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的詩范文

時間:2023-03-16 22:2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離別的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離別的詩

篇1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4、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5、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7、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8、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9、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篇2

淚,點點滴滴,卻真真切切地傳達出人內心最柔軟的一面。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道:“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楊柳總寓別離,明月常含思戀,簡簡單單一個“淚”字,道出詞人的萬般思念之情。

每每讀到思鄉的詩句,總為自己的生活而慶幸,有手機嘛,萬水千山,一通電話直達,起碼能報平安。而在古代,只能“欲寄彩箋兼尺素”,唯盼“家書抵萬金”了。“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正如陸游所無奈的,一封家書傳遞需要數月,這思鄉念舊之苦難耐,往往“欲語淚先流”啊。遠離家鄉,誰不思,誰不戀,歐陽修都說“不枉東風吹客淚”了。家,總有溫暖與美好。范仲淹曾在一杯濁酒中感嘆:“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边吶喙陋?,充斥著軍營嘹亮的號角,彌漫著飛揚的黃土。作為戰士,白日忙于操練,無多少時間去感慨,可到了夜深人靜時,這思鄉之情涌上心頭,連著平日行軍的苦,都化作兩行淚。但鐵血男兒志向不變,豪情滿懷,一個“淚”道出了他們心中的柔情,在蒼涼中透出悲壯,同時也塑造了一位位俠骨柔情的英勇戰士的形象。

晏殊說:“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彪x別,一個看著就令人嘆息的詞,總是那么傷感,令人心酸?!皥淌窒嗫礈I眼,竟無語凝噎?!焙s,長亭,驟雨,蘭舟,在這凋零肅殺的深秋時節,“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的《雨霖鈴》籠罩著哀婉幽怨,而一個“淚”,將離別時的依依不舍表現得更細膩真切,仿佛透過紙背可以看見手拉著手欲放還留的場景,再加上那一句極盡旖旎凄婉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使全詞如一幅感人至深的送別圖,過目難忘。

篇3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3、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4、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5、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6、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7、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8、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9、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10、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1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3、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14、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15、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16、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17、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18、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19、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20、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21、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2、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23、別有相思處,啼鳥雜夜風。

24、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25、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6、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27、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云,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28、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29、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30、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31、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32、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33、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34、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35、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

36、且復穹廬拜,曾向藁街逢。

37、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

38、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39、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40、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41、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42、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

43、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44、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45、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46、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

47、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

48、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49、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50、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51、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52、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53、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54、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55、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5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7、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58、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59、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60、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61、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62、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63、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64、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

6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66、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67、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68、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69、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70、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71、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72、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73、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74、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75、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

76、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77、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78、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79、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80、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81、惟將永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82、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83、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84、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85、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86、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87、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88、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89、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90、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91、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92、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93、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94、唯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歸。

95、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96、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97、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98、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99、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100、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01、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102、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103、背燈和月就花陰,十年蹤跡十年心。

10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105、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106、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

107、人間別久不成悲。

108、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篇4

車站上,在那月光的照耀下,我的內心無法平靜,要走了,踏上了這個站臺,就一定要走,無法回頭,真的有些舍不得,轉身,后面站著的,是幫我拿著行李的奶奶。她看上去無比平靜,但是我分明看到奶奶的眼里噙著淚,慢慢的,,一滴淚流出她的眼眶,她看到我在看著她,趕忙抹去淚,放下我的行李,緊緊地摟著我。我 ,只是靜靜的靠在奶奶懷中,享受著這一刻的溫暖……

一陣轟鳴過后,車子停了下來。“該上車了?!蹦棠锑卣f,我也沒說什么,只是跟著奶奶一起隨著人流往車上走。“Sylvia —— 等一等——”熟悉的聲音傳到耳中,我和奶奶同時回頭,是我的朋友們來送我了。奶奶跟我說,去跟她們道個別吧?!班拧蔽易叩剿齻兠媲?,他們給了我一個小本,“到了目的地在看?!?/p>

“嗯。”

“不要把我們忘了,常打電話、寫信聯系?!?/p>

“嗯?!辈恢獮槭裁?,平時能言善道的我,那天我似乎只會說“嗯”。

篇5

----------題記

彈起了黑白相間的琴鍵

音樂也變得黑白相間

回憶起了初次的相遇

而現在 ……

在時間的流逝下

已想不起與你相遇

多少日?

不知從什么時候竟如此依賴你們

不舍----難過--------懷戀

它成為了問號?

