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的英語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23:58: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人物的英語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人物的英語作文

篇1

He is also a kind person, like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I remember one time I failed the exam on the exam. But dad didn't scold me also said that after "to learn" I'm a 5th grade children, still have to need to take care of mom and dad. In my small heart father is how great ah! Dad to work to make money to feed us, dad every day to day work. Father will be very early Monday to Friday to cook for us...

When I was a kid my father often told me stories, for example: "Cinderella"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now White"... Actually when I was a child is very naughty, often fell bad things, break things, dad would say: be careful next time don't fell bad things again, each child will get errors, mistakes and just change the are good children. The words impressed deeply in my heart. I want to say to my father: dad, you really great, you are my hero in my heart.

我的爸爸是個個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頭發黑黑的……

他也是個善良的人,喜歡參加活動……

篇2

1.表達人物興趣和愛好的常用詞組或短語:

like ------very much 非常喜歡------ love 喜愛

be interested in 對------感 be fond of 喜歡

hate 憎恨 be tired of 對------厭倦

be crazy about 對------極度喜歡 enjoy 喜歡

lose interest in 對------失去興趣

2. 描寫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常用詞語:

good-looking 長得好看的 ugly-looking 長得難看的

funny-looking 長相滑稽的 ordinary-looking 長相一般的

white-haired 白頭發的 warm-hearted 熱心腸的

kind-hearted 好心的 absent-minded 心不在焉的

bad-tempered 脾氣不好的 near-sighted 近視眼的

far-sighted 遠視眼的 tall 個高的

short 個矮的 pretty 漂亮的

naughty 淘氣的 lovely 可愛的

easy-going 溫和寬容的 smart 精明的

wise 明智的 bright 聰明的

diligent 勤奮的 lazy 懶惰的

clever 聰明的 healthy 健康的

humorous 幽默的 funny 滑稽的

silent 沉默的 attractive 有吸引力的

talkative 多話的

杏眼:almond-shaped 小而亮的眼睛:beadlike 美麗的: beautiful 大的: big/large 明亮的: bright 眼珠突出的: bulging 離的很近的: close-set 深陷的: deep-socketed/deep-sunken 水靈靈的: dewy 夢幻般的: dreamy 呆滯的: glazed 柔和的: gentle 呆板的: fishlike 凹陷的: hollow/sunken 遠視的: longsighted/farsighted 近視的:myopic/shortsighted 眼梢上斜的: oblique 老花眼的: presbyopic 圓的: round 性感的: sexy 銳利的: sharp 斜的: slanting 細長的: slitty 小的: small/tiny 斜視眼的: squint 明亮的: starry 水汪汪的: watery 分的很開的: wide-spaced 腫脹的:swollen

3.介紹人物的姓名、出身

She was born in Beijing on Oct. 12, 1986.

She was a great woman with the name ---.

Born of a poor clerk’s family, she had little schooling.

4.描述人物心情的常用詞語:

sad 難過的 happy 高興的

excited 興奮的 pleased 高興的

satisfied 滿意的 angry 生氣的

worried 擔心的 disappointed 失望的

terrified 恐懼的 friendly 友好的

篇3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訓練 寫作方法 

一、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內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

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三、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與讀的技能屬于語言信息的輸入過程,是語言的接受技能,而說與寫則是語言信息的輸出過程,是語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顯,語言的輸出是建立在輸入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只有達到了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及書面信息開展說和寫,以達到提高學生整體英語運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建立在聽與讀的基礎上寫作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參考文獻: 

1.趙永青 從語篇思維模式看英文寫作教學,《現代外語》2005.2 

2.林才回 行動研究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11 

篇4

要上好一堂英語寫作課,就必須有的放矢地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內容、寫作的要求,因此,對記敘文寫作內容的分析是勢在必行的。記敘文是初中英語寫作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體,所謂記敘文,就是以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為主的一類文體形式,一般來說,記敘文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寫人物為主的,圍繞人物來組織材料的文章,這類型文章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敘述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二是以事件為中心的記敘文,即圍繞事件來組織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為中心去寫一個人的活動過程或幾個人的活動過程;三是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這類型的文章主要以“物”為中心,來記敘一件事情。在英語寫作訓練中,要寫好記敘文,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要寫清楚記敘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2.寫作時要明確中心,突出重點。3.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進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敘述。4.英文的敘事有時態之分,因此,記敘文一般為記敘過去發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過去時進行敘述,但是也要按照具體要求、具體情況而定。

