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術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7: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急救技術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急救技術的重要性

篇1

    1急救重要性

    1.1急救的含義急救的含義就是搶救生命,人的性命只有一次,無權、貴、貧、富之分,應盡可能地搶救生命。

    1.2急救的任務急救的任務是以最短的時間挽回患者生命,必須做到爭分奪秒。1.3技術要求操作者必須有過硬的操作技術,靜脈輸液穿刺時只能一次性穿刺成功,盡可能做到一針見血。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搶救能否成功的要素之一,否則,可能由于重復穿刺而人為地失去最佳搶救時機而導致搶救成功率下降。

    2急救時靜脈輸液的操作過程

    2.1操作前的準備急救患者往往是病情嚴重或昏迷,醫護人員無法與其做到溝通,但又不能不了解其病情,因此須向護送者或其親屬詢問了解情況,從中捕獲有診斷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制定出合理的搶救方案,否則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如不詢問病史,急救時即用50%或10%葡萄糖注射液,可導致原有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致死。因此,必須與家屬作必要的了解和溝通,此環節雖然很普通、很簡單、很細小,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可忽略。另一方面,輸液前應仔細檢查藥液質量,如發現藥液有變化、混濁、沉淀、有效期已過或安瓶有裂痕等現象一律不能使用。一次性醫療用藥,如輸液管、注射器等包裝有無漏氣、過期,做到一人一針、一帶、一巾,一用一消毒,避免發生交叉感染。

    2.2注意配伍用藥常用的配伍用藥必須熟練掌握,以免急救時去查表,延誤了搶救時機。對新特藥的配伍藥物,可能配伍禁忌表中未列入,故須特別注意,最好不要隨意和其它藥物配伍,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2.3嚴格無菌操作必須做好以下幾點:①操作者在輸液前洗手、戴帽和口罩等以預防交叉感染。因這些患者往往是各類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及危重病等,抵抗力特別弱,容易發生交叉感染。輸液前洗手是對患者最簡單、最重要的一項保護措施,使患者不受任何交叉感染,從而贏得搶救的機會。②提倡一次穿刺成功。在急救時靜脈穿刺必須是一次性成功,雖然急救時往往都是垂危患者,靜脈塌陷不容易穿刺成功,越是這種情況越是要一次性穿刺成功,因垂危患者容不得第二次穿刺,因此,操作者必須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另外,反復穿刺易造成污染或靜脈炎,影響搶救時機或給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引發醫療糾紛。保護患者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因此,每個操作者必須苦練操作基本功,掌握好過硬的操作技術。③把好加藥關。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個體狀況和搶救的需要,遵醫囑科學、合理、依序、按時、按量地給藥,避免人為因素導至藥液的丟失,否則會影響急救的成功率。

    2.4確保輸液通暢操作者必須嚴密觀察輸液情況,以防患者煩躁或其它原因等造成輸液不暢或阻塞而影響急救質量,甚至造成死亡等嚴重后果。

    3小結

    3.1急救時應盡快洗手、戴帽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2急救時往往無法與患者作最基本的溝通,但必須與護送者或其親屬作必要的了解和溝通,以確保患者的安全。這個環節雖然很普通、很簡單、很細小,卻很重要,不可忽略。

    3.3急救操作時必須遵循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巾,一用一消毒的原則。在嚴格無菌操作的情況下,靜脈穿刺應及時、準確,必須是一次性穿刺成功,不得有誤,更不能有第2次或多次穿刺的可能,避免延誤搶救時機。因急救是以秒來贏得患者的生命,操作者必須有過硬的操作技術,平時多加強技術操作的訓練。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refo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management, training technical personnel, reasonable use of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of science, to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技術管理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

技術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一系列技術組織管理工作的總稱。建筑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是指以系統論的觀點,對構成施工技術的各項要素和施工企業的各項技術活動,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計劃與決策、組織與指揮、控制與調節。

眾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種復雜的多工種協同操作、多項技術的交叉綜合應用過程。由此決定著施工企業的技術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這里所指的“技術活動”,包括了由熟悉與會審圖樣、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開始,到施工過程中的商洽管理、質量檢驗、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全過程中的各項技術工作。“施工技術的各項要素”是指各項技術活動賴以進行的技術標準與規程、技術情報、技術裝備、技術人才以及技術責任等等。

二、注重技術管理

2.1技術管理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信譽乃至企業存亡的問題。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而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需要企業的技術力量、技術管理水平支撐和實施。

2.2建筑施工具有其特殊性。眾所周知,建筑的類型、樣式繁多,規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業受天氣影響較大,而復雜的多工種交叉施工、各項技術綜合應、工序搭接較多,在這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我們加強技術管理,進而去保證我們施工正常有序地進行,以便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標。

2.3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不斷地出現,同時承擔的新工程可能結構更復雜,功能更特殊,裝修更新穎,從而促使生產技術水平再提高,技術裝備再先進,技術管理要求更高,這也就使得施工技術管理顯得更加重要。

近年來,施工競爭日益激烈,技術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競爭優勢也較為突出。不少企業,盡管擁有雄厚的物質技術力量,但由于技術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競爭中卻處于被動的境地。如某大型國企投資500.6萬元在老廠房旁新擴建新重型裝配車間3000m2,參與競標的施工企業有七家,最后有甲、乙二家以接近的標的勝出,分別承擔三標段主廠房的東、西側72m×20.83m的連接施工(其中樁基部分預算費用85萬元)。甲為搶進度,地基開挖中自恃裝備精良,設備規格大,著手就連夜開工,一星期后數個樁打好,接著在靠近老廠房邊施工,不料老廠房墻面傾斜,地下水大量涌入,排水后由于土體失穩,墻面傾斜更大。原來,此地乃填湖而成,多巨石且疏松,工程陷入困境。而乙先對原地質檔案進行數個方案論證,做好技術準備工作才開始下鉆。結果半個月后,乙開始澆搗梁順利施工。而甲為處理墻傾斜,施工停滯不前。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不重視工程技術管理所產生的嚴重后果,足以說明技術管理在企業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管理作為永恒的話題,是關系到企業成敗興衰的關鍵。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抓“管理”這個關鍵。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技術管理則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技術管理,才能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進行,才能使施工技術不斷進步,從而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技術管理,可以逐步改變施工企業的生產和管理面貌,改變施工企業的形象,提高競爭能力。

三、技術管理工作的任務與作用分析

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運用管理的職能與科學的方法,去促進技術工作的開展,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技術政策、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技術工作的指標與決定,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范、規程,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以達到高質量全面地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從而使技術與經濟、質量與進度、生產與技術達到辨證的統一。

技術管理在整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保證施工中能按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發展規律要求,確保正常施工程序進行。

3.2通過技術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術業務水平,從而能預見性地發現和處理問題,把技術和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3.3能充分發揮施工人員及材料、設備的潛力,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四、做好技術管理工作的必要途徑

