的、能與CaCO3起作用的那一部分游離CO2稱為腐蝕性二氧化碳。

基于地下水對基礎建筑工程的影響,極有必要對基礎勘察工程地下水的化學成分進行準確的分析、合理的評價。

2分析項目及方法

對于一般水質評價,主要分析項目為K++Na+、Ca2+、Mg2+、SO42-、Cl-、CO2-、HCO3-、pH值,堿度,游離CO2、侵蝕CO2等。

實驗室對于以上項目的分析,根據GB/T50123-1999標準,采用容量分析法,具體如下:①硬度、Ca2+/Mg2+/SO42-: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為滴定劑進行分析;②Cl-:用AgNO3溶液作為滴定劑進行分析;③游離CO2:用NaOH 溶液作為滴定劑進行分析;④堿度、HCO3-/CO32-/侵蝕CO2: 用HCl溶液作為滴定劑進行分析;⑤對于K++Na+含量的測定可以直接通過計算求得,不需試驗;⑥對于pH值的確定采用比色法。

3實例

實驗室為天津寶盈電腦有限公司辦公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提供的水質分析檢測報告(部分內容)如下:

水質分析檢測報告

工程名稱:寶盈電腦

采用標準:GB/T50123-1999 2007年3月15日

批號:47編號:2007-22

鉆孔號:39 取樣深度:——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20021-2001)及場地內4號孔、39號孔、83號孔地下水水質分析報告,地下水屬HCO3-(K+Na).Ca型水,pH值為7.4,中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及鋼結構的腐蝕性進行評價,其結果如表1、2、3。

根據以上判定結果,本場地地下水在干濕交替部位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地下水長期侵蝕情況下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地下水干濕交替部位,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弱酸性,腐蝕介質為Cl-離子;地下水都鋼結構有弱腐蝕性,腐蝕介質為(Cl-+SO42-)。

工程基礎勘察根據水質分析結果對地下水的作用和影響進行了評價,并提出相應預防措施的建議,為建筑地基設計提供依據。

篇4

【關鍵詞】水文地質;巖土勘探;作用效果;重要性

引言

在進行巖土勘探時,加強對水文地質的重視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水文地質進行合理的利用,不僅可以保證巖土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且還可以減少工作過程中資金的投入、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否則將會對整個工程的進行造成難以預估的危害。因此,我們必須對水文地質在巖土勘探中的作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加強人們對水文地質的重視程度。

一、水文地質在巖土勘探中重要性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進行巖土勘探的過程中,很容易忽略對水文地質的研究,這就導致了對于工程中的水文地質不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極其容易造成水文地質災害的發生,從而造成工程的停滯、威脅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為了保證工程能夠又好又快的進行,在進行巖土勘探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水文地質的研究,。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眾多的實例都證明水利地質對于工程能否順利的進行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對于一些建筑物來說,水文地質中的地下水的酸堿強度對建筑物的耐久性以及穩定性都有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地下水是正常水位以下的巖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的含量對巖土的性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從而也會影響著工程的質量。所以,在我國現階段,在進行巖土勘探的過程中加強對水文地質的研究已經成為工程建設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果不對這個環節加強重視,那么將會對整個的工程建設造成無法預計的危害,尤其是對于一些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如果在進行工程施工之前沒有對該地區的水文地質進行充分的調查和研究,那么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巖土工程災害,嚴重的還會造成一些自然災害??偠灾谶M行巖土工程的勘探時,必須加強對水文地質的研究和管理,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巖土工程中的資源浪費和資金的投入,并且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水文地質引發的一系列地質災害以及巖土工程災害等現象。

二、水文地質對巖土勘探的作用

(一)地下水的動水壓力容易對巖土勘探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對水文地質對巖土勘探的作用的研究中,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水文地質中的地下水的動力壓力對巖土勘探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正常情況下的地下水對巖土勘探工程的建設是沒有影響的,同樣也不會造成巖土勘探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但是在一些情況下,由于一些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地下水的動力壓力會產生一些變化,從而使地下水的動力壓力從自然狀態失去平衡,造成地下會產生很大的動力壓力。地下水動力壓力的產生不僅會影響巖土勘探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且如果動力壓力過大還會導致巖土勘探過程中出現很多的地質災害,例如管涌現象。在一些巖土勘探工作中,由于對水文地質的研究不當,甚至還會出現造成工作人員傷亡的現象。

(二)地下水位的變化對巖土勘探產生影響

在巖土勘探工程中,水文地質除了會因為動水壓力的變化對巖土勘探產生極大的影響之外,地下水的水位升降同樣會對巖土勘探的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當我們解決了由于地下水動水壓力的變化導致的巖土勘探的影響之后,還會出現由于地下水水位的失衡對巖土勘探產生嚴重的影響。地下水的水位失衡容易造成巖土內部結構出現損壞,從而使巖土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出現嚴重的問題,巖土表面出現裂縫或者巖土出現沉降,嚴重的還會造成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一般情況下,地下水的水位變化對巖土勘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地下水水位頻繁的升降對巖土勘探的影響。如果地下水的水位頻繁的發生升降,尤其是在一些膨脹性比較高的巖土區域,當這些膨脹性的巖土吸收水后,就會造成巖土出現明顯的膨脹現象,但是當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之后,這些膨脹性的巖土就會因為失水過多出現嚴重的收縮現象。當地下水的沉降過于頻繁時,就會造成巖土出現頻繁的膨脹和收縮,如果這些膨脹和收縮的程度過大,就會使巖土表面出現一些裂縫,從而影響巖土表面建筑物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如果地下水的水位變化頻繁,還會使地下水的動力壓力增大,從而使地下水的流速增加,導致巖土出現松動。

