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28 17:3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月球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月球的故事

篇1

“詩言志”。“志”即詩人的思想、追求、情趣,乃詩之靈魂,吟詩填詞均是為了表達作者自己的心志。大概是文人較鐘情于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吧,詩人詞家大多擅長借助各種豐富的意象來隱喻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賞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諸多的意象當中,“秋”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下面擷取了一些飽含“秋”意的名章佳句,從表達效果入手來探求“秋”之意蘊。

一、傷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愁別恨,自古就是詩人詞家難以割舍的情懷,因而也是他們常常詠嘆的對象。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以上兩例都是以凄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刻畫出了兩幅秋江離別圖。

二、嘆時

多愁善感似乎是詩人的本性,就是極平常的秋景也時常引發他們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如:

悲哉!秋之為氣也,草木搖落而為秋。(宋玉《九辯》)

常恐秋節至,j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草木凋零,落葉歸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涼頓生。

三、思鄉

漂泊異鄉的游子,“離愁漸遠漸無窮”。家是他們永遠的牽掛。如: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唐多令》)

“心上秋”前加離人二字,準確地表現出離別的人的最怕到秋天,遇秋t感傷的意蘊。又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詩人借描寫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并以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氣氛,反襯出淪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再如: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秋入鄉心愁割腸,以上四例均是以秋色來托引鄉愁,是悲秋思鄉望歸的典范。

四、懷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撥起對親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懷戀。如: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親友離去之后,形單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與孤寂,加之出現于眼前的又是荒涼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賈誼、岳飛本是人臣之楷模,卻落得個遭貶、被殺的下場,詩人蘊憑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涼,字里行間溢出作者無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淚下。

以上四類皆為“悲秋”之作,但“秋”與“悲”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悲”“喜”本似一個硬幣的兩面,有“悲”亦應有“喜”,劉禹錫就曾彈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的反調。又如: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謂是喜形于色,展現的是一幅幅優美的秋景圖,流露出詩人意欲忘絕塵俗、懷慕隱逸的思想。

綜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過是一個觸媒而已。古語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就告誡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時,應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產生誤解。

“月亮”的別名

在中國,古人除了用“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蟾蜍守衛”等神話傳說中的相關物象來稱代月亮外,還根據月相變化,賦予其許多形象化的別名。現擷取古代詩文中較為常見的月亮別名列舉如下:

1.傳說月中有兔子和蟾蜍,故稱月亮為“銀兔”“玉兔”“蟾兔”“金蟾”“銀蟾”“玉蟾”“蟾宮”“蟾蜍”。如辛棄疾《滿江紅?中秋》中的“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中的“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方干《中秋月》中的“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詩僧惠洪《秋千》中的“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降謫仙”,賈島《憶江上吳處士》中的“閩國去,蟾蜍虧復圓”,等等。

2.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輪”“桂宮”“桂魄”。如李涉《秋夜題夷陵水館》中的“凝碧初高海氣秋,桂輪斜落到江樓”,王維《秋夜曲》中的“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等等。

3.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月亮為“廣寒”“清虛”。

4.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叫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如屈原《離騷》中的“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

5.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6.初月如鉤,故稱月亮為“銀鉤”“玉鉤”。如陸游《采蓮》中的“云散青天掛玉鉤,石城艇子近新秋”。

7.弦月如弓,故稱月亮為“玉弓”。如李賀的《南園》中的“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8.滿月如輪、如盤、如鏡、如壺,故稱月亮為“金輪”“玉輪”“冰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飛鏡”“玉壺”。如元稹《月》中的“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陸游《月下作》中的“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中的“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李賀《七夕》中的“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辛棄疾《太常引》中的“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等等。

篇2

1.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熱情和精神。

2. 要求學生能根據所創設的情景,圍繞話題展開豐富的想象,并能比較流暢地記敘想象片段。

3.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建構知識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準備

