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搬家范文
時間:2023-03-22 13:0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想搬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果你叫我想個誰頒個什么獎,那我一定會頒個最佳奉獻獎給蠶。
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繭是由一根長度為300~900米(1000~3000英尺)連續的絲織成的。家蠶的蟲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療功效。成蟲成蟲的蛾不能飛,它又被稱為“蠶蛾”,作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公里長!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然后慢慢死去。這就是蠶簡短的一生。雖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他把自己的生命貢獻給了人類,然后死去。蠶一生盡管短暫,但是它卻把自己的最寶貴的年華凝聚在白白的絲線上,蠶的精神,曾獲得過多少仁人志士的贊美,曾獲得多少墨人為此吟送。這個能給人們帶來錦繡的蟲,雖“作繭自縛”但最終”破蛹成蝶”,羽化高飛,給人帶來多少夢想,以至于古蜀人認為它只能來自天上,給了它個雅號“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蠶的精神深深溶入中國人的理想世界,忍辱負重的最后期盼是渴望飛翔。還有一些像蠶一樣的人---老師用青春和心血,用知識和汗水,澆灌出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不正像蠶化蛾,育出一個個子孫后代嗎?
發洪水時,是那一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們為了人民利益不顧生命的危險挺身而出,他們不也似春蠶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嗎?這就是蠶,無私奉獻的蠶。所以它因該得“最佳奉獻獎”。
五年級:王彥陽123
篇2
如果你叫我想個誰頒個什么獎,那我一定會頒個最佳奉獻獎給蠶。
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繭是由一根長度為300~900米(1000~3000英尺)連續的絲織成的。家蠶的蟲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療功效。成蟲成蟲的蛾不能飛,它又被稱為“蠶蛾”,作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公里長!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然后慢慢死去。這就是蠶簡短的一生。雖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他把自己的生命貢獻給了人類,然后死去。蠶一生盡管短暫,但是它卻把自己的最寶貴的年華凝聚在白白的絲線上,蠶的精神,曾獲得過多少仁人志士的贊美,曾獲得多少墨人為此吟送。這個能給人們帶來錦繡的蟲,雖“作繭自縛”但最終”破蛹成蝶”,羽化高飛,給人帶來多少夢想,以至于古蜀人認為它只能來自天上,給了它個雅號“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蠶的精神深深溶入中國人的理想世界,忍辱負重的最后期盼是渴望飛翔。還有一些像蠶一樣的人---老師用青春和心血,用知識和汗水,澆灌出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不正像蠶化蛾,育出一個個子孫后代嗎?
發洪水時,是那一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們為了人民利益不顧生命的危險挺身而出,他們不也似春蠶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嗎?這就是蠶,無私奉獻的蠶。所以它因該得“最佳奉獻獎”。
五年級:王彥陽123
篇3
一、有目的地選擇活動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目標提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巨大領域中,可以按其他方式作不同劃分。但各方面的內容都應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能力、情感等。在活動中,已涵蓋認知、技能、情感等各方面的內容,既關注幼兒的技能學習與創造力的協同發展,又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快樂體驗。
二、注重環境創設
課前準備各種制作材料、示范畫和多媒體課件,注重創設教學情境,讓幼兒有主觀認識,便于孩子自己探索、操作,給予幼兒想象、創造方面的啟迪。
三、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快樂
1.在示范的環節中,我讓幼兒觀察、討論同伴使用不同工具、材料的方法及不同效果,學習各種美術技能。
2.考慮到大班的孩子已經逐漸有了競爭意識,我設計了分組比賽制作手工魚的環節,在競賽中孩子充分發揮互動的效應,真正做到讓孩子在合作中快樂,在合作中成長。體現了綱要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目標。
四、巧用創新互動教學,讓孩子自由選擇表揚
一般情況下,表揚方式是由老師選擇、幼兒被動接受的。當然,這樣做的激勵作用不可否認。然而,讓孩子自己選擇表揚方式,是孩子與老師的互動,是孩子內心的需要。在分組競賽環節里,我讓能獲勝的那一組,可以自由選擇“抱一抱”“親一親”“肩碰肩”等表揚的方式,整個表揚的過程,孩子與教師之間呈現出了零距離的熱烈氛圍,與傳統的“你真棒!”或者簡單摸頭的表揚方式相比,更添加了動感,幼兒身臨其境,樂不可支,更能感受到老師的激勵所在。
篇4
前幾天一直在學校加班,今天終于把最后一本學習評價叢書--《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看完了。這本書中提到的有些建議,非常適合我們小班化學校的老師采納,我也樂意去嘗試著做一做,可是,有時我也不禁問自己:我們真的會相信學生能夠正確進行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嗎?在課堂中我們舍得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開展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嗎?在上公開課時你能夠大膽放手讓學生討論、評價、反饋嗎?
