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22:5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環境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可是有些同學卻不懂得珍惜。請同學們放眼校園仔細看看,是誰把潔白的墻壁打上了鞋印、球印?是誰在墻壁上、桌椅上亂涂亂畫?是誰開著水管,讓水肆意流失?是誰在草坪、花圃上留下無情的腳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又是誰把塑料袋、包裝盒、果皮紙屑扔得滿地都是?還有誰把花壇當成了嬉戲的樂園?甚至在校園的角落大小便呢?有誰為了自己打乒乓球擋風護球能舒服些,把球案一次次地立了起來?曾有哪些男女生不顧校園內眾目睽睽而耳鬢斯磨、交臂貼面,說出中學生不該說的話,做出中學生不該做的事?也曾有一些人總是在別人午休、晚休的時候,在宿舍內外高聲喧嘩?這些現象與優美的校園環境多么不協調啊!就是這少數的幾個人,讓我們大多數同學的努力付諸東流!孰不知,長期如此,將形成一種可怕的陋習,不僅會使美麗的校園遭到破壞,我們的文明和品德也隨之喪失!
親愛的同學們,作為奮中的一名學子,我們誰不渴望校園中能有郁郁蔥蔥的草地?誰不愿坐在整潔干凈的教室里?誰不希望住在舒適溫馨的宿舍?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將在這里學習、生活、長大。保護環境靠大家,我們每位同學都是這個校園里的一名成員,都有維護校園環境的義務和責任。
立即行動起來吧,一片紙,我們撿起;一滴水,我們節約;一堆垃圾,我們打掃。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為此我向奮中全體同學呼吁: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創設學校清潔、文明的校園,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護草坪、惜綠地、拾垃圾、講文明、修禮儀。愛我奮中校園,加強自我約束,相互監督,爭做保護校園環境的衛士,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營造亮麗的家園。其實,當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校園優美環境的同時,也正塑造著我們美好的心靈和品德。
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見到果皮紙屑,主動撿起來,保持教室、校園的清潔;
2.愛護花草樹木,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朵、不搖晃樹木,愛護校園中一切公用設施,比如廁所、門窗、等;
3.搞好寢室衛生和自己的個人衛生,要常開窗戶多通風,勤換衣服勤洗手,保持宿舍床鋪、物品的整潔;
4.不吸煙,不喝酒。不在教學區等公眾場合大聲喧嘩,制造噪音;自覺遵守不說臟話粗話;隨手關燈。
篇2
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學生,都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與外界交流聯系的機會,更為自由的發展自我,支配自我的空間和時間。大學區別于中學的特征之一就是大學的開放自由程度更廣更深。在開放自由的大學里,充滿了年輕奔放的氣息,沒有僵化的中學式教育,一切都是彈性的。試想一下,校園人聲鼎沸,不時摻雜著吉他的演唱和悠揚的樂器旋律。大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自由的參加各種社團、自由的運用時間。可以說沒有一所大學不是開放自由的,只是各所大學受其自身條件的制約,開放自由得程度不盡相同。就我們海大來說,其開放自由得程度與一流的大學有著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由學校的歷史、學校的自身條件,甚至人文環境、地域等各種因素綜合產生的。因此,我們學校需要更為廣泛的開放自由,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海大的師生們,我們都來共同努力吧!使我們能夠更早的沐浴在更為開放自由的校園陽光中。
文明禮貌
在校園里如果人人自覺講文明、講禮貌,形成文明禮貌的校園風氣,那么,生活在這種和諧的校園中,怎能不叫人心情愉快呢?文明禮貌還能很好的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定的程度,試問:怎么會有考試作弊屢禁不止;學術文章抄襲時見報端這一系列低素質、低修養的現象發生在校園里呢?然而,我們作為教師更要講職業道德,它是我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那么,在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上對我們這些職業傳播者要求就更高了。一名優秀的教師絕不是簡單的“教書匠”和傳授知識的“工具”,而是知識的傳播者,是學生生活的導師,是道德的領路人。親愛的老師、同學們,讓我們為樹立文明禮貌的海大形象而共同奮斗吧!