而在時間的流逝下

仿若昨日之事

也都變成了親切的懷戀

但依舊搜尋你留下的痕跡

依舊是那么的讓人懷戀

但又叫人憂傷

不知如何表達

變得急躁不安

遠遠的望著

你們遠去的身影

留給我

獨自暗暗的憂傷

借這回憶遺留的痕跡

露出絲絲微笑

花兒依舊芳香

太陽也依舊那么溫暖

依舊是那么的懷戀

四處尋找著你的蹤跡

不知還可以做什么

還能做什么

只想帶給你們微笑

或許在你們綻放溫暖的微笑時

想起微笑 ……

感覺到微笑就在你們身邊

微笑凝視著你們

如果懷戀我

那么就綻放微笑吧!

微笑就在你的身邊

微笑也會隨著你

一同微笑

篇6

關鍵詞:計量史學 江蘇卷 史法 例舉 解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39-03

2007新課改后的高考《考試大綱》提出:“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彼鼘v史學科能力的考查目標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闡釋,由關注知識積累轉向關注學習能力,由關注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習過程。為體現這一轉變趨勢,近年江蘇高考試題的命制越來越借助史學研究的新理論和方法為工具,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史學素養,其中計量史學的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和體現尤為突出。下面,筆者就計量史學的基本內涵及在近年江蘇高考中的體現,以及就此類題目的解題策略做一定介紹、梳理和探究。

1 計量史學的基本內涵和特點

計量史學(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又稱歷史計量分析方法或歷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運用數學方法、統計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通過各種數據關系,揭示和認識歷史的一種方法。[1]

計量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突破了過去傳統史學中以個體和事件為中心的政治史,為當前以群體和過程為主體的整體史研究提供了利器。計量史學有以下特點:一是研究對象由個體至群體;二是用數據說話,更精準科學;三是用數學表達,語言更精煉;四是由定量到定性的結合更精當。計量史學有著如此多的特點,其優勢不言自明,它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使原來不夠確定的歷史問題得到可靠的數據的證明,能夠揭示歷史發展的特征動因和發展趨勢,使歷史研究向科學化精確化發展,擴大了新的研究領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法。因而今天,計量史學的研究方法不僅在經濟史領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會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婦女史)、心態史等領域都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成為其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工具。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經說過“就方法論而言,當代史學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所謂的‘計量革命’”。[2]

2 計量史學在近幾年江蘇高考中的應用和特點

筆者對2008年以來的江蘇高考中體現計量史學的理論和方法的考題作了如下不完全統計:2009年底12題;2010年第11題、第12題、第16題;2011年第2題、第16題、第23題(主觀題);2012年第14題、第23題(主觀題);2013年第8題、第9題、第10題、第12題、第13題、第23題(主觀題);2014年第15題;2015年第8題、第18題,2016年的第9題、第17題。

綜合統計分析,該類考題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高考試題中分布日益廣泛。自新高考以來,除了2008年高考試卷中沒有體現,其余年份的高考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尤其是2011年,2013年該類試題分值均超過10分以上,2013年達到20分之多。從題型分布看,不僅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如2011的第23題,2012年的第23題,2013年的第23題。

第二,數據研究手段和方法各異,試題形式多樣化。以上的試題主要通過各類統計數據資料,以數字關系作為論證歷史問題的確切根據。簡單的初級數量統計還占著相當的比重,將數據制成各種數據表格、數字條形圖、柱形圖、餅型圖,折線圖等進行初級統計比較。但一些更為專業的手段如回歸分析、相關分析、時間序列等較高級的數量分析手段也悄然滲入歷史高考命題的領域。

第三,試題涉及的內容范圍日益擴展。雖然必修二經濟史和社會史依然是涉及此類試題的核心領域,經濟史的相關歷史文獻包含了大量數據和統計信息,如賦稅、物價、產量的數據等經濟資料,計量史學可使用數據統計方法合理處理和利用以往傳統史學無法處理的這些大量史料。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歷史學科的其他領域,如政治史、文化史、軍事史、環境史等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如2010年的第10題,2011年的第2題,2013年江蘇卷的第13題。

從以上統計和分析可看出,計量史學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考查呈現出數量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的趨勢。

3 例舉幾類典型計量史學類高考試題與解題策略探究

3.1 典型例題解析

3.1.1 柱狀圖

柱狀圖是一種以長方形的長度為變量的表達圖形的統計報告圖,易于比較各組數據之間的差別。在明確比較內容之后,注意高峰值的背景原因。

例一,(2013年江蘇高考第12題)下圖反映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情況?!凹拙€段”所示時期的經濟高速增長,主要得益的經濟理論是( )