本書開頭有一段話:“很多老師對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持懷疑態度。他們不相信學生能夠開展這樣的評價,他們不相信學生會認真對待這種評價并在檢查自己或他人作業的時候抱有誠實的態度。”試問自己,說句實話,很多時候我也有這樣的懷疑,讓學生們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嘗試著讓學生開展評價,很多時候,我們學生說的都是套話、空話,總是用簡單的“好”或“不好”來評價,追問“好在哪兒”或“需改進的地方有哪些”,除了幾個非常優秀的學生能夠展開正確的評價,我們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就無話可說,有時引導他們可以從具體的多方面展開評價,可是不管再怎么引導,很多學生還是不會。一堂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再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也不可能放棄教學任務,因為老師也承受著繁雜的課程和有時為應試而教所帶來的巨大壓力,相信這在中國壓力更甚,所以我們中國的學生在學習上普遍都有很強的依賴性,這完全不能怪學生,只能怪大環境所迫,為了追求一個正確答案,為了追求分數,為了追求一個結果,課堂中的很多時間,老師都會告訴學生怎么做,久而久之,學生們只想知道正確的答案,而不是自己去探究怎么思考。
我已經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上更多的依賴性是由于自己的課堂行為使得學生的依賴情緒變得日益嚴重,相信很多同行們都有相同的覺悟。我不敢保證完全做到本書上的有些建議 ,但我還是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開展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努力在自己的課堂上去創設支持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氛圍。上個學期,上了一堂《恐龍的滅絕》的公開課,準備時間比較倉促,也不是什么重大公開課,校長寬慰我只要體現“小班理念”即可,有了他這句話,我在文本的挖掘和語言點挖掘上也沒有做過多的準備,更多的是為了這個“小班理念”去展示一些同伴學習和同伴評價的方法,所以一堂課下來,語文味是淡了,教學環節過渡也非常生硬,但自認為感到滿意的地方是讓更多的學生在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展開評價。課前要說沒有引導,也是不放心,課前“教育”了好幾次,但也只是從評價方法上引導,評價的內容完全是學生當場真實的反應。可是現在很多的公開課上所謂展開的“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很多不是當下真實的反應更多的是“提前準備”,即使不是上課老師過度引導,上課班級的班主任老師也按耐不住,為了不讓自己班級丟臉,可能會教育好一會兒,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所以導致很多的公開課堂看不到學生真實的水平,因為很多老師不敢在具有挑戰性的課堂上開展挑戰性的討論與評價,的確,在挑戰性的課堂環境中構建學習共同體不僅需要技巧,也需要勇氣和決心。
我們真的會相信學生能夠正確進行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嗎?我們應該去相信并嘗試著給學生常設更好的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氛圍。在課堂中我們舍得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開展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嗎?我們應該提高課堂效率,努力把時間擠出來給予學生。在上公開課時你能夠大膽放手讓學生討論、評價、反饋嗎?如果不敢在大場合上放手,那么有時候的校內公開課、年段公開課上拿出我們的技巧、勇氣和決心去嘗試吧!