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并要圍繞這個“人”的某一性格特點或者品質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有所突出的進行記敘。

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物、原因、結果),應該注意描寫先后順序以及記事的相對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開始、發展、及結局;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應該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寫的層次,以及人與物的情感交融;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過狀物來表達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寫作過程中,對主題要審準,審清,經過細致觀察后,按一定順序和層次進行切題的敘述,大部分敘述文依據某事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經過進行敘述。對人、地和物的描寫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寫,如對人物,應客觀上描寫其外貌,在此基礎上,突出其才能、特點、外表及內心是描繪其特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對事物的描寫,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也可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進行。

二、初中英語記敘文寫作指導方法

以下將以“My Best Friend”為題目,分析如何進行寫作指導。

首先,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復習七年級上冊《Good friends》一課的重要詞匯及短語,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于同學們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讓學生跟著進行朗讀,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寫作話題,我們已經學習了《Good friends》一課,剛才也復習了文章的重點詞匯及短語,相信大家對“friends”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們要進行的寫作訓練,就是圍繞著“My Best Friend”為題目,進行的寫作訓練。請大家先擬好提綱,然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們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寫作的要求為:

介紹一下你選擇朋友的標準,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運用你學過的一些形容詞的比較級,60詞左右。

接著讓同學紛紛進行發言,先作口頭語言的交流練習,有同學開始發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還有同學接著說: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經過這樣的口頭練習,學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脈絡及內容,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則會下筆如有神了。

篇5

《中考考試說明》指出,書面表達要切中題意。看到考題后,先不要急于動筆,要仔細看清題目要求的內容,在自己的頭腦中構思出一個框架或畫面,確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筆,看懂題意,審清格式、體裁、人物關系、故事情節、主體時態、活動時間、地點等。

二、圍繞中心,擬定提綱

書面表達評分原則有四條:(1)內容要點;

(2)運用詞匯和結構的數量;

(3)運用語法結構和詞匯的準確性;(4)上下文的連貫性。

由此可見,要點是給分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防止寫作過程中遺漏要點,同學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把情景中給出的各個要點逐條列出。注意短文字數不要低于或超過規定的字數太多。

三、語言通順,表達準確

(1)避免使用漢語式英語,盡量使用

自己熟悉的句型。幾種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復和呆板。

(2)多用簡單句型,記事、寫人一般都不需要復雜的句型。可適當地使用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不用或少用非謂語或情態動詞等較復雜的句型。

(3)注意語法、句法知識的靈活運用。(4)描寫人物時,要生動具體,例如:①外表特征:tall,short,fat,thin,strong,weak,ordinary-looking等;②內心境界:

glad,happy,sad,excited,anxious,interested等;③感情描寫:love,like,hate,feel,laugh,cry,smile,shout等;④動作描寫:come,go,get,have,take,bring,fetch等。

(5)上下文要連貫。上下文的連貫性也是評分的一條原則,同學們應注意下面過渡的用法:①表示并列關系的過渡詞:and,aswellas,or等;②表示轉折關系的過渡詞:but,yet,however等;③表示時間關系的過渡詞:first,andthen,

finally,after,before,atlast,atthattime,later,inthepast,immediately,inthe

meanwhile等;④表示空間關系的過渡詞:near(to),far(from),inthefrontof,beside等;⑤表示比較關系的過渡詞:inthesameway,justlike,justas等;⑥表示對照關系的過渡詞:but,still,yet,however,ontheotherhand等;⑦表示遞進關系的過渡詞:also,and,then,too,inaddition,moreover,again等;⑧表示因果關系的過渡詞:because,since,then,thus,otherwise,so,therefore,asaresult等;⑨表示解釋說明的過渡詞:forexample,infact,inthiscase,for,actually等。