盡職盡責
這是針對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管理基層這三個要素而言的。
教師應做到為人師表,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方式以及他們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是大學校風、大學精神的直接體現。因此,良好的校風必須倡導“師道”精神、健全“師德”意識。
學生應做到“從學中做,從做中學”,在學校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應該更多的聯系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做到學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而學校管理層應始終貫徹“環境育人”的理念,這里的環境指校園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學習環境。學校應設法改善、優化和控制這三個環境,使學生在這三個環境中實現主動、和諧、自由和全面的發展。
求實創新
大千世界有太多的斑斕浮華,讓人一不小心就亂了方寸,這更需要我們屏除心中浮躁,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學習和做人。我國為和國際接軌,正在大力提倡“誠信”,其實,華夏民族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訓。在我們發展市場經濟的時代,更是要把誠信放在首位。學生以誠信為學習之根本,教師以誠信為育人之根本。
篇3
一、利用網絡改變學習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強調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根據這一原則,應把作文課堂教學整合為"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主寫作"三個環節。自主學習。教學中,要提前把精心準備的各種資料、課件,利用網絡傳輸給所有的學生。學生在網上緊緊圍繞作文主題收集有關素材或范文,并根據信息的具體內容、時效性等對所下載的信息進行整理。協作學習。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分工協作完成任務遠比一個人要快得多,搜集的資料也全得多。一般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意圖到網上查尋資料,調動學生閱讀文體時積累的一些知識,使他們原有的信息能力得以遷移,并突破原有的單純從書本上獲取知識、信息的格局,學會從網上獲取知識、信息的本領。自主寫作。也就是資料收集好以后,學生開始寫作。教師要利用網絡的交互性特點,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軟件,了解學生的動態,對他們進行分別指導。學生和教師通過網絡交流,及時獲得在線幫助,調整寫作思路,實現真正的個別化教學。學生還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
二、運用網絡的交互性,革新作文評改的方式
一是生生互評。集體講評是作文講評的一種重要方式,以前光靠聽,所記住的內容是極為有限的,它大大地妨礙了學生參與講評,使集體講評留于形式。而現在,學生坐在電腦面前,可以一邊看著電腦里同學的作文,一邊發表自己的觀點:哪些句子寫得好,哪些詞語不恰當;結構有什么問題,選材是否得當等待,如果作者覺得同學們提的意見是值得采納的,就可以進行即時修改。同學間相互啟發、幫助,提高了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激勵學生進行互相點評,學生在修改同學作文的同時,一方面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欣賞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還能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二是師生互評。教師通過網絡系統瀏覽全體學生的作品,把有代表性的作品直接發送到每個學生的計算機上,讓學生共同評議、修改。學生直觀地感知了修改過程,對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心中有數了。在網絡作文教學中,每個學生都享有網絡平臺帶來的平等地位,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評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評判;學生在整個自評、互評、協商的學習過程中,互相溝通,取長補短,在發現他人習作中的問題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寫作能力和文章的鑒賞能力。綜合上以三大方面所述,借助網絡技術進行作文教學,則可以克服傳統教學手段的種種弊端,化難為易,更好地解決諸如素材、寫作情境、講評等問題,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他們的作文能力,扎扎實實地為素質教育服務。
作者:上官云雁單位:廣西防城港市第二中學
篇4
Save water.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No water,no life. So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do so.Not only should we protect drinking water and stop polluting it,but also make full use of it.
Save electricity. It is crucial. We can't imagine what the life will be like without it.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 to save electricity. Don't forget to turn off lights or other electric machines when we finish working.
Save forests. They are useful .Please stop cutting them down and use recycled paper instead. Make our world a green one to live in.
Recycle useful rubbish. Plenty of rubbish can be recycled like cans,paper,bottles,and so on.