第二,地下水的上升對巖土勘探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地質因素和水文氣象等因素都會導致地下水位出現變化,同時,施工操作、降水量以及含水層的結構也會造成地下水位變化。在一些情況下,由于多種情況的影響,會造成地下水位出現上升。當地下水的水位上升后,巖土土層就會被地下水所濕潤和軟化,這就會造成巖土的結構出現變化,使巖土的穩定性和抗壓強度都會降低,這些現象的產生會造成巖土層出現滑坡的現象。另外,上升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之后,被侵蝕的巖土的性能也不能得到提高,甚至會由于各種因素造成巖土的性能進一步的被破壞。最后,地下水位出現上升還會使地下水的動水壓力增大,從而引發巖土出現移動或者形變,為巖土勘探工作的正常進行帶來極大的阻礙。

第三,地下水的下降對巖土勘探的影響。如果地下水的水位出現下降,那么不僅會使巖土表面由于缺水出現沉降、塌陷以及干裂的現象,并且還會造成地下水出現枯竭以及水資源的質量惡化的嚴重問題。這些現象的產生會嚴重的影響巖土勘探工作的進行,并且還會對人們的日常用水產生危害,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地下水抽取量的不斷增加,地下水的水位出現極為嚴重的下降現象,造成了巖土顆粒的粘附力嚴重下降,巖土內部的結構出現破壞,巖土上層的支撐能力大大減弱,嚴重的還會出現巖土層崩塌的現象,從而會對建筑物地基產生極大的破壞,對人們的人身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最后,地下水的水位下降還會導致地下水的補給量難以與使用量達到平衡,這樣就會造成地下水的含量逐漸的減少。另外,在進行地下水的抽取時,由于種種的原因還會導致許多的污染物進行地下水源中,嚴重的危害了地下水的水質,給人們的安全造成威脅。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巖土勘探工作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對水文地質在巖土勘探工作中的研究,充分的貫徹落實水文地質在地質勘探中的工作,有效的解決由于水文地質對巖土勘探帶來的影響,從而保障巖土勘探工作的正常進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永雄. 水文地質在巖土勘察中的作用探究[J]. 低碳世界,2013,20:120-121.

[2]吳翔. 水文地質在巖土勘察中的作用研究[J]. 江西建材,2014,09:234.

[3]陸海峰. 水文地質在巖土勘察中的作用[J]. 科技與創新,2014,10:156+161.

[4]藍強. 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及作用[J]. 山東工業技術,2014,24:48.

[5]李明慧,李敬婧. 淺談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作用[J]. 四川水泥,2015,02:323.

[6]王榮貴. 淺談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作用[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3:226.

參考文獻:

[1]王海松,臧子悅.適應性生態技術在工業遺產建筑改造中的應用[J].華中建筑2010.9

篇5

關鍵詞: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分析

中圖分類號:P6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水文地質問題對于工程勘察和施工極其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人們卻往往忽略水文地質勘察的問題。水文地質不僅是構成巖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巖土層的工程特性,同時也是工程中重要的環境要素,成為改變巖土層特征的因素之一。直接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研究的不深入以及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種巖土工程危害時有發生。所以,一定要注重地質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質工作,不斷完善各項制度。

1、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地下水既是巖土體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巖土體工程特性,又是基礎工程的環境,影響建筑的耐久性,對地下水正確的分析和評價,不僅關系到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明確建筑使用期限,而且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它可以分析地下水對建筑工程地區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影響,作出客觀的評價和預測。所以,加強水文地質的勘察是十分必要的,意義重大。

2、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主要內容分析工程地質勘察是為查明影響工程建筑物的地質因素而進行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質因素包括地質結構或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土和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自然(物理)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這些通常稱為工程地質條件。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后,需根據設計建筑物的結構和運行特點,預測工程建筑物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特點和規模,并作出正確的評價,為確保建筑物的穩定與正常使用提供解決方案。水文地質勘察設計的主要內容:

1、調查河流及小溪的水位、流速、流量、洪水標高及淹沒情況;

2、調查水井的水位、水量、變化幅度及水井結構和深度;

3、調查泉的出露位置、類型、溫度、流量和變化幅度;

4、調查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水位變化規律、變化幅度;

5、了解地下水的流向和水力梯度;

6、調查地下水的類型和補給來源;