4.1明確技術管理的職責,注重技術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強化落實。建立和健全各級技術管理機構和技術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權、職、責。組織全體員工,特別是技術干部學習現行規范。尤其是對施工及驗收規范的學習,明確施工中各個分項、分部施工技術要求、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等要求,并以此來組織施工、檢查、評定和驗收。

(2)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組織技術學習、技術培訓、技術交流。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術業務素質,從而預見性地發現和處理問題,把技術和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3)發揚技術民主,鼓勵技術革新、創造發明,開展全員TQC活動,通過PDCA循環,解決技術瓶頸。

(4)通過技術管理,探索、研究與推廣新技術的應用,在行業中占據優勢地位。

4.2認真貫徹各項技術管理制度

貫徹好各項技術管理制度是搞好技術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學地組織企業各項技術工作的保證。技術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①施工圖的熟悉、閱讀和會審制度;

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場地總平面圖;

③施工圖技術交底制度;

④工程技術變更聯系單管理制度;

⑤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⑥材料及半成品試驗、檢驗制度;

⑦隱蔽工程的檢查和驗收制度;

⑧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制度;

⑨工程結構檢查、驗收與竣工驗收制度;

⑩工程技術檔案與竣工圖管理制度。

4.3不斷加強對技術工作的管理

技術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斷地加強技術管理組織機構和技術責任制,充分發揮好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點主要以下幾點:

(1)依據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各項規范、規程、標準和規定,并針對企業特點,適時地制訂、修訂和貫徹各項技術管理制度,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和補充。嚴格做到技術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對技術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檢查制度,按建制開展施工項目的總結評比,達到肯定成績,以利再戰的目的。

(3)實行行政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方法,大力培養和提拔技術業務人員,充分調動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積極性。

(4)注重人才,培養人才是提高管理技術水平的基礎。我們現在有些企業不注重人才培養,導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斷地發現人才,挖掘人才,同時不斷地對現有人才的培訓、學習,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五、結束語

為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應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結合本企業的具體實際去開拓一條技術管理的路子,大膽地實踐與創新,必將在建筑實踐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地質勘測 技術要點研究 創新

[中圖分類號] U652.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125-1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地質勘測技術也在進步,但是地質勘測工作有其特殊性,在工作的時候,不僅僅是要按照其規律進行,還必須有更適用的技術手段,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效率的提高。現在生活中,地質勘測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夠讓我們了解真實的地質信息,還能夠進行礦產資源的勘測。特別是如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的加快,在人類的發展中,礦產資源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所以面臨這種情況,我們必須保證地質勘測技術能夠滿足實際的需要,從而推動社會和人類的發展。

1我國地質勘測的主要工作內容

1.1地質勘測過程中對可以進行開發的礦山展開勘察

由于礦產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進行資源開發的時候,必須找到相應的替代資源,從而保障礦山的開發可以正常持續的進行下去,更好地保證經濟發展中所需要的資源來源。而地質勘測便能夠通過對礦區周圍進行合理的研究,從而對礦產儲量和生產量進行正確的預測,確定礦產資源以及其開發的最合適區域。

1.2對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進行一定的勘測

開采一個礦山的時候,相關的勘測單位必須根據礦山的一些實際情況進行開采的合理科學規劃,確保礦山開采能夠有計劃的進行。并且還應該加大對礦區的勘察范圍,對礦山開采范圍進行擴大。在勘察礦產資源的時候,必須確保使用的相關地質勘測技術是先進的,保證勘測的實際效果和準確性。在進行礦山地質勘測的時候,除了資源還必須注意水文以及相關地質環境的問題。

1.3對尾礦或者共伴生礦進行勘測

尾礦和共伴生礦的合理利用能夠更好地開發那些緊缺資源,并且將其合理的利用起來,所以必須做好相關的地質勘測工作,在勘測的時候對數據進行分析真實的了解礦山實際開發程度,確保資源能夠更好的利用。

1.4對關閉的礦山進行相關的勘測

對已經關閉的礦山進行復墾或者開發的時候,都必須根據法律的規定展開。做好礦山地質環境的全方位勘測,確保其環境穩定。

2在進行地質勘測過程中的相關技術要點

2.1展開相關勘測工作之前必須做好全面的統籌和規劃

由于地質勘測工作必須保證其工作的超前適度,所以必須要有全面的規劃。在落實各項勘察工作的時候必須根據社會的需要進行,并且地質調查的性質也應該是商業性或者公益性。在擴大勘察范圍的時候,應該根據區域的情況劃分地質,將地質勘測本身的先行性發揮出來,確保地質勘測的進行部署合理,條理清晰。

2.2不斷完善地質勘測體系

根據時代的發展,完善地質勘測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地質勘測的過程中必須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其機制中的一些關系,在對地方進行勘測技術管理的時候,必須加大力度,更好的起到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不斷地提高地質勘測技術水平,開創新的局面。此外還應該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或者和外資企業進行合作,做好礦產資源深度勘測方面的工作,從而保證地質勘測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3對各項技術進行研究,加強其合作

地質勘測相關技術使用的時候,還應該加強不同技術之間的合作。從而確保能夠開發研究出更適合地質勘測的新技術,實現各個領域之間的合作開發,真正的發揮出新技術的優勢,保證勘測技術的發展。并且在對其技術水平進行創新的時候,還應該注意相關體制的的創新。現在體制中的問題比較明顯,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教學和生產科研出現了很明顯的脫節,對于地質勘測而言科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學往往是存在全國各地的高校中,科研人員和教學人員的聯系比較少,這樣直接導致了二者的脫節,根本無法實現二者的鏈接。二者之間缺乏交流便很容易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2)在設備更新換代的時候,不夠及時。在我國三十多個地質勘測部門都存在設備先進程度不夠,并且人均擁有的設備量也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這種問題出現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進行地質勘測的時候不同管理系統之間的轉換和銜接滿足不了實際的需要。

面對這種情況,為了保證地質勘測技術能夠更好的發展,必須將實際地質勘測和科研教學結合在一起,確保各個領域能夠更好的進行合作。此外,還必須做好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從而提高我國地質勘測的技術水平。

(3)對重點進行突出,不斷拓寬地質勘測的領域

在進行地質勘測的時候,必須針對我們國家現在的資源以及地質條件的實際情況進行,這樣才能保證勘察的結果是符合資源開發實際需要的。我們國家應該不斷地對地質勘測工作的領域和服務進行加強,在確保經濟的條件下,提高我國地質勘測的實際效率和水平。

并且在進行地質勘測技術使用的時候,必須保證實際勘測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區域不同采用的相關勘測技術也有所差別,所以在技術使用的時候必須全面的考慮到弊端和有效性,找出勘察過程中的一些隱患。在實際進行勘察的時候,必須及時的對勘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其實際情況,并且做好技術調整,選擇最合適的技術,盡量縮短勘測時間。由于不同的技術使用到的設備和資金都有所差別,所以必須根據情況選擇技術,在使用技術的時候也應該嚴格的要求。

3結語

現在,我國地質勘測工作開展的已經比較成功,但是其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為了保證地質勘測能夠與時俱進,滿足實際的生產需要,必須對其進行技術改進。在進行創新的時候,必須根據實際的經驗進行,做好研究、學習以及總結方面的工作,給以后的地質勘測技術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維護國家的利益,確保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邱賢榮.淺論地質勘測各階段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08).