We can save resources in this way. I believe we can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盡管世界發展更快、更好,地球上的資源得到越來越少。為了保護他們,必須得做點什么。
要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僅應該保護飲用水和停止污染,但也充分利用它。
節約用電。它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無法想象沒有它的生活將是什么樣子。每個人都應該盡力節約用電。別忘了關掉燈或其他電動機器當我們完成工作。
拯救森林。他們是有用的。請停止切割下來,轉而使用再生紙。讓我們的世界一個住在綠色。
篇5
保護環境的英語作文(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ubject, is a household name, everyone knows. But in real life, some people still don't too seriously, think small, in my opin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start from the pretty little things. I have experienced such two things: one day, I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things, quickly to the door of the supermarket, see several send out flyers, see to, see cars, but some people don't, casually throw on the ground, I used the paper in the trash. Saw the two men, the propaganda time with glue on the wall, from a distance, like pieces of "psoriasis" while they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and I took out my skills "tearing work", ha ha, I get rid of a large "psoriasis" is. At another time, I play in the bottom of a floor, find the distance on the grass up whereas white smoke, a closer look,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a group of children in our class burning grass, grass black a large, I hurriedly stop as a big brother, and about the dangers of fi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y are ashamed, quickly the coming water from the nearby end extinguish fire, finished burning grass action.
We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on a planet, that is the earth. On earth, have for the oxygen we breathe, there are dense forests, vast grasslands, boundless sea, all kinds of animals, constitute the beauty of nature.
I think loudly called on the people: the earth belongs to our human, belongs to all of us, as long as with our hands, starts from me, starts from everyon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love of the earth's natural resources, make clear pond water still flowed in the home, flowers in full bloom the flowers still.
Human ah, should be time to wake up, open your eyes and look around us, this is our home, let us from now on, wash his with their own hands, with their own wisdom, with their own conscience, for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keep a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homeland, let us make an efforts to u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or survival!
環境保護,這個話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還是不太重視,認為微不足道,在我看來,環保要從件件小事做起。我就經歷過這樣兩件小事:有一天,我去超市買東西,快到超市門口時,看見有幾個散發宣傳單的,見人就給,見車就放,可是有些人卻不要,隨手就扔地上,我過去將紙扔進垃圾箱里。又看見兩個人用膠水將宣傳單貼在墻上,遠遠望去,活像一塊塊“牛皮癬”趁他們不注意,我又拿出我的絕活“撕紙功”,哈哈,“牛皮癬”被我除掉了一大片。還有一次,我在樓底玩,發現遠處草地上冒出了縷縷白煙,走近一看,原來,是我們班一群小孩在那里點火燒草,草黑了一大片,我以大哥哥的身份連忙制止,并講了火災的危險性和環保的重要性。他們羞愧難當,趕忙從附近端來水把火熄滅,結束了燒草行動。
我們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星球上,那就是地球。地球上,有供我們呼吸的氧氣,還有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無邊無際的海洋、各種各樣的動物,構成了美麗的大自然。
我想大聲呼吁人們:地球屬于我們人類,屬于我們大家,只要用我們的雙手,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讓清澈的塘水依舊流淌在家鄉,讓花兒依舊那樣鮮花盛開。
人類啊,是應該覺醒的時候了,睜開眼,看看我們的周圍,這是我們的家園啊,讓我們從此金盆洗手,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良心,為我們的子子孫孫留下一個和諧、美麗的家園吧,讓我們為我們世世代代的綿延生存做出一份努力吧!
保護環境的英語作文(2)
The survival of the earth is our home, it's like mother, provide us with the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 of survival. We are the master of the earth, we should like to yourself to protect it.
Who wouldn't want to make their homes more beautiful, more beautiful?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living garbage all sorts of multifarious, including most waste will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or example we commonly used battery, if you don't properly handle after use, it will cause a gre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ording to research, section button battery waste 600000 litres of water undrinkable. If each throw away a battery, then then, water, and will become a luxury.
So,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please put garbage sorting.
