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06:55: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設計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管理

建筑設計管理對策

1建筑設計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設計管理影響工程的整體造價

建筑工程設計圖紙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造價,工程項目設計費用約占工程全費用的1%左右,但是其對工程整體投資額影響高達75%。在單項工程設計中,建筑設計對建筑物的不同要求,例如層數、高度、結構類型、材料選用等,對工程造價有不同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在滿足同樣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術性和經濟性都合理的設計能夠使工程總體造價節約5%~10%,最高可達20%。由此可見,強化設計管理、優化建筑設計、選擇合理的建筑結構等,均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價,控制工程成本,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

1.2建筑設計管理影響工程質量

建筑設計圖紙質量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施工質量。有關調查顯示,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設計責任造成的質量事故約占總事故的35%。有些建筑工程項目因為缺乏合理的設計,嚴重影響正常使用;有些工程設計圖紙深度不足,專業間配合不協調,導致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返工或是停工的情況,這些都與設計圖紙質量密不可分。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圖紙設計質量,強化建筑設計管理是最為有效的途徑。

2建筑設計管理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摘要]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建筑行業也在不斷進步。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的使用需要,必須要對建筑進行合理設計,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筆者針對建筑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對策,具體如下。

[關鍵詞]建筑設計;管理;問題;對策

1建筑設計管理的作用

所謂建筑設計管理,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工作計劃和組織、財務與技術進行匯總,這對于建筑的施工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也因此,建筑設計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所有的參與者都要發揮出一定的作用,這樣才能實現設計效果的最大化。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開展建筑設計的管理工作,這和一般的管理有所不同。因為建筑設計管理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很高,工作人員不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了解施工流程、材料信息、技術信息等,這樣才能有利于建筑設計管理工作的開展。

2建筑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建筑結構設計中管理體制不完善。從目前來看,因為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再加上建筑工程的施工時間非常長,施工也非常復雜,壓力很大。如果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而不及時進行改進,給后面的施工工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此外,設計管理體制的不合理還可能降低施工質量,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必須對管理體制進行完善[1]。2.2設計標準產生了偏差。之所以產生設計標準偏差,主要是因為建筑工程中的設計師能力不高,設計水平也參差不齊。如今,我國建筑行業大力的發展,建筑從業人員逐漸增多。所以也提高了設計師的基數,很多設計師缺乏經驗,對設計標準、行業規范不十分了解,所以設計方案產生了問題。此外,也有一些設計師沒有遵循統一的設計標準,導致建筑設計方案不合理,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開展和進行。2.3現場勘查工作沒有落實。在對建筑進行設計以前,必須要先進行勘察。如果設計師對現場不夠了解,那么就無法保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目前很多建筑設計師,在設計之前都沒有對現場進行勘察,設計工作也只是“紙上談兵”。此外,建設單位設計管理人員在審核圖紙的時候,也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二次分析,所以在施工時不得不進行“設計變更”。多過的變更除了提高施工成本以外,也會延長施工的周期[2]。2.4現場施工不協調。很多設計師完成了設計方案之后,便不再管理后續的工作。而且對現場施工的情況也缺乏全面的了解,導致在施工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問題。建設單位設計管理人員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現場施工進行一定的協調。如果協調不好,那么就容易產生偏差。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管理問題及對策

1建筑設計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設計影響建筑工程投資

雖然建筑設計自身的資金耗費很少,設計支出在建筑工程總支出的比例低于1%,但是,投資控制的關鍵就是設計環節,也是投資決策后的重要環節,所以,工程投資中建筑設計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建筑設計影響工程造價

建筑設計很大程度上影響建筑結構以及建筑材料的選擇,從而直接影響工程造價。所以,對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優化,通過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來使工程造價降低??刂乒こ探ㄔO成本建筑設計,不僅影響施工過程,同時也會影響后期建筑物投入運行后對其維護以及安裝暖通空調。一般來說,后期的維護費用與前期施工階段的投入成反比。所以想要減少建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就要進行合理優化建筑設計方案,爭取減少前期施工階段投入的同時還能保證后期維修以及暖通的質量。