A.社會主義的高度計劃經濟

B.自負盈虧的分配管理制度

C.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D.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形勢觀

【解題指導】此類題是計量史學在歷史高考中的典型運用。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解讀好數據圖的有效信息,這道題在數據處理上比較簡單清晰,柱狀圖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在“甲線段”相應時間內數據的上升趨勢,再根據題意“經濟理論”作出判斷是C。

3.1.2 折線圖

折線圖可以顯示隨時間(根據常用比例設置)而變化的連續數據,適用于顯示在相同時間間隔下數據的變化趨勢。

例二,(江蘇卷2015第18題)下邊是1920~1940年的美國經濟數據圖。對該圖解讀符合實際的是( )

A. 1921~1930年預算結余,反映經濟政策順應時代要求

B. 1930~1932年預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強經濟干預

C. 1933~1935年預算比重接連增加,表明公共開支增多

D. 1936~1938年預算比重連續下降,表明經濟出現復蘇

預算結余或赤字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解題指導】此類題目主要考查歷史事物的數據特征(靜態特征、動態特征)、數據關系(不同類型數據之間的聯系性、相關性)、數據成因(形成數據特點、數據關系的成因)可以顯示隨時間(根據常用比例設置)而變化的連續數據,因此非常適用于顯示在相等時間間隔下數據的趨勢,或上升,或下降,或曲折發展。因此一定要仔細觀察圖表曲線的走向,然后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變化的原因。觀察圖,1921~1930年預算結余時期,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發展,而這一時期,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銳時期,A項錯誤。1930~1932年是胡佛當政時期,他繼續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B項錯誤。根據圖片信息觀察,1933到1934年預算比重呈增長趨勢,1934年到1935年財政預算有所下降,故C項錯誤。預算比重的下降是經濟形勢好轉的表現,D項表述正確,符合題目要求。

3.1.3 餅狀圖

餅狀圖可以顯示一個數據系列中各項的大小與各項總和的比例。

例三,(2013年江蘇卷第13題)下圖為古代雅典居民結構的比例圖,觀察圖示信息,對于雅典民主與居民的政治聯系,下列敘述準確的是

A. 雅典超半數的居民擁有公民權

B. 雅典民主的社會基礎為自由民

C. 少數奴隸主貴族獨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廣泛的民主

【解題指導】在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注意觀察餅圖中的數據點顯示為整個餅圖的百分比,單個餅圖注意比例大小之間的差別,多個餅圖注意各比例之間的變化。觀察圖片可知當時雅典人口約有40萬,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萬,故A項中“超半數”的說法與其不符。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兩項;本題答案是B。

3.1.4 表格類

表格類題目信息量大,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

例四,(2015年江蘇高考第8題)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華商火柴廠的發展情況。對表中數據的解讀正確的( )

A. 直接導致了1914~1915年工業發展

B. 火柴進口量的遞減影響著華商投資額的遞增

C. 火柴業發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業的某些特征

D. 反對“二十一條”推動了1920年的投資

【解題指導】在解答這類題目時,第一步,要仔細讀表格,看標題,確定答題方向;看表格關鍵數字信息,注意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第二步,要高度關注提示語,表格類題目中的提示語是解題的關鍵,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終答案的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潛在的動態信息,即讀出表格中所蘊含的變化,態勢等。第四步,聯系所學知識,分析數據、綜合判斷得出結論。從本題表格數據看,火柴進口量逐漸遞減,但無論是新廠數還是投資額,都呈波狀,B項錯誤。反對“二十一條”興起于1915年,D項錯誤。從圖片數字看,近代中國火柴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體現了近代中國民族的某些特征,C項表述正確,符合題目要求。故選C項。

3.2 解題策略探究

綜合以上幾種類型的題目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不管哪一類型的數據圖,它都是用數據說話、用數學表達、定量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從構成看通常都由“標題”、“圖表”、“注”三部分組成。因此,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基本對策:

第一,指導學生閱讀數據表的標題,明確考查內容方向。標題是整個試題的靈魂,數據圖表都是圍繞它呈現的。它一般包含著時間、空間、人物等重大破題信息,會反映出該圖表的考查要求,因此關注好標題就可以明確考查方向。同時還要注意數據圖表的“注”,重視數據圖表的來源,這有時會直接影響對數據的客觀分析。