On June 1, 2008 in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plastic limit order", the practice, to make our country save thirty-seven million barrels of oil a year. Plastic bags, this kind of thing for ordinary family ordinary but again, but you know, plastic bag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Plastic bags with oil as raw material, not only consumes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but also need 500 years to be natural decomposition.
So,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use less plastic bags, please.
As the owner of the society, to improve the earth's environment, it is our duty-bound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If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veryday everyone can create a new, beautiful world!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著生存的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它。
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好,更漂亮?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垃圾都是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比如說我們常用的電池,如果用完后不進行適當的處理,那么將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據研究,一節廢的紐扣電池能使60萬升的水不能飲用。如果每人丟棄一顆廢電池,那么到了那時,水,將成為奢侈品。
所以,為了保護環境,請將垃圾分類。
我國于2008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這一做法,使我國每年節省三千七百萬桶石油。塑料袋,這種東西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是你知道嗎,塑料袋卻是污染環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為原料,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而且還需要500年的時間才能被自然分解。
篇6
[關鍵詞]小班化 高段作文 交互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4-009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曾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交互式”作文教學就是源自于這一理念,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相互間的合作、交流、分享,互幫互助,并從中感悟,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交互式”作文教學模式在小班環境里開始了嘗試。
一、準備――建立互助小組,明確合作目標
作文小組的成立以就近原則,自愿組合,適當調整為主。六位學生劃為一個小組,力求每個小組內均有學習成績(作文成績)不同等級的學生,各個小組盡量實力均等,達到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要求。每組寫作水平最高的兩位學生任組長,負責本組同學的作文指導和把關工作。每次作文講解,指定其中任何一位成員作為主講,其他五位協同準備,組長整體協調。
二、實踐――循序漸進,彰顯小班優勢
1.出謀劃策定題目
“交互式”作文教學,關注到了學生的興趣點,根據小班的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有效的操作。
(1)確定主題。作文主題由師生共同提出,然后交由作文小組進行探究。作文主題的選定主要取自以下幾個方面:與教材中習作訓練相關聯;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相關聯;與組內學生的興趣或者特長相關聯。
(2)擬定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必須要做到正確、新穎、簡潔、醒目,能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找出文章中心。擬定題目前,我會進行指導,告訴學生怎樣擬出一個好的題目(以學過的課文為例)。
(3)精心篩選。經過指導,全班學生分別擬定一個作文題目,交由作文小組。作文小組對這些題目進行篩選,找出自己認為好的題目,小組間進行交流。最終確定二到三個題目,全班據此再精心準備作文內容。如教室里的飲水機被打破了,作文小組就根據同學們的題目及自己精心的選擇,確定了以下題目:《飲水機的哭泣》《飲水機打翻后……》《一次特別的“試驗”》。
2.主動學習集資料
搜集更多的寫作素材是“交互式”作文教學能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為了有更多時間進行資料搜集,這一環節一般都放在雙休日進行。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種條件,積極主動地進行資料的搜集。小組內分工明確,每一個人都有任務,每一方面都有準備:有的搜集相關的范文,有的搜集各種合適的素材,有的則搜集開頭結尾的寫法,還有的可嘗試寫一寫。
3.積極探究互交流
從周一開始,作文小組就開始了“交互式”交流。交流時間一般安排在中午。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認為:孩子的創新活動是在寬松、無拘無束中進行的。教師的期待、激勵,師生間真情的交融,小伙伴們的合作互動,都是為了讓學生自己手執金鑰匙去開啟智慧的大門。