1. 布置學生課前查找有關“夢”的相關資料和“月球”方面的資料。

2. 關于月球、宇宙方面的課件。

三、教學時間 大約40分鐘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熱――談話切入

1. 師:同學們,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能和同學們共同上這節作文課我心里非常高興。你們高興嗎?那你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了關于神話傳說的資料,誰能說說你都聽說過哪些神話傳說故事。

(牛郎織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白蛇傳、長江傳說、泰山傳說、杭州傳說……)

2. 師:傳說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就先說到這。我們知道這些美麗的傳說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更是古代勞動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不敢夢想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理想就不能創造自己的未來。那么你們有沒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呢?(有)好!今天老師就同大家一起放飛我們的夢想!(板書)

(二)創設情景,激發想象

1. 師: 有人說:夢想就是幻想與渴望,夢想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人的一生不能沒有夢想,喜歡夢想的人能給這個世界帶來幸福。

哥倫布夢想著另一個世界,他發現了新大陸;哥白尼夢想世界的多重性和一個更廣闊的宇宙,他揭示了宇宙的奧秘,因此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廣袤的天宇間。那么同學們你有過什么夢想呢?誰能說說你都有過哪些夢想?(學生說自己的夢想)

2. 師:老師也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夢想:自從神舟5號飛船順利升空,我就夢想自己能到達月球上。我日思夜想一直沒能實現。今天,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去月球嗎?(愿意)

3. 師:你們太可愛了!老師謝謝你們。那我們就一起夢想登陸月球。老師看誰的夢最奇特、最具有想象力、最能吸引人……

4. 師:同學們,去月球之前我們要對月球有個了解。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收集了關于月球和宇宙方面的資料.那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月球的了解和認識嗎?(學生匯報關于月球的地理知識和神話傳說)

5. 師:看來大家對月球的知識已經了解得很多,相信接下來看了老師為你們制作的這個片子,大家對月球的了解一定會更真切。請同學們先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心中真實的月球是什么樣的。(播放課件)請你們把眼睛慢慢地睜開――

[A.看,這就是那古老傳說中的嫦娥,她正在向人們娓娓述說著她那奔月的故事。

B.多么迷人的月夜啊,明亮的月兒那樣皎潔、恬靜。

C.日升日落、月盈月虧。晝夜交替,四季輪回。這就是宇宙天地的奧秘,讓我們一起飽覽宇宙的神奇。

D.這幅照片是從宇宙飛船上拍到的真實的月球表面。

E.在月球上欣賞日出時的景象更加壯麗。

F.這是月球上的環形山,它是月面的顯著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

G.看,這是太空物體急速撞擊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隕石坑。

H.在月球上仰望群星密布的天空,廣闊的天宇里星星在向我們眨著頑皮的眼睛。

I.人類一直夢想著登陸月球。

J.在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K.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

L.這是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時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它將永久地留在月球上,成為人類登陸月球的歷史見證。

M.科技在不斷地發展,人類夢想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城。我想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這個夢想很快就會實現的]

(三)借助音效,想象登月的經歷

1. 師:好,短片就放到這,月球太神秘、太令人向往了。你們想去嗎?(想)老師看見有的孩子已經躍躍欲試了。我們怎么到月球上去?用什么方法去?看誰想得最奇特。(生:坐宇宙飛船去的、做夢去的、自己飛上去的、騎哈里波特的笤帚去的、坐飛毯去的、坐白雪公主的南瓜馬車去的……)

2.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你們能想到這么多的辦法到月球去,我相信你的月球之旅也一定是與眾不同、神奇并且充滿了無限幻想的。那好同學們,請帶上你的想象力,我們一同前往那神秘美麗的星球――月球。請同學們再次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想象登陸月球時的情景。

教師富有啟發性的引入

我們開始了難忘的月球之旅,在這期間發生了這樣一段難忘的插曲。

我們來到了月球上:(1)啊!月球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呀!……(2)天哪!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竟然看到了……(3)接下來的事情太令人難忘了,它是那么的神奇、生動、有趣……(4)我的月球之旅結束了,我們順利的返回了地球。請同學們把眼睛睜開。