7、了解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及其對建筑物材料的腐蝕性。在工程勘察過程中,如果不注重水文地質條件,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安全。結合筆者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在工程勘察設計的過程中,對水文地質問題的評價,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從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與影響,提出不同條件下應當著重評價的地質問題。如:①對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應評價水對鋼筋的腐蝕性。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應進行滲透性和富水性試驗,并評價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體沉降、邊坡失穩進而影響周圍建筑物穩定性的可能性。(2)工程勘察設計中還應密切結合建筑物地基基礎類型的需要,查明有關水文地質問題,提供選型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3)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響,預測可能產生的巖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4)在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狀態的基礎上,著重分析、預測未來人為活動中地下水的變化情況以及變化對巖土體和建筑物的影響。

3、分析由地下水所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一般來講,工程勘察的重點主要是巖土工程的損害程度,而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化及動水壓力兩方面造成的巖土工程危害是水文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正因如此,我們在研究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時,重點掌握以下三個層面:

3.1因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研究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化對于工程地質勘察來講是首要任務。大家都知道,水位的升降一般會受到季節和雨水的影響,這些屬于天然條件下的水位變化,往往邊幅不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很大程度上會感受到因人為因素引起的局部地下水位升降變化,而且這個幅度較天然因素是比較大的,當然,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也更為嚴重一些。一方面,先來看一下因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影響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降雨量增多,氣溫變化及人為灌溉施工等都有可能導致水位的快速上升。我們所要了解的重點是水位上升將會給巖土工程造成什么樣嚴重的后果。一般情況下,水位上升可以導致土壤沼澤化和鹽漬化,這樣增強了巖土及地下水對建筑物的腐蝕作用,導致工程地質潛在危險狀況加強。而且水位的上升還有可能使得河岸,斜坡等巖土體產生崩塌等嚴重的地質現象,這一點也是不容小覷的。對于一些特殊的巖土,由于水位上升很有可能造成結構破壞,軟化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水位的關系造成的巖土工程危害。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因為水位下降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情況。很多情況下地下水位的降低都是因為人為因素引起的。像是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修建水庫是對下游地下水過分的截取等都是導致地下水位驟然下降的原因。一點地下水位下降,地裂,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質災害就會源源不斷,水質惡化也將接踵而至,對于巖土體,建筑物的威脅程度將大大增強。

3.2因地下水位升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地下水的升降變化能引起膨脹性巖土產生不均勻的脹縮變形,嚴重若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別是低層或輕型建筑物的破壞。當地下水升降頻繁時或變化幅度大時。不僅使巖土的膨脹收縮變形往復,而且會導致巖土的膨脹收縮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脹性巖土地區進行工程勘察時應特別注意對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的研究, 特別地下水往往升降變化中高度和變化規律這對地基基礎深度的選擇有主要的參考價值。在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變動帶和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明顯的變化規律土體從上到下,有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由小大一小,壓縮模盆、承載力由大一小一大的變化規律。這是由于地下水位以上部位,經長期淋濾作用,鐵鋁富集,并對土顆粒起膠結和充填作用,增大了土拉間連接力往往形成“硬殼層”, 因而含水孔隙比小而壓縮模和承載力增高而位于地下水位變動帶的土層,由于地下水積極文替,土中的鐵鋁成分淋失,土質變松,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壓縮模量、承載力降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由于地下水交替緩慢,氧化、水解作用減弱,加之上扭土層的自重壓力作用,土質比較密實,因而含水貧、孔隙比減小,壓縮模承載力增高。 巖土特別是各類軟質巖石、風化殘積土、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等,其物理力學性質的變化規律,與地下水位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分析研究巖土物理力學的變化規律時,應充分重視地下水位這一重要影響因素。

3.3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狀態下動水壓力作用比較微弱,但是在人為工程活動中由于改變了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條件,在一定的動水壓力作用下,往往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巖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綜上,地下水對于巖土工程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水位地質在工程勘測中的重要性,所以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只有掌握好水位地質參數的測定方法,才能給工程勘測工作提供幫助,達到預防危險狀況發生的目的。

4、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措施

4.1高度重視水文地質,增強工程安全意識 領導帶頭高度重視水文地質,層層管理,提高全體人員工程安全意識。宣傳水文地質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范圍。

4.2完善評價機制,降低工程危害程度地下水位的評價機制需要不斷地完善,跟上工程的需要,地下水位的高低對建筑物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在進行工程地質勘查中,要對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采取分別對待的措施,從工程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影響和作用,并提早做出預測。

4.3跟蹤調查水文地質變化,全面掌握變化規律對工程的相關情況要全面的掌握,尤其是地基的基礎類型,并且對水文地質問題與地基基礎類型相關的問題調查情況,以備工作中的不時之需,提供充足的資料。 不僅要掌握地下水現在的狀態,更要掌握隨著工程的施工,實時跟蹤其變化的規律,以及可能發生的任何不良反應,提早做出應對舉措,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

篇6

[關鍵詞]水文地質 工程勘察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U212.23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150-1