針對學生的特點,自助式交流一般進行兩到三次。其中,教師參與一到二次。交流中,學生的問題不斷生成,然后再探究,再討論,再生成。如此循環,為的是精益求精,也是為了在臺上能表現得更好。
4.講解釋疑享成果
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過:“閱讀教學一定要改變教學過程凝固、教學方法僵化的現狀,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創造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講求實效的教學過程與方法。”其實作文教學也一樣,讓學生教學生,更能拉近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1)作文指導,成果共享。作文小組事先確定一人作為主講,給全班同學進行作文指導。講解的內容主要是小組交流后整理完成的稿子,包括材料選擇、段落詳略安排、寫法運用、中心表達,具體到開頭、結尾的寫法、小標題、題記的處理等。組內其他學生負責板書重點、范文朗讀、好詞句朗讀等,以協助主講順利進行。
(2)答疑解惑,共同交流。講解完畢,進入提問答疑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班級每一個學生只要對這個題目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有疑問,都可以向作文小組提出。作文小組成員(以主講為主)根據自己的準備,一一解答同學的疑問,或者進行一些討論。
5.細細品味同批改
(1)學生完成作文后,交由作文小組批改。作文小組每三人一組對全班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作文小組成員的作文由教師批改),定下等級或分數,寫下評語。
批改前,教師從文章內容與中心,文章題目、開頭、結尾,段落層次安排及重點,文章的語句及用詞等方面進行作文批改基本方法的指導。
(2)精心評價。要評價別人的作文,必然就要認真閱讀甚至研究別人的文章。閱讀的過程就是交流、學習、思考的過程,也是提高的過程。在閱讀點評的過程中,學生又能不斷發現別人的優點,學習借鑒別人的長處。因此,作文小組的學生對作文評價興趣特別大,積極性很高。為了寫好評語,他們仔細閱讀,反復思量。
三、收獲――潛移默化,收獲學習能力
通過一段時間的作文教學嘗試,學生已由原來的怕寫作文變為愛寫作文,看到考試作文成績優良,聽到自己的作文被同學肯定,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校刊選登,他們真正嘗到了寫作的快樂。教師也得到了解放和提高,高效地完成了作文教學。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等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學生逐漸學會了主動去學習,與同學合作互助,并不斷去探究。
隨著作文“交互式”教學的逐漸深入,學生最期待的課程之中有了作文課(作文講解課)――因為,作為聆聽者,他們會千方百計想出難題難倒作文小組;作為講解者,作文小組當然不會讓自己在臺上丟臉(也預防著別人的“報復”),更不會失去這一次為人師表的機會。課后的親密無間,課堂上的針鋒相對,作文教學就這樣在快樂中,在競爭中進行著。
古人云:“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以漁,終身受用。”郭沫若也曾說過:“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交互式”作文教學中,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習作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習方式的改變,收獲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作文“交互式”教學中,題目的確定,雙休日資料的搜集,以及小組討論后的反思、小結,甚至評語的撰寫都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在不斷地練習中,學生逐漸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篇7
一、多媒體網絡開放了教材,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敢于向自己的認知挑戰,敢于在課堂教學中質疑問難,努力探究,拓展語文教材的局限性,而多媒體網絡為貫徹這一理念提供了便利。例如《女媧補天》一文,教學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網絡給學生展示動畫片《女媧補天》,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內容,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女媧補天的過程。使學生發現,同樣是“女媧補天”的故事,但兩者所展示的內容卻不完全一致,從而尋找出問題的癥結——這種故事,緣于遠古的傳說,流傳時間長,而且由于人們所祈求的心愿不同,因而融合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使學生認識到課本并不是唯一的,進而啟迪學生,要獲得真知,就要敢于向教材質疑,敢于向自己的認知水平挑戰,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樹立探究意識。
二、多媒體網絡拓展了語文教材,發展了學生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手段——網絡、媒體,容量大、生動、直觀、內容豐富,能以更加快捷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表象,為他們的想象提供了前提,并激發他們思考、探索、創新的熱情。例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時,先讓學生觀看“青蛙坐在井里”的投影片,再讓學生觀看“青蛙跳出井以后”的動畫片,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青蛙跳出井以后會發生怎樣的情景?”這樣,學生借助電教媒體提供的想象材料,在表象與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趣中探索,在樂中求知。