四、不會表達,另辟蹊徑

中考作文給分是以要點和語言準確度而定,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簡單準確越好,造復合句容易出錯,容易被扣分,閱卷場上有句話:“錯誤面前人人平等,文采好不加分。”如遇到個別要點表達不出來或難以表達,可采用變通的辦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總之,所造句子要正確、得體、符合英語表達習慣。

五、錦上添花,量力而行

如果你還有時間和精力,想把書面表達寫得更好,那么,請注意以下幾點:(1)句型多樣化,不要i(we)……到底,使人覺得乏味;(2)適當使用一些并列句或主從復合句;(3)進一步描繪人或事物時,適當使用定語從句;(4)適當使用分詞或分詞短語,烘托謂語動詞;(5)偶爾使用一下倒裝句,增加新鮮感;(6)適當調換一下狀語在句子中的位置,使句子不雷同;(7)上下句子緊接時,其中完全相同的成分可以省略,以節省篇幅。

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字跡要清晰,讓閱卷人看得清楚,不可字跡潦草,難以辨認,要保持卷面的整潔。

七、檢查錯誤

篇6

【關鍵詞】英語記敘文 語言特點

一般而言,記敘文的語言具體生動、形象鮮明,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品讀記敘文,少不了要關注語言特點。我選擇的英文文本The power I don’t know屬于寫人敘事性的記敘文。講的是作者的一位老師是如何運用“我不懂”的力量讓同學們在探索合作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作者的求學之路中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以此文為例,我將從品味詞語、揣摩語句、修辭手法、語言風格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是品味詞語。古人寫文章講究煉字,這實際上就告訴我們寫文章要注意推敲字詞,要選取那些富有意蘊的字詞。多運用生動、準確、富有表現力語言的例子。例:So instead,says D.A,his father used to look at the bone and say,‘I don’t know.I wonder if we can work it out.’閱讀時,須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揣摩。如表示人物動作的動詞‘look … and say’、‘I wonder’使文章在表情達意上準確、生動、傳神。

二是揣摩語句。整句與散句,長句與短句,常規句與變式句,肯定句與否定句,在表情達意上有不同的效果。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表達的語氣不同,表達效果也就不同。短句能使文章的語言簡潔、明快,節奏感強;長句能使文章內容豐富,表達得意思更加嚴密、準確、精確、細致。例:I went home and told my father. He laughed. ‘Very good,’ he said. ‘Very good technique. I like the sound of that. Of course he understands it. He’s just said that he doesn’t understand it,in order to get you and your class to do some work on it yourselves,and not think that he has to spoon-feed you. Very clever. I like the sound of him.’在此,作者運用了長短句相結合的方式。短句‘Very good,’ ‘Very clever.’簡單精煉,極好地表現出父親對老師的肯定、贊嘆和欣賞;長句‘in order to …’錯落有致,順暢的表現出了老師的意圖:合作探索解決問題,而不是只靠獲取別人的勞動成果。

三是領會修辭。修辭,猶如語言百花園中的艷朵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適當的插上幾枝,那就會為我們的文章增添幾分亮麗的色彩:巧設比喻,形象生動;大膽夸張,靈氣飛揚;多用排比,富有氣勢;反復吟哦,綿綿含情。例:‘We sat in class and worked slowly through the poem,asked questions of each other and then trying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We used the notes at the back of the book. We went to the library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ings to do with Milton. As we worked our way through it,one day it would be one of us who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sometimes someone else. Sometimes it was the teacher. We would each bring our different experiences to the table and share what we thought and what we knew.’此句中,\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達出這位老師運用‘我不懂的力量’帶給我們的強大的發現與行動,條理清晰。所以,閱讀時應關注這些語句的含義和表達效果。

