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改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8 14:50: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價改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價改革

當前電價改革思考

隨著我國第一部《電力法》的誕生,電力作為商品已載入我國法律。電力法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也早將電力經營推向了波瀾壯闊的大市場。但是,由于現行電力價格的種種弊端,使電力變成了一種奇異的商品,既違背了市場規律,又制約了電力企業的發展。

1、電力作為一種商品,其經營成本是相同的(水、火、核等電力生產成本是由電力經銷企業內部平衡的),但由各地政府擬定的各種電價政策,目錄價格是五花八門。僅**省為例,現行目錄價中,最高的商業電價0.932元/千瓦時,最低的農業排灌電價0.22元/千瓦時,單價相差達0.712元/千瓦時,農民照明0.508元/千瓦時,非居民照明0.687元/千瓦時,相差0.179元/千瓦時,商業電價與居民照明電價則相差0.41元/千瓦時,大工業電價與普通工業電價也相差0.1元/千瓦時。而同一用電性質的照明用電,就有三類價格:居民照明0.52元/千瓦時,農民照明0.508元/千瓦時,非居民照明0.687元/千瓦時,分類十分復雜。

2、價格的不公平性帶來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

一是過于細化的目錄電價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不符合電力市場化的發展要求,過多的分類造成了市場的不公平。

二是由于許多地方國有企業買斷經營,所有權變成了私有,尤其是高能耗和小化肥企業,絕大部分都變成了私有經營,但是國家對于這些企業的電價仍然執行的是優惠電價,而這些廠的產品最終銷售都參予了市場調節,電價的優惠部分變成了私有收入,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而原來考慮的優待對像沒有得到實惠。比如在**市化肥廠的全年用電量就占了全市用電量的1/4,電價卻只有0.2元/千瓦時左右,供的越多,貼的就越多。

三是造成電力價格腐敗現象。由于電力商品的交易是瞬間完成的,其交易量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供電量的瞬間不確定性是永遠存在的,而對同時具備幾種用電性質的用戶的電價,則是由電力營銷部門根據用電比例來確定一個均價,形成了一個混合電價的格局,混合電價有人為因素。一些不法者就利用這一點,內外勾結,高價低供,在計量方式上動手腳,降低高電價比例,這樣不可避免的給經營帶來人情電、關系電、權力電等腐敗現象。

查看全文

電價制度改革論文

【關鍵字】電價電價改革電價監管

【摘要】本文介紹了國外幾個比較典型國家的電價制度及電價監管情況,并結合我國電價制度現狀,提出了對我國電價改革的建議。

備受矚目的電價體制改革方案已塵埃落定,但如何具體實施和操作依然是懸念重重。其中,理順電價機制是此次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電價作為電力市場的支點,在電力市場中對促進市場競爭、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應該在吸收國內外電價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實現我國電價的改革,以促進我國電力工業同社會、經濟、資源的協調發展。

1國外電價模式

由于世界各國的電力行業改革采取的方法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國的電價制度以及電價形成機制等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1.1英國的電價模式

查看全文

改革銷售電價調研報告

近期,在我們組織對部分供電營業所進行了營業普查時,發現現行銷售電價類別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操作困難,出現很多隱患,供用電雙方都呼喚,盡快改革現行銷售電價類別的內容。由于對政策理解的深度不一,在正常情況下,也會出現多收費和少收電費,要么增加用電客戶負擔,要么使供電企業利益受損。再則,由于電力商品的交易是瞬間完成的,其交易量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使一些不法分子有空可鉆。他們與供電企業內部少數員工內外勾結,謀取私利。為何出現此弊病,根子就在于現行銷售電價的類別及其內容有漏洞。