3. 師:在剛才假想登月的過程中,你仿佛經歷了什么?你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有什么神奇、生動、感人的故事發生?請大家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老師現在請同學們概括的說一說你的經歷

(生匯報)

(四)學生動筆,記錄登月時的難忘時光

1.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你們的經歷雖然是虛擬的,但也是獨一無二的。請拿起筆來,讓我們將這個夢想記錄下來,記錄登月過程中的難忘時光。

2. 大屏幕出示習作內容:提示寫作方法。

――記錄登月過程中最難忘的一個片段,有哪些生動、感人、神奇的故事發生。重大的科學發現、難忘的插曲、神秘的科幻世界……

3. 習作要求:

(1)你的經歷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嗎。

(2)你的故事中有跨越時空的想象嗎。

(3)你所寫的場面生動、具體嗎。

(4)你寫的內容是否有順序、有重點。

4. 學生動筆寫片段。

(五)欣賞評價,修改作文

1. 師:好,同學們,請停下手中的筆。來吧,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吧!

師:愿意和大家分享快樂的請舉手。好,這個同學,掌聲歡迎!(生匯報)

師:你們說他這個片段最讓你欣賞的是哪一點?(生點評)

師:其他人呢?你們最欣賞他的片段的哪一個地方?

師:你有哪些建議也可以提出來。

2. 生說不足之處

3. 師:這幾位同學給你提出的建議你可以借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再加工。

4. 繼續讀片段。

5. 同學們,剛才我們共同欣賞了幾位同學的作品,我都有些按捺不住,也想讀讀我寫的,想不想聽?

大屏幕出示自己寫的片段。

師:你認為老師寫得如何,優點在哪?不足在哪兒?

(生點評)

6. 師:我們知道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接下來根據我們剛才的點評,我們一起再看看自己寫的片段,你覺得哪個細節寫得不太如意,把它修改一下,使你的片斷讓人感覺更加身臨其境。

(學生匯報一二個)

篇3

我經常會幻想我遨游到了太空中,然而遨游到太空中,我最想做的便是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后,我首先要做的便是插上我們的國旗,因為登上月球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即使我們國家已經有人登上了月球,但是我登上月球對于我來說是一件很光榮很榮譽的事情,也代表著我們國力的增強和科技的進步,所以如果我登上了月球,我第1件事情就是要在我們國家的領土上,拿一面國旗插在月球上。

然后我就要開始尋找廣寒宮,去找玉兔和嫦娥。從小我就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聞,嫦娥是一個很漂亮的仙女,她有一個寵物叫玉兔,她經常和玉兔待在一起,住在廣寒宮里,廣寒宮是一座很冷的宮殿,非常的富麗堂皇,很華麗,如果我登上了月球,我一定要上去看一看去看一看傳說中的廣寒宮是有多么的雄偉壯觀,看看嫦娥是有多么的美麗動人,我還想去摸一下玉兔,感受玉兔毛茸茸的毛發,抱起玉兔來揉一揉她柔軟的身體。

如果我登上了月球,我還要去看看廣闊無垠的宇宙,站在月球上應該是一片漆黑的,我可以站在月球上好好的看一看其他的星系,看一看那些忽明忽暗的行星,看著月亮以前我就會想到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是什么樣子,如果我登上了月球,我就要站在月球上看看我從小生長的地球是什么樣子去觀察一下,它是否被一層藍光所包裹,看下我的地球母親是多么的美麗。

我還要在月球上跳來跳去,因為聽說在月球上重力會比地球小6倍,所以我可以很輕松的舉起一塊很重的石頭也可以跳起來就可以跳得很遠。我會抓起一把沙子將他養在空中,看他慢慢的從空中飄到地上。