篇4

關鍵詞:市政道路發展;重要性;新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A

1.前言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汽車技術的運用,加快了汽車總量的上升,在現階段社會中汽車不斷普及的現狀下,對于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設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同時也是現階段城市改造和擴建的必然要求。所以為了能夠滿足現階段城市道路對于行車的強烈需求,我國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必須加快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術以及使用新技術。通過新技術的學習、掌握以及使用進一步的提高城市道路建設的總體效率,逐步的較輕市政道路建設對周邊居住、出行等的影響,同時還需要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提高城市道路的總體使用壽命,進一步的提高城市道路的質量和承載力,不斷地滿足人們對于現代化出行的需求。

2.現代化城市市政道路施工需求介紹

現代城市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比如汽車工業的發展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隨之未來的是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給城市的道路交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已經不得不面臨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主要問題,甚至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大城市已經相繼出臺了搖號購車的現狀,為的就是緩解現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的狀況。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改善現代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國內城市目前的主要應對措施就是加快城市道路的改建以及重建工作,為的是通過城市市政道路的改建以及重建來為現代化的城市交通良好的發展提供基礎。另一方面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現代城市的交通能力,目前來說必須加快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通過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地滿足現代化的城市道路發展建設的需求。通過一些相關的調研資料等可以明確地看出,城市道路施工技術需要滿足的條件主要是相對較短的施工工期、施工周圍的環境影響比較小、道路的承載力相對較高以及使用壽命相對較長等。為了能夠滿足現代城市道路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快新技術的應用。

3.現代市政道路施工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現代化的城市發展目前面臨很多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城市道路擁堵問題,為很多城市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設工作,而在進行城市道路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又會面臨很多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周邊的環境、或者是道路的使用壽命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給城市道路施工建設帶來了新的難題,那么在現代化城市飛速發展需求的今天,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只能夠盡快的尋求新的解決辦法,而城市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正是一個很好地方向。

首先現代化的施工新技術主要包括了冷再生技術的應用、預制雨水井檢查井以及彩色混凝土施工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都能夠提高現代市政道路施工的發展,滿足現代城市發展對于市政道路建設的需求,下面就針對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進行詳細的分析:

3.1滿足城市道路建設工期的需求

對于現代化的城市道路建設施工工程來說,主要的分成了兩個主要的工程部分,一方面是改建;另一方面是新建。改建就是將原有的舊的不能維持正常發展需求的市政公路進行重建和翻新處理;新建就是根據城市自身發展規劃進行新道路的建設。那么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一些老舊城區的周圍居民的自身出行以及周邊交通狀況的整體影響、新建的城區施工對于城市道路的需求因素等的綜合影響,所以市政道路工程的整體建設必須加快整個工期的控制和管理,進一步的縮短城市道路建設的工期,較少對于周邊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影響。通過城市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縮短整體的工期,進一步的滿足縮短工期的需求。對于城市中新建的城區來說,道路施工的建設是整個工程建設的基礎以及前沿環節,為了能夠進一步使新建的城區在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以及人員運輸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建城區的市政道路建設更是需要在保證整體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的較少整體的工期,這樣就能夠給新建城區建設工作節省更多的時間。所以對于這種需求來說,現代化的城市市鎮道路建設必須加強新技術的應用。

3.2減少對周邊建筑的影響

對于現代化城市市政道路建設來說,由于現代城市居住人口以及用地等狀況的緊張,再加上一些新的設計理念以及不同城市不同的道路擴建需求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比較小,而這種趨勢正在不斷地強化,而現代城市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很好地減少市政道路施工建設對于周邊的建筑群的影響。首先市政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能夠保障周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能夠有效的保障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

3.3滿足市政道路承載力需求

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包括了棚戶區的改造以及老舊樓房等的改建工作等,這些作業都必須使用承載量比較大的測含量進行,而且還需要不斷地穿梭,這就會對道路的承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這也是現代城市改造以及發展的需要,所以對于市政道路的承載力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所以針對這一方面,市政道路承載力需求的不斷提升,要求的是現代城市市政道路建設應高有新的設計標準以及新的施工技術的使用,為城市的建設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

3.4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壽命

現代城市市政道路有一項重要的后期維護工作,這其中包括了對于市政道路的維修、養護以及維護等,而這些后期的工作都將會影響到周邊的交通,之后又會加重城市交通的壓力。所以為了能夠很好地較少這些維護工作對于城市交通的影響,必須加快新技術的應用,新技術的應用主要的是為了能夠減少后期的維護工作,延長市政道路的維護周期,提高市政道路的交通運輸能力,進而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壽命。

3.5市政道路施工對于環保的需求

城市的道路施工對城市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其中對于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可能會引起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能會破壞周邊的自然人文環境。而這些都是很嚴重的問題,都會影響城市的整體環境,破壞城市的整體環境。所以為了滿足市政道路施工對于環境保護的需求,現階段必須盡快的促進新技術的應用。例如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路基的填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新技術做好前提的基礎開挖工程,避免水土流失的出現。

4.加快企業技術水平提高,保證新技術的應用

上面我們主要闡述的就是市政道路施工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我們可以看出施工新技術的應用在現代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作用非常的顯著,所以當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針對目前的強烈需求,相關的施工企業應該盡快的推動自身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給市政道路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我國市政道路工程新技術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盧翔輝,呂向東.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的應用[J]. 科技風. 2010(14)

[2] 藏留洋,劉小琴,齊海云,王金鑫.生態學原理在城市改造中的應用——以天津市為例[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8(07)

篇5

此外,許多新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還存在設計課堂導入困難、不得法的問題。他們想精心設計導入,但又不得方法,教學效果不好。而許多的老教師則會出現導入模式固定,導入內容陳舊,使用多媒體技術困難等問題。在這樣的現狀下,筆者認為,關于美術課堂導入的研究應盡快完善,從而使新老教師對課堂導入都有更深入、直觀、具體的了解,指導教師設計、實施課堂導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即是在此想法之下的一些探討和嘗試。

1 課堂導入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領學生從其他科目切換到美術課堂,從課外休息回到課堂學習,從上節課的舊知識承接下節課的新內容,課堂導入起著重要的承啟作用。

課堂導入的作用有:活躍課前氣氛,凝聚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銜接新舊知識,揭示課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創造利于教學的情景等。

課堂導入時間雖短,但卻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跳過導入直接進入教學,不但會使學生思想上準備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更會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重視課堂導入還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往往需要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這就促使其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要想將課堂導入設計好,教師必須在平時加強學習,不僅是教育理論、專業知識等的學習,還有對新生事物、理念的了解。只有不斷學習,提高素質,才能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 課堂導入的原則與方法

