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范文
時間:2023-04-07 22:46: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目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時間如流水,半點不等人。愉快的暑假生活一眨眼見就過去了,暑假里發生的那一件件趣事都讓我回味無窮。
開學第一天,我們來到了熟悉的校園,走近了寬敞、明亮的教室,感覺到了這里獨特的競爭氣息。新學期的新生活又開始了。
新學期,我們又升高了一年級,變成了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六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年級。怎樣讓我的小學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呢?我制定了新學期的新目標。
經歷了五年的風風雨雨,我遇到了種種困難??墒?,總是時不時的干擾我學習和生活的“惡魔”,就是那可惡的粗心。
為了對付那可惡的粗心,我準備好了新學期的新辦法。在每一堂課上,要做到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每一次的作業,都要用認真和仔細的態度去完成,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開始做起,不能草草了事、蒙混過關。
我覺的要做到細心,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讓自己充實的度過每一天。
在生活上,我應該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要去麻煩父母,讓父母不再為我擔心,不再為勞。
篇2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知識呈現 實踐性
英語課上的知識呈現手段和技巧是影響學生語言學習成敗的關鍵之一。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上的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如何利用課堂教學的知識呈現技巧來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形象生動地刺激注意
心理學家奈瑟(Neisser, 1967)提出的多重選擇信息加工的理論認為:有意義的刺激(內容)比不重要的刺激(內容)更容易進入意識,這種對有意義的整合加工作用只有在注意的狀態下才能發生。
利用直觀的教具(如實物、圖片、幻燈片、錄像、錄音機、多媒體)和教學手段更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神經中樞,吸引學生的注意。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 7介紹curly與straight,heavy與thin以及tall與short這些反義詞時,我就設置了生動形象的圖片,令人過目難忘。我們也可以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再比如在八年級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運用實物制作奶昔,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份奶昔,就可以形象生動地呈現新的知識點,并且學生因為親自制作,興趣濃厚又印象深刻。
二、寓教于樂中培養興趣
良好的動機、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動力。美國學者??怂估滋岢觯骸澳軌蛞饘W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p>
一個謎語、一道智力題可以給嚴肅緊張的課堂注入活力。如介紹職業時,我給學生出這樣的謎語:He can help sick people. If you are not well, you can go to see him. He works in a hospital. What does he do? He likes all kinds of colors. He has lots of paintings. He can draw nice pictures. What does he do!這樣的問題既活躍氣氛,又活躍思維,還加深印象。
一句諺語,一首歌曲,一首小詩,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 (句型too…to…)在八年級上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player中,用歌曲“Que, Sera, Sera”導入新課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引出了一般將來時。又如這首小詩:Good ,better,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is best.它包含了good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還能催人奮發向上。韻律優美的歌曲、諺語、小詩,能夠激發他們積極的情緒,喚起他們的語感,引起情感共鳴,容易“穩住”他們的注意。
三、自然和諧地營造語境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自己的話語與一定的語境要素相符合,而且要能夠構建一個對自己的言語交際有利的環境,也就是說語言知識的呈現一定是在自然和諧的語境之中進行。
七年級上Unit 4 Where's you backpack? Where's……/Where're……?句型為例:教師可以運用教室里隨處可見的學習用品來講解Where's和Where're……?句型并讓學生做出實際的回答。再比如在八年級上Unit 6教學比較級時,我們可以就班上同學的實際情況呈現新的知識點:①A is taller than B②A is better at English than B③A is more outgoing B.這樣在短短時間內既自然地引出了新的語言項目,又給學生創設了真實的環境,使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運用,更能使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
我們應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面部表情的舒展自然以及動作行為的大方得體。還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并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由愛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四、時代浪潮中推陳出新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學也應符合時代的潮流。如用當前學生比較關注的政治人物、體育界、明星或重大事件、熱門話題為例呈現原本枯燥的語言知識,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比如教八年級上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比較級時,我就設計了以下的問題:⑴Who is taller, LiuXiang or Yao Ming?⑵Who is more beautiful, Liu Yifei or Zhang Baizhi?等學生喜歡的明星。還有,在課堂上若能適時呈現這些流行語,如好酷哇(How cool),吧(bar),派對(party),脫口秀(talk show),伊妹兒
(E-mail),黑客(hacker)等等,效果不言而喻,也更增添了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多角度反復呈現
新目標英語教材在知識的呈現上具有循環反復循序漸進螺線性上升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要體現這一特征。從知識學習過程來看,反復呈現起著加強記憶、模仿、知識檢驗作用;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的自我重復起
強調作用。不同角度將語言知識反復呈現,既可深化舊主題,又可開拓新思路。
六、結束語
課堂,是教師施展才華與技能的舞臺。英語語言知識的呈現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法則。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與鉆研,不斷地強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積累經驗,就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教育學心理學教程.