篇5
關鍵詞: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思想認識;行為心靈;榜樣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057-01
中職學生大多都是初中未能進入高中,或者根本不想再次就讀的學生,總體來說,這些學生他們的整體素質不高,學習基礎不好。在他們的身上,會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學生無組織無紀律,沒有良好的紀律觀念,遲到、早退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大部分的學習學習基礎不好,上課精力差,學習不好,作業完不成;有的學生對學習毫無興趣而言,甚至有的還有厭學思想;有的言談粗魯,舉止失當,不文明語言行為表現突出;有的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沾染上許多壞習慣,喜歡看不健康的書刊錄像,甚至與社會青年稱兄道弟,一起抽煙喝酒、打架斗毆……這些現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需要學校采取新的思路和方法,強化教育管理,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積極參與,強化對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和培養良好素養。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思想認識
中職學校要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通過學校、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同心協國,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十分叛逆的時期,但這一階段正是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由于思想活躍,還沒有完全定性,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包括好的影響了壞的影響,一不注意影響不當,就容易讓學生產生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學校和教師的主要任務。強化學生思想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細心幫助,要幫助他們正確、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要引導學生走出去,大膽與人交流,踴躍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促進學生與人的往,讓學生正確認識這個社會,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要運用正面鼓勵法和反面案例法,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剔除思想中的錯誤想法,鞏固思維中的正確意識,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開展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愛護關心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行為
中職學校班級學生中“后進生”占比比較高,要想搞好班級工作,班主任就需要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教師要做到真正愛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學觀,通過自身的工作,促使學生轉變思想觀念,端正學習態度,幫助班級中”后進生”不斷進步,幫助 “后進生”成才。其實,作為初中畢業的“后進生”,他們也有進步的需求,他們也想得到社會的認可,也想得到教師的贊許,也想得到同學的認同,他們曾經也有雄心壯志,也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就要與學生交朋友,深入學生內心世界,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盼,幫助他們實現這些想法。與學生交朋友的同時,還要通過了解學生周圍的同學和朋友以及家長,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平時的交往,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學習狀況、家庭情況,教育背景以及心理變化歷程,有針對性地擬定教育教學措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引導學生的正確行為。
三、積極開展“五心”教育,感染學生心靈
在學生中積極開展“五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孝心獻給父母,關心獻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集體活動,參加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強化學生尊老愛幼的意識,強化學生孝敬父母的思想,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啟發,思想受到凈化。比如,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參加敬老義務活動,幫助老人們整理房間,給老人們表演節目等;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開展為爸爸、媽媽獻孝心的感恩活動,讓學生感受父母扶養孩子的辛苦等;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組織學生到邊遠貧困山區看望山區的兒童,感受到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等。通過一系列的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愛是一種責任,引導他們回報社會,培養學生身心健康。
四、積極培養得力班干,樹立學習榜樣