四是體會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有多種:豪放、柔婉;簡約、繁豐;明快,蘊藉;樸實,藻麗;幽默、莊重。體會時,要把語言風格與表現內容關聯起來,從表達的需要來把握語言的風格。這里主要從簡約、細膩、精粹三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用簡約的語言敘述。如文本中不同的三段開頭:1. I’ve seen D.A tell a story about… 2. Attenborough says that… 3. Many years later,I was…對這些要素的交代簡單明了,讀來自然干脆。同時運用倒敘,告訴讀者事情發生的時間和當時的情況,時間轉換非常自然貼切。這樣,將充足的寫作空間留給對中心事件的具體敘述與描寫。

其次,用細膩的語言描畫。敘事的作文,要用最省的文字敘說出事件的前因后果,使語言具有一種畫面感,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再次,用精粹的語言揭示。例如‘And,clearly,it worked.’簡單的一句話:“然后,很明顯的,它奏效了。”點出事情發展的結果,這樣的點到即止,不嗦,不矯情,不無故升華。再如:‘He hadn’t been kidding.’單獨一段,何等簡潔,卻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所以,這樣的語言應該是“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總結:淡有淡的味道,濃有濃的色彩。記敘文自身的語言特點,讓生活中一件司空見慣的小事諸如不經意間的舉手投足,也能傳遞出打動人心的真情意切。我們應努力實踐記敘這種最基本的表達。發揚質樸真實的文風,在通順的基礎上充分展示語言風采,提高語言表現力。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樂黛云.中西比較文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王希杰.語言的美和美的言語[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

篇7

1、以圖表提供情景的作文要以“讀”為主,首先要讀懂圖表中的數據、時間、編碼、序號以及相互間的變化關系,對所給的信息加以分析、推斷、篩選、概括、去粗取精;在寫作時目的要明確,要注意內容的準確性和嚴肅性,尤其是圖表中的數據、時間等不得有誤。

2、以圖畫提供情景的作文應以“看”為主,通過細心觀察圖中的人物、景物、文字、環境、數字等,弄清寫作的意圖,通過分析思考把握邏輯聯系,找出主題并借助所給的文字,把圖中的信息轉化成文章,但要注意,文章不能停留在圖畫的淺表,而要表達出提供情景的意圖和內涵。

3、以提綱提供情景的作文。這種形式本身的要點已經很明確,重點也很突出,只要把各個提綱加以發揮,注意遣詞造句的靈活性和語法規則的正確性,就不會造成審題不清而偏離主題,但要注意,文章必須覆蓋所提供的各個提綱的要點。

4、以書信格式提供情景的作文。首先要了解書信的格式,英文書信格式與中文有所不同,(1)一般在信紙的右上角寫上寫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地址應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左邊頂格寫上收信人的姓名;(3)正文部分;(4)祝愿的話;(5)寫信人簽名。信的內容一定要按所給的要求寫,不要漏寫。

各地的評分標準略有差異,但是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整體印象、語言表達、詞數規定等幾方面內容。我們在寫作中要盡量避免扣分,爭取有加分點。當然用英文寫作不同于用母語那樣得心應手,常常會受到生詞、語法、慣用法的限制,只要同學們平時注意兩種語言的異同性,抓住寫作要點,也可妙筆生花。

1、為了保證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要把時間固定下來,如:記敘一件事要用過去時;寫經常發生的事或對人物的描寫,要用一般現在時。整個文章中的人稱要一致,首尾呼應,不要隨意改動,以免造成誤解。

2、不要為了追求“一鳴驚人”而去找一些生冷的詞匯,對這些一知半解的詞你不會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使文章顯的生硬、不協調,甚至錯誤百出,所以要使用有把握的詞,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比如說發生了一起意外事件,我們通常用“have an accident ”來表示,不要錯誤的使用“have an incident”。

3、注意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也是寫好英語作文的重要環節,如“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歌手”,很多同學寫成 “My ambition is to do/make a singer,” “to do”表示“做”或者“干”,“to make”表示“制作”,而“做一名歌手”則表示“成為一名歌手”應該用“be/become a singer”;又如“看書、看報”應用“read a book/newspaper”,而不是“see a book/newspaper”。因此,平時應該注意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切忌望文生義或一味生搬硬套。