[2]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3]每日英語叢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外研之聲.
篇3
時間就像那無情的流水,流去我在小學里的六年光陰。轉眼寒假又將成為過去,新的學期來臨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也肯定有著自己新的奮斗目標。
法國軍事家拿破侖曾經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币馑际钦f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向上,樹立遠大的理想,成為同行中一個優秀的人。是啊,誰不希望成為有出息的人呢?但是秋天的果實需要靠春天的辛勤耕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需要留下一串串踏實的腳印。
我的新目標將會就像一座美麗的彩虹橋,引領我走向正確的方向。
紅:在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于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橙:我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所有作業,做到一絲不茍。課堂作業當堂完成;課后作業和家庭作業也要按時并獨立完成。
黃: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對于預習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弄懂意思;還要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對于每篇課文的課后題,要先試著去做;對于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講,必要是還可一向老師、同學請教。
綠:做到課后復習,要背的地方要熟背,多做些練習,鞏固學過的知識。
青:多讀課外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做一個見多識廣的小少年。
藍:要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繼續參加寫作、奧數、英語等課外輔導。不輕視每一門學科,爭取給個學科齊頭并進,永爭第一。
篇4
新學期新目標廣播稿【一】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邁著輕盈矯健的步伐,和著春天歡快的節拍,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吹酵瑢W們精神飽滿、平安健康地返回校園,老師非常高興。
一年之計在于春。意思是說,在新年伊始,我們要謀劃和安排好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對學校而言,我們xx小學有新目標、新發展;對老師而言,有新提升、新成就;對同學們而言,我們要有新進步、新收獲??傊?,我們每個人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應該做些什么。給自己預設好這一年中的奮斗目標,然后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努力實現。
回顧上個學期,我們播種著希望,我們收獲著甜蜜,但是也可能有一些遺憾,或有些失落。那么怎樣發揚成績,彌補過去的不足?這是新學期擺在我們每位同學面前并且需要用實際行動來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為了讓我們的夢想能成為現實,在這里,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1、在行為禮儀方面,要嚴格按照《小學生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人人耳熟能詳,個個認真照做。把尊師愛校、團結同學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爭當文明禮儀、行為規范高雅的魅力學生。
2、增強安全意識,聽從老師及校領導的教導,上樓下樓、上體育課、課間活動以及上學、放學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絕不做危險性游戲。同時還應密切地與學校值周領導和老師聯系,發現問題及時把情況告知學校或班主任。
3、增強紀律意識,按時上學放學,不遲到,不曠課,有事不能到校者應向班主任請假。人人嚴格遵守“文明活動在課間”的要求,個別同學要徹底改正課間的不規范、不文明行為,倡導文明、安全、和諧、高雅的課間活動。
4、增強環保意識,節約用水用電,養成撿紙習慣,注重個人衛生和個人儀表。在校做到“三愛護”和“三不”:愛護花草樹木,不進出花池;愛護桌椅板凳,不亂刻亂畫;愛護值日工具,不亂扔亂摔。嚴格執行學校衛生條例,早掃午拖下午撿,始終保持地面潔凈。
5、在學習方面,每位同學都要明白一個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不浪費課堂上的一分一秒,發揚刻苦鉆研精神,在同學中開展比學趕幫活動,人人訂出學習目標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標奮斗。在這里要特別提醒那些在學習中有一定困難,在以前的考試以及競賽中留下了遺憾的同學,你們更要吸取教訓,加倍努力,認真改掉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力爭縮小與其他同學在學習上的差距。
6、六年級的同學要警醒。本學期是你們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在各個方面都要為其他年級的弟弟、妹妹們做出表率,更要給學校、給老師留下自己最美好的印象。你們本期的學習任務重,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新課的學習,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綜合復習。因為你們不但要面臨畢業升學考試,有些同學還要參加一些學校的選拔考試。因此,你們更要珍惜分分秒秒,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我們相信成功一定屬于勤奮的人們!