1.3建筑設計管理影響工程質量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管理

一、建筑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工程建設過程包括項目決策、項目設計和項目實施三大階段。進行投資控制的關鍵在于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其關鍵就在于設計。據研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投資的影響卻高達75%以上,單項工程設計中,其建筑和結構方案的選擇及建筑材料的選用對投資又有較大影響,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為內廊式還是外廊式、進深與開間的確定、立面形式的選擇、層高與層數的確定、基礎類型選用、結構形式選擇等都存在著技術經濟分析問題。據統計,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5%~10%,甚至可達10%~20%。

(二)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據統計,在工程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多數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產品由于缺乏優化設計,而出現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震驚全國的寧波大橋事故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證。

(三)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優化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資,而且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性費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潔、保養、維修費等,一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優化設計可努力尋求這兩者的最佳結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費用最低。

二、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監控不力

查看全文

虛擬技術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1前言

計算機技術用于建筑設計已有多年,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主要是幫助設計者把設計、計算、畫圖、數據存儲和處理等繁重工作交給計算機完成,而設計者把主要精力用于創造性構思。計算機產生的設計結果,可通過圖形設備向設計者展示,并可模擬,允許設計者作出修改。虛擬現實(簡稱

VR)技術能創造身臨其境的感覺。

虛擬現實也稱虛擬環境或虛擬真實環境,是迅速發展的一項綜合性計算機、圖形交互技術,它集成了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人工智能、多傳感器、網絡并行處理,利用計算機生成的三維空間形象實現的目標合成技術,通過視、聽、觸覺,以圖表及動畫方式呈現,讓觀看者“眼見為明”。它改變了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被動靜態的信息傳遞方式。它的特性包括:(1)交互性(interactive);(2)想像性(imagination);(3)沉浸性(immersion)。虛擬現實就建筑視覺模擬的可行性而言,應用領域可包括:建筑物模擬、室內設計模擬、城市景觀模擬、施工過程模擬、物理環境模擬、防災模擬、歷史性建筑模擬等。在建筑設計中既要進行空間形象思維,又要考慮到以用戶的感受為核心,是一連串的創新過程,包括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維護等。巨大的成本和不可逆的執行程序,不能出現過多的差錯,虛擬現實是一種可以創造和體現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系統,虛擬世界是整體虛擬環境或給定仿真的對象的全體,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虛擬現實,可減輕設計人員的勞動強度,縮短設計周期,提高設計質量,節省投資。虛擬現實技術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廣泛。

2展示建筑物的整個信息

現階段的二維、三維的表達方式,只能傳遞建筑物部分屬性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單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可展示一棟活生生的虛擬建筑物,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設計不僅僅是設計者的事,住戶、管理部門都可起到輔助決策的作用。

查看全文

城市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建筑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反映。隨著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時,確實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當前博白城鎮化進程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氣候變異、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威脅著人民的生存和發展。在可持續發展建筑觀,即保護生態、創造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存環境,是建筑設計師的任務。

建筑、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筑,它總是扎根于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環境所制約的,這是造就一個建筑形式和風格的一個基本點。

建筑的地域性從廣義上來講,它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比如說在南方跟北方寒冷地區建筑顯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地區,山區的建筑和濱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就拿博白來說,我們這個地方日照時間長,高溫多雨,四季長青,所以人們往往形成一種喜愛,室外活動,崇尚自然。建筑處理著重通風,遮陽,隔熱,防潮,逐漸形成了輕巧通透、淡雅明快,樸實自然的建筑風格。

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筑的環境。這是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筑空間和平剖面設計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師要以生態觀的角度順應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與地段環境,融為一體,要用城市的觀點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體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與自然的關系,在體形、體量、空間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與地區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手段,再結合功能,整合,優選,融會貫通,就有可能創造出有個性的精品。

建筑的文化性,就是建筑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它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筑,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傳譯一定的精神內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產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義和藝術感染力常常成為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的標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查看全文

地域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反映。隨著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時,確實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從大建設中,得到了好處和受益的同時,帶來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擔心忡忡。而作為一個中國的建筑師,處在這個時間里邊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從事建筑創作的黃金時代......