作為班主任,要管理好整個班集體,教育好班集體,還要讓學生個體能在班集體這個集體中受到集體教育,雖然學生是不同的個體,但教師不能每個學生都獨立開展教育,這樣花費時間多不說,還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事倍功半。教師要認真研究,培養得力的班級干部組織,讓班干部們管理學生,影響學生,幫助教師建設好班集體。一個好的班集體,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團結的、有威信的班委會,他們能夠幫助教師管理班級,管理學生,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研究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技巧,讓班主任減輕個人負擔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這樣就能夠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選拔班級干部時,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的是耐心,要從各方面認真觀察學生,通過觀念,選擇那些人品好、為人好、工作能力強、工作效率高、在學生心目中威信高、樂于奉獻,甘心為學生服務的同學成為班級的干部,這樣的學生不僅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其他學生也樂于聽從他們的安排與幫助。對待班級中班干部的工作,要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班干部的聰明才智,尊重學生干部創造性工作,要相信他們,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做,要積極支持班干部工作。要讓班干部積極帶頭,成為班級的優秀,成為學生的榜樣,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幫助教師管理班級,讓其他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也參與班級的管理,形成全班同學共同參與管理的新型班級模式。
參考文獻:
篇6
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主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她們把親朋好友請到家里吃飯過節,同時也歡迎陌生人主動走進來做客,主人們希望越多人越好,來者皆為客,尤其是農村里,好像擺喜宴似的,成十張桌子,上面擺滿了豐盛的酒菜。這就是“食節”,也叫“二月二”。
既然是食節,這食總不能普通。
這是客家人的節日,所以吃的都是客家菜。
客家風味很喜歡做“釀”。釀,就是把肉、芋頭等配料剁成餡,然后塞到各種瓜果蔬菜中間煮熟成“釀”。把餡放到瓜花里,就是瓜花釀;放到掏空的辣椒里就是辣椒釀;放到豆腐里,或夾在豆腐塊中間就是豆腐釀??图绎L味中還有一道菜色是扣肉。一碗碗扣肉呈誘人的棗色,是過年過節不可或缺的佳肴。每一塊扣肉由一塊五花肉夾著一塊芋頭組成,還澆上了香噴噴的蜜汁兒,吃完后仍令人回味無窮。
客家菜色五花八門,都有不同的烹飪過程,這就是主人獨享的樂趣了。
飯罷,大家還會一起看看鄉鎮上組織的戲。戲臺是臨時搭建的,也不是很寬,但是演員們穿著戲服投入的表演。臺下觀眾神態各異:老人們跟著音樂哼著調,年輕人們鼓掌喝彩,小孩們也被吸引住,目不轉睛地看著演員的一抬頭一舉手。
篇7
山重水復皆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寨石林,位于馬渡鄉石林社區,面積約1000平方米。這里地形復雜,動植物資源豐富,石林形態各異,景色綺麗多姿。這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活躍著歡蹦亂跳的野生動物,鳥語花香!
這里有令人心跳的獨石橋,有神秘莫測的山洞,有盤根錯節、高聳入云的參天古樹。綠草幽幽,怪石嶙峋,如人形,如鳥狀,如獅貌,如虎嘯,如猴觀,如狼嚎,栩栩如生,令人流連忘返。
站在山頂鳥瞰,山下景物連同半個天空盡收眼底:茫茫田野,綿延遠伸;農舍毗鄰相接,恬淡自然;小河彎彎,一路歡唱。穿梭于小寨石林之中,暢游于藍天白云之下,幕天席地,讓人真切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石林南山麓下,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微風拂過,河面便掀起層層鱗浪,野鴨撲飛,游船來回,青林翠竹,深谷一線,堪稱和諧完美。
春夏之際,漫山遍野鳥語花香,萬紫千紅,一派生機勃勃;秋天,紅彤彤的野果把整個石林染得通紅;冬天,小寨石林粉妝玉砌,一如馬渡人的潔白無瑕……
如果你還沒有飽夠眼福,還可以穿峽口,登百丈,游煙登山,逛浪洋寺,涉魯班河,過老林壕……
鄉間民歌暗飛聲,散入天地滿乾坤
宣漢縣馬渡鄉被四川省文化廳評為“川東民歌之鄉”,這里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出口便是民歌,聲如天籟。鄉間小路上,牧童們牽著牛兒,悠然自在地唱著民歌,婉轉的歌聲夾雜在牛鈴聲中,與清風流水應和著。河邊洗衣的婦女手拿棒槌拍打著衣服,嘴里哼著民間小調,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著她們美麗的倩影,叮咚的水流為她們伴奏。田間地頭,勞累的人們席地而坐,用手打成拱形放在嘴邊,對著對面的人“哎”一聲,接著,那邊也傳來一聲“哎”,接著雙方便你一句我一句地對起歌來……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喲……”這首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康定情歌》,就出自馬渡鄉百丈村人李依若之筆,曲調婉轉,韻律優美,感情真摯,抒發了馬渡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馬渡鄉也因這首歌而一舉成名。除了《康定情歌》,還有《蘇二姐》《打夯歌》《石頭號子》《草鞋歌》《薅秧歌》《送情郎》《歌》《采茶歌》《祈福歌》《慈母歌》……這些各具特色、淳樸自然、內容豐富的民歌,是馬渡人民智慧的結晶。
篇8
我的家鄉巴河鎮是一個坐落在長江之濱的水鄉小鎮。那里不但有美麗的湖光山色,而且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最聞名的要數蓮藕了。
說起家鄉的蓮藕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聽爺爺的爺爺說:從前有一只美麗的仙鶴,嘴里叼著一顆仙丹從家鄉上空飛過,不小心把嘴里的仙丹掉進了巴河的芝麻湖里,從此家鄉芝麻湖里就長出了我們現在吃的蓮藕。
家鄉的蓮藕支兒長,個兒大,皮白肉嫩。剛挖出來的蓮藕只要用水把泥巴洗干凈,就可以看見它真正的顏色,白光光,胖乎乎,真是出污泥而不染。但與眾不同的是家鄉的蓮藕比一般的藕多一個藕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三眼一排,距離相等,的確美。外婆常對我說:“你吃了家鄉的蓮藕會比別人多長個心眼,比別人更聰明。”聽了這句話后,我每次都是搶著吃,現在的聰明可能就是多吃蓮藕吃出來的吧!