三、多媒體網絡開放了語文課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在網絡環境下學習,學生可以在網上獲取信息、查閱資料,這樣使知識得到了延展,不僅使學生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求得知識,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例如教學《太陽》一文時,我將教學內容以網頁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并要求他們綜合利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自己上網查找資料解決,這樣不僅在輕松愉悅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生通過網絡了解了太陽的許多相關知識,不僅使語文教材的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而且使枯燥的說明文也變得更加形象生動。
四、網絡、媒體使語文課堂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美感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藝術與文學形象地融為一體,使學生更多地從中體驗和享受文學的魅力,使情操得到升華和陶冶。例如《天路》在教學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青藏高原雪山皚皚的圖畫和青藏鐵路通車后各族人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的歡樂情景,為學生的感知理解營造氛圍。朗讀課文時播放《天路》歌曲,讓學生感悟課文中歌詞與音樂的聯系,以及不同音樂韻律所反映的文學內容的起伏變化。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再一次播放《天路》光盤,讓學生看著畫面,聆聽優美的旋律,再一次感受青藏鐵路給藏族人民帶來的幸福生活。
五、多媒體網絡整合了語文學科,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課文內容所反映的信息離我們生活的時代及生活現實較遠,用網絡教學就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大量的感性材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在探索興趣、愿望的驅使下進行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交流與思維碰撞,由此形成自信心理、合作精神。例如:《恐龍的滅絕》一文,“恐龍”的相關知識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而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就可以完成學生最感興趣的時空穿越,把漫漫數千萬年的歷史演變瞬間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恐龍滅絕原因以及恐龍的各種形態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小組合作,選擇知識內容,共同研究,拓寬知識面。這樣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多媒體網絡真正落實了大語文觀的思想,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搭建了平臺
篇8
當今信息化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這一教學策略的不斷改進,以下就信息化環境下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策略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信息化環境下作文教學的現狀
1、優勢。相比傳統作文教學,信息化環境下作文教學的優勢在于素材選擇的廣泛性,語言表達的多樣性,文字修改的自由性,高度靈活的交互性,發表共賞的及時性,反饋多樣的豐富性,除此之外,龐大的網上資源,更是為學生進行創作文章,發表作品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持。
2、存在的主要問題。師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阻礙了教學效率,有待大幅度提高。合適的網絡課件或工具平臺缺乏,使"課程整合"本身難以系統化,顯的零敲碎打,若教師自制課件,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耽誤本身的教學任務。有的教師濫用信息資源,把許多跟教材關系不大的資料也拷貝過來供學生使用,使課堂成了"裝門面"課;有的教師利用課件代替感情的傳達,師生之間只是冷冰冰的機器交互,沒有言語的靈性的碰撞,合作交流的樂趣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引出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真正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肯定和強化,個性得到張揚。
二、信息化環境下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應用和探索
1、建立生活化的作文氛圍。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學生才是生活的主人,也是作文的基本,不能以教師的生活體驗強加給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我們應該充分活用學校、家庭、社會的教學資源以營造生活化的作文氛圍。
(1)活用學校教學資源。在過去,學校的教學資源可能單純指電腦、素材資源等,但現在更應該指包括了一個管理完善的教學資源庫和易于發表交流的平臺。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不但可以使用教學資源庫調用存儲在數據庫中的以往學生的優秀作文成為范例,也可以展示在學校中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喚回學生經歷過的場景記憶,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可操作平臺讓學生能根據自身需要活用資源庫里存儲的素材。