關鍵詞:建筑設計地域文化時代特性

我本人是從事建筑設計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建筑師,當然我在高等學校里面是帶研究生,就是把設計和培養人才,結合起來的。所以,這幾年,特別這幾十年來,一直從事建筑的創作活動,從我搞了這么多工程里面,我深深體會到,要把建筑與文化這個問題談清楚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從事具體設計人員,我只能夠先把我這幾十年來的一些創作體會跟大家談談,最后呢也想通過做的一些作品,做一點說明。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反映。隨著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時,確實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從大建設中,得到了好處和受益的同時,帶來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擔心忡忡。而作為一個中國的建筑師,處在這個時間里邊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從事建筑創作的黃金時代。

但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建設的面前,在心理上,綜合素質上,都準備不夠,也深深感覺理論上觀念上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在當前新的世紀到來的時候,我認為整個建筑界就我們一方面是非常好的形勢;另外一方面從創作方面也是處于一個比較迷茫的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就感覺到,當前整個建筑創作,在同步發展的同時,也處于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進入21世紀,特別是加入WTO之后,建筑創作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我認為一個建筑要滿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難。但要把一個建筑作為一個精品,來創作來設計,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就是通過這幾十年的建筑創作,深深體會到建筑要有一個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管理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優化設計;問題;分析

論文摘要: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建筑優化設計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如何搞好優化設計,應主要抓好那些問題,本文作了簡要分析。

一、建筑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工程建設過程包括項目決策、項目設計和項目實施三大階段。進行投資控制的關鍵在于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其關鍵就在于設計。據研究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投資的影響卻高達75%以上,單項工程設計中,其建筑和結構方案的選擇及建筑材料的選用對投資又有較大影響,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為內廊式還是外廊式、進深與開間的確定、立面形式的選擇、層高與層數的確定、基礎類型選用、結構形式選擇等都存在著技術經濟分析問題。據統計,在滿足同樣功能的條件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降低工程造價5%~10%,甚至可達10%~20%。

(二)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據統計,在工程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多數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產品由于缺乏優化設計,而出現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震驚全國的寧波大橋事故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證。

(三)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優化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一次性投資,而且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性費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潔、保養、維修費等,一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一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優化設計可努力尋求這兩者的最佳結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費用最低。

查看全文

國際化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建筑作為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成為人們比較對象和樂此不疲的話題,如北京大氣雄厚,上海浮華盛世,天津則是莊重典雅。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筑承載了更多內涵,建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觀念進步,建筑群落形成了區域氛圍,建筑構成了都市特質。在日前舉辦的“天津走向國際化城市發展系列論壇”上,地產業界針對國際化趨勢對建筑的影響展開了探討和研究。

受社會發展的制約,過去的建筑以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為原則,而無追求外觀形式美的余力,建筑形式千篇一律。近十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為城市建筑品質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社會進步促使建筑設計有了長足的發展,設計水準日益與國際接軌,對功能舒適性及外觀形式美的追求都不斷增強。

回顧國內的建筑思潮,正信總經理武曉焯認為,國內對國外建筑理念的接受經歷了排斥拒絕、模仿跟風再到吸收利用的過程。沒有參照的情況下,養成了向國外學習的心理,認為國外經歷多年的發展,肯定很完善,如同引進生產線一樣,全盤引進國外的一切,甚至是房屋樣式,如曾經在全國風行的歐陸風情,這種建筑在中國沒有一點文化土壤。雖然這種現象已經受到批判,但其影響還是很大的。現在,“與國際接軌”成為一句時髦語,不少企業認為“洋設計”或“國際隊伍”就是國際化的體現,追求大膽的設計、獨特的造型、激動人心的視覺沖擊,這更多的是出于急于表征成功的社會心理,從而使建筑陷入了怪圈。在中國,建筑的國際化道路不應片面追求洋大師的名望、標新立異和嘩眾取寵,缺乏的是國外領先的建筑科技、生態環保的理念,為中國本土建筑的未來留點空間。

一個城市的國際化體現在許多方面,建筑如此,經濟活動更是如此。國際會議比較多,如上海、北京,每天都有各個行業的會,一個城市國際化會議多,人氣旺,就會聚集很多資金、投資商。

房地產商會的人士認為,現在外來投資商在天津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國外的朋友,如日本、韓國籍人士在天津的總量在全國排前幾位,他們給天津居住生活帶來了新的氣息,從更高角度看待天津的住宅市場。外來人口多了以后,促進開發商關注這些人群,在上海都有英文版日報,而天津還沒有,所以天津應當從軟硬環境上去自覺向國際化靠攏。

