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犯罪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22:54: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交通犯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交通犯罪的現狀及刑事對策透析
一、我國交通犯罪的現狀
當今,汽車已成為門對門的、隨時都能利用的、高度自由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人類社會中已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1}。
我國也不例外,來自公安部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86580658輛。其中,汽車76193055輛,摩托車94530658輛,掛車1201519輛,上路行駛的拖拉機14633456輛,其他機動車21970輛{2}。然而,由于車輛數量的急劇增加,道路設施建設滯后,車輛與道路比例的嚴重失調,加之交通管理不善,法律措施滯后等原因,交通事故頻發,傷亡人數增多,經濟損失慘重,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
廣義交通犯罪,是指觸犯和陸路、海路以及空中交通運輸有關的刑罰法規的行為,因此,鐵路、船舶以及飛機等運輸中所發生的犯罪,都是交通犯罪{3}。但是,由于我國交通刑法的簡陋,沒有將一些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另外,由于汽車交通運輸的普遍性和事故及違法行為的多發性,因此,這里所言的交通犯罪取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是指在汽車交通運輸中發生的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不僅包括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破壞汽車交通運輸秩序的行為,還包括其他嚴重危害汽車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罪,以及嚴重違法駕駛行為如超速駕駛、無證駕駛、醉酒駕駛、無視交通信號駕駛等。目前,我國交通犯罪呈現以下特征。
(一)交通犯罪的經常性和多發性
隨著汽車的逐漸普及,汽車已經成為很多人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據相關數據,全國機動車駕駛人為199765889人,其中汽車駕駛人為138203911人,僅2009年就增加駕駛人員1910多萬人。與之伴隨的是,我國已經進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資料顯示,中國汽車擁有量是全世界的2%左右,而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則是全世界的20%。雖然自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全面實施以來,全國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呈下降趨勢,但絕對數依然巨大,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可以說汽車交通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一般性和日常性的犯罪類型,我們身邊隨時都在發生。
自動駕駛汽車涉交通犯罪刑法分析
摘要:一直以來,在各類刑事犯罪中,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犯罪概率居高不下,是最為人所知曉的刑事犯罪之一。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多國進行實驗,自動駕駛技術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美國特斯拉事件,全球首例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案件,則將自動駕駛汽車的刑法規制課題擺在了法學界面前。目前,我國刑法對自動駕駛的規制仍是一片空白,如何借鑒國外先進的法制以對我國立法給予一些參考建議,是本文的主旨。
關鍵詞:自動駕駛汽車;刑法規制;道路交通犯罪;立法;刑法
自動駕駛的技術已經在眾多國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逐漸發展完善,眾多國家已經著手準備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后的相關規制問題。
一、日本
早在2015年,日本政府就醞釀了有關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立法。2016年,制定了自動駕駛路線圖,相關領導人也宣布將放寬與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飛機的相關法律法規。2017年4月,日本出現了首份保險,能將自動駕駛期間的交通事故列入汽車保險的賠付對象范圍內。2017年5月,日本政府了“官民ITS倡議/路線圖”(Public-PrivateITSInitiative/Road-maps),并提出了推廣自動駕駛的時間表,計劃到2020年時實現L3級別的無人駕駛汽車批量生產銷售。2017年6月,日本警察廳了“遠程自動駕駛系統道路考試許可處理基準”,允許汽車在真正的無人駕駛狀態下進行道路測試①。這些無疑都是日本政府與國民對自動駕駛的認可。目前為止,日本并未專門制定有關自動駕駛汽車涉道路交通犯罪的法律法規。一旦出現自動駕駛汽車肇事可能引起相關刑事責任的,只有根據傳統立法進行規制。