第二,引導學生把握時間信息,確定考查歷史階段。每一張數據圖幾乎都隱含著重要的時間信息,因此觀察數據圖首先要確定該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發生的歷史時間,據此把握相應歷史階段特征。要注意的是,歷史時間包含顯性時間和隱性時間,隱性時間需要借助試題中的相關文字信息獲取。明確時間后可據此確定在時代特征、發展趨勢、歷史潮流、主要矛盾相關歷史信息等。

第三,引導學生學會讀取和觀察數據變化,挖掘關鍵有效信息。不可忽視的是,歷史現象和歷史過程中的數量、數量關系和數量結構具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形式。因此,觀察顯性數據和提取隱性數據是關鍵的一步。[1]首先觀察數據圖表的具體內容,它有幾個項目組成;其次準確把握數據圖表中數據的變化,學會橫看和縱看比較數據。柱狀圖要注意相互間數據的高低變化;曲線圖要注意與時間聯系反映的高低起伏;餅狀圖要注意各項數據的比例關系;表格圖要注意橫縱欄的數據大小變化;再次根據數據提取首、尾、最高、最低等數據,合并同類項,看數據升降、最高點、最低點、變化趨勢等信息。最后要注意切記只看圖表的個別數字或具體情況,或者只關注微觀具體數據而忽視對數據規律性信息和數據整體變化趨勢的宏觀把握。

第四,引導學生把數字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透過現象看本質。計量史學,就是通過運用各種比較成熟的數學手段,來研究歷史社會中的數量及數量關系,試圖從數量的角度來揭示歷史現象和歷史過程的深層次本質。[1]因此從數據統計圖中全面有效的提取數據信息后,注意將其譯成文字信息和歷史知識,要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即把感性直觀表象轉化為理性的思維概括;要變靜態觀察為動態分析,并從各種數據的動態變化中探尋歷史現象和歷史過程發展變化的規律性東西,即抓住歷史深層次本質問題。

以上是筆者在高中歷史教學尤其是高三備考實踐中的一點探索和感悟,只是管中窺豹,但希望能對廣大同仁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7

六月,這這個狂燥的夏季里,離別霸占了我所有的神經.是誰說過,沒有離別怎見得相聚最好?是啊,世界就是如此.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殘忍地用另外一件事物來襯托它的美好,似乎只有這樣才顯得完美.

天空,你為什么這樣委屈,這樣失落?是因為閃電哥哥和雷姐姐離開你了嗎?

沒有回答,只有雨在不停地下著,而且越下越歡,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抬起頭,那顏色仍是我不敢面對的灰,灰得陰冷,孤獨.我喜歡藍的溫柔,喜歡白的單純,這樣的搭配總使我心里感到一絲慰藉.

雨水浸濕全身,從發尖上滴下,從我落寞的臉頰滑落.那冰冷冰冷的感覺是那樣地真實,真實得有些殘忍.我們那盛開在發絲上的驕傲青春,竟如此短暫,如此經不起風吹雨打.看看那條小溪,汩汩地流著,勇往直前,義無返顧.很是羨慕它們的勇氣.我們叛逆,卻從來不懂得珍惜.往往失去后再追悔,才知道那悔恨是那樣地深刻.思念會永遠沉淀在記憶的沙漏里,慢慢地升華.

雨水流到嘴邊,滲進嘴里.那味道,淡淡地,像白開水般恬靜.也許,這就是離別的味道,是雷和閃電離開時天空失落的味道.那么深刻,像黑色的永恒.

雨停了,我不再逃避.鼓起勇氣仰望天空,感謝她陪我失落,陪我難過.閃電和雷的離開是暫時的,就像那汩汩的小溪,分流是暫時的.它們總要涌向寬闊的大海里,只是要在它們各自走完不同的旅程之后而已.

篇8

在購買糧食、豆子的時候,建議優先購買抽成真空的小包裝。玉米和大米等都是黃曲霉喜歡的食物,但真空條件下,霉菌很難活動。買回家后,要在晴朗干燥的天氣打開真空包裝糧食袋的包裝。趁著干爽,趕緊分裝成短時間可以吃完的小袋。一袋在一兩周內吃完。其他袋子都趕緊趕出空氣,再夾緊袋子,放陰涼處儲藏。

很多家庭喜歡用飲料瓶子保存糧食和豆子。這是個不錯的方法,省地方,也漂亮整齊。只是,要先保證糧食是干燥的,并在干燥的天氣裝瓶,然后趕緊擰緊蓋子。如果還不太放心,可以加入幾粒花椒,它的香味有驅蟲的作用,前提是你不在意煮飯的時候有輕微的花椒香氣。

堅果

堅果的主要問題是受潮和氧化。只要在陰雨天打開堅果口袋,就會發現它在幾小時之內變軟,變“皮”,這就是吸水了。一旦水分上升,霉菌就會找上門來,容易產生黃曲霉毒素。所以,必須注意先趁干燥時分裝,或者烤干之后分裝。把每個袋子口封嚴,至少用一個很緊的夾子夾住。如果天氣潮濕,最好在開袋后一小時之內吃完。如果發現已經有輕微的霉味,或者有不新鮮的氣味,就要堅決丟棄。有害健康的食物是不值得吃的!