4、有些同學因怕出錯而只寫短句或簡單句,寫出的文章過于幼稚、空洞乏味。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就要把平時學的知識用進去,如:定語從句、賓語從句、非謂語動詞和比較等句型,關鍵時用上一、二個,就能使文章不同凡響,更有文采,特別是對關聯詞的使用,如“so that”、“not…but ”“not only...but also” 等,會使你的文章邏輯結構緊密、層次鮮明、條理清楚,更能顯示出你的英文功底,但要做到這些并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時的不斷訓練和積累。

5、最簡單的增分點就是認真的書寫。工整漂亮的書寫會給評卷老師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扣分時自然會“手下留情”,而且很多地區都在寫作上有1分的書寫分。只要平時多下點功夫,得到這一分并不難。

最后將中考寫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歸納為以下幾個環節:

1、細心審題細讀題目中每一項提示或觀察所給的每一幅畫,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題意,確定寫作體裁,掌握所要表達的要點,,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隨心所欲,文不對題。

2、理順要點在所給提示或圖上標出要點,然后按事件先后的順序或各要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排序,分出層次。如果是看圖作文,則要按圖構思,這樣做既可避免要點遺漏,又可使表達內容條理清楚。

3、構成框架將理順的要點或每幅圖畫的含義加以連貫,構成寫作的整體框架,進一步定人稱、定時態語態、定順序、定段落、定開頭結尾。基本框架構成后,寫作就有了把握。

4、組織句子用自己最熟悉的短語或句型將理順的要點逐句表達出來,多用簡單句,用有把握的復合句。要揚長避短,避難就易。若遇到表達障礙,可換一種說法,將一句變成兩、三句,只求達意。

5、串句成篇將寫好的句子連貫地組織起來,注意上下句的邏輯關系,適當采用遞進、讓步、轉折、因果等關聯詞語,使短文渾然一體,層次分明,過渡自然。

篇8

關鍵詞:Main task;寫作;價值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3-0123-02

《牛津初中英語》中增加了一個英語項目Main task,這是一個全新的項目,是新教材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實施教學理念的新亮點。

Main task(即中心任務)是整個單元的主導,它貫穿全單元,把各個 Mini task 聯結起來。它的目標要求是通過合作提問等方式,幫助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再現,然后將知識進行條理化和系統化,為學生的寫作做好內容鋪墊,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步驟,并按要求列出寫作提綱,完成寫作任務,也就是說,緊扣本單元話題,主要以寫作方式幫助學生把所學內容落實到筆頭上,按照一定的結構組織語言,聯句成篇。Main task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學生的各種語言技能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幾乎所有Main task的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至少包含寫作和口頭表達兩方面。而在寫作這一塊,應該說是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實用性強,信息量大。所涉及的材料內容就有個人簡歷,新聞報道,表格填寫,海報制作,問卷調查,邀請信,推薦信,電子郵件,方位介紹,人物和動物描寫等。所以筆者認為,這一板塊的功能就是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發展和提高語言輸出能力,集復習,練習,檢測,提升于一體,在整個單元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整個單元的精華部分,也是整個單元的。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寫作在這一板塊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對Main task的認識,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在具體實施教學過程中,把一個原本可以取得很大教學效益的項目淡化了。一些教師將Main task的教學回歸成傳統的寫作課或閱讀課,有的教師甚至將這一部分作為可有可無的部分,教學進度較松時就蜻蜓點水式的教一點,教學進度較緊時,就一帶而過甚至全部省略。這種處理Main task的方式原則上失去了新教材設置Main task的意義和價值,從而造成一定的教學資源浪費,也不利于真正地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以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從Main task在教學中所產生的其他教學活動不能替代的功效來對它進行價值探索,發現和開發,并提出Main task教學活動的操作建議。