篇4

第一版有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人物介紹。上面的小發明小制作都是在生活中小作者有不方便使用的地方,然后這些小作者們經過認真思考/制作,并在不斷修改中完成的。看了他們的小發明,讓我知道發明原來我們也可以搞。還有一個欄目叫萬花筒,介紹的大千世界發生的無奇不有的稀罕事,讓我知道世界是奇妙的。

我最愛看的是第二版的奧秘大探索,那里有許許多多的關于宇宙的知識和奧秘,例如今天的都是關于月球的知識,有月球上是否有水,月球上的生命線索和月球大浩劫等短文,使我知道了好多月球知識,讓我驚訝宇宙是很大很大的,浩瀚無邊,有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第三版有藝術故事/小小藝術家等欄目.第五版是趣味科技館,有開眼界/科技博覽以及科學家的故事,讓我了解了科學家和其他大人物運用智慧獲得成功的故事,激勵著我也去努力.

聰聰明才智實驗室里有小小神探/智慧考場/巧手DIY/試一試等,小小神探上的各種案件,智慧考場上有各種難題等讓我愛不釋手,真讓我動足了腦筋.

篇5

1.“零窗口”發射

10月24日18時05分:“10、9、8、7……3、2、1,點火!”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01號指揮員李本琪下達點火口令的同時,發射控制臺操作手皮水兵按下了紅色的點火按鈕。排山倒海般的轟鳴聲壓向重重群山。三號甲運載火箭噴著烈焰,把嫦娥一號衛星穩穩托起……意義:這是三號甲運載火箭的第15次發射,它的又一次順利發射升空,標志著中國航天開始了歷史上最遠的“”。

2.衛星順利入軌

10月24日18時29分:火箭起飛后第1473秒,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里響起“星箭分離”的報告聲。三號甲運載火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嫦娥一號衛星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軌道。意義: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志發射成功。

3.三次變軌全部一次成功

10月25日至29日:事件:衛星進入預定地球軌道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按照預定計劃,向在太空飛行的嫦娥一號衛星發出變軌指令,對其實施了1次遠地點變軌和2次近地點變軌。3次變軌全部一次成功,使嫦娥一號的飛行軌道逐步抬高,為正式奔月做好了準備。意義:近地點變軌時間短、難度大,變軌成功,標志著我國航天測控技術有了新突破,達到了新高度。

4.開始真正的奔月之旅

10月31日17時15分:飛行在南太平洋上空600公里的嫦娥一號衛星接到地面發送的變軌指令,衛星底部發動機立即點火。長長的橘紅色火焰,似乎給“嫦娥”穿上了一件艷麗的花裙。推力為490牛頓的發動機要通過連續10多分鐘的點火,使“嫦娥”的飛行速度從8千米/秒提高到10.58千米/秒以上。意義:這次變軌,直接關系著衛星能否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與月球交匯。這樣的衛星變軌,在我國航天測控史上還是第一次。

5.原定3次中途修正只進行1次

11月2日10時25分:根據飛行計劃,嫦娥一號衛星在長達114小時的奔月途中,將安排3次中途修正,以確保衛星在長達數十萬公里的路途中精確地飛向月球。然而,原計劃于11月1日和4日進行的2次中途修正沒有實施,原因是衛星軌道控制“很精準”。衛星只在2日進行了1次修正,通過星上裝載的兩個小推力發動機的點火,對衛星飛行航向實施了修正。意義:嫦娥一號衛星僅用1次修正就達到預期目標,標志著我國的衛星軌道測定與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二、“嫦娥奔月”的現實意義

“嫦娥奔月”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中國神話故事。現代人探月、登月卻昭示出另一種現實主義的象征――充分體現了我國綜合實力和航天科技的水平。