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里,工程規模正在逐漸壯大,然而在工程建設中,會對地表環境及地質結構造成破壞,進而影響到工程效益。在工程勘察過程中,水文地質作為工程勘察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目前,許多工程勘察人員對水文地質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而造成巖土工程出現水害,不僅影響到工程勘察效益,同時也給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勘察效益,在工程勘察中就必須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對巖土工程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綜合探究,進而為工程勘察提供數據分析,保障工程勘察效率和安全。

1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危害

1.1水害

在工程勘察中,隨著對巖層開采的加深,就會出現地下水滲涌問題,一旦地下水滲涌量過大就會在勘察地區造成水害。同時,在天然條件下,地下水位一般是季節性變化,雨季地下水水位就會上升,反之,旱季地下水水位就會下降。當地下水水位上升時,就會造成土壤沼澤化,另外,地下水是處于一個運動狀態,地下水位上升同會對沖擊巖層結構,使得巖層逐漸軟化,出現流砂問題。隨著地下水滲涌量的在增加,當滲涌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使得工程基礎處于漂浮狀態,影響到工程建筑物的穩定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是因為認為不規則的生產行為造成的,人們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使得水位下降,進而引起地面沉降、坍塌,影響到巖土體結構,不利于工程建設。

1.2地質災害

在工程勘察中,地質災害時威脅工程建設的另一個重要災害。首先,在工程建設中,會對地質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當破壞力超過了地質環境的承受力時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如泥石流,進而不利于影響到工程效益[1]。其次,在我國工程勘察中,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綜合勘察的目的就是為工程建設提供合理、科學的數據依靠,在水文地質勘察中,地震災害時影響到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危害,如果缺乏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對工程地質結構缺乏科學、合理的數據考察,必然會增加這種災害的存在,進而造成難以計量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

2工程中加強水文地質勘察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工程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在工程建設規模擴大帶來有利一面的同時,對我國水文地質環境的破壞程度也在不斷加深,進而引發一些的問題,不利于我國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工程建設中因水文地質問題產生的工程安全、質量問題也屢見不鮮,嚴重制約了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了滿足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必須重視水文地質的勘察工作,提高水文地質勘察效率,為工程勘察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參考。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是影響工程勘察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在工程勘察中不能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就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如水害、地質災害等,一旦這些問題產生,就會影響工程勘察效率,進而影響到工程建設進度,不利于工程企業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正是由于巖溶水的危害,我國這些煤炭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進而不利于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2]。同時,在我國現階段的工程勘察中,如果工程區域出現水害,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會危害到廣大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進而不利于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工程勘察的目的就是為我國現代工程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參考,而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對提高工程勘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工程勘察中,做好水文地質勘察不僅有助于保障工程的經濟效益,保障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時也是促進我國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

3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的主要內容

3.1水文地質測繪

我國巖溶水含量比較多,這些巖溶水賦存于可溶性巖層的溶蝕裂隙和溶洞中的地下水,巖溶水的補給主要是灌式補給和潛入式補給。在水文地質勘探過程中,為了確??碧劫|量和效率,首先必須對巖溶水進行全面的了解[4]。然后對工程建設區域進行勘察,全面了解工程建設區域的水文特征,同時還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對工程建設地區進行人文地質測繪,通過測繪出來的圖像來研究巖溶水的形成條件、分布情況、埋藏條件及巖土的含水性

3.2地質勘探

地震勘探察技術是現代工程勘探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物探技術。在工程勘探工作中,為了全方面掌握工程地質結構特征,利用地震勘探技術。首先,先在目標地區制造一個地震波,地震波發生后會產生與地質相關的信息,利用地震探測儀來接受這些信息并進行相關的分析,從而判斷勘察目標的構造形態、地層產狀,初步控制主要斷層的落差以及地質結構特點。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地震勘察技術已經出現了反射地震技術、數字地震技術、三維地震技術等多種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水文地質勘察效率[5]。

4結語

水文地質勘察作為影響工程勘察效益的一個主要問題,水文地質勘察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影響到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水文地質勘察中,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以及一些地質災害對工程勘察工作效益有著決定向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勘察效益,就必須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掌握全控水文地質條件,進而工程勘察提供科學的數據參考,為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振偉. 淺析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 技術與市場,2014,01:22-23.

[2]王平道. 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淺析[J]. 科技風,2014,04:137.

[3]韋師圣. 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探討[J]. 民營科技,2014,06:3.

篇7

關鍵詞: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查;必要性

一、工程地質概述

工程地質只的是是調查、研究并解決各類建筑工程以及人類活動中涉及到的各種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的目的是為了查明各種工程地區的地質條件,客觀評價工程地區內的各種地質問題,預測建筑工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地質條件的變化以及對建筑工程的影響,選擇最優的施工地點,并對針對施工地區的不良地質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工程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有確定巖土組分、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組織結構以及對建筑工程穩定性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響,對巖土進行工程地質分類,在此基礎上改善巖土的建筑性能。

水文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地下水作為巖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地區基巖土體的工程特性。此外,地下水作為建筑物的環境條件還會影響到建筑工程基礎的耐久性以及穩定性。但是在具體的勘察工作當中,因為水文參數的利用很少會直接涉及到,所以水文地質勘察往往被當做一種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過程當中僅僅局限于對天然狀態下的水文地質條件作一些簡單的概括性評價。