7、明確我校每個月的教育主題活動,聽從老師的教導,接受督導干部的提醒,自覺落實“新三好”的三個十做到,把文字要求變成自己的實際行動,人人爭當名副其實的新三好標兵:即在學校做文明禮儀的好學生,在家庭做善良孝順的好孩子,在社會做誠實守信的好公民。
8、發展特長,樹立自信心,勇于接受挑戰。三年級以上品學兼優、樂于奉獻的同學在三月中旬時積極競聘,加入學校督導隊干部行列,大力提倡同學們毛遂自薦和班主任的推薦,并擇優錄用,展現同學們的督導風采和班主任的培養成果。
9、班級與班級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從今天開始起開展比賽。比一比哪個班級的同學最文明,最守紀,賽一賽哪個班級的同學更勤奮,更團結,更優秀。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你們要牢記自己的理想,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進取,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回報給予你們幸福的這個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因為我們的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因為我們的文明勤奮、不懈努力,我們一定會取得更加卓越、更加出色的成績,讓我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打造xx小學新輝煌!
新學期新目標廣播稿【二】尊敬的老師、親愛的新同學、老同學:
你們好!綠號角廣播開始了!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這個的金色季節里,大家帶著 “更快、更高、更強”的拼搏精神,帶著一個充滿期待、充滿激情的求學夢,迎來了一個滿懷希望、滿懷憧憬的新學期!
松柏蒼蒼小草綠,師情脈脈含愛意。親愛的老同學,新同學,我們歡迎你,歡迎你在這個碩果滿枝的季節又回到了大家熟悉而美麗的校園。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暑假,我們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20xx年仲夏。同學們,我們知道,夏末秋初是收獲的季節,只有用辛勤的勞動播下希望的種子,到時候才會有滿意的收獲。
回顧上個學年,我們播種過希望、我們曾有過收獲,但是也有些遺憾、或有些失落新學期開學廣播稿2016新學期開學廣播稿2016。怎樣發揚成績,彌補過去的不足?這是擺在我們每位同學面前并且需要用實際行動來回答的又一個問題。
同學們,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為了讓我們的夢想能成為現實,在這里,我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幾點要求:
1、在行為禮儀方面,要嚴格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爭做文明向上的好學生。把尊師愛校、團結同學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2、在安全與紀律方面,一定要按學校的要求辦,聽從老師及管理人員指揮,上樓下樓、出操、課間活動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絕不開展危險性游戲。
3、在學習方面,人人都要弄清一個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什么,認真改掉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不浪費課堂上的一分一秒,發揚刻苦鉆研精神,在同學中開展比學趕幫活動,人人訂出學習目標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標奮斗。在這里要特別提醒我們那些在學習中有一定困難,以前留下了遺憾的同學,你們更要吸取教訓,加倍努力,力爭縮小與其他同學在學習效果上的差距。
篇5
前天,陳老師讓班上的男生給女生提意見。男生們也當仁不讓,毫不客氣地提了好多條意見,有的頗為中肯,有的就有失偏頗了。雖然如此,女生們也將引以為戒,要有新的目標,不能一成不變、固步自封,讓男生們超越了。
讓人提意見,總覺得不舒服,尤其是這一條:女生膽小。本來嘛,女生膽子大,不就不淑女了嗎?再說了,膽小是天生的,爸媽給的,也是沒法子的事。又有“女生做操沒力氣”,“女生氣量小,說不得,愛哭!”等等,總之是一無是處!更令人惱怒的是,回家我向老爸討說法時,他竟然哈哈大笑,無一同情之詞!說實話,直至昨天,我們女生還氣不打一處,商量著如何反攻倒算呢!(全然不知陳老師的一番良苦用心。)然而,當陳老師點出這一切都是為我們好,提醒我們女生,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沾沾自喜,不思進取后,我們才恍然大悟,臉紅耳赤,羞愧難當!現在想來,自己已是讀五年級的少年,雖不能做到圣人聞過則喜,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境地,但也應常懷謙虛之心,不能一捧則喜,一觸則跳呀!