(2)調動家庭教學資源。家長是最了解學生的人之一,家庭和學校的信息化連接不應只體現在教師和家長的聯絡或短息通知上,也可以是多維的連接與互補,在微博、論壇等平臺日益完善和平民化的今天,家長不但可以提供學生在家里發生的一些點滴片段以作不同角度的補充描述,這同樣不限于文字、也可以是圖片視頻甚至可以是學生制作失敗的小制作等,家長還可以給予有別于教師和同學的多樣化評價和反饋,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正向推動力。
(3)融合社會教學資源。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一員,家庭的一員,更是社會的一員,處在社會的大環境中,往往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去考慮事情和處理問題,提升人的思考能力和大局觀。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社會性的主題事件、熱點問題、重大新聞,催使學生不再以自己為中心,擺脫自私狹窄的小世界,開闊眼界,學會質疑、學會思考、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以此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2、優化教學策略。在信息化環境下的作文教學策略是值得探索的,如何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的優勢,而不是被盲目地誤導是今后我們應該繼續探討的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出幾個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1)資源庫策略。寫作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不然作品顯得平淡、枯燥、激不起讀者的感動,這就需要指導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成為寫作的素材。生活的經驗包括直接的生活經驗和間接的生活經驗。就學生而言,直接生活經驗的積累很有限,要有足夠多的寫作素材,就需要在間接生活經驗的積累方面多下功夫。龐大的網絡資源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精彩的世界,文化知識的多樣性讓學生應接不暇,現代的、古代的、國內的、國外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的、文學的、醫學的、考古學的......所以分清信息不等于知識極為重要,我們要從網絡眾多的資源中引導學生開發出實用的知識性作文資源。在開發知識性資源的同時,要充分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真正引導學生學會分辨信息的能力把知識性資源開發出來,去除糟粕。
(2)互動交流策略。在教學中,我們嘗試通過網絡的交流,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心靈溝通程度。這種心靈的溝通能為學生提供生活經驗,促進思想的成熟,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網絡交流平臺的實踐顯示出在教學中運用這種互動交流的優勢在于突破地位的懸殊、經濟條件的差異、文化層次的高低等,從而進行相對比較單純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一些共同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篇9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的充實是沒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題也體現了“寫作離不開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原則。這就說明作文教學只要扎根于現實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學生的世界是寬廣的、豐富多彩的。我們試把學生的圈子分為三大塊:家庭、學校和社會。
家庭中有幸與不幸;有盆盆罐罐,磕磕碰碰;有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有希冀,有得失。孩子對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討厭乃至憎恨。以上這些,信手拈來,皆可成文。
學校的環境、紀律、校風、校訓及教師等都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碰撞每個幼小的心靈,迸出種種火花。如學生心目中的老師,性格、工作、講課如何,對學生怎樣,衣著是否考究,何其豐富。學生呢,優秀者清高孤傲,落落寡歡,低劣者畏首畏尾,自卑自賤,或有的孤芳自賞,自憐自愛,性格或熱情如火或冷漠似冰,或活潑好動或喜靜獨處,或深沉或直率;細細道來,多如牛毛。
社會是一個萬花筒,小到花草蟲魚,鄰里鎖事,大到國家大事,社會焦點。學生自身的苦樂喜憂,愛恨歌泣,娓娓訴來,一部洋洋灑灑的感情歷程。
篇10
關鍵詞:小學生;“早熟”作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1)01-0012-02
“她低頭走進車廂,木質的地板發出……”“男孩給心儀的女孩寫情書。然后一起在掙扎中甜蜜。”“第一次對白,他們之間沒有過交談,因為第一句對白是句號,第零句對白是省略號。欲言又止,相見情動……”看到這些充斥著大量情話描寫的作文,很難想象這是一群十二三歲的兒童寫的。現在的小學生思想越來越開放、早熟,一些學生在習作中自爆“家丑”,大寫婚戀,甚至還有婚外戀、婚外情等等。“早熟”作文出現在小學生寫作中已是數見不鮮的現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催熟了兒童,面對這些“催熟劑”,我們又該如何做呢?下面筆者談一下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早熟作文的“催熟劑”
1.家庭因素。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輩和祖輩都對這棵“獨苗苗”百般愛護,擔心兒童發生各種意外,要么關在家里獨自玩耍;要么就是上各種輔導班。基本采用“圈養”的養育模式,大大減少了他們與同伴玩耍、交流的機會,使之更多的是與成人呆在一起。眾所周知,小學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勤于觀察、善于模仿,小學生最初的知識經驗、行為方式等等往往是通過對他人的觀察與模仿中獲得的。而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只有成人可供兒童去觀察模仿,這些成人化的語言、社交行為等等,已經遠遠超過了兒童這一年齡階段所能理解判斷的水平,兒童無從判斷其是否正確,是否得當,只是潛意識或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從而促成小學生在習作中運用成人化語言,而不再是用“童眼看世界”、“我手寫我心”。