二、水文地質勘查的內容

在過去的工程勘察工作當中,工程地質中的水文地質勘察內容往往比較單調和孤立,而沒有結合施工需要以及基礎設計綜合評價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具體影響甚至危害。因此因地下水問題造成的建筑基礎下沉以及建筑物開裂的質量事故屢見不鮮。針對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在今后在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當中應當主要考慮巖土的水理性質對建筑工程施工地區的水文地質問題作出客觀評價。巖土水理性質指的是巖土與地下水之間相互作用而顯現出來的一些性質。與巖土的物理性質相類似,巖土的水理性質與也是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重要標志。巖土的水理性質會直接影響到巖土的強度,進而可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穩定性。過去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當中往往比較重視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但對巖土水理性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對巖土工程地質性質作出一些片面的評價。

三、水文地質勘查的必要性

做好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分析地下水對建筑工程地區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影響,進而作出客觀的評價和預測。這不僅關系到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而且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水文地質勘查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防因地下水升降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升降超過一定程度有可能造成粉土以及粉細砂飽和液化而出現流砂、管涌等問題,也可能導致土壤鹽漬化、沼澤化而腐蝕建筑物。因此在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當中要密切注意并調查掌握地下水位的條件以及升降變化的情況。在自然環境中,地下水位往往是季節性變化,旱季水位下降而雨季水位上升,這種變換幅度小,并且是漸變的、區域性的。但是,城市中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地下水位局部地區的升降變化往往要比自然變化的幅度大,導致的巖土工程危害也更加嚴重,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對巖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原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并對巖土參數的可靠性、適用性進行評價,說明采用的試驗方法和取值標準、不同測試方法所得結果的分析比較,分層提供各項統計指標的范圍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樣本數(參加統計的數據的個數)、巖土參數的標準值或設計值。

(二)預防因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在自然狀態下,地下水動水壓力的作用十分微弱。但是在建筑工程活動當中,由于地下水天然動力平衡的條件被改變,在動水壓力作用下也會導致一些后果嚴重的巖土工程危害。如管涌、流砂以及基坑突涌等,需要做好這方面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當建議采用樁基時,應評價采用樁的適宜性;對樁的類型、平面布置、直徑、長度和樁基持力層,提出建議;對樁尖持力層的選擇進行論證;提出樁的側摩阻力和端阻力;提出單樁承載力的建議;在大面積堆載及欠壓密地區,尚應分析樁周土對樁的負摩阻力;對預制樁或沉管樁的沉樁可能性,進行論證;挖孔樁、鉆孔樁、沖孔樁的成孔工藝,成孔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施工技術措施,樁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和要求;對樁基工程設計、施工、檢測、監測的其他建議;一般應提出以樁的靜載荷試驗驗證或確定單樁承載力的建議。

(三)預防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與地下水位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尤其是那些風化殘積土、軟質巖石以及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等。所以要高度重視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變化的影響,做好預測和指導工作,避免建筑工程出現因工程地質問題而導致的質量安全事故。

四、結論

地下水問題是巖土工程問題的重點,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準確查明地下水位,提高資料的可靠行,對于建筑工程的基礎設計、持力層選擇以及防治工程地質災害等諸多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迅猛發展,工程地質中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勢必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切實做好水文地質工作將對提高勘察水平、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施工單位和相關人員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徐偉軍.工程地質勘察與水文地質[J].城市建設•下旬刊.2010 .

[2].田學君.淺析水文地質對工程地質勘察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0.

篇8

關鍵詞: 工程地質勘查; 水文地質; 研究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建筑行業不斷發展,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壓力不斷加大。在工程地質勘查中,水分地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對水文地質進行分析,就會影響項目工程的穩定性,嚴重的甚至會破壞項目工程的結構。在目前我國的工程地質勘查中,許多技術人員忽視了水文地質的重要性,加大了項目工程的風險,為了降低風險指數,對水文地質進行分析勢在必行。

1. 水文地質情況概述

所謂的水文地質情況,就是研究地下水的運動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研究水文地質,也就是研究地下水,只要掌握地下水的運動規律和性質,就能得到科學的水文地質參數。地下水在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兩種影響,第一是積極影響,第二是消極影響。具體來說,積極影響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地下水運動可以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第二,地下水運動能提升水資源的自凈能力,提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如圖1所示,地下水蒸發,形成降水,為植物提供補給。一部分降水被植物吸收,一部分降水在空氣中蒸發,還有一部分降水形成了地下徑流,也就是地下水,促進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第三,地下水的運動變化相對穩定,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小。第四,地下水運動可以改善局部氣候。就地下水運動的消極影響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落后的灌溉方法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第二,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利用會對水質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出現地面沉降。