中國繼神州系列航天飛船升空之后成為航天大國,啟動探月工程則是穩固中國航天大國地位的有益嘗試。“嫦娥一號”這個充滿中國特色的名字蘊含著多維的現實涵義:一是脈動著充滿想象力的民族文化屬性;二是預示著中國對月球的系列性探索,既有探月的“嫦娥一號”,就會有登月的“嫦娥二號”;三是和“神州”系列飛船一樣形成了中國放眼寰宇的博大情懷。中國的探月工程和美、俄等國共建空間站的努力一樣,都是承載人類未來命運的開路先鋒。所以,“嫦娥奔月”不僅意味著國人的民族自豪,也是全人類欣喜的大事。和大航海時代西方冒險家發現新大陸的殘酷殖民不同,人類在月球、太陽系內的每一次航天遠行和科學探測,都是在尋覓人類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是在豐富人類自身的認識。如果說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在地球上依然難盡如人意,在航天事業上,人類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進行狹隘自私的爾虞我詐和競賽。所以,中國的“嫦娥奔月”和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一樣,都以人類最美好的想象進行謹小慎微的航天探索,雖然在表象上贏得了一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但現實意義絕非是為了贏得一個國家的虛榮和民族主義的自豪。

這種超越民族和文化的人類普世情感對“嫦娥奔月”同樣適用。當中國的“嫦娥一號”實現繞月飛行并對月球實施全方位探測時,她帶來的月球的全新信息不惟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人類。當我們曾經不憚于以懷疑的思維揣摩美國的登月計劃是在殖民月球時,今天的國人會感到些許羞赧。同樣,當我們的“嫦娥一號”實現探月飛行時,其他國家也不必不安和猜忌。

三、結語

篇6

【關鍵詞】投其所好 網絡課堂 綜合性學習 探索月球奧秘

【基金項目】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第二批立項課題成果之一(立項編號:07C105)。

【注】本文獲廣州市天河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169-02

教學過程:

課前:老師布置作業,要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網絡搜集有關月球的資料,每組負責一大類,同時,組內成員再分工,以便提高效率。

一、話說月亮

師導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古往今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它令人感到浪漫而又神秘,給人無限的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索月球奧秘,共話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二、探索月球奧秘

師:課前我們就有關月球要探討的話題作了資料搜集,下面我們就有請各小組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學們紛紛舉手,躍躍欲試)看來大家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那我們就有請第一組同學來說有關月球的奧秘。

第一小組 明月幾時有

――月球奧秘知多少

一、展示

第一組主持人:說到月亮,我們總是充滿好奇,為什么它會有陰晴圓缺呢?為什么它和潮汐有很大關系呢……接下來我們小組就一一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下面有請我們的組員一一為大家介紹:

學生A:我來說月球的起源……

學生B:我要說的是月球的地質構造和月貌,現在先給大家展示幾章圖片月球容貌的照片……

師:感謝第一小組同學帶來的豐富而又神奇的月球知識,讓我們對遙遠而神秘的月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我相信大家對月球都還有很多疑問,那么現在大家就針對剛才第一組同學的展示提出作個評價并質疑,把問題都寫在Q群聊天欄。

二、利用網絡,評價小組展示情況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的評價與質疑:

(這個評價與質疑,讓大家在網絡上寫,首先是考慮到課堂上很多同學可能礙于情面不敢直接說,或表達能力不佳而詞不達意,亦或害羞根本不敢站起來說,而網絡正好綜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同時,希望這簡短的評價能養成大家的探究質疑習慣。)

第二小組 我和月亮有個約會

――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

一、展示

第二組主持人:大家好,不知大家有沒有和我相同的經歷,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時,總是愛追尋那皎潔的月亮,總愛猜想嫦娥是否寂寞?吳剛的樹什么時候能砍斷呢?我想,很多有關月亮的故事或許就是人們的猜想中誕生的吧!下面請同學們重溫一下聽奶奶講故事的情景:

一個中秋的夜晚:郭奶奶和她的孫女在正在庭院中賞月……

1.演員表:學生D飾演奶奶;學生F飾演孫女

2.臺詞:略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一一給大家表演我們搜閱到的故事了,我們搜集的資料都已經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中,歡迎各位來踩踩(網絡用語)。