陳老師讓我們女生要有新目標,怎樣訂?其實答案早就有了,那就是男生們對我們的批評,改正了,就是新目標的大部份了。就拿“膽小”這一件事來說,我們總認為膽小是天生的,其實這種說法并不科學,行為及心理學專家認為,“膽大”與“膽小”是后天環境決定的,經過鍛煉與實踐,人的“膽子”就會大起來。就我們讀書時,“膽”小的確不是一件好事,膽子小,學習遇到問題就不敢問,遇到壞人壞事就不敢說,你看這有多耽誤事呀!做操不用力也是事實,那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同學們,對做操為誰好的問題沒有搞清楚,今天是比賽,大家就買力,明天沒人看,就裝裝樣,偷懶!“氣量小”那更是沒話可說了,從前天到昨天,那不就是我們女生“氣量小”的大暴露嗎?!
提高學習成績果然是我們的目標,但學習做人也是我們所必修的。做一個有知識有理想的有為少年,那更是我們女生孜孜以求的新目標!
篇6
關鍵詞:英語 教學的互動 教學方法
語言學中談到能力和運用(Competenceand performance)。英語教學新目標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提出要“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系”。英語作為外語教學,我們應了解該語言的文化思維傳播媒體。因此,新目標英語教學的過程和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了解該語言的運用規律。
1、新目標英語教學中互動的必要性
多年來,我國的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考學生背”,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嚴重地影響了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缎麓缶V》則強調英語課堂教學重操練、重交際、重知識能力一起抓,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覺地、積極地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興趣是開發智力的原動力,是一種成才的高效催化劑,是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它能使人對感興趣的東西給予優先的注意,當興趣進一步發展成為從事實際活動的傾向性時,就變成了愛好。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把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以實踐的成果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是知識本身的要求,只要是正確的又能得到客觀上的正確評價,學生們就體驗著一種愉快。斯金納所提出的“內在的獎勵”即說明這方面的問題。即學習者工作本身對其結果產生樂趣,這種樂趣便是獎勵或報酬,而且在學生心理上,這個報酬是至高無比的――學生騎單車獲得的樂趣,比給他蘋果更為滿足,因為人的心靈深處,隨時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探索者、表現者。在學生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但如果不給以現實的強化,這種需要就會枯萎,面對知識的興趣也就隨之消滅。教學的互動能喚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強化創新。好奇心是一切文化進步和科學進步的根源,是學生獲得新知識的動力。這種好奇心如果得到現實的滿足,便產生極大的興趣,這個興趣反過來促使學生向同一領域縱深發展,從而獲得新的滿足,而且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喚起學生好奇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愉快地、順利地掌握知識。教學的互動的實施有利于不斷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
2、新目標英語教學中互動的要求和目標
新目標英語課堂教學則應“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把英語課堂教學由傳統的“一言堂”轉變為教師指導學生多練。積極為學生創設情景與語境,使學生在較為真實的模擬的語言實踐中獲得為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啟發學生動眼、動耳、動腦、動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新目標英語教學則應引導學生從所學的語言材料中選取恰當的語言結構和話題來有效地表達思想?!缎麓缶V》又提出“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結構的能力”。其具體教學內容包括: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結構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選擇詞匯的能力和創造性地運用詞匯組合成語句和語篇的能力,要實現培養學生以上語言能力。英語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語言教學的互動。
3、新目標英語教學中互動材料的選取
英語新目標的特點是:“突出語言運用,全面發展個性能力”。教材里有許多有趣生動的對話材料,同時配有形象逼真的卡通插圖,還有內容豐富而動人的情景短文,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語言教學互動的題材。這些材料單憑一直通過知識的傳授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一種無聲的表達,即使有少數學生能說幾句英語,這種教學結構是行不通的。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人類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是人類文化的載體。
以對話為例,新目標的大多數對話(con-versation)取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但不完全是學生的現實生活,它只是學生生活的臨摹。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教對話的基本步驟可以為:先組織學生進行模仿對話或小組朗讀,組與組直間的對話,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從對話中歸納出表示單元話題(功能)結構,然后教師提供新的對話(topic),要求學生圍繞該話題,運用相應的句子結構進行對話或小組交談,對話教學的目的是強化學生說的能力和模擬交際能力,新目標英語教學的互動是英語語言交際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
