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范文
時間:2023-03-31 05:17: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三年級數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
作為小學三年級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數學教學的關鍵性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三年級數學教學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該項教學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的良師,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更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在于學生做了多少練習,也不在于學生做的練習題的難度有多大,關鍵是要讓學生會學、樂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看到他們對某一種東西產生興趣的那種極大熱情,所以,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興趣成為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導火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愛學、樂學。其次,教師在設計學生的課后練習及課后作業時,我們要注意好作業量和難度,在作業中適當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帶著樂趣去做作業,帶著自信去探索。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1、反思有利于增強教學有效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大多采用傳統的“講練結合”與“精講多練”方法,以傳授正確的知識為主,對知識的理解力求一步到位,很少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更少暴露通過反思錯誤想法從中調整思路,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思維過程。這樣的教學中,師生的交流很少,教師不示范反思的方法、技巧,學生沒有反思的機會和時間,也無法模仿學習反思,造成學生反思性情景知識的缺失。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強調不僅了解數學只是,而且著重于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培養,強調的是“做數學”,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讀數學”、“看數學”、“聽數學”。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對各個環節進行反思,要教思結合。
2、反思有利于教學改革的發展。新課程指出:數學課程應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人們在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要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歸納類比、空間想象、反思與構建等過程,顯然,反思思維與數學教學是緊密聯系的。一方面,數學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全面素質,促進學生反思思維意識的養成;另一方面,只有加強學生反思思維的訓練,才能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
三、先學導航,培養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
如今的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需要教師切實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先自學,使學生在上課前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初步了解,并復習好學習新知時所要運用的相關舊知。教師則要堅持督促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堅持對學生自學的鼓勵,提高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如果我們能充分準備,找準新知的生長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自學內容,設計自學作業,讓學生明確“自學什么,怎樣自學,”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那么學生在教師未講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內容,就能自己發現問題并自行解決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減輕了課堂壓力。
四、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
21世紀是名副其實的信息時代,教育在與時俱進的風口浪尖也開始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和動畫處理功能,出色地完成著每一堂數學課。小學三年級數學是一門集數形關系知識于一身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正好符合數學教學的要求。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在數學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數學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直白地提問、復習、引入新課過程平淡無奇。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則必將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閘門,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能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鞏固練習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分層測驗,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五、結語
篇2
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因素。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趙裕春研究員認
為,數學能力主要 有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基本能力(概括、推理)和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
等三種,探討這三種數學能力發展水平 及其各自對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程度如
何,這對于有的放矢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也 是現代數學教育心理領域研究
的重要課題。我們通過問卷測查,對小學三年級學生數學能力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試圖尋
找這三種數學能力發展水平及其分別影響學習數學的程度大小;為提高小學數學的教與學的
效率提供 一些心理學依據。
二、調查過程、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問卷
本調查采用中央教科所組織的小學生數學能力研究協作組編制的《小學生數學能力測驗
(三年級)》。這 套測驗由62個試題組成,內容包括:數的概念,數的概括和推理以及空
間關系等三方面。這套“測驗”經過 全國性測試,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題目的難度相
當,鑒別力強。
(二)調查過程
選取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91級)的全體學生(120人)作為調查對象。
采用團體測驗的 方法,嚴格按《數學能力測驗(三年級)實施說明書》進行。全套測驗共
62小題,分兩次做完,每次一節課 ,評分按統一標準進行,滿分62分。收回有效鑒卷
111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清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狀況。
表1 數學能力發展水平與全國相比
(附圖 {圖})
從表1的結果可知,清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運用數概念能力、基本能力(概括
和推理)和空間關 系的知覺能力分別與全國小學三年級學生相比,兩者具有顯著的差異(P
值小于0.05),也就是說,在這 一測試中,該校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運用數概念能力、基
本能力和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都分別比全國同等水平的 高。從數學教學這一側面來看,清
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整體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小學生三年級數學能力的回歸分析
以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因變量,以學生的三種數學能力測驗成績為自變量,
并將三個自變量的 值統一轉換成均數為0,標準差為1的標準分數(Z分數),進行多元回
歸分析,結果如下:
表2 數學成績對三種數學能力回歸有效性的檢驗 復相關系數 R=0.433 回歸變
差 u=2443.929 F=8.232 剩余變差 Q=10588.487 sigF
=0.0001