一、注重寫作相關資料的收集,為學生的寫作做好內容鋪墊

Main task位于一個單元的最后,它與其它板塊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閱讀,詞匯,語法教學和綜合技能訓練是Main task的準備和儲存階段,所以Main task的教學設計不能僅僅是教學進度到這一步再來做,而是應該在整個單元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只要前面訓練得法,到完成中心任務時應該是水到渠成。

以9A Unit2 Colour的Main task為例,先讓學生回憶表示顏色與心情的單詞以及顏色與心情的關系,可以向學生提問 What colour do you know? How do colours match with each other in your opinion? What do they represent? 再告訴學生米莉正在做一個關于顏色與心情的Project,她想通過服裝的顏色來寫人們的心情,根據一些雜志的圖片,讓學生闡述顏色與心情的關系。如:The woman is wearing a red dress.Red represents power and strength. Maybe she feels weak.Red makes her look more powerful...

二、充分利用好課本中提供的范文,從模仿寫作入手

初中階段的英文寫作還談不上什么修辭手法之類的要求,而是要求學生寫出盡可能少的語法錯誤的句子,篇章結構正確,表達完整清楚,所以在這個寫作的初級階段,還是應以模仿為主。模仿寫文章當然要多看范文,揣測寫法,語文如此,英語寫作也是如此。課文提供的范文可以參考,報刊上的類似文章也可參考。

以9A Unit2 Colour 的Main task為例,通過閱讀第39頁的 Colours and what they represent一文,發現本文是從衣服,鞋子,手提包這三方面來寫的。文中運用了“Useful patterns”對這三方面的顏色以及顏色所代表的意義作了介紹,文章結構布置合理,條理清晰。其中 I think the woman is feeling weak and a bit stressed,but she is wearing the right colour to change that. Red and white are a good match,as the powerful red balances the calm whit.這些句子帶有個人感受,使描寫變得生動有趣 。當然還可以趁機再回味一下Reading 部分的顏色與心情的描寫。像這種對課文的閱讀,是目的性很強的,是對文章結構的一種學習,是為自己寫文章做準備。

三、明確主題,列出寫作提綱,分步寫作,由易及難,幫助學生克服寫作難的問題

寫作是一個利用有效語言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過程,是一個使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升華的過程,可這也是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的一個方面。寫作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也是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寫作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何應對和克服這些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以9A Unit2 Colour的Main task為例,學生先可以對第40頁的兩幅廣告進行小組討論(討論服裝,服裝的顏色,顏色代表的心情,選擇顏色的原因,以及廣告是否設計合理),每組由一位同學記錄討論內容,再由各組選一名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幫助學生把材料匯總。接著幫助全班列出寫作提綱,然后學生按照提綱當堂獨立完成寫作練習,老師充當指導者,四處巡視,當學生需要用到新的單詞和詞組時,老師就要提供幫助。當有些同學的材料組織的比較紊亂的時候,老師也應即時指出糾正。

四、采用學生互評,自評與老師點評等多種方式來評講學生的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篇9

一、用心感悟生活,讓個性色彩豐富

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處處是可寫的景、可敘的事、可抒的情。平時學生寫作文之所以常常三言兩語,無話可說,歸根到底是因為學生對自然環境缺乏觀察,對人更缺少觀察,甚至對家人、老師和同學都缺乏觀察。有一回布置學生寫《我的老師》,在學生筆下的教師大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都是滿面笑容、和藹可親……針對這個問題,評講作文時,我先把外貌描寫幾乎相同的作文讀一讀,然后說,這里有的是寫語文老師,有的是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最后問學生三位科任老師(形態各異)是否是三胞胎?全班學生哄堂大笑。此時,學生才意識到,因缺少認真的觀察,連老師的外貌也不大清楚。