1.各電價類別的內容交叉重疊,造成隨意性。

在我們抽普鐵路系統的用電中,就出現錯綜復雜的格局。比如火車站,明顯是商業經營,各類信號燈,應該按非居執行,但該系統由鐵路分局供電段統一管理,作為315千伏安以上的用戶,執行大工業也可以,類似的情況,供用雙方都很難有政策依據說服對方。在我們普查的民營加工企業發現,改制后的影劇院,辦公、住宿混雜,一些顧請人員居住房的用電到底屬于非居,還是屬居民照明;對這些地方,你說是值班也好,還是居民室也好,很難界定,現行的電價類別內容使基層供電基層供電營業人員不好操作,很多地方存在隨意性。它除了供用雙方不規范,還給不法分子制造機會。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對統管物資實行了兩條腳走路,像鋼材、煤碳、大米等,比如一噸鋼材,國家計劃價與市場價相差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使當時“批條子”盛行,出現了一批貪官,給國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現行的國家目錄電價構成中,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以湖北省電網為例,最高的商業電價0.951元/千瓦時與最低電價的排灌相差0.731元/千瓦時,非居民照明0.859元/千瓦時與居民照明0.52元/千瓦時相差0.339元/千瓦時,商業與居民照明相差0.431元/千瓦時,在現實生活中,像一些加工企業的生產與生活、個體經營戶的經商與照明一個用戶,一些不法者也就抓住了這一點做文章,內外勾結,高價低供,因為這些用戶的計量主要是人為因素所致。雖然各供電企業在這方面都加強了管理力度,但由于在供電企業內部改革仍不到位,使獨家壟斷經營的供電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的大鍋飯,使少數員工做出損國家和集體利益的事,假公濟私,肥自己的腰包。因此,在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同時,對現行的國家目錄電價也必須同步改革,按照市場需求,遵循市場規律。這些都為腐敗分子創造了基因。

2.價格類別的混用造成定價不規范。

在一個用電客戶,有商業、有居民照明、有非居,又有非普,類別混亂,不易界定。比如在我們普查中遇到的學校、醫院、非居里面有非普,非普里面有照明,裝計量表計無法從何處下手。比如在某鄉村中學,守門人開了個小賣部,名曰方便學生;該守門者往往既是值班室,又是居住室,又兼小賣部,很不好界定。再則,在某校的學生食堂內,承包者自己又安裝了一套設備加工,名曰方便學生,這到底該是執行什么價,是商業,還是非居或非普。供用電雙方都有爭議,自然或不自然地出現定價不規定。

3.概念模糊,操作困難。

查看全文

電力體制改革過渡期電價思考

目前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過渡期。過渡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電力市場價格體系。在新的價格管理制度尚未確立而舊的管理制度正逐步退出之際,各地的電力企業都自行調整了一些收費項目,各級政府部門也不斷推出一些臨時政策以調整各方面的關系。同時,中央也在會同各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希望盡早制訂出理想的電價政策。

電力改革過渡期出現的新形勢新局面,過渡期的電價政策,過渡期如何制訂新電價政策,都密切地影響著電力企業現在和將來的經營、發展乃至于生存,值得電力企業、政府部門和全社會認真研究。

電力體制改革過渡時期的電價走勢

一、引起電價走低的因素

電價走低是改革的動力、目標,也是改革的必然結果。以下因素可導致這種結果:

1、發電企業在順應“競價上網”的形勢,在科技上、規模上、管理上加大投入,降低了發電成本,引起電價降低。

查看全文

我國電價改革分析論文

【關鍵字】電價電價改革電價監管

【摘要】本文介紹了國外幾個比較典型國家的電價制度及電價監管情況,并結合我國電價制度現狀,提出了對我國電價改革的建議。

備受矚目的電價體制改革方案已塵埃落定,但如何具體實施和操作依然是懸念重重。其中,理順電價機制是此次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電價作為電力市場的支點,在電力市場中對促進市場競爭、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應該在吸收國內外電價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實現我國電價的改革,以促進我國電力工業同社會、經濟、資源的協調發展。

1國外電價模式

由于世界各國的電力行業改革采取的方法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國的電價制度以及電價形成機制等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1.1英國的電價模式

查看全文

我國電價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字】電價電價改革電價監管

【摘要】本文介紹了國外幾個比較典型國家的電價制度及電價監管情況,并結合我國電價制度現狀,提出了對我國電價改革的建議。

備受矚目的電價體制改革方案已塵埃落定,但如何具體實施和操作依然是懸念重重。其中,理順電價機制是此次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電價作為電力市場的支點,在電力市場中對促進市場競爭、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應該在吸收國內外電價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實現我國電價的改革,以促進我國電力工業同社會、經濟、資源的協調發展。

1國外電價模式

由于世界各國的電力行業改革采取的方法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國的電價制度以及電價形成機制等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1.1英國的電價模式

查看全文

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探討

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正在逐步展開,改革的核心是電價?!峨娏w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包括輸電電價、配電電價和終端銷售電價的電價改革的目標。但是,沒有涉及如何處理城鄉電網建設、改造引起的擱淺成本的問題。我們認為:輸電電價、配電電價和銷售電價的形成機制不僅要能夠與中國現實的電力市場對接,而且要處理好城鄉電網建設、改造引起的擱淺成本的問題;否則,多半會事與愿違。