結果表明,這一回歸具有顯著的統計意義(P<0.01),即是說,在一定程度上,
學生數學成績的差 異,能夠由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和空間關系的
知覺能力的水平差異做出解釋。
既然這三種數學能力都對數學成績產生顯著影響,那么,它們中哪個影響更大?為此,
進一步將三種數學 能力對數學成績做三元回歸,結果如下:
表3 概念、基本能力和空間關系對數學成績的三元回歸分析
數概念 基本能力 空間關系 標準偏回歸系數 (β) 0.297 0.183 0.2
26
t 4.55 2.77 3.28
p 0.000 0.008 0.000
上表數據顯示出每個變量的回歸系數,β[,概念]>β[,空]>β[,基],且三
者的β值均具有極 顯著的統計意義,P<0.01。這一結果說明,影響小學三年級學生
學習數學的三種數學能力中,影響程度 最大的是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間關系的知
覺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與全國小學三年級學生相比,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的運用數概念能
力,基本能力(概 括和推理)和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都較高。
2.小學三年級學生運用數概念能力、基本能力和空間關系三者的知覺能力,都顯著地
影響著學生數學成 績;且這三種數學能力中,影響程度最大的是運用數概念能力,其次是
空間關系知覺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 概括和推理)。
(二)建議
1.應加強小學三年級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培養。
根據上述結果,影響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三種數學能力中,影響程度最大的是運
用數概念的能力, 即β[,概念]>β[,空]>β[,基]。由此,在小學三年級的數學
教學中,應加強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 力培養。從測查看,清風實驗學校小學三年級數學教
學的成功經驗在于重視數概念的教學。然而,有不少小學 數學的教學中,常只重算法,忽
視數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機械地應用學過的東西,或簡單地模 仿做過的例
題,不能在變化了情況下遷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義,而不能全面掌握屬于這一概念的東西
(例如 ,學生能說出什么是圓的半徑,但在作圖或解題時又常常只能舉出垂直方向上的半
徑),不能反轉過來去解決 逆向問題,沒有納入到一般的范疇或嵌入數概念體系的認知結構
中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算 法和演算過程,尤其要重視數概念的掌握和
算理的理解,加強小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培養。
2.重視和加強發展小學三年級學生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
空間關系同數量關系一樣也是數學能力的基本內容,而且數和形是不可分開的。因此,
學生掌握空間關系 的知覺能力也是小學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不少的數學教學方
法,偏重于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造成 了人的智力開發的殘缺。當前許多教育整體改革實
驗,都提出使學生和諧發展,這都與充分開發腦功能有關。 根據我們的結果分析,影響小
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三種數學能力中,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的影響程度僅次 于運用數
概念的能力,且比基本能力(推理和概括)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不能忽視
空間關系 知覺能力的發展。而我們的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空間關系的知覺能
力很低,在有關空間關系的8 小題中,學生答題的平均通過率僅為40.4%。可見,重
視和加強發展小學三年級學生空間關系的知覺能力 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趙裕春主編:《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測查與評價(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教育科學出 版社1987、1989、1991年版。
2.(日)四方實一著:《算數問題解決四心理》,明治圖書昭35。
3.白先同編著:《教育心理學教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篇3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堅持應用創新思路服務教學,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其品嘗學習樂趣,讓他們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培養并鍛煉個人動手動腦能力與數學思維,在創新課堂中積極合作,實現個人數學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下面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教法創新做簡要的探討。
一、節奏張弛有度
小學三年級學生不同于高年級孩子,學習思維受感性認知主導,在數學課堂中經常出現注意力分散、愛打鬧、活潑好動等情況,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節奏,做到張弛有度,結合小學生心理與行為特點組織教學內容與活動,通過合理調整教學節奏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數學教學中的相輔相成,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目前一節數學課基本為40分鐘,對于三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這一特征,教師在教學開始前要迅速利用各種趣味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展開教學,授課過程中要做到重難點分配得當,將主要知識壓縮在15分鐘之內完成教學,其余時間通過穿插各種問題、任務或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延伸并鍛煉能力。比如,學習《時間的換算以及計算》這一章節內容時,課堂引入教師可使用有關時間單位的猜謎語活動進行快速引入,或者出示直觀的鐘表表面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對不同指針的觀察與分析了解秒、分、時等單位代表的意義及互相之間的換算關系,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計算之后,教師可組織一些應用到時間單位換算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收獲知識與不同情感體驗,達到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的目的。
二、營造趣味教學情境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本身還未形成明確的學習思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營造趣味教學情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通過利用學生自主性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激發其學習動機更好地掌握各類知識,對個人思維、能力等數學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與鍛煉。
比如,在學習《兩位數加減法》這一章節內容時,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與計算,教師可提供多種趣味導入,結合學生熟知的各類情境來調動其積極性進行主動探究實踐。比如,將學生日常進行消費的生活實踐組織為各種趣味活動進行模擬演示,或者讓學生將自己日常生活中做兩位數加減計算的一些有趣經驗進行分享,通過現場模擬、實踐操作、趣味總結等方式在各類情境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與知識應用體驗,這對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與應用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引導他們形成長久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學法運算時,教師讓學生結合本班級人數的具體情況進行探究,比如,分為4人一組時是什么情況,分為5人、6人、7人一組時又是什么情況,通過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兩位數除法的應用,通過這種具體實踐的方式掌握除法運算的相關法則,實現數學知識的應用。
三、設計教學問題
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巧妙設計各類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運用個人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解決各類數學難題,在解答疑問的過程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并逐步建立起個人學習信心,實現趣味、高效數學課堂的打造。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提升問題含金量,以便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與動腦思考,實現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篇4
班級
姓名
學號:
1、我和3位同學共搬了360本書,平均每人搬了多少本書?