2. 水文地質對項目工程的不利影響

2.1 地下水頻繁升降的不利影響

地下水頻繁升降會對項目工程產生不利影響。地下水經常會在外部條件的影響下發生升降變化。具體來說,地下水位會受到兩方面要素的影響,第一方面是自然要素,如果該區域降水過多,地下水位就會上升,如果該區域正處在旱季,地下水位就會下降。第二方面是人為要素,如果該區域的水資源利用率較高,地下水位就會較高,如果該區域的水資源浪費情況嚴重,地下水位就會相應較低。地下水位上升對項目工程的危害如下:當地下水位上升之后,周圍區域會出現鹽堿化等問題,而一旦出現鹽堿化,土壤的結構就會遭到破壞,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會下降,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坍塌等情況[1]。地下水位下降對項目工程的危害如下:當地下水位下降之后,地面會發生沉降,項目工程也會出現沉降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地震等問題。

2.2 地下水壓力的不利影響

地下水壓力會對項目工程產生不利影響。地下水壓力對項目工程的作用力相對較弱,但是仍然會對建筑物產生影響。導致地下水壓力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人為要素,當施工人員采用了落后的施工手段,就會打破地下水的平衡狀態,影響地下水的壓力。一旦地下水壓力發生變化,建筑物底部的承重結構會遭到破壞,建筑物的基礎會出現損壞的情況。

2.3 地下水下降的不利影響

再次,地下水位下降會對項目工程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因素。為了滿足發展需求,人們大量地開采地下水,在上游修建堤壩,以此來攔截水源,阻礙了地下水的補充。一旦地下水位下降,項目工程就會出現塌陷的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地震。除了對項目工程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之外,地下水位下降還有破壞當地得自然環境,導致水源枯竭、水質惡化,影響當地社會的和諧發展。

3. 應對水文地質問題的科學舉措

3.1 進行地質勘查

首先,為了科學應對水文地質問題,應該進行地質勘查。我國的科學水平不斷提高,地質勘查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先進,就目前來看,我國已經修訂了完備的地質勘查規章制度,形成了健全的地質勘查規范體系,對地質勘查工作的內容、目的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因此在進行地質勘查的過程中,勘探人員應該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勘探人員必須遵照我國的地質勘查規范,展開水文地質的分析工作。第二,勘探人員必須采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提高地質勘查的水平。第三,勘探人員要明確自身的勘探任務,對水文地質的各項參數進行獲取、分析和處理。

3.2 進行狀態調查

其次,為了科學應對水文地質問題,應該進行狀態調查。地下水會對項目工程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勘探人員必須進行狀態調查。具體來說,勘探人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勘探人員要對地下水位進行測量,并和以往的水位進行比對。第二,勘探人員要分析地下水位升降的幅度。第三,勘探人員要預估地下水位可能造成的風險,以此為依據采取防護措施。

3.3 提升重視程度

再次,為了科學應對水文地質問題,應該提升重視程度。當前我國許多建設單位都沒有提高對水文地質的重視,這些建設單位在展開項目工程的過程中,沒有對水文地質進行調查,給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了保障項目工程的質量,建設單位必須提高對水文地質的重視。具體來說,建設單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采用宣講會等形式,宣傳水文地質的重要性。第二,聘請專業的勘探人員,提升單位內部勘探人員的業務素質。第三,明確水文地質勘查對工程造成的影響,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3.4 進行規范學習

此外,為了科學應對水文地質問題,應該進行規范學習。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水文地質的勘查工作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就當前來看,我國已經成立了水文地質勘查的科學體系,國家已經提出了各項綱領文件,對地質勘查加以引導,為了提升水文地質的勘查水平,勘察人員應該遵照規范性文件上的內容,展開具體的勘查工作。具體來說,勘查人員要做到以下幾點:在進行水分地質勘探之前,勘察人員要掌握工作內容,全面理解國家規定的勘查技術方法。第二,勘察人員要計算自身的工作量,包括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劃分地段等等。第三,勘察人員應該不斷學習,使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時俱進,滿足現代化勘查的需要。第四,勘察人員應該不斷豐富自身的勘察經驗,提升實踐操作的水平,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

3.5 明確勘察目標

最后,為了科學應對水文地質問題,應該明確勘查目標。具體來說,勘察人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形成科學的水文地質勘查體系,規劃水文地質勘查的內容,包括對地下水埋藏的分析、對地下水類型的判斷等等。第二,要把水文地質條件和項目工程聯系起來,判斷水文地質條件對項目工程造成的威脅,并制定相應的防范舉措。

4. 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項目工程水平,施工單位必須進行地質勘查和狀態調查。

參考文獻:

[1] 曹輝. 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注意事項[J]. 民營科技, 2013(1):316-316.

[2] 姚壽斌. 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 華章, 2013(31).

[3] 姜王鵬程.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分析[J]. 科學與財富, 2015(16):81-81.

[4] 夏志堅. 工程地質中水文地質勘查情況分析[J]. 地球, 2014(9).

[5] 賴桂花.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分析[J]. 科技風, 2015(20):167-167.

[6] 鄭河. 關于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的探討分析[J]. 西部資源, 2014(6):142-143.