2.社會因素。
(1)媒體因素。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21世紀,各式各樣的大眾傳播媒體日益盛行,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中傳遞出的各類信息都時刻影響著小學生。
現在的電視節目中,兒童節目越來越少,而且有些兒童電視作品、藝術作品也開始成人化。成人節目總是占據著黃金時間,而且這些節目對收視對象根本不設置門檻。兒童看的多了,自然而然會對他們的說話、行為的方式產生影響。
現今小學生開始廣泛接觸網絡,網絡上受學生歡迎的往往是有關情感、八卦、動漫、小說、網絡游戲等等。這其中包含的消極因素往往更具有感染性、迷戀性、易學性。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可塑性極強。這既為我們對其進行正確教育提供了基礎,也為不良行為的“生長”提供了溫床。小學生識別能力較低,往往是偶然地、無意識地受其影響。這些都影響著小學生身心的發展,促使其早熟。
(2)環境因素。荀子在《勸學》中談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這說明環境對事物和人的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小學生沒有豐富的閱歷,社會就是一本教材。社會輿論的不良導向,社會上的某些含有不良誘因社會事件,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3.其他因素。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早熟還受遺傳因素、營養因素、藥物因素以及一些自然因素(氣候條件、地理因素等)影響,兒童生理的早熟必然促進心理的早熟。
二、思考與對策
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小學生作文“早熟”現象,逐步引導小學生作文回歸童真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小學生生活的環境入手,創造健康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逐步引導小學生用我筆寫自心,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父母的言行、衣著裝扮都對兒童的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其中隱含和表達出來的是一種價值觀念,這種觀念可能影響兒童的一生,要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父母應起到表率的作用。父母在注意自己言行的同時,還應多與兒童溝通交流,從而了解兒童內心所想,并及時進行引導,使他們正確的看待身邊發生的事件、存在的現象。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求知欲強,喜歡看電視,接觸網絡,但由于他們的知識面狹窄 ,駕馭能力不足,使其面對這些紛繁復雜的信息不能辯證的看待。這時父母就應引導兒童有選擇地進行接受、學習。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凡是合乎自然、順應兒童天性的,就可考慮,準許兒童去行動,反之應予以制止。
2.學校教育。小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學校教育影響極深,而在學校直接面對學生的是教師。那么針對小學生作文“早熟”現象,教師可以這樣進行:
首先,應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取向。小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萌芽期,辨識能力有限,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教師更應對小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貫穿于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例如可以開展一些辯論會、綜合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蘊含價值觀教育元素的引導,使小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價值觀。
其次,重視拓展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對兒童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兒童文學是愛、真、美的文學,它能幫助兒童認識愛、理解愛,教導兒童崇尚真實,充分滿足兒童的審美需求。同時,兒童文學也是快樂的文學,如林格倫的童話《長襪子皮皮》,作品中的幽默、夸張和想象,都能給兒童帶來快樂,呵護童真。
最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放”的策略。葉圣陶認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好作文來自于生活,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無處不在,但教師在讓學生“放膽”寫的過程,也要對學生的作文中出現的一些早戀、婚外戀等的“早熟”作文予以糾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3.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是影響兒童成長的又一主要因素。整個社會應懷著對兒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來優化兒童的成長環境,加強傳播媒介的管理,加高某些負面信息的閱讀門檻,為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趙莉.小學生作文雷人“情話”[N].楚天金報,2010-04-25.
[2]翁添富,葉敏.小學生早熟現象的對策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