2、暑假里小利堅持每天寫36個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寫多少個大字?
3、三年級3個班同學,一起外出參加“我愛科學”活動,每個班平均分成4組,每組14人,三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這次活動?
4、小明用150元買3個熱水瓶,營業員找了6元,每個熱水瓶多少元?
5.蘭蘭從
7月15日去夏令營,到下個月的9日回來,夏令營共有多少天?
6、一個化肥廠每天生產化肥150千克,7至9月份共生產化肥多少千克?
7、制傘廠要生產5000把雨傘,已經生產了12天,還剩2120把沒完成,平均每天生產多少把雨傘?
8、副食店運來5箱色拉油共重150千克,每箱裝6桶油,平均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9、一列火車每小時行75千米,9時從甲地開出,19時到達乙地。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10、棉紡廠5天織布250千米,照這樣計算,16天一共能織布多少千米?
11、小紅和小華跳繩比賽,小紅6分鐘跳612下,小華5分鐘跳520下,誰跳得快些?快多少?
12、學校準備用一些錢買獎品,買90支鋼筆,每支5元,剩下100元買筆記本。如果用這些錢只買每個8元的文具盒,最多可以買多少個?
13、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糧店運來40袋,大米和20袋面粉,請根據有關信息提出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解答出來。
問題:
?
14、小明家訂牛奶,如果按季度訂,每季度100元,如果按月訂每個月35元,如果按天訂,每天2元,如果他需要訂全年的牛奶,你覺得哪種訂法比較便宜?
箱數
1
10
20
25
30
瓶數
24
15、填表
三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2)
班級
姓名
學號:
16、大號運動服30元一套,小號運動服20一套。
(1)買25套大號運動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計算:
(2)買45套小號運動服需付多少元?
列式計算:
(3)買15套大號運動服和12套小號運動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17、電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可坐24人。我們想組織600同學看電影,坐得下嗎?你是怎么想的?
18、電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可坐41人。我們想組織1000同學看電影,坐得下嗎?你是怎么想的?
19、一個壞了的水龍頭每分鐘要白白流掉
68克水,1時浪費掉多少克水?
20、有18箱蘋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5瓶,一共有多少瓶飲料?
21、西麗小區新建了25棟樓房,每棟有6層,每層有8戶。新建的樓房可住多少戶人家?(用兩種方法解答)
22、4瓶飲料20元,每人一瓶,48人要付多少元?
23、一個旅游團有48人,兒童36名。兒童票每張15元,成人票每張30元,。
(1)購兒童票需要多少元?
列式計算:
(2)購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列式計算:
(3)一共花了多少元?
列式計算:
24、紅領巾假日活動站,乒乓球組有98人,比籃球組的3倍還多2人,這兩個小組共有多少人?
25、小平今年12歲,爺爺的年齡比他的5倍多3歲。奶奶的年齡比他的5倍少2歲。爺爺今年多少歲?奶奶今年多少歲?
26、王老師要打一份20頁的稿件,每頁25行,每行28個字,這份稿件有多少個字?(用兩種方法解答)
27、田豐莊園采摘香蕉820千克,已經運走420千克,剩下的每32千克裝一箱,可以裝多少箱?
28、廢舊電池回收小組三天共收舊電池730個,前兩天平均每天收240個,第三天收了多少個?
29、一面鏡子長
12
分米、寬
5
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這種鏡子的價格是每平方分米
2
元,買這面鏡子需要多少元?