剩飯剩菜

在溫度較高的天氣,高水分的食物只需4個小時左右,就可能因細菌繁殖讓食物發生變質。特別是那些富含淀粉和蛋白質的食物,細菌非常喜歡,壞起來就更快,比如綠豆湯、大米飯、牛奶、豆漿、肉湯、豆腐等。

所以,如果感覺可能吃不完,應當在起鍋的時候馬上把一份食物分裝在干凈的盒子里,涼到室溫就馬上放到冰箱里,這樣可以安全儲藏到第2天。用餐時吃不完,舍不得把剩下的部分扔掉,也應在飯后馬上放入冰箱。這樣并不能保證24小時以上的安全,但是下一餐熱一下吃是可以的。

饅頭和面包吃不完,應當分成一次能吃完的包裝,先放在冷藏室降溫,然后封嚴,放到冷凍室中凍起來。以后每次取1包。在微波爐中用“化凍”檔化凍1~2分鐘就可以了。需要記得的是,千萬不要用“高火”、“中火”之類的檔來加熱饅頭、面包或其他面食,那樣面食就會變“皮”,韌性很強,很不好吃。

油脂的保存

油脂以購買小包裝為宜。如果是大桶,打開包裝之后,應定期倒出一部分到干凈、干燥的油瓶或油壺當中,而把大桶蓋子重新擰緊,儲藏在不見光的柜子里。倒進油壺的油,盡量要在1周內吃完;大桶內的油,盡量在3個月內吃完。否則,過氧化值的指標就容易超標。氧化的油脂對身體不僅無益,還可能促進衰老。

油壺平日不要放在窗臺和灶臺上,要放在櫥柜里,做菜的時候拿出來用,做完了再蓋好蓋,放同去。紫外線、光、熱、潮氣都會促進油脂的氧化變質。油壺要定期清洗,干燥之后再用,不能成年累月不清潔。

篇9

1、士多啤梨,其實就是草莓,沒有不同。

2、士多啤梨即草莓,該名稱為音譯英文名稱strawberry,又叫洋莓、地莓、地果、紅莓等,在園藝上屬多漿類果實的草本植物,原產歐洲,上世紀初傳入我國而風靡華夏。

3、草莓外觀呈心形,其色鮮艷粉紅,果肉,酸甜適口,芳香宜人,營養豐富,故有“水果皇后”之美譽。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枝,復葉,小葉3片,橢圓形。初夏開花,聚傘花序,花白色或略帶紅色。花托增大變為肉質,瘦果夏季成熟,集生花托上,合成紅色漿果狀體。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第一次踏入這個校園,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也許心中想的是:我終于上初中了。四年的初中,1132天的校園生活,我們總以為還長,一轉眼間卻只剩那么幾天,即使在學校中有再多的抱怨,請在這幾天內忘卻吧......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的運動會么,那是誰也不知道哪個人擅長哪項運動,我們胡亂的報名,每個人都拿到了或多或少的不擅長的項目,面對著將要臨近的比賽,人人都是愁容滿面,卻又無可奈何...當賽場上響起第一聲的開始,我們就奮力的拼搏,雖然成績不盡如人意,卻依舊毫不遺憾地完成了比賽,然后面對著成績苦笑....

最喜歡的一次集體活動還是我們14歲的生日,在那個最熟悉的教室,大家聚在一起,五個大大的蛋糕......當大家在一起許下心愿,吹滅蠟燭之時,笑容綻放,我們度過了一次難忘的14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14歲.....

時間就是這么快,剛剛的14歲還在眼前,現在即將面臨著殘酷的中考,同時意味著離別,一模,二模,我們都覺得還有時間,我們還能繼續在一起,可是轉眼間,中考倒計時由40變成30變成20變成了14......為什么,時間過得這么快,同處四年的時光就在瞬間即將結束,再一次,我們間沒有的歡笑,沒有了吵鬧,所有人,所有的人,在“咔嚓”一聲之后,一起,一起安靜的走在熟悉的校園,即將說再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