在西田典之的日本刑法各論中,與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有關的法條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身體方面的犯罪,危險駕駛致死傷罪,另一是公共危險中的妨害交通罪。而本文主要論述的是能與自動駕駛產生直接聯系的危險駕駛致死傷罪。關于危險駕駛致死傷罪,日本刑法規定,“受到酒精或藥物的影響,處于難以正常駕駛的狀態,駕駛四輪以上的汽車,因而致人傷害的,處十年以下懲役;致人死亡的,處一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以難以控制的高速度行駛或者無駕駛技能而駕駛四輪以上汽車,因而致人死傷的,亦同。以妨害人或者車的通行為目的,進入行駛中的汽車跟前,明顯接近其他通行中的人或車,并且以可能產生重大交通危險的速度駕駛四輪以上汽車,因而致人死傷者,亦同。”②根據日本刑法第1條第1款和第2款“凡是在日本國以內犯罪的人”都適用本法可知,這些犯罪行為現階段的主體還僅是自然人。但在今后的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過程中,能引發交通事故的主體卻不僅是“人”了。眾多學者現今在自動駕駛系統與道路交通犯罪問題方面的探討,均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4種,即(一)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存在的可避免的瑕疵。(二)自動駕駛汽車的智能駕駛等相關系統出現可避免的失誤。(三)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人”未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而未能及時接手汽車。(四)歸結于外界的其他自然因素。其中,除卻第四點,其余三點均有可能成為今后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后引起交通犯罪的主體。在上述的日本現行危險駕駛致死傷罪涵蓋的幾種情況中,除去在智能系統不具有自己獨立意識時,因濃厚的個人色彩而具有特殊性的酒后駕駛、無技能駕駛和故意妨害的三種情形,最后一種超速行駛的情形則將可能由上述一、二點情形而發生。即在車上“乘客”盡到了相應的注意義務本身對事故又不存在過錯時,因為自動駕駛汽車本身或其系統存在的現階段技術范圍內可避免的瑕疵而導致自動駕駛汽車失控,導致自動駕駛汽車超速行駛而造成交通事故,這種情況下對汽車制造商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單位進行適當歸責才是合適的。③由此可見,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和智能駕駛等相關系統的研發者,均有可能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過程中,成為道路交通犯罪的主要責任人。而第三點,則主要是針對存在于L3-L5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到完全自動駕駛④這個過渡階段內的自動駕駛汽車。在這個階段內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可以自動駕駛,但并不能達到完全自動駕駛,還需要駕駛員付諸相應的注意義務,在緊急情況時切換為人工駕駛。所以“駕駛人”不能在合理條件內進行相應工作時,如在足夠的反應時間內未采取合理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及時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時,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但就現階段的日本刑法來說,日本刑法中的危險駕駛致死傷罪還只是將自然人作為犯罪主體,因此,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化后,日本刑法必然面臨著危險駕駛致死傷罪的主體方面的挑戰問題。在日本刑法總則中,犯罪主體原則上還只限于自然人。但是,在很多行政刑罰法規所設置的兩罰規定中,存有法人以及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團體也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代罰規定,而在此范圍內是不適用刑法總則規定的⑤。所以,自動駕駛汽車能否成為繼這些行政刑罰法規所規定之后的,將法人作為犯罪主體的特殊情況,筆者認為將會是其自動駕駛汽車立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雖然日本已有判例———大審院1925年11月25日認為,“法人是否具有犯罪能力”,正如所述,雖說沒有定論,但是,作為我國現行法的解釋,應當是持否定意見……我國現行刑法認為,只有具有自然意思的責任能力人,才能成為應當科處刑罰的行為主體。⑥但是,這份判例能否成為法人作為自動駕駛汽車肇事的責任主體的攔路石?筆者認為并不會。第一,雖然日本的判例在一定程度上能與英美國家的判例的規制程度相當,但是在適用判例上,筆者認為自動駕駛與之前的普通駕駛是存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其能成為道路交通犯罪的主要責任承擔者的不僅僅是自然人了,所以在此種情境下是不能直接運用判例的。第二,法律是與時俱進的,而該判例距今年代久遠,已經不足以約束現今新活動產生的新的法律行為了。目前,人工智能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都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具有新興性,并非90多年前的法律或判例就可以簡單規制的問題。第三,如果法人不能成為犯罪主體承擔責任,按照過去的理論,在“乘客”無過錯而交通事故又因自動駕駛汽車或者智能駕駛系統出現問題而造成時,出現的結果將是受害人無法追究任何一方的刑事責任。而按照代罰規定或者兩罰規定的處罰,法人也僅在行政方面得到部分處罰,最多在為了顧及公序良俗或者社會影響的情況下讓被害人能得到民事方面的部分賠償,但一旦出現生命的死亡,對受害人及其親屬來說都是極為不公平的,受害人被侵害的權益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和賠償。而采取兩罰規定的話,對于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駕駛系統等研發方面的人員來說,也容易打擊到他們自身對于自動駕駛方面研發的熱情,畢竟他們也只是按照公司的相關規定進行研發,最終的決策權并非在他們身上。