篇9

[關鍵字]地下水 城市地下水 勘測 注意事項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P641.7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5-152-1

1地下水的相關介紹

所謂地下水通俗的來講就是存在于地下的水資源,準確的說它是地下巖層、縫隙以及溶洞中這些包氣帶一下底層中的水源。作為地球上所有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相較于其他水源擁有水量穩定、水質好的優勢,這也是它成為農業灌溉、工業生產以及城市生活用水水源之一的原由。地下水也被稱為地下多孔介質中的水,其載體的介質包括孔隙和巖溶,

根據地下埋藏條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三大類。上層滯水是指大氣中的降水因為淺層巖石的隔離作用而停留在裂縫或者沉積層中的水;潛水是地表之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上的地下水,通常情況下我們掏挖泥沙時滲出的水就是潛水,有時因為水資源充足,當挖到水源聚集的時候會出現潛水流出地面形成泉的現象發生;而承壓水相較于上層滯水和潛水而言,地處的位置就更為深入了,它是埋藏較深的、賦存于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當井或鉆孔穿過上層頂板時,強大的壓力就會使水體噴涌而出,形成自流水,所以承壓水又被稱為自流水。

2城市地下水勘測的相關內容

2.1城市地下水勘測的必要性

城市地下水是人們生活、工作、工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因為人們過度對資源的利用,地下水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了各種變化,而地下水的變化也往往帶動其他許多相關方面的改變,例如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所以對地下水的勘測就非常必要,水利勘測是指為江河治理和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而進行的測量、工程地質勘察地下水資源勘察和灌區土壤調查等工作,而城市地下水的勘測,就是對保護城市用水安全,以及對城市各類水利設施的合理規劃,以便發揮城市地下水對城市人民生活、城市工業生產以及城市防洪建設工程的重要作用。

2.2城市地下水勘測技術

隨著對城市地下水的不斷重視,城市地下水的勘測也變得十分重要,而相應的城市地下水的勘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實際上城市地下水的勘測離不開整個城市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輔助,而其勘測技術也對城市地下水的勘測提出了重要的保障。例如在國家基準網與衛星定位技術,對于城市地下水的各種性質特點都能夠進行精準的勘測,同時運用到數字測繪技術和變形監測技術,對于城市地下水因為自然或非自然的環境變化,而形成變化做出最準確、最及時的補救措施,這種技術的運用往往是在于維護和管理的階段,具體的操作實施工作還是需要具體的勘探技術的,例如水利工程中普遍應用的大口徑鉆探技術和物探監測技術,這些技術都能夠快速、簡單并有效的勘測城市地下水的具體狀況。[1]

3城市地下水勘測的注意事項及難點解決方法

雖說城市地下水擁有水利工程建設中運用的各種先進技術的輔助,來進行其具體的勘測,但是因為人們過度運用城市地下水資源,以及生活、生產對于城市地下水的各種污染,對城市地下水的勘測帶來了巨大的考驗和難題,下面我們就具體介紹下城市地下水勘測中存在的難點和注意事項,并相應的提出具體解決策略:

3.1城市地下水勘測注意事項

(1)勘測地下水流向的極差。城市地下水的勘測,主要是為了對區域內的水資源進行評價,并且繪制水文地質填圖,從而提出對運用和飽和地下水最好的方法。地下水流向的確定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但是這一問題并沒有的最合理的解決方法,對于局部小范圍的地下水流向,由于水井密度達不到要求及資料的缺乏, 很難準確判斷。

(2)特殊土質下的地下水無法勘測。對于城市地下水的勘測,難免會遇到具有松散土質的區域,其下面的地下水往往不能加以利用,因為其本身礦化度高,不能飲用,而且在松散層下伏基巖為石灰巖時.由于無好的隔水底板,地下水下滲,也不可能找到孔隙水富水,無法勘測到地下水的具體狀況,這就為城市地下水的勘測帶來了又一大難題。

(3)地下水污染帶來的勘測難點。工業的不斷發展,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不斷破壞自然環境,工業與生活廢水的任意排放,由最先污染的地表水不斷向地下水進軍;[2]而且因為大氣的污染,使得污染物以降水的方式對地上與地下的水資源污染,再加上城市近郊長期使用的農藥和化肥對地下水都是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對城市地下水的勘測,也提出了又一大考驗。

3.2城市地下水勘測難點解決策略

(1)自然電位法勘測地下水流向。自然電位法就是通過觀測自然電場來解決某些地質問題。其中最常用的就是:“8”字型觀測點,其原理是地下水流動方向上兩測點間的電位差為極大,在其他方向上地下水的相對運動速度和產生的電位差都處于過度狀態,所以,“8”字型長軸所指示的方向即為地下水流的軸向。確定了地下水水流方向,對于水資源的評價,和水文地質填圖的繪制都有了明確的保證。

(2)重磁資料在地下水勘測中的應用。這一方法的應用可以簡單、準確的找到隱伏基巖地下水蓄水構造、導水通道及有隔水基底的孔隙水,有效的進行特殊土質下地下水的勘測,同時也使布置電法工作更具目的性,最終取得較好的地質效果。