(平時上課,老師會強調把搜集的資料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中,一是為了讓大家養成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二是讓大家學會資源共享。)

師總結:感謝第二組同學給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啊。

二、利用網絡,評價小組展示情況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的評價與質疑:

第三組 千里共嬋娟

――有關月亮的詩歌、民俗

一、展示

主持人:相信大家對于有關月亮的詩歌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能背出多少有關月亮的詩句?(互動)那么這里我們就給大展示一下所有的有關月亮的詩歌。

學生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文學大家們不愧是獨具審美的慧心,月的陰晴圓缺在他們眼里無不各具風韻。請同學們說說月亮大多用來寄托什么情感呢?

學生:思鄉、思親、祝愿、孤獨之情、閑適之情……

主持人:(老師說的沒錯)另外,我們的古詩除了可以用來鑒賞品讀,還可以用來唱,現在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明月幾時有》(說完,學生打開百度MP3,輸入“明月幾時有”)。

主持人:下面有請我們的同學H來講一下各地的有關月亮的風俗。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紅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老師:剛才第三組同學給我們介紹了我國部分地區有關中秋的習俗,不知道大家的家鄉有沒有特別的中秋習俗或者其他節日習俗?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在Q群上把家鄉節日習俗寫下。

以下是網上部分學生寫的家鄉習俗:

師總結:感謝同學們為大家帶來這么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最后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我們的這一節月亮之旅。(打開百度MP3播放《花好月圓》)

作業:三個有關月亮的作文題目,請大家選一個來創作,寫完后把作品放到班級網絡圖書館,大家互相進行點評。(網上已掛評價標準,批改范文)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第二題:在月球上的一天

篇7

(第一 整理)

夢醒了,我回到了地球上。現在,正是夜晚,抬起頭來便望見了月亮。此時此刻的月亮是那么的寒冷,如果你去了會變得很孤單;如果你去了,可能難以活下去。盡管月亮是寒冷的,但我相信,月亮上真的有美麗的仙女嫦娥,有桂花樹,有可愛的玉兔,我們還可以在月球上遙望海藍色的地球呢。

我相信會有那么的一天,因為物理,使一切都有可能。想一想,人們為什么能制造出電燈、飛機、火車、輪船呢?在那個年代的人會想到有飛機的可能性嗎?但物理使飛機成了鐵證如山的事實,使前人所認為的不可能成為可能。這就是物理了。人們以前能根據物理的原理來制造它們出來,那將來,人們也一定能根據物理的原理,讓我們在月球上居住的。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哦,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能吃到從月球上“進口”的冰淇淋呢!

別忘了楊振寧爺爺說過的話,“美在物理”。的確,生(本文來自第一,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活中的美緣于物理。如,“魚在天上飛,鳥在河中游。”這似乎是句病句,那似乎是違反了常理。但這句話的的確確是描寫了一個地方的景色。你知道是哪里的風景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就是九寨溝的風景了。讓我來解析一下“魚在天上飛,鳥在河中游”的原理吧。這水中畫面的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象,鳥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象。聽后,你感覺驚奇吧?!好玩吧?!有趣吧?!

篇8

月自古以來就是美好的象征,新月如鉤,滿月如盤,殘月如刀,月的形狀被人賦予不同的情調。春天月下青草芬芳,仲夏溶溶月色習習風,金秋月下芳香流螢小扇,冬夜明月映雪別樣情調,有什么的心情就有什么樣的月,還有月色、月光、月影……月下的風景是如此美妙。讓這些景語變成情語。

在月下一定發生過許許多多的事情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下的離別纏綿是那樣地哀婉動人,月下的歡聚傳情又是那樣的歡愉浪漫……月下的一切都是在或喜或悲的情境中升華。中秋月下綿長的思念,不能與親人團聚的離愁;朦朧月下勾起你曾經的故事;還有無邊無際的幻想……當然你還可以移植,用美麗的月光為你的故事營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氛圍。命運是如此多舛,人生是如此無常,寄誰?唯有寄于明月,唯能寄于明月,寄于明月的圓圓缺缺、塵世滄桑,關山險惡,在這漫漫長夜,最能體現自上而下人文關懷的畢竟唯有這明月了。