二、德國
交通肇事犯罪成因分析論文
針對交通事故多發成因分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解決交通事故多發問題:
一是交通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等有關機關應加大執法力度,對違章駕駛要從嚴從重處理,決不姑息。我們在公路上,常常能聽到一些車輛發出巨大轟鳴,狂風般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一溜煙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常常能看到前面的車輛沒有后牌照或用光盤、撲克牌等物遮擋號牌,見縫插針般行駛,全然沒有社會公德可言,這些違章行為也許就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前兆,不是我們膽小,違章的背后可能隨時會有生命的逝去和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因此,我們呼吁,對于無牌、無證、故意遮擋號牌行駛、駕駛報廢車輛行駛、超速、超載、不按標志信號違章行駛、酒后駕駛等等違章的駕駛人員,管理部門一定要重視,不能因為未造成什么后果而放松處罰,一定要按照有關交通法規從嚴從重處理,該糾正的糾正,該處罰的處罰,該進學習班的就進學習班,該拘留的就立即拘留,決不能聽之任之,恨之切其實是愛之深,等到發生交通事故時就一切晚矣。希望管理部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落實交通法規的有關規定,嚴格執法,嚴厲處罰,真正做到違章不上路,上路不違章,杜絕違章上路行駛的行為,將交通事故的隱患苗頭消滅于萌芽階段,對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將大有幫助。
二是加強公路建設的規范化,切實強化道路安全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通事故多發路段的整治力度,有效排除重點路段路口的安全隱患,確保人員、車輛通行安全。首先,應加強公路交通標志的設置工作,完善城鄉道路路段路通安全防護設施。針對流動量大,人車混雜路段路口,要按規定設置交通標志線、信號燈、減速帶,實施道路交通隔離和人車分流。其次,應加大對交通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和整治力度,逐步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條件。公安部門要加強對事故成因的調查和分析,及時將事故多發路段的相關情況總結,以便及時整改,消除隱患。再次,在條件充許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適當增加城鄉結合部路段路口、易發生交通事故路段的警力,粉刷提示性標語、警告語等,警示和提醒駕駛人員對于路段的變化要及早盡快適應,避免遭遇突發情況后的心理慌亂及操作不當,減少和杜絕不安全路段路口的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是應加強對駕校的監督管理,規范駕校的培訓行為,嚴把駕駛員的出門關,杜絕“馬路殺手”的出現。隨著汽車進入家庭進程的加速,學車熱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面對這一商機,駕校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駕駛員作為駕校生產出來的“產品”,合格與否,直接關系到道路安全、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駕校培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駕駛員的實際操作水平。然而現實中,駕校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如無資質設立;缺少訓練場、缺少合格教練;虛假宣傳;培訓時間縮水;幫助學員作弊應付考試;收買考官提高過線率等等,駕校的亂象愈演愈烈,甚至“教練”出一批又一批的“馬路殺手”。基于此,駕校的規范管理成為急待解決的中心問題,這也是駕校的監督管理部門需認真調研,切實需要重視的問題。另外,我們建議,對于發生交通事故的駕駛員,可以建立事故倒查機制,對培養該駕駛員的教練、駕校實施一定的懲罰措施。例如在駕校收取的費用和教練的收入中強制其交納一定比例的押金,作為對交通事故被害人的救助基金等。這樣一旦事故發生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事故被害人的賠償問題,另一方面也對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進行了懲罰。總之,駕校的規范,對駕駛員綜合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建議有關部門切實負起責任,加大對駕校的監督管理,加大對駕校的指導和技術培訓力度,提高對駕校的考核標準,建立高質量的駕校,使其多培養高素質的駕駛員。