語感必須通過語言實踐訓練來形成。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最高體現就是學生的語言直覺或語言習慣,而不是邏輯的訓練。新目標英語教材把“結合客觀現實生活和主觀思想感情去學習語言”這一教學唯物論思想貫徹在整個教材中。針對以往忽視基本技能,特別是聽、說技能的這一實際,新教材各單元都是通過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聯系的各種情景來組織材料的,并要求在精講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語言操作實踐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幾個方面訓練,盡量把知識上升為技能,從而達到大綱要求的“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交際時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之目的。為了達到此目的,新目標英語教學不是通過語言知識的傳授來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進行說話寫作和口語寫作,而是訓練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習慣。在新目標英語教學中。英語語言教學的互動顯得特別重要,通過實際語言交際訓練,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因此,英語教學就得以學生的語言教學的互動為中心,以教科書為言語典范,以生活為“大教材”,以教材語言使用的“行為規范”為主導,以語言訓練為主線,不斷操作和重復這一定向反射鏈,從而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4、新目標英語教學中互動的具體實施
新目標英語教學中互動的具體方法如下:
4.1 語言活動的“擴大化”,即把生活當作語言大教材,讓具體的語言環境推動語言交際實踐活動,即教學的互動活動。在教“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句型時,可問學生“What are they doing for vacation?”“What is your mother/father/friend do-ingfor vacation?”這樣貼近生活的練習,學生很容易與教師或同學進行對話訓練。
4.2 把教學內容“作業化”。即把訓練當作英語教學的主要方法,讓學生模仿、體驗對話和課文。每一段對話,要求學生扮演不
同的角色,分角色進行實踐活動。
Teacher: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Tom?
Tom:My favorite animal is panda
Kate:Why do you like pandas?
Tom: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
4.3 盡可能借助多媒體教學,借助圖畫、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的教具,讓學生就這些用英語進行對話。以生動形象的情景能促使交際雙方相互理解,激發交流信息的愿望和興趣,加快傳遞信息的交際過程,即互動過程。
4.4 把例句情景化,舉例時,如果教師能簡單介紹例句使用的情景,則能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該語言現象。教師如果能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該語言現象所使用的場合。引導學生將所學例句和自己所熟悉的環境相結合。因此,教師在舉例時盡量利用當時當地的情景和學生熟悉的事情,從而縮短運用英語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產生用英語表達的欲望。例如:練習“There be"句型時,There are two pictures in our classroom,There are twenty-six girls in our class…,學生會聯想到:There is a pen 0n my desk,Thereis an English-book on her desk…
4.5 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此時,教師是強化記憶者,盡量讓學生通過語言交際訓練進行復習,使前期已獲得的語言知識升華成一種技能。
4.6 操作,教師是組織者或指導員。教師組織學生操練語言材料。使學生在語言信息刺激的作用下,作出模仿、領悟的反映,并且通過分組活動、雙人活動等重復操作,直到記住語言信息知識。
上述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學生很感興趣,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教得愉快,整個課堂的氣氛很活躍。例如:It’sraining,這一單元的教學,首先讓學生思考: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然后讓學生聽season song。講授新課后。讓四位學生來描述不同季節的天氣,一個春天(spring),一個夏天(summer),一個秋天(au-turnn),一個冬天(winter)。
For example:
S1:Spring is wagm
S2:Summer is hot
S3:Autumn is cool
S4:Winter is cold
篇7
1. 靈活使用新課標英語教材
《新目標英語》以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為主,包含的話題和語言結構具有較強的交際功能,需要教師按照循序漸進的步驟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本教材更加生動,更加貼近生活,但是也有一些不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使用教材。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適當的調整教材的編排內容。例如:教師給學生講八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內容時,教材內容是按照先聽力后口語的順序編排的。由于教材上的聽力具有材料量大,朗讀速度快和生詞量大等特點。如果讓學生一開始就練習聽力,學生肯定很難適應。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練習口語,再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這樣教學難度就會大大降低。Section A 3a中的對話過于繁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聽力部分2a中的話練習口語,這樣就能讓教學內容重點更突出。這一單元的重點語法是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區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將學生學過的名詞和相關練習題整理起來,讓學生反復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固定,只要對教學有幫助,教師可以吸納不同教師的教學經驗,將其靈活運用于教學活動中。