30、花園里有一個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長是
篇5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使學生: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篇6
一、規范說課的基本要求:
1、說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說學習目標:本環節的重點是學習目標的設計思想,解讀學習目標。
3、說本節課的重難點。
4、說導學案的設計思路和導學案的各部分設計意圖。
5、說課堂環節的操作思路,突破重難點的策略和方法。
二、總結了提高中、低年級學生課堂評價的方法:
中、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認知水平、能力等各方面有限,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對其他學習小組的展示評價往往起不到促進本節課學習目標達成的作用,他們的評價很多時候針對了展示者行為方式進行評價,弱化了對知識的評價和質疑。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通過我們片區教師的集智討論,提出我們的建議:
1、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大膽發言應當給予鼓勵、肯定和支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篇7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特征研究
創建一個優質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根本,只有提高課堂的質量才能促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明白各個階段優質課堂的特征,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安排出高效率的課堂,而最適合小學三年級學生提高數學水平的優質課堂是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培養和保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持續不斷地提高數學成績。
一、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個效率高、能讓學生高效學習的課堂一定是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所以在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節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了解學生的生活,然后結合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時間,數學的好成績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的探索,學生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能克服以后數學學習中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靈活地運用身邊的可利用資源,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學生主動參與就是優質課堂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
二、有層次、全方位地進行教學
篇8
西安口碑比較好的課外輔導機構咨詢電話(即日起撥打400免費熱線電話有免費試聽課,400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前10位總機號,聽到提示音后再撥后幾位分機號即可咨詢詳情):
西安學大教育-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未央區】經開校區
【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高三學員
【熱門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奧數作文閱讀
以上的是各個學校的免費咨詢電話,課程費用因年級不同、科目不同收費不同,家長如需給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直接撥打上面400免費電話咨詢。
免費預約試聽電話:400-0066-911轉分機10843
溫馨提示:400免費咨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打前十位,聽到語音提示“請輸入分機號碼”后按“轉分機”后的幾位分機號即可。您可以咨詢最近校區、價格、師資等情況!
瀏覽十個廣告,不如一個400免費咨詢電話了解快!
********************************************
自成立以來,學大教育憑借著一流的師資隊伍、專業的服務團隊、先進的教育輔導系統、獨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已向全國校區所在地的廣大中小學生、家長和用戶成功提供了教育服務,并先后幫助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實現了素質和成績的突破,考上了理想的中學和大學,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第一,小學應用題較多的是經過數學處理的“形式化”常規習題,遠離學生生活實際。使得許多學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傷害,長此以往學生不但對應用題產生恐懼心理,也會喪失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所發生的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想學好小學數學打好基礎,就要多看、多想、多說,多動手,理論聯系實際,在做應用題的時候,學生要仔細觀察應用題,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于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學會舉一反三的思路,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思維的靈活性和求異性。
第二,很多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偏向題海戰術,不管是在課堂還是在課后,都進行大量的題海練習,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容易讓學生失去對學習數學應用題的興趣性,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對數學應用題厭煩感。吃透原理,是學好功課的根本保證;掌握方法,是攻克難題的有力武器。只有弄清原理,才能思路清晰,從容對答;只有掌握方法,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所以在做數學應用題的時候,要學會如何去理解應用題和做應用題的方法。
篇9
關鍵詞:教材分析;教學建議;教育方法
一、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介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相乘的乘法、小數的認識、平均數的理解與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等,由于知識面的范圍較廣,對于數與計算的知識可以將計算數學和解決問題聯合到一起,逐步對其理解分析。教學廣角上可以讓學 生了解到等量代換和集合思想解決部分簡單問題。
二、教學建議
“解決問題”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方式上需要重點分析。新課標的采用乃是將學生的學習素材范圍擴廣,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通過觀察、思考、操作和總結等活動進行知識總結。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是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過渡到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采用適時的實例進行分析和操作,將會增強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
1.數量關系分析
兩步計算的數量關系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過程。在實現兩步計算中首先要掌握題中的已知數量、未知數量、邏輯關系、分析原則等信息,再根據運算規則進行求解。其步驟可以簡要分為以下幾步,首先了解題意、找出關鍵條件和要求解的問題,然后進行邏輯分析,數據分析后列式,最后根據各種運算規則進行求解,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知道每個步驟當中的理由,適當提出問題讓學生同步思考。分析問題過程中一般都是因果關系分析,不外乎從條件到結果和問題到結果,兩步分析中,一般使用“綜合法”和“分析法”。例如,本書第4頁例2中,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接待多少人?其解法無非是一個以3天為基數,一個以987人為基數求解。
2.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實踐中引出概念,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具體事物的對比引出概念間的關系,例如,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時候通過比較一平方厘米和一平方米的具體大小來對比,以及細節上的轉換。
3.數學廣角的思考方式
數學廣角中的問題可以采用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原則進行思考,這兩種方法都是比較抽象的思考方法,是由實際生活轉化過來,書中第42頁中例1、例2便是這兩種方式的具體應用,在教學中此過程需要引發學生的思考。
篇10
一、 如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暑假作業。
二、 繼續游泳培訓課程,這是人生必備技能,必學之!
三、 繼續寫話培訓課程,一星期兩節課的寫話培訓,雖然是治標不治本,但學習掌握必要的寫作方法,對提高寫作能力,多少有些促進作用。
四、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話能力的強弱與閱讀量的多少、閱讀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后,才會有語境的沉淀和素材的積累,別無他徑。所以,這暑假將以閱讀為主,每天必須有三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地點選擇在少兒圖書館,那里氛圍好。如遇雨天,也可由爸爸借書回來在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