教師可啟發學生寫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樣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例如,三位教師平時的穿著打扮是否相同?她們三人外貌上有沒有獨特之處?他們在年齡、性格上是否存在差異?同時我要求學生先用一周的時間觀察語、數、英三位科任老師,看看她們上課時的姿態動作是否一樣,她們對不做作業或作業馬虎的學生、對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的態度是否一樣,還可觀察她們在課余做些什么。……這樣有了范圍,既引起了學生觀察的興趣,又使學生觀察起來具體容易得多。一周后,再寫同題作文,學生覺得這次的作文好寫了,有東西寫了,寫出的人物不再是三胞胎,或多或少都能抓住每位老師的特點,寫出的老師都有了個性,再讀學生作文時,同學們都能異口同聲地準確說出文中寫的是哪位老師。

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細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邊還是有許多可寫之事,發現身邊美景處處。用心靈感悟生活,把大千世界與個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這樣就能很好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二、發揮個體優勢,促進學生發展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成就卓著的語文教師的教學,就不難發現,這些教師在教學上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個體的優勢。我們普通語文教師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特色,也可以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比如教師喜歡魯迅文學,在基本完成課程標準的教學任務之外,就可以精心耕耘這塊“自留地”。或推薦書目,或組織魯迅文學小組,讓所教學生更多的民解和魯迅有關的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說,教師的德識才學的每個方面,都會對學生形成很大的影響,因為中學生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富有個性特色的教學會給學生的成長烙上深沉的印記,所以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發揮個體優勢,只有有個性化教學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個性化的學生,只有教師個性化的教學,才能使學生的作文呈現個性化的特點。

三、以賞析為主,體驗成功樂趣

作文評改要以賞析為主,努力做到:①多給學生一些自我評價。多創造讓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自我展示的機會和空間,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自己,充滿興趣地反復閱讀自己的習作,一詞一句地去尋找自己習作中的閃光點,再讓學生在小組內、在班級中、在“作文展示欄”上進行自我展示,并闡述理由,教師和其他同學再適時地給予激勵性的評語或體態暗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②多給學生一些賞識評價。在引導學生相互評改時,要以賞識肯定為主,尋找作文中的優點。③多給學生一些情感評價。在作文批閱評改中,側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對話談心,在學生的作文本上多寫一些鼓勵性、希望性的“悄悄話”,架起師生之間的心靈之橋。④多給學生一些過程評價。《個性化教學論》指出:“學習結果并不是學生發展的唯一指標,發展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變化過程,我們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過程研究’。”

四、淡化作文指導,發展學生潛能

葉圣陶說:“以前人以為寫文章是幾個讀書人特有的技能,好技能奧妙難知,幾乎同于方士的畫符念咒,這種見解必須找破。”我們教師不能把寫作文章看得很神秘,更不能把寫文章看成是要由一大堆技法來規定的事情,以致于教師重重疊疊、樂此不疲地去教,苦口婆心,反復強調,不斷地迫使學生就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主動性漸漸地被消退,想象力也被鈍化,悟性被夭折,靈性被扼殺,人格被異化,情感被凍結,原本可以對事物進行的最深刻最美妙最富有個性的精神體驗也就無法表現了。學生之所以日記不讓人看,正是因為他們在日記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或隱私。相反,他們在教師面前或在作文中不敢說真話,恰恰是因為心存顧慮而沒有展示自己的個性,他們的個性很可能被教師的統一要求同化或虛化了,要不學生本來的個性完全轉化為教師所要求的那一種特定的個性,要不雖還保留著自己原有的個性,但為了不違背教師的要求,就投“師”所好,真實的內心被掩蓋了。我認為,教師在作文指導過程中,應該像崔永元那樣做些很生活很幽默也很文學的旁敲側擊,也就是讓學生像小品中的趙本山、宋丹丹那樣緊扣話題,面對生活,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子,說自己想說的話。

五、講究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篇10

一、把握文本的訓練點,實現讀寫遷移

我們的課文多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經典之作,這些文章有的結構精巧,有的布局典范,有的表現手法獨特。教學時,緊緊依托文本資源,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中語言表達有特點的詞、句、段。然后通過遷移練筆,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可以逐步掌握基本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之法。