(3)地下水防治污染相應對策。針對地下水污染而造成的勘測難問題,我們需要加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地下水評價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同時需要社會和相關國家部門加以重視,設立相應的規則條例,規范人們的行為。

綜上所述,各種勘測方法進入城市地下水勘測領域中,并且已經較為成熟,而且實踐中利用多種技術的結合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勘測的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操作難點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我們需要明確正視這些問題,運用具體的解決方案,來保證城市地下水的精準勘測,為城市地下水的各種應用做好最切實的準備。

參考文獻

篇10

1、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

一般的工程都要經過工程勘察、工程設計以及施工幾個步驟。其中。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勘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內容。水文地質勘察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出來。第一,地下水以工程原料為載體直接影響巖土體的工程特性。地下水是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之一,而巖土體的成分就包含有地下水。巖土體中的地下水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巖土體的工程特性。第二,地下水作為基礎工程的外在環境,通過與工程建筑物直接接觸而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由此可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現在好多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可是,由于地下水引發的問題有增無減,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提高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以提高工程地質勘察的工作效果。

2、水文地質勘察內容與類型

2.1水文地質勘察內容

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主要展開以下五方面內容: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質測繪、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鉆探以及地下水動態觀測。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是通過一些地面物探方法來尋找抽水試驗地點和鉆孔的位置。常用的物探方法有自然電場法、電測深法和淺層地震法。水文地質測繪則是通過實地勘測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形成以及巖土的含水性質,以解釋一些現象或者尋找水源富足的地方。水文地質試驗比較常用的方法是抽水試驗。通過試驗以獲得水質量的相關參數,而這些試驗結論可以供其他項目進行參考。水文地質鉆探的鉆孔常用的有四種形式:水文地質普查孔、水文地質勘探孔、探采結合孔和地熱井。地下水動態觀測則是為了便于今后進行水文地質計算提供實際性的數據。所以,為了今后能夠進行長期的觀察,在試驗與鉆探的時候,要記得預留一定數量的鉆孔。

2.2水文地質勘察類型

水文地質勘察類型是依據勘察目的進行分類的,它包括供水水文地質勘察、綜合水文地質勘察、特殊項目水文地質勘察和工程水文地質勘察。

3、水文地質勘察要查明的主要問題

3.1地下水的動態類型

地下水有兩種分類方式。依據儲存介質的不同,有松散巖類孔隙水、火山巖裂隙孔洞水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碎屑巖類裂隙孔洞水和基巖裂隙水。依據水利特征和埋藏條件的差異,有潛水、承壓水和上層滯水。

3.2地下水的補給、排泄條件和徑流

對于這類問題,常通過抽水試驗來查明。抽水試驗的深度也依據工程的需要來確定。一般的工程所做的抽水試驗,其穩定時間控制在8到24個小時。這樣簡單的抽水試驗所得到的滲透系數并不是十分精確。而對于一些相對更為重要的工程,所做的抽水試驗至少為兩次,這樣的試驗是降深抽水試驗。其最大降深水位最好和工程設計的水位降深標高一致。其所測出來的參數可以用來作為其他誰水質參數的計算依據。

3.3地下水的靜止水位和其變化的幅度

地下水的靜止水位和其變化的幅度常常需要通過觀測孔、抽水孔和測水管來觀測。而我們需要查明地下水靜止水位和其變化的幅度主要是為解決一些相關問題提供參考資料。例如,判斷砂土是否地震液化,計算地下工程的涌水量以及確定基礎深度和膨脹土壤縮深度等工程問題。

3.4預測地下水引起的不良地質作用

對地下水引起的不良地質作用,是依據勘察工作所得數據進行預測的。通過勘察結果所進行的預測,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夠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降低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失。某些地下水的不良地質作用有基礎上浮、地面沉降、塌陷、沼澤化、鹽漬化和海水入侵等。

4、水文地質勘察的必要性

4.1預防因地下水升降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常見的巖土工程危害有流砂、管涌、土壤鹽漬化和沼澤化等。對于不同地域其水位升降幅度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別。對于自然作用引起的水位升降,其變化幅度不是很大。自然作用主要指旱季與雨季的差異。而對于人口比較集中的城鎮,由人為的外力因素而導致的水位升降變化幅度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對在這種水位變化幅度較大的地區所進行的工程,其安全指數并不高。所以,對這些水位變化幅度較大的地區,在進行工程前,一定要對該地區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并做好相關工作。

4.2預防因地下水動水壓力作用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動水壓力變化與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有關。在自然狀態下的地區,其動水壓力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也就是說,其變化并不是很明顯。這是由于在天然動力處于動力平衡的條件下,自然環境對這種微小的作用是可以進行調節的。然而,對有人為活動參與的地區,由于,天然動力平衡被破壞,在外在壓力的作用下,對土壤結構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所以,對于工程涉及的地方,不僅要做好勘察工作,還要在此基礎上做好預測以及預防等工作。

4.3預防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由于地下水位對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甚大,而巖土作為工程建立的基礎,其物理性質對地質的影響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問題,所以,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對于保證工程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