月是天地的精魂,先民用想象征服過她,現代人用科學探索過她,卻依然無法阻擋人們對她的向往。中國人對她情有獨鐘,她像一個精靈,游蕩在《詩經》里,流淌在唐詩里,徜徉在宋詞里,跳動在音樂里,居住在每個人的心中。

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人類開始把目光投向月球,人類對月球的認識越來越來深入,原來月球是并沒有廣寒宮和寂寞的嫦娥,也沒有砍伐桂樹的吳剛。科學讓人類更真切地認識了月球。

山東省萊州市夏邱中學六年級:鐘凱斌

篇9

在古代。人們對月球有著種種猜測,從此,也產生出了許多神話故事:

嫦娥奔月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不僅有美麗的神話,歷代詩人也都經常把月亮作為贊頌的對象:

靜夜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在長達百年的歲月里,月球這一陌生的星球,逐漸被人們所了解,許多關于月球的只是被挖掘出來,讓我們對這鄰居有了更深的了解:

篇10

月亮,浩瀚宇宙中地球唯一的親戚總是給人類帶來無限的遐想。她出現在各種文化背景的神話傳說中成為人們永遠尊敬的對象。作為夜間的主人,月亮顯然可以代表時間的交替往復,于是月相符號出現在早期的教堂大鐘和航海用表上并于機械機芯流行時期演化出月相手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高檔機械手表的復興,月相手表再次開始流行。在揭開月球奧秘后的今天,制表界在科學推動下,有理由以更為理性和具象的方式紀念這位老朋友。

2009年最被關注的月亮手表當屬歐米茄超霸月球手表和Romainjerome月亮塵埃基因手表。兩塊手表均與月球有過切膚接觸:一塊佩戴于登月宇航員手上:一塊本身就含有月球塵埃。

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時56分,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19分鐘后巴茲?奧爾德林登月,他佩戴的正是歐米茄超霸腕表。登月計劃為何選擇歐米茄作為字航腕表,故事需回溯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早期休斯頓的幾家鐘表店里,當時兩位美國宇航局的官員正在挑選不同品牌的計時腕表,以找到適合太空佩戴的最佳對象。他們共挑選了6塊不同品牌的手表,并對其實施一系列的嚴苛測試,選中的六只腕表中有三只在第一輪被淘汰,在第二輪的高低溫壓力撞擊和噪音等11項測試中,只有歐米茄超霸腕表達到了美國宇航局設定的標準。四十余年后的今天,每次伴隨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仍是歐米茄超霸腕表。

為紀念登月歐米茄此次了兩款超鞘專業月球表――阿波羅11號登月四十周年限墓版,精鋼腕表和925銀質紀念章,鉑金腕表和18K黃金紀念章。極具特色的表款搭載了當年月球表原型所使用的同屬一個系列的歐米茄1861型機芯。整表采用精鋼材質,表鏈進一步改進,配置了歐米茄專利鏈針系統黑色表盤令人回想起月球表原型。小秒針表盤上的徽章圖案演變自著名的阿波羅11號任務徽章,該徽章由阿波羅11號的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科林斯設計,表盤上“OMEGASpeedmaster PROFESSIONAL”字樣下方,是紅色的“02”56 GMT”字樣,這是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人類第一步的精準時間。表背刻蝕有阿波羅11號老鷹任務徽章、限量編號、THE FIRST WATCHWORN ON THE MOON以及July21“1969”字樣,整塊腕表圍繞登月紀買而生。

Romain jerome的每一款新品都能給人帶來驚喜。2009年推出的月亮塵埃基因手表也飽含月亮的神秘感與記憶它們就是Moon DustDNA系列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