本文在分析輸電電價、配電電價和終端銷售電價存在的問題后,提出了應對之策。文中不妥之處,歡迎商榷指正。

1輸、配電價

1.1輸、配電價的改革目標和定價原則

改革的目標是:初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輸配電價價格機制。

按《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輸、配電價由政府確定定價原則”。

查看全文

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論文

【摘要】價格改革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核心。伴隨電力工業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的發展,現行電價政策、制定電價的方法等已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暴露出了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阻礙了電力工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上網電價改革的不足和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上網電價;廠網分離;煤電聯動;聯系

一、廠網分離時的上網電價遺留問題

(一)多種上網電價并存,使電力生產企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基礎

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電力廠網價格分離實施辦法》(發改價格[2003]352號)中,電價改革方案對離網電廠是按成本費用、零利潤設計的,其核定的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普遍較高,當時出于較快地進入市場競爭和便于操作考慮,而現在看,大部分地區建立電力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而零利潤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因此,顯然不應讓離網電廠“臨時價格”長期化。2002年12月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兩大電網公司以及五大發電集團。同時電網內保留了用于支持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的預留920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和用于補充電網建設資本金的預留647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由于“920”、“647”發電資產的特殊性,其上網電價更是普遍偏低,即使經過兩次煤電聯動亦是如此。同一電網內多種電價并存且差距巨大,則不僅增加了國家電價管理的難度,而且使電力生產企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基礎,妨礙了“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開展,增加了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復雜性。

(二)零利潤原則使現行上網電價無法合理反映發電企業的成本支出,使價格與成本倒掛

查看全文

電價調研報告

為準確掌握了解我區電價管理基本情況,科學合理的處理解決電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做好我區**年電價管理工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與新疆電力公司于近期對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巴州、吐魯番地區電力企業進行了調研。

一、電力基本情況

(一)和田電網:電源裝機總容量14.04萬千瓦(含企業自備電廠),水、火電比重81.37:18.63,由于徑流式水電站較多、水火比重嚴重失衡,拉斯奎火電屬退役機組近年在高峰負荷非經濟運行,實際可發電裝機容量只有9.88萬千瓦。農網改造投入7.4億元,受益用電戶31.6萬戶,入戶率96.65%。**年全網售電量25857萬千瓦時,**年全網售電量30297萬千瓦時,2001-**年間年均售電量增長13.7%,負荷高峰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年我委審批了經當地地委、行署通過的和田地區以縣為單位城鄉用電同價,平均綜合電價0.498元/千瓦時,比原電價降低0.10元/千瓦時,至今未做調整。電價執行后,使和田地區多年電價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改善,提高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用電戶對現行電價較為滿意。但由于該地區農業用電量大,又缺乏穩定的工業負荷,加之農網改造還本付息電價無法出臺,和田電力公司**年虧損7791萬元,**年虧損7208萬元。

(二)喀克電網:電源裝機總容量29.2985萬千瓦,水、火、氣電比重50.5:40.3:9.2,疆南電力公司統調電廠7座,裝機容量只有19.79萬千瓦,占網內總裝機的67.5%。農網改造投入13.0443億元,電壓合格率由改造前73%提高為98.3%,供電可靠率由改造前81%提高為96.7%,入戶率85%以上。**年全網售電量95004萬千瓦時,**年全網售電量108742萬千瓦時,售電量增長14.45%,負荷高峰出現拉閘限電情況,限電負荷最高近2萬千瓦。

**年我委審批了經兩地州同意的喀什地區、克州以喀克電網為單位城鄉用電同價,平均綜合電價0.503元/千瓦時,比原電價降低0.047元/千瓦時,至今未做調整。電價執行后,每年減輕農牧民電費負擔達1億元,極大地促進了喀克兩地州的經濟發展,使偏遠的山區、鄉鎮農民都用上了電,城市、農村電能質量明顯提高,農村電價大幅下降,極大地改善了兩地州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有力的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致富奔小康以及城市建設、地方招商引資。但由于農網改造投入需要出臺的還本付息電價0.18元/千瓦時僅出臺了2分,農業生產用電量增速超過平均增速,用電結構的變化,疆南電力公司**年實際平均銷售電價0.494元/千瓦時,比審批電價低0.009元/千瓦時,造成虧損22220萬元,**年實際平均銷售電價0.492元/千瓦時,比審批電價低0.011元/千瓦時,造成虧損14043萬元,資產負債率已達105.18%。