2.1 小學美術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

(1)控制時間。課堂導入的時間把控是非常必要的。課堂導入雖然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它并不是教學的內容,更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它的時間不可過長。過長的導入會打亂教學節奏,使學生的學習動機降低。但導入時間過短則起不到相應的作用,如同化學反應不充分一般。美術課堂更是如此,因為美術課是一門側重實踐操作的課程,必須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讓學生自主實踐上。

(2)易于理解。課堂導入處于教學的開始,教學的過程應如一場戲劇的展開,如歌曲的播放,循序漸進。如果一上來就用一些學生還未能理解和掌握的專業語言,或是直接講解有難度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不僅要用簡單、形象的語言替代美術中的專業名詞,也要找到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使學生易于理解。尤其是人物畫、抽象畫這種較難理解和掌握的教學內容,更需要教師通過簡潔易懂的語言,加上一些有趣的課堂設計,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設計有趣。課堂導入應盡量富有趣味。美術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美術課就是以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在美術課堂中,應使學生感受到自由、有趣,避免一板一眼的教學方法。

(4)啟發思考。根據課堂導入的作用來看,它不僅僅有引入教學內容等作用,它最有意義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起學生主動思考。美術是一門極需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課程,設計一個富有啟發性的課堂導入,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多些思考,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結合實際。這里說的實際有兩個層面。第一是客觀實際,即學校的教學條件。第二是指實際生活,如當下大熱的《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對小學生群體起著廣泛的影響。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游戲方式,將其引入課堂中來,如發放任務卡、游戲分組等。這樣既能使學生感到有趣新穎,也滿足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賦予了其角色意識。

2.2 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

課堂導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導入和舊知識導入法。直接導入類似于寫文章開門見山的手法。這種方法直截了當、對象鮮明,但這種導入方法是以老師經驗為主導的,缺乏對學生生活體驗及經驗的引導、啟發,不利于學生心理充分準備和學習興趣的激發。而舊知識導入法是由學生已經了解或掌握的舊知識出發,過渡到新的教學內容。這種方法適用于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游戲導入、視聽導入、問答談話等導入方法。游戲導入是一種互動性強、輕松有趣的導入方法,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游戲導入一定要把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不能單純為游戲而游戲。游戲只是手段,落腳點依然是教學。游戲的形式多樣,如猜謎語、變魔術等。

視聽導入法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播技術發達的背景下出現的。現代課堂變得越來越科技化、智能化。教學中,聽音樂、看圖片、看視頻等已是非常普遍的行為。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更立體、更全方位地觀察或是理解教學內容,比單單用語言描述要豐富得多,更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在《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漫步中外園林藝術》這堂課中,吳蓉教師就通過《牡丹亭》昆曲視頻導入課堂,效果出眾。

問答談話則是在美術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教學內容,或通過提問,或娓娓道來,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聯想、觀察,逐步引出教學內容。這樣的導入方式是最為普遍和常用的。尤其是在沒有多媒體教學工具時,談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最簡單、直接的交流方式。

篇6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新課標;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8-0028-01

勞動與技術課程是小學階段一種開放性的實踐性課程,它的課程目標與其他學科課程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勞動與技術課程在內容上雖然沒有一定的體系化標準,可是勞動與技術的課程目標是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增強他們對自我、對自然、對國家的社會責任感。它的課程目標對具體的活動主題以及開展的活動項目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為給學生今后的生存與發展打好基礎,應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勞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素質。文章對勞動與技術教育在新課標中的重要性進行研究。

一、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根本立足點,是學生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因而,要科學制定勞動與技術的總目標以及開展各種活動項目的課程目標。這就需要結合學生的愛好、興趣、需要和動機,以及孩子的年齡特征,制定開展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各類目標。比如,教學“快樂的紙貼畫”時,教學目標要求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完成一幅有生活情境的剪貼畫,但學生對此類教學設計沒有接觸過,所以感到無從下手。這時,教師就請學生思考三個問題:(1)你們準備這幅畫以什么為主題?先命名。(2)畫中會有什么?它們的位置分別在哪里?(3)在小組內,每個同學怎么分工?三個問題一提出,學生很快進入了合作學習的狀態。各人發揮所長,在組長的協調下進行了分工,貼、畫、剪,忙得不亦樂乎。但總有幾個學生沒有聽從安排,以自我為中心,拖慢小組進程,甚至進行不下去。這時,教師就要教會小組長起好協調、指導的作用。教導學生向同伴學習應成為教學過程的本身,貫穿于教學內容的學習之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二、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是制定勞動與技術課程各類目標的基本依據。現在社會發展非常迅速,信息時代的知識更新速度明顯加快,這要求我們的學生必須具有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動手操作與實踐能力,具有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特別是要具有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學校的課程要有利于合作意識、民主意識與環保意識、創新思維意識等的培養。這些綜合素質與基本能力,是新時代社會發展對我們孩子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勞動與技術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育目標要具體體現這些基本要求。

三、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的學科不斷產生,學科門類日益趨向精細化,同時各學科門類之間的綜合性不斷加強,需要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廣博的知識。因此,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各類目標,需要充分考慮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1)勞動與技術課程強調實踐性。它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創新性、反思性、研究性、發展性的實踐。學生通過一定的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親自參與與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與社會,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能力。(2)勞動與技術課程強調學生走出書本,走向自然與社會,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進行學習與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實踐研究、綜合探究、合作學習、生活學習、探究發現,是學生知識與能力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不可把學生再次捆綁在書本中進行教學,否則與新課標的理念是不一致的。(3)勞動與技術課程真實地體現了學生是教育和發展的主體,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積極主動地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視野得以開闊,知識得以豐富,個性得以發展。(4)勞動與技術課程根本的課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讓他們認識社會,感受生活,為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情感和態度奠定基礎。

四、課堂教學的需要

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實踐素養,所以,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知識的實際應用、實踐的發展史或是知識的產生過程方面組織學習,歸納原理或概念,使學生學得實際些,理解得深刻些。要通過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讓學生深刻理解生活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形成深刻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對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作出積極響應,從而讓學生適應社會及科技的發展。

五、結束語

勞動創造財富,也使人精神振奮。為給學生今后的生存與發展打好基礎,應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勞動。勞動與技術課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技能基礎學科。新課標體現了課程計劃規定的培養目標,突出了勞動技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反映了素質教育對勞動技術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勞動技術課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志敏.當前中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2(03).

[2]王貴春,沈月飛.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有效合作學習[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03).