600年歷史的天津,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新時期又確立了國際化港口的戰略,這為天津國際化積累了許多優勢。天津有兼容并包的胸懷,勇于接受外來觀念。天津遠洋公司副總張永便認為,天津的建筑呈現多元文化的特征,未來發展過程中必須保持這種特點,開發商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義不容辭承擔社會責任。把產品做的更精,更符合市場需要,更符合國際化城市發展的需要,無論從建筑的形式、內部構造、功能上都要按照一定標準去做,最后通過房地產市場的規范去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查看全文

變化多端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1.生成設計法簡介

生成設計是一種科學的藝術創作過程,這個過程能夠通過一種類似生物基因編碼的轉換最終形成一種人工的世界。這是一種設計活動,目的不僅僅是要獲得一個結果,更要形成一種可以操作的編碼,在演化過程中可以產生無可窮盡的變形體。這是一種鼓舞人心的經驗,借助這種經驗,我們能夠重讀20世紀60年代以前那些采用元設計方法(meta-designapproach)設計出來的建筑作品,那些作品在生成設計法中可以視為一種具體的三維模型,屬于這種設計法的一個種類。

與生成設計法相平行的設計方法叫做參數設計法。人們使用參數工具來產生和控制數量不多的變形體。盡管參數設計法具有易于控制的優點,但是,在表現復雜性和發展潛力方面,參數設計法不同于生成設計法。參數設計法在運用過程中較多地局限于設計模型的物件尺寸或者幾何變化。作為一個完整的形體,當每一個物件被附加上特定的維度約束以后,這種形體的變化才能夠被實現和認識。而運用生成設計法進行工作時,雖然每一個三維的物件也要采用參數設計法來進行,但是,參數的建立僅僅是系統結構中的元素之一,該系統結構可以產生無可窮盡的形象表現場景,這些物件都具有理想基因編碼的特征。所以說,生成設計法不是一個最終結果,也不是一個堆積物件或者形式的數據庫,而是一個設計行為模式的開放矩陣,這個開放矩陣會把存在于世的東西轉換成未來可能看得到的樣子。

生成設計法的特征和結構在于它能把基因編碼變成一個開放的形象體系,設計過程就好像是在操控一股可以聽憑擺弄的意識流(fluxusoperandi),隨時能夠把任何一個特征突出的形象作為最終定奪的結果。雖然這個形象會與眾不同,甚至不可名狀,但是卻可以被人們輕易地認知。最終形象都是互不相同的,都表現出獨一無二的個性;但是,最終形象又是互有聯系的。若把這組最終形象的特征放大去觀察,就會發現它們差不多來自同源的基因編碼。換句話說,生成設計法的設計作品就像有一個人工的DNA,從每一件設計作品中都會被認知,因為它們帶有基因的印記,那就是設計者的思想。

生成設計法不僅能夠作為一種技術手段來操作和發展,不僅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工具,它更是一種具有強烈人文特征的設計方法。事實上,生成設計法的每個步驟均始于設計者的一種思維或假設,這種思維或假設被視為一個科學過程,設計之初就帶有一種主觀的或者想象的未來世界的形象。因此,這種設計方法決不能認為是一種人手可得的設計工具,而是應該被理解為一種設計的操作方法(modusoperandi)。對于建筑師、設計師、藝術家來講,生成設計法是可以發展的,可以發展成為一種異常靈敏的、有助于進行更為深刻的創造性設計的工作方法,這是因為這種設計方法發現了我們這個技術時代的工具—計算機—并與之有著良好的操作協同性。

事實上,當我們進行創造性工作時,我們會意識到我們的思想并不容易被轉譯成一個用物件或者圖樣來表現的結果。每一個輸出命令僅僅可能是設計者某種思想的表現,或者是某種思路的發展。我們設想并且試圖來塑造出一個能夠產生不同結果的完整思路,但是,最終我們獲得卻是綜合的多樣共時性(syntheticsimultaneityofpluralities)的東西,也可以說成是示意的差異共時性(schematicsimultaneityofdifferences)的東西。利用復雜性來創造美麗和諧的世界是可能的,生成設計法的運用是多種創造性思維的表現,能夠以一種毋庸置疑的魅力表達設計者的思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