1.練句式

句子是構成段的基本單位,文本中有許多精美片斷用了典型句式,教學中精心選擇抓住句子訓練點,進行仿句練筆。如課文《燕子》的第一段,用了“一身……一對……加上……湊成了……”的句式,勾勒出活潑機靈的燕子外形。我在教學中,引領學生充分品讀、感悟語言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模仿該句式寫自己熟悉的動物,先請學生上臺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觀察各個部分的特點。有學生這樣寫:“一身雪白雪白的絨毛,一對長長的機靈的耳朵,加上絨球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白兔。”這種典型句式的訓練,有效地吸收了課文的內容,而且使學生在模仿中產生自己獨特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樂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練段落

片斷訓練在謀篇布局中起著紐帶作用,既是“連句成段”的終點,又是“連段成篇”的起點。文本中的精彩語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誦讀、領悟,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訓練點,進行仿寫。如教授《荷花》一課,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由荷花的形狀到荷花的顏色,荷花的花瓣形態各異,體現開花大小的程度。荷花的動態美通過語言文字美妙絕倫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課堂上,我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1)自由朗讀。(2)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3)練習背誦這一段話。(4)展開想象,還有哪些姿勢。(5)寫自己喜歡的一種花,抓住它開花的樣子來寫。有的學生寫道:“金絲瓣全展開了,一條條金黃閃亮的絲瓣,仿佛媽媽們的卷發從肩上垂下一般。”由于找準了模仿點,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美句連篇。指導學生寫片段時,教師要精心選擇有價值的、有明顯特征的片段,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做到“學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進行形式多樣的片段訓練。

3.練謀篇布局

抓住課文特點,分析文章的結構,是讓學生能謀篇布局,把讀落實到“寫”上,進行練筆。比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學完課文后,我就讓學生仿照這種寫法,來寫寫我們的校園。學生們對校園很熟悉,有著深厚的感情,于是在短短的練筆時間里創造出許多優美的佳作。在精品文章的示范下,學生寫起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且既有仿效,又有創新,真正體會寫作的快樂。

二、挖掘文本的情感點,體驗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動而辭發的產物。教學中,學生入情入境,自然會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這時安排小練筆,可以讓學生一吐為快。

1.角色體驗悟情

如教授《坐井觀天》一文,師生朗讀感悟,角色體驗一起學完了課文,知道了青蛙因為天天坐在井底見識狹窄,小鳥飛在廣闊的天空里見識遠。此時我拋出一個問題:“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井,它會看到什么?”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例如:“廣闊的藍天下飄著棉花似的白云。”“一朵朵鮮艷的花,正對著青蛙笑呢!”“青蛙會大聲地喊:‘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啊!’”

2.再現場景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相互建構的過程。如教授《可貴的沉默》一課,“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地交談著”,此時教師問:“孩子們會談些什么呢?”頓時,學生們熱情高漲,馬上回憶起自己過生日時的場景。有的高興地說:“生日那天,爸爸把奶油往我臉上抹,讓我成了一只大花貓。”有的說:“爸爸給我買了一架模型飛機,我高興極了!晚上夢見自己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學生們通過再現自己過生日的場景,感受到父母之愛的真摯,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變成了“我情我景”。

三、填補文本的空白,升華情感

文本給學生留下的“空白”,往往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生活與知識積累、情感等,創造性地填充這些空白。在填充的過程中,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1.續寫結尾

如教授《爭吵》一文,教師為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組織課堂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么?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學生們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評價,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又看到“我”的長處。此時,教師讓學生思考:經歷過這次爭吵后,兩個小伙伴之間會怎樣做?以“第二天早上……”為開頭續寫《爭吵》。有的學生寫道:“第二天上午,他們相約一起上學,路上他們手牽著手,講了有趣的故事……”有的學生寫道:“第二天上午,他們一起上英語課,遇到了大雨,兩人共撐一把傘……”

設計這樣的練筆,意在讓學生通過想象兩個小伙伴的語言、動作,感受小伙伴之間真摯的友誼,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增強了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能力。

2.拓展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