[3]洪明,張俊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導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篇7

關鍵詞:測量技術;工程質量控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 P21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也隨之不斷增多,建筑工程的質量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是因為建筑工程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工程本身的適用性和項目的投資效果,同時也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基于此點原因,必須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加以高度重視。工程測量技術作為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工程測量的發展概況

1、工程測量的涵義

工程測量技術指在工程建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中運用的各種測量理論、方法和技術的總稱。

2、我國工程測量的發展過程

我國近代以來工程測量可追溯至1932年,同濟大學工學院高等測量系正式成立,成為當時國立大學中唯一的測量系,并成為我國民用測繪高等教育事業的發祥地。傳統工程測量技術的服務領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礦山等部門,其基本內容有測圖和放樣兩部分。現代工程測量已經突破了僅僅為工程建設服務的概念,它不僅涉及工程的靜態、動態幾何與物理量測定,而且包括對測量結果的分析,甚至對物體發展變化的趨勢預報。我國工程測量的發展可以概括為“四化”和“十六字”,所謂“四化”是:工程測量內、外業作業的一體化;數據獲取及其處理的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的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的數字化。“十六字”是:連續、動態、遙測、實時、精確、可靠、快速、簡便。

3、地面、空間測量儀器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出現許多先進的地面測量儀器,為工程測量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如:光電測距儀、精密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電子水準儀、數字水準儀、激光準直儀、激光掃平儀等,為工程測量向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工程控制網布網、地形測量、道路測量和施工測量等的作業方法。

二、工程測量對于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1、工程測量在建筑定位時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在工程開始施工前,首先通過測量把施工圖紙上的建筑物在實地進行放樣定位以及測定控制高程,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準。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測量精度要求非常高,關系整個工程質量的成敗。在施工行業里也發生過類似工程質量事故:圖紙上建筑物的正北方向變成了正南方向,事故的處理結果是:把已經建好的房子重新砸掉,再從零開始。可見建筑物的定位測量是多么的重要。

2、工程測量在基礎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在基礎施工階段,基礎樁位的施工更加需要準確的工程測量技術保證。一旦樁位偏差超過規范要求,將會引起原承臺設計的變化,從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嚴重的樁位偏差將會導致樁位作廢,需要重新補樁等處理措施,一方面影響了施工的進度,另一方面,改變了原來的受力計算,給建筑物埋下了質量的隱患。

工程測量對于基礎墻柱鋼筋的定位放線也尤其重要,否則將導致嚴重的質量事故發生。對于結構復雜,面積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細致的進行測量放線,才能保證墻柱鋼筋綁扎質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況的發生。

在土方開挖及底板基礎施工過程中,設計要求,在底板、承臺、底梁的土方開挖時,盡量避免撓動工作面以下的土層,因此,周密、細致的測量工作能控制土方開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亂挖。從而能保證墊層及磚胎膜的施工質量,對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義尤為重大。另外墊層及樁頭標高控制測量的精度,是保證底板鋼筋綁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3、工程測量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工程測量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墻柱平面放線、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樓板、線條、構件的平整度控制、主體標高控制等。其中墻柱平面放線的精確度,直接影響建筑物的總體垂直度,對墻柱鋼筋綁扎、模板施工的質量產生致命的影響。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畢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測量放線。通過測量放線,不但能夠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據,并且能及時發現上一道工序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使得其他專業的施工人員及時處理已經發生的質量問題,避免了問題的累積,防止發生質量事故。

進行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測量時,除了作好每層樓的垂直度觀測,為專業質檢人員及時檢查、調整提供控制數據以外,還可以為施工人員提供更詳細的豎向控制線。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壞是直接反映施工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別在中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垂直度偏差過大,必須通過裝飾階段的抹灰等措施來彌補。除了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不說,還會埋下一個隱患:抹灰的厚度過大,容易造成墻面空鼓,從而引發外墻滲漏等質量通病,更嚴重的情況會脫落,導致高空墜物的危險。

4、工程測量在裝飾裝修施工階段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建筑物經過裝飾裝修階段將成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業主使用,前期主體所遺留的質量缺陷問題必須通過這一階段進行整改、處理、隱蔽。所以這個階段的測量工作的精度、質量直接影響到該工程的總體質量。

該階段測量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室內外地面標高控制;外墻裝飾垂直度控制;局部構件、線條的施工放線,內墻裝飾平整度、垂直度測量等工作。其中室內外地面標高控制線是保證建筑裝修地面整體平整度的重要依據;磚砌體平面放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圖施工的前提條件。外墻裝飾垂直控制線的測量精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外墻的整體裝修質量,是外墻抹灰、墻面磚、幕墻施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據。

5、工程施工及使用階段的變形觀測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

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在施工過程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通過觀測取得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監測建筑物的狀態變化和工作情況,在發生不正常現象時,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質量事故的發生。變形觀測具體包括:基礎邊坡的位移觀測;建筑物主體的沉降觀測;高層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觀測等。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邊坡及道路坍塌、樓房及橋梁倒塌等安全質量事故屢見不鮮。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做好建筑物的變形觀測,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三、工程測量在工程應用中的進一步發展

1、在變形觀測數據處理和大型工程建設中,將發展基于知識的信息系統,并進一步與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工程與水文地質以及土木建筑等學科相結合,解決工程建設中以及運行期間的安全監測、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各種問題。

2、大型和復雜結構建筑、設備的三維測量、幾何重構以及質量控制將是工程測量學發展的一個熱點。數據處理中數學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識將成為工程測量學專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結語

總之,工程測量與工程施工質量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測量工作在施工質量控制管理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田茂勇.論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城市建設.2011(14).

篇8

【關鍵詞】路橋工程 施工 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 A

一、編寫好路橋施工方案

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主要目的是提高工程質量、合理安排工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項目工程施工的整體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了讓施工進程的順利開展,保證現場的合理布置,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順序與工藝流程,采用兼顧工藝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案是直接影響施工質量的關鍵。也就是說,在施工過程中,對人力與物力、主體與輔助、供應與消耗、生產與儲存、專業與協作、使用與維修、空間布置與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部署的方案,作為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的指南。

每個工程項目施工的準備階段,其項目經理部組織管理成員,按既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認真按照施工圖施工,依照現行的施工技術操作規程、施工規范及驗收規范、質量檢測評定標準進行檢查和驗評。施工方案的確定,關系著施工過程的工程質量,以及整個工程的全面管理與項目的總評,及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路橋工程控制

一般情況下, 我們把涉及到業主的投資、財務和費用等方面的監理工作統稱為工程控制, 這種處理對監理中的主要業務工作進行了概括, 但卻模糊了不同的概念和方法, 可能會導致忽視某些重要問題。事實上, 路橋工程的工程控制一般包括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和成本控制。

2.1工程投資控制

路橋工程投資控制是一種“事前”行為,業主為了實現一項工程的經濟效益最大化,事前需要聘請專業咨詢人員研究投資的最佳機會,測算項目的投資額,分析項目投資的經濟效益和選擇最經濟的投資方案以及進行工程投標標底的編制、投標價的審核、投資額的變更控制、竣工決算審查、項目建成后的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核定、投產項目投資效果的分析考核和項目使用費的經濟分析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工程投資涉及到從工程項目的投資機會研究、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和運營,直到工程項目壽命終結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

2.2工程成本控制

相對投資控制而言,路橋工程的成本控制一般發生在路橋工程項目設計以后,即是一種“事后”控制,更體現在路橋施工階段。一般而言,業主需要委托監理單位的監理工程師來編制業主在該項目上的資金支出計劃,分析工程成本的變化和進行工程成本控制。