家鄉的蓮藕不但外表好看,吃起來更別有一番風味。吃蓮藕的時候十分有趣,你咬上一口,藕斷絲連,再把剩下的藕往下一拉,會拉出很長的絲來。微風一吹,藕絲沾在臉上癢癢的。如果多咬幾口,藕絲飄在下巴上,真像一位飄著白須的百歲老人,別有一番風趣。除生吃以外還有很多種吃法:炒藕片吃,煨藕湯喝。每逢佳節,各家各戶就會把藕切成半寸厚的圓片,再在九個孔中塞滿肉餡,外面糊上一層面粉,用油一炸,金黃松脆,可饞人了,這還是我家鄉“夾三元”餐館的一道名菜。臺灣同胞回家探親都要點上這道名菜,以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但我最愛吃的還是藕粉圓子,咬一口既甜又細膩,回味無窮,越吃越愛吃。你如果到我的家鄉來做客,我一定讓你把家鄉特產蓮藕吃個夠。
篇9
我家鄉的冬天。冬天是那么美麗,那么富有詩意。
北方的冬天,真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場大雪過后,遠處的山川、大地,到處都是銀裝素裹:近處的松樹上,好像開滿了白色的大花,那些柳樹和楊樹上,也綴滿了雪花,十分美麗。雪花落到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色的地毯。總之,雪花落到哪里,就把那里裝扮得美麗、可愛,真是粉妝玉砌啊!當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時,掛滿了雪花的柳枝變成銀條兒了,在陽光下,銀條兒毛茸茸、亮晶晶的,可愛極了!一陣風吹過,與寫實的雪花隨風灑落,像煙一樣輕,像因一樣白,像光一樣潤。雪??!你不但把萬物裝扮得如此美麗,俄且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雪地里,我們盡情地唱啊、跳啊、玩啊。小朋友們有的滾雪球,有的打雪仗,還有的堆雪人,大家玩得多開心??!看到下雪了,農民們更是喜笑顏開,他們有的說:“瑞雪兆豐年。”有的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是??!大雪不但美化了環境,而且給人們帶來了幸福。
家鄉的冬天真美??!我贊美家鄉冬天的雪景,更贊美大搬家像冬天的人們。我愛家鄉的冬天!
篇10
前幾天,窗外下起了大雨,我看到螞蟻在搬家,為什么這么下雨時螞蟻要搬家呢?是不是螞蟻的洞穴被雨濕了,還是其他什么原因?,我真不明白,我就去問爸爸,爸爸說:“你做個試驗,不就可以知道螞蟻為什么下雨時要搬家了嗎?”
于是,我就做了個試驗。我拿來了兩個盒子,一個放在有水的地方,一個放在干燥的地方。然后我去抓了幾只螞蟻,分別放在兩古盒子里,不一會兒,那幾只放在有水的盒子里的螞蟻居然都爬到干燥的盒子里了,放在水里的小盒子里一只螞蟻都沒有。我發現螞蟻怕濕才會搬家的。
最后我從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有可能是基本意識到太陽的暴曬會對蟻卵造成傷害,進而使蟻卵的生長發育受到威脅,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螞蟻就只好選擇在陰天或晚上搬家。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我們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起來。我想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