四是應加強道路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這種教育是兩方面的,一方面要加強道路交通從業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行人的安全教育。加大對交通管理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駕駛員的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全體駕駛人員安全駕駛、文明駕駛的自覺性。同時,加強警示教育,讓駕駛員們認識到,一旦事故發生,對事故雙方都是極大的傷害,時刻提醒自己別干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的蠢事。另外,對行人的安全教育同樣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道路不段增多,行人安全意識也該不斷加強,行人在思想上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要努力適應車多路多的變化,車讓人思想觀念應逐漸改變,要明確雙方禮讓三先才是避免事故發生的最好辦法,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是雙輸的結果。
另外,從統計數字來看,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系初中以下文化的占犯罪嫌疑人總數的75.8%,文化水平低下比例之高令人震驚。駕駛員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問題,是駕駛員行業準入條件寬松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拿到駕駛證的前提條件就是答對一份很簡單的筆試試卷就可以過關,對報考人沒有學歷的要求,這是有關部門需要重視的問題。同時,駕駛員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待于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在此不再討論。
交通肇事犯罪成因試析論文
當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大量進入家庭,公共交通工具及公車也在不斷的增加,城市化進和加速,而公路建設跟不上車量增加的步伐,車多、人多、路多的矛盾異常突出,道路交通狀態令人擔憂,交通肇事案件多發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2008年發生的幾起典型的交通肇事案件令人觸目驚心:
——2008年5月,犯罪嫌疑人張某駕駛大型拖拉機,因違法裝載及禁區行駛,與對行的一輛轎車相撞,致使轎車上3人全部死亡。
——2008年11月,犯罪嫌疑人楊某駕駛中型廂式貨車,因觀察瞭望不周,將蹲在路上正對一名交通事故傷者進行檢查的蘭山區半程醫院的一名急救醫生撞倒,致該醫生及傷者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孔某駕駛大型貨車,因超速駕駛,與對向逆行的一轎車相撞后起火,致使轎車上4人全部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劉某駕駛大型客車,因越過黃線行駛,與對行的一輛農用運輸車相撞,致農用車上1人死亡,14人受傷。
據對該區交通肇事案件的統計,2008年度共發生交通肇事案件150余件,占案發刑事案件總數的10.4%。其中,犯罪嫌疑人系初中以下文化的11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75.8%;在城鄉結合部發生交通事故的70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5.8%;被害人系50歲以上或18歲以下人員的6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3.1%;傍晚、夜晚、凌晨等視線不好時段發生交通事故的62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0.5%。
交通犯罪的現狀及刑事策略
一、我國交通犯罪的現狀
當今,汽車已成為門對門的、隨時都能利用的、高度自由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人類社會中已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1}。
我國也不例外,來自公安部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86580658輛。其中,汽車76193055輛,摩托車94530658輛,掛車1201519輛,上路行駛的拖拉機14633456輛,其他機動車21970輛{2}。然而,由于車輛數量的急劇增加,道路設施建設滯后,車輛與道路比例的嚴重失調,加之交通管理不善,法律措施滯后等原因,交通事故頻發,傷亡人數增多,經濟損失慘重,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
廣義交通犯罪,是指觸犯和陸路、海路以及空中交通運輸有關的刑罰法規的行為,因此,鐵路、船舶以及飛機等運輸中所發生的犯罪,都是交通犯罪{3}。但是,由于我國交通刑法的簡陋,沒有將一些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另外,由于汽車交通運輸的普遍性和事故及違法行為的多發性,因此,這里所言的交通犯罪取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是指在汽車交通運輸中發生的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不僅包括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破壞汽車交通運輸秩序的行為,還包括其他嚴重危害汽車交通運輸安全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罪,以及嚴重違法駕駛行為如超速駕駛、無證駕駛、醉酒駕駛、無視交通信號駕駛等。目前,我國交通犯罪呈現以下特征。
(一)交通犯罪的經常性和多發性
隨著汽車的逐漸普及,汽車已經成