三、路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建立相應的路橋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企業應充分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并基于此簡歷某項目的質控體系,與此同時,還應建立一套監督管理制度,完善招投標的制度,提高群眾的監督責任意識,形成一條多元化的質量監督體系。

3.2提高工程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技能

施工人員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因為這將決定施工項目的質量好壞,并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只有具有高技術、高使命感的施工人員才能建造出科學合理安全的路橋,并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因而企業相關部門應在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和加強他們的技術培訓方面多做功課。

3.3提高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的選擇是質量控制的第一步。基于市場存在很多假冒偽劣材料的情況,在選擇材料時尤其要把好采購關、檢測關、運輸關和使用關,確保材料的品類、規格、數量和質量。材料在保管時,要分類堆放,從組織分工、制度制定、技術措施和執行落實上加大力度,加強管理,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3.4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流程,規范施工過程

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固守陳舊的技術和工藝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弊而沒有利。更新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和工藝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極為重要,不僅會從各方面降低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大大縮短了工期就使得企業能夠早些收回之前的投資。

四、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方案是工程質檢的重要依據,實現了工程質量目標

在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的驗收、檢查、驗評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對檢查制度進行全面的完善,對工程所要遵循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建設工程施工技術操作規程進行設計,這就使工程的各項工序都能夠按照預定標準進行,尤其是能夠按照技術方案中的具體規定對工程進行檢查和驗收,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施工人員在對路橋工程展開工程測量工作時,其不僅要考慮到工程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要考慮到工程的效益問題。其中,測量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和測量儀器的優良好壞都是影響著路橋工程測量工作的根本因素,同時也是影響著工程后期是否能夠順利運行的重要所在。因此,在對路橋工程進行工程測量工作時,施工人員不僅要積極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要懂得儀器設備的合理運用,嚴格按照規劃設計進行測量,在以經濟效益與質量優化為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與質量,進而保證路橋工程完工后能夠以完善的姿態造福于社會。

【參考文獻】

【1】余勇,葛濤. 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理控制[J]. 河南科技. 2011(04)

篇9

【關鍵詞】 腰椎術后; 腰背肌鍛煉; 中醫五音療法

中圖分類號 R68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0018-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mbar back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 of TCM therapy in tone.Method:Selecting hospitals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60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erci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ck muscle exercise guidance,the exercis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 tone.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umbar surgery; Waist and back muscle exercise;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 tone

First-author’s address:Heng County TCM Hospital,Heng County 5303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009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骨科常見病,會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壓迫腰神經根,是臨床上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臨床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而手術具有一定創傷性,容易出現炎性反應,影響康復[1]。中醫治療在既往臨床中具有顯著療效,為此特選取筆者所在醫院部分腰椎術后患者采用腰背肌鍛煉結合中醫五音療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腰椎術后患者,排除標準神經官能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伴有腰椎滑脫、腰椎骨折、腫瘤等病變、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疾病、嚴重腰椎間盤突出且伴馬尾神經損傷癥狀及體征者[2]。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鍛煉組和對照組,各30例。鍛煉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24~80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23~75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經筆者所在醫院倫理會同意,且知曉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腰背肌鍛煉指導,鍛煉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中醫五音療法。

1.2.1 腰背肌鍛煉指導 兩組均予以鍛煉指導,分三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術后第1天開始于病床上完成:(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法: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雙膝盡量平行貼于床面,雙足背伸、背屈。(2)直腿抬高法: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左腿膝部向床面壓,足背伸,緩慢抬起至30°~70°后放下,以無疼痛為宜,雙下肢交替進行。(3)踝泵鍛煉法:患者仰臥,抬起雙腿,距離床面5~10 cm,做踩單車動作,腿盡量繃直,回收時足背需盡力回勾,雙下肢交替進行。第2階段于術后第7天開始:(1)五點支撐法;患者仰臥,屈膝、吸氣,用頭、雙肘及雙足作支撐點,弓型撐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處于過伸位,盡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后,呼氣、還原。b.四點支撐法:即在前者的基礎上,以雙手、雙足四點支撐,作拱橋式鍛煉。c.三點支撐式:仰臥屈膝,雙臂置于胸前,吸氣,頭及雙足撐起全身、離床,呈弓型,呼氣后還原。每個動作連續做5~10次,動作到位后每次堅持5~10秒,放松3~5秒,交替重復,活動幅度由小到大,頻率由慢到快,循序漸進。2次/d,30 min/次,分別在早上7∶30-8∶00及下午16∶00-16∶30兩個時間段開展。(3)第3階段于2周后逐漸加強腰背肌肉的鍛煉,如“飛燕式”功能鍛煉,注意腰背部活動的自我保護。同時患者在腰圍保護下開始下地行走,進行腰背肌鞏固鍛煉,教會蹬腳、踢腿、伸展、轉腰、懸拉、快速行走、退步行走、慢跑和游泳等運動的方法。

1.2.2 中醫五音療法 由專職護士在術后第7天鍛煉指導過程中,針對患者辨證分型予以中醫五音法:(1)氣滯血瘀型:有外傷史,疼痛難耐,有固定壓痛點,舌紫暗、瘀斑,脈弦緊或澀。可選宮、商音,前者可選曲《春江花月夜》、《閑居吟》等,后者選《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可調節脾肺,順暢氣機,助運化之功。(2)濕熱痹阻型:病因不明,腰腿部疼痛明顯、加重,天氣變化更甚,肢體發冷、怕涼,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緩。可選角、羽音,曲選《牧歌》等,可補益固精,有效緩解肢體寒冷。(3)肝腎虧虛型:患者腰腿疼痛、酸重無力,遷延難愈。偏腎陽虛者畏寒,尿后余瀝、失禁,氣喘;偏腎陰虛者頭昏目眩,面部潮紅,口咽干燥,耳鳴或聾,心煩多夢,舌紅苔少,脈弦細數。可選羽、角音,能入肝腎,曲選《流水行云》、《梅花三弄》等,樂曲輕柔、節奏悠緩,能疏肝理氣、緩解失眠、眩暈、多夢等癥。(4)風寒濕痹型:多為閃腰岔氣、過度屈曲、跌撲損傷而致病,腰痛難忍,屈伸困難,疼痛有向臀部及大腿放射趨勢,舌質紫、脈弦澀。可選宮、商之音,以助氣機運化、順暢,曲選《秋湖月夜》、《月兒高》等。

1.3 功能恢復評定

參照中華醫學會脊柱外科組1993年制定的評定標準在術后長期跟蹤調查,對鍛煉前后殘留腰痛及腿痛、腰椎前屈活動度、直腿抬高試驗角度、肌力、皮膚感覺及神經反射、腰椎穩定性、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情況的變化,總分100分,優為大于90分,良為75~90分;可為50~75分,差為小于50分[3]。總有效率=優率+良率+可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鍛煉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腰背肌鍛煉