2. 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在新課標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輔的引導作用。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積極性。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好奇心和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英語競賽,課堂提問、合作學習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設置的各個教學環節中,要和學生積極互動,及時表揚和肯定學生的表現。即使學生表現不佳,也要以正面引導為主,不能一味地批評和責怪學生,教師的這種態度有助于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的約束感和緊張感也會大大降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發揮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會被培養起來,學生的獨立意識也會逐漸增強。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拓展學生的視野
新課標英語教材內容非常豐富,知識面比較廣,在加上文字中配有插圖,能帶給學生較強的視覺感受。一個國家的語言總是和當地的文化息息相關的,學生要學好一門語言,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文化。新課標教材中包含著很多文化元素,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利用這些文化元素,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以教材中涉及外國文化的內容為起點,給學生普及一些國外的文化,包括國外的節目,飲食,風俗習慣、禮儀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這些內容,讓學生深入了解外國文化,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更全面,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這對學生英語學習是非常有利的。
新目標英語是一種全新的教材模式,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接受特點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應該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新課標教材的效用發揮到最大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文章主要從“靈活使用新課標英語教材,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拓展學生的視野”等方面探析新目標初中英語的教學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我國新目標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1] 任秋紅. 探討《新目標初中英語》課本插圖在教學中的使用[J]. 英語教師, 2016(12).
[2] 李群. 不做教材的奴隸――探討初中《新目標英語》的教學方法[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6(08).
篇8
快開學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已經不是去年的那個小孩子了,每個人肯定也有自己的新目標。現在就來聽聽我的新目標吧!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整天嘻嘻哈哈的,我的爸爸媽媽在一個地方工作,雖然收入不怎么樣,但總歸還是和和滿滿。我的爸爸特別愛吸煙,于是,我便和爸爸定了一個協議,我第一次考到100分他就每天只抽5根,之后每考到一次100分,他就從每星期抽的煙里減去2根。本來也是希望自己考100分的,現在呢,考到100分我又多了個意義。這是我的第一個學習目標。
另外,我還給自己定了許多學習目標。比如:期末考到全班前3,年級前10啊、左眼度數保持,右眼度數好轉啊等等。
我想,也正是有了這些學習目標,我的人生才變的多姿多彩,有情調起來。
篇9
一、新目標教材的特點
1.突出以完成話題任務為單元目標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這套教材《Go For It》。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于一體,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缎履繕擞⒄Z》中的具體語言目標是通過各種各樣的Tasks來實現的;學生需要動用具體而特定的行動來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使各種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與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機地結合。
2.教材內容豐富,語言材料新穎,貼近現代生活實際
每個單元的選材都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緊地與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結構、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都是學生熟悉的話題,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情,所以學生容易接受,學習熱情自然也高。使教學活動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3.推行分層次教學
教學內容安排突破傳統的單層次教學模式,推行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本套教材每個單元均有Section A和SectionB。Section A教學本單元的基本語言結構和詞匯。教師可根據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基礎,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自主選擇教學內容。