查看全文

低碳化電力市場論文

1英國電力市場改革的動力

1.1英國的當前電力市場及相關政策

英國第3次電力市場改革是在已經運行的電力市場基礎上的改進。目前英國電力市場總體是穩健、高效的,但是市場形勢已有改變,氣候變化成為未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當前的電力市場無法滿足未來能源形勢的變化,因此電力市場改革勢在必行。英國電力市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1)電能市場(發電廠、售電公司和大用戶交易電能的場所):其中,批發市場進行中、長期雙邊交易和現貨交易;為了實施平衡電力供求,有30min的實時競價市場,由獨立調度實時安排平衡電力市場。發電廠之間的競爭是為了激勵效率的提高和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及投資風險。目前,影響發電廠投資風險的因素有:技術水平、開發和建設風險、投資時機選擇、經營風險、燃料價格風險、碳價格風險、電價格風險以及監管風險。2)輸配電網絡:英國國家電網公司下屬的輸電公司負責輸電網的建設與發展,而配電網絡運營商負責運營各自區域內的配電網。各輸配電公司有義務發展和維持一個協調、高效和經濟的輸配電網絡。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電力市場已完全實現配售分開。3)零售市場(售電公司賣電給家庭和企業用戶)。零售市場上,售電商之間的競爭和鼓勵用戶選擇提高了售電商的服務質量,同時使政府壓力變小且得到更高的稅收收入。隨著市場形勢的改變,氣候變化成為未來工作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政府鼓勵推進可再生能源政策和脫碳目標陸續出現,主要激勵措施和法規如下。1)歐盟排放交易系統:2005年開始,制定全歐洲的碳價格,推動各個方面的脫碳工作。2)可再生能源義務:2002年開始,對售電商要求增加一項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或支付相應費用的義務。3)氣候變化稅:2001年開始,與政府簽訂氣候變化協議的企業可減免該稅的80%,可再生能源發電、發熱廠免征該稅。4)繼續對發展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電廠投資。5)對小規模發電實行固定電價制度:2010年4月開始鼓勵5MW以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政府鼓勵社區擁有可再生能源計劃。6)激勵企業和公共部門以提高能源效益為目標的減排承諾能源效益計劃,很快也將包括家庭和非住宅的綠色新政計劃。政府也支持歐盟電力市場的進一步整合以增加供電可靠性并為用戶提供低碳經濟的電能。改革方案也將充分考慮歐盟市場一體化的趨勢。

1.2電力市場改革的必要性及關鍵因素

目前,英國能源行業處于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未來10年,大概有1/5的英國發電設施將被陸續關閉,其中包括大量的老舊核電站和造成嚴重污染的燃煤發電站。由于電站的關閉和電力基礎設施的更換升級,在10年間英國需要1100億英鎊投資。同時由于電氣化發展,預計未來的電力需求將大幅增長(到2050年電力需求預計增加30%到60%,峰荷時可能需要現有發電容量的2倍)。因此需要改革來吸引投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英國將增加很多低碳發電容量,它們一般裝機成本較高,且要么間歇性強(風電),要么調度靈活性差(核電),因此在技術和經濟性上會出現很多問題。低碳發電裝置的這些特點意味著電力系統需要更多靈活的備用容量,滿足各時刻的電力平衡。在目前的電力系統,投資信號還不足以強到能提供滿足日趨嚴重的間歇性能源的備用容量。若不改革,備用容量在10年后會低于10%。英國已設定了2020年前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34%、在2050年前減排80%的目標。如果在現有市場設置和政府干預下,沒有額外措施,到2020年電廠碳排放可減少20%,但這個下降速度不足以達到英國2050年的減排目標。因為英國40%的碳排放來自能源行業,所以為順利完成減排目標英國必須向低碳電力轉型,據政府估計,要達到減排目標,需要在2030年使電力生產完全脫碳。按照當前的市場條件,預測到2030年平均每戶每年的電費開支將增加200英鎊,每年大概為500英鎊左右。最新的影響評估報告預計2016年到2030年相比現行政策,實行第3次電力改革后每戶每年用電開支將減少38~53英鎊。因此政府認為,只有改革才能確保長期安全、優質和價格適宜的低碳電力,同時電力市場改革可以使英國保持在投資低碳電力領域的領導地位。

2電力市場改革的預期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