腰背肌鍛煉是防止腰椎間盤術后腰背肌衰弱的有效措施,系統的腰背肌功能鍛煉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的功能恢復有明顯促進作用[4]。進行加強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鍛煉,可增強腰椎穩定性,糾正腰部不良姿勢,治療和防止肌肉萎縮。究其原理是因為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后早期進行腰背肌鍛煉,有助于促進腰背肌的血液循環,增加局部氧供應量,減輕局部組織水腫,增強孤棘肌、韌帶的力量,使脊柱獲得相對的穩定性和靈活性[5]。

3.2 中醫五音法

該療法來自于傳統中醫陰陽五行理論,通過五行系統借以達到理解身心,治療疾病的作用[6]。中醫五音法包括宮、商、角、徽、羽五種調式,五種不同音調的音樂可以健運臟腑,調理氣血舒暢情志,從而起到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如宮調音樂屬土,曲風莊重、敦厚,能促進全身氣機穩定,調節脾胃升降。商調音樂高亢、優美,能調肺宣,促進氣體內收。角調音樂輕緩、柔和,可促進氣機條暢、升法,調節肝膽疏泄。徽調音樂歡快、活潑,可調養心氣、促氣機上升。羽調音樂哀怨、奔放,可養腎氣、降氣機[7]。

筆者所在醫院對30例腰椎術后患者應用腰背肌鍛煉結合中醫五音療法,結果顯示鍛煉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56.67%,明顯鍛煉組更高(P

綜上所述,腰背肌鍛煉結合中醫五音療法可提高腰背肌鍛煉的成功率,能預防術后臥床期間肌肉萎縮,增強腰部肌肉手術后的力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景鋒.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復發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9):65-66.

[2]李燕輝.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9):94.

[3]蘇旭,趙小榮.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9):71-72.

[4]郜風麗,劉淑娟.中醫五音宣教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情志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4):883.

[5]張鐵新.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0,8(9):131.

[6]羅美文,羅雪琴,譚志雄,等.耳穴貼壓聯合五音療法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7):105-107.

[7]徐麗麗.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7):69-70.

篇10

[關鍵詞] 中藥;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策

隨著世界范圍內不斷加劇的貿易競爭及不斷下降的關稅水平,技術性貿易壁壘正逐漸受西方發達國家所青睞,成為我國中藥產品出口的主要阻礙。依據近期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及《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筆者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給我國中藥產業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對策。

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藥產業的影響

1.1 對政府的影響

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既是各國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也是各國內部政治和經濟力量相互平衡的結果。在一個民主的政體中,決策應當遵循多數人的意愿,但當寡頭利益集團受到損害時,迫于政治壓力或為了贏得更多的選票,政府往往聽從寡頭利益集團的建議。所以,不論是出于保護本國本地傳統藥的發展還是保護利益集團,都會抬高準入門檻,制定一些相對較嚴的標準。

1.2 對市場的影響

技術貿易壁壘對出口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2個方面:一是提高市場準入的門檻。技術貿易壁壘設置的初衷是保護人類健康、安全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但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和經濟的絕對優勢,實施規定已遠遠超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保護消費者安全的必要程度,不僅力度大、密度大,而且形式合法、手段隱蔽,致使許多產品無法進入該市場或被迫退出貿易市場。技術貿易壁壘的影響還與進口國對中藥的進口需求彈性和出口國對中藥的出口供給彈性有關,見圖1。

由圖1可知,A國對中藥進口設置技術貿易壁壘前,B國出口商的供給曲線為Sf,設置技術壁壘后,由于出口成本增加,供給曲線上升至Sf′。A國對中藥進口需求彈性越大,該技術壁壘的限制作用越強。D為需求彈性曲線,彈性強的D1需求曲線下進口減少量大于彈性弱的D2需求曲線下中藥進口減少量。如果B國對中藥出口供給彈性較弱,那么實施技術壁壘后B國仍要大量生產,導致更大的損失。

1.3 對企業的影響

1.3.1 企業成本的增加 技術貿易壁壘的增加使我國中藥企業在不同方面都增加了產品成本。一是初始成本的增加,企業為達到目標市場要求的技術法規與標準,在生產、檢測等環節要進行技術改造,改進內部質量控制標準與檢測程序,建立新的質量管理體系。二是產品流通過程中不斷發生的長期質量控制成本,例如相關測試、檢驗、認證等手續費,以及進行檢測造成周轉速度慢所帶來的庫存和運輸成本的額外增加。這些持續成本使得我國一些中藥制造企業靠廉價勞動力得來的價格優勢被昂貴的附加費所抵消。三是在環保方面的投入,綠色壁壘的實施涉及中藥產品從生產到銷售乃至包裝處理的各個環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無公害、無污染的環境管理體系,這些中間費用和附加費用的增多,都使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大提高。

1.3.2 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技術貿易壁壘在帶給企業沖擊的同時,也帶給中國企業新的發展契機。因為從根源上講,技術壁壘產生反應的是國家間產業技術水平的差距,中國制藥企業要想跨越這道障礙,最主要還需依靠自身的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因為企業技術水平越高,效率越高,受壁壘影響的單位直接損失和單位新增成本也就越小,見圖2。

圖中縱軸為發達國家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標準,橫軸為我國中藥產品出口數量,S代表我國中藥產品的供給曲線,A線為我國中藥產業技術水平。當發達國家技術性壁壘標準為T1時,我國中藥出口量為Q1。當我國中藥產業技術水平提高后,部分產品超越了T1標準,出口量上升到Q1′。隨之發達國家將標提升到T2,我國中藥產業不得不繼續改進技術水平。由此便會不斷重復前一過程,形成設置-超越-再設置-再超越的循環。

從這一動態過程來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作用是積極的,可以增加我國中藥行業發展的外在動力,促進中藥生產企業技術和產品的創新與更新換代。

1.4 對消費者的影響

技術壁壘的設置與關稅的實施是相似的,技術壁壘的設置帶給消費者的是產品選擇空間縮小和消費價格提升,但技術壁壘常常是以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保護消費者生存環境的潔凈和安全等名目設置,維護了或者至少表面上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2 我國中藥產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策

2.1 國家層面

2.1.1 中藥產業總體目標 在近期的《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主要任務與重點項目中提到,強化藥品全過程質量監管,嚴格藥品研制監管,完善藥品研制規范,制修訂藥品研制技術指導原則和數據管理標準,促進數據國際互認。探索建立出口藥品監管制度[1]。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為中藥產業發展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中藥質量標準和規范體系逐步完善,野生中藥資源培育、研究開發和合理利用能力不斷提高,中藥材生產綜合能力穩步提高,現代中藥工業體系建設和產業創新能力得到加強,中藥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2]。

2.1.2 加快與國際接軌 提升整個中藥出口行業的技術水準,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其首要的任務是制定與國際相接軌的法律、法規,不僅使我國中藥從種植、加工到銷售過程達到國際標準,還要使中藥從提出申請到批準上市的整個新藥申請過程的技術要求同國際相一致。

應對國外的技術壁壘,不能僅靠中央政府發揮作用,地方政府也應該有所作為。中央政府在宏觀政策方面給予支持,依據WTO有關規則加大對外談判磋商力度,維護本國的經濟貿易利益。而地方政府可以與各有關部門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聯動機制,積極引導和輔助本地企業提高技術、服務和管理水平。