二、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1.跨度較大,有些單元的內容排列沒有很好地體現“由易到難”的階段遞進特點。很多新內容的呈現上語法顯得很雜亂,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即要求語言輸出。
2.單元的內容非常豐富,但缺乏整體系統性。如果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實行教學,就會感覺到內容上的跳躍,松散,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難以構成認知連續體。
3.單元間缺少銜接,一個單元結束以后,奔向下個單元。句法上也缺少過渡,主題內容也相對迥異。
新舊知識缺乏自然聯系,鞏固起來比較難。
4.詞匯量大,語法知識分散,語言點多,超前語言現象出現頻繁等特點。
三、創造性處理教材之我見
1.刪減部分內容
在教學中,詞匯量大是師生普遍感到頭疼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刪減部分不要求掌握的詞匯(如人名、地名或其他非重點詞匯),或對非重點詞匯降低要求是解決著一問題的途徑。另外,一些過于復雜的活動(如有的討論、調查活動等),一是受限于學生表達所需詞匯量,二是學生沒有相關的生活經歷,不好進行或無法進行。應該把不適合的任務做適當刪減,以使教學流暢并提高課堂效率。
2.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一般來說,調整可分為三種方式:一是對每冊教材各單元之間教學先后順序的調整,二是每個單元內各部分順序的調整,三是各部分內容中活動順序的調整。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順序重組。單元之間的調整是指在教學中打破教材編排的單元順序,而把話題相同或相近的單元調整為相鄰的單元;或者把語法相同或關聯的兩個單元調整在一起;也可以根據教學與近期發生的時事的相關性將其提前教學等。
3.拓展和補充教學內容
教材處理中既然可以刪減,當然也可以根據實情進行拓展和補充了。有些單元的內容可能會過于簡單或者容量不夠,就需要補充或拓展相關知識,如八年級下Unit 2談論問題和給出建議,因上冊教學已經涉及相關內容,學生相應來說較易掌握,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使用could,should 提出建議外,我們還可以將提建議的其他句型如why don’t you…,why not…, had better…等補充出來,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但是注意,在補充和拓展中,“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一定要根據學生和班級實際,因材施教。
4.改編和替換
篇10
一、巧設教學任務,驅使學生學習
設置教學任務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交流、探索、演示等各種語言學習活動來完成英語學習目標。在英語課堂中,巧設教學任務,可以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運用訓練,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當然,我們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注意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其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激發其興趣,然后再結合明確的學習目的設置相應的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如在學習七年級Unit1 My name’s Gina時,筆者就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然后仿照教材內容制作自己喜歡的明星或同學的個性名片。最后,筆者再根據名片信息即興設置問題,以此來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英語學習和運用訓練。
二、課堂精講勤練,學習實踐結合
“精講”就是我們把重點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率地詳實地講解給學生,然后將剩余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去探究、整合和運用訓練;“勤練”是要求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展開明確的有針對性的練習和訓練,以此來突出重點,提升能力,避免落入死記硬背的窠臼,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比如,筆者為了讓學生掌握用英語進行簡單口語表達的能力,就通過“精講”讓學生回顧并概括學過的經典句型結構并加以“勤練”。諸如,want to do sth.;want/ask/tell sb.(not)to do sth.;ask if sb.would like to do sth.等簡單句型?!扒诰殹本湫蜁r學生盡量用自己的語言換一種表達方式呈現出來。如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時,我曾讓學生以應聘者的身份用What do you want to be?Why?等句式來復述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我們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課堂學習內容設計一個topic讓大家來辯論,如:Is it good or bad to play video games in spare time?讓大家通過巧思詭辯,“勤練”單詞和句式應用。
三、巧借文本疑點,誘導語言運用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常常通過教材給出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教材內容展開改造和加工,這樣可以挖掘學生體驗語言的潛能,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筆者曾設計問題:Why do people like animals such as“pandas”in China?What can be done for wild animal protection?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wild animals?...學生各抒己見、爭執不下。這個過程中大家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方式和風格進行了語言的體驗、學習和操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