2.1.3 中藥標準國際化 中藥國際化中的技術壁壘的核心問題是中藥標準的問題,行業競爭的最高層次是標準的競爭。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科學且能為國際公認的現代中藥標準是天然植物藥行業的制高點。

首先應當從國內法律法規的層面確立符合中藥自身特點、科學、統一的標準,包括中藥國家標準、中藥行業標準和中藥地方標準,目的是為了形成內部統一的中藥標準體系。相關部門還要追蹤和研究新出臺的國際和有關國家地區的規范標準要求,加強中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建立中藥材和藥品的藥理學、藥動學和藥效學研究及臨床試驗和安全性評價方面與國際通用標準相接軌的標準。用現代化手段與技術說明中藥的作用機制和組分,保護中藥的安全、有效、穩定、可控。長期推動中藥企業GMP認證、中藥材GAP質量管理認證等工作。

2.1.4 確立互認機制 目前,由于缺少統一的中藥國際標準,每個國家對中藥進口設置的技術標準迥然不同,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形勢下,中國可以建立與國際和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相互認可機制。我國應主動發揮貿易大國的作用,以多邊貿易體制為載體,積極開始中藥外交,爭取與相關國家或地區簽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中藥國際貿易互認協議,以大力促進中藥領域國際貿易以及經濟合作發展。

2.1.5 監管與扶持 鑒于我國中藥產業科學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尚有差異,國家需要從制度保障、財政、稅收優惠以及鼓勵科學技術研發、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方面支持中藥發展。首先,政府應加大科技投入,盡快健全質量檢驗監督體系,促進新藥研發機構加速重組。鼓勵重點實驗室和相關項目的研究和建設,高標準地抓好重點實驗室、區域實驗室、常規實驗室的建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檢驗實驗室網絡,使之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具有先進性和權威性,為我國出口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檢驗保證。

2.2 行業協會層面

2.2.1 完善預警機制 預警的及時和準確是非常重要的,是突破技術壁壘的前提。首先行業協會應密切收集國外有關的信息,尤其加強對重點國家的跟蹤調查和研究,動態監控技術標準、技術政策、有關法規、標準結構等的發展步伐,建立國外技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及時向出口企業和政府機構預警信息,包括WTO/TBT,WTO/SPS通報,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3]。

其次,對反饋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依托國內專門研究機構和研究力量,依據各項信息的關聯分析和新舊資料的對比分析,預測進口國有關中藥類產品安全衛生檢測方法和有關進口政策、技術壁壘動態和市場走勢,企業可以實時掌握目標市場情況,盡量規避出口障礙,為我國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提供有效的途徑。

2.2.2 傳播中藥文化 中藥的國際營銷策略首先應當加大中藥傳統文化的宣傳,保護是基礎,傳播是關鍵。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中國的中藥文化,可以消除西方社會對中藥文化的誤解和排斥,消除文化壁壘帶來的中藥技術壁壘。

其次可以利用現有的中醫藥教育資源,發展中醫藥涉外教育,建立中醫藥學科涉外培訓機構,促進中醫藥理念和知識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爭取使中醫藥獲得最大范圍內的認同和肯定。

2.3 企業層面

2.3.1 規范化生產 中藥是中國的特色產品,其差異性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這種差異性價值得到市場的認可并實現要靠質量來保證。國際上對我國中藥材農藥殘留量過多以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問題的質疑,嚴重影響了我國中藥產品的聲譽,全面推行和實施GAP,GMP,GLP,GCP,GSP,規范中藥研究、開發、生產和流通過程已經成為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迫切需要。我們應建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和中藥材采集、加工、儲藏的標準示范基地,使綠色地道中藥材的種植形成規模經濟,生產出具品牌優勢的無公害綠色中藥材。

其次合理開發利用藥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以科技手段生產高質量的藥材,實現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證中藥產業與社會、自然的協調和發展。

2.3.2 提高技術水平 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技術水平的差異,應對技術壁壘的核心策略不是在于如何被動地應付,而應積極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不斷向國際標準和先進技術水平靠攏。

由于國內先進技術供給能力有限,中藥質量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必須吸收國外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生產的核心技術。大膽引進和應用已經成熟的先進生產工藝和檢測技術,如加酶提取技術、超臨界液體萃取技術等[4]。中藥現代化需要現代化的技術制備現代化的劑型,推出有高科技附加值的中藥新制劑,如采用納米技術制備的納米中藥表現出許多不同于傳統中藥的物理、化學性能和治療效果,納米微囊可提高機體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5]。

有實力的大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小企業則可以有條件地和科研院所實現緊密型聯合,對中醫藥科研機構或大學進行重點投資,將先進的工藝技術充分應用。

2.3.3 增強知識產權意識 中藥是我國醫藥行業中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品之一,然而,中國在過去因缺乏知識產權保護而喪失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

技術法規往往表面上是技術限定,背后是專利支撐。由于WTO的透明原則,對藥品處方工藝進行保密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可取,企業應更多地選擇采用法律形式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其次,加大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和國內外專利保護體系的研究,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和競爭武器的重要價值。激勵中藥專利產出,如設立專利申請基金,從資金上給予保障和支持,鼓勵醫藥企業進入藥品專利市場。

2.3.4 人才引進 中藥產業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是最基本的要素。企業應加快現代化人才培養,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實施人才興藥戰略。首先引進具有海外工作經歷、了解國際市場的高層次人才。其次可聯合中醫藥專業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計劃的培養一批能夠完全勝任這方面的工作的綜合性人才。企業內部也應建立員工培訓機制,有重點的培養一批中醫藥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高級管理和經營人才,使這些高素質人才為中藥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作用,為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打好堅實的基礎。

中藥產品出口面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比較復雜,是我國中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面對的主要難題,也是我國從中藥產品大國邁向中藥產品強國,尤其是出口強國必須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國政府從宏觀層面給予指導,企業從微觀層面具體應對,行業協會發揮橋梁作用。筆者所提出的應對策略需要根據中藥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及國際中藥市場環境來做進一步研究,接受實踐的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EB/OL]. 2012-02-13. http:// gov. cn/zwgk/2012-02/13/content_2065197. htm.

[2]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EB/OL]. 2012-06-06. http:// satcm. gov. cn/a/jfwj/index_8. html.

[3] 陸業. 淺析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其應對之策[J]. 經濟學家, 2005(3):32.

[4] 袁延壽. 我國制藥企業的專利戰略[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114.

[5] 趙賢,邵蓉. 從藥品基本專利和從屬專利看我國醫藥企業專利戰略[J]. 上海醫藥,2005,26(6):253.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GAO Jie1, DONG Li1*, SONG Zong-hua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00016, China;

2.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Beijing 110061,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proposed remedial 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oducts export faced with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BT on TCM product export with economic theories, and putting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evaluation researches. TBT can be effectively coped with by the joint effort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Not only TBT can be broken through but also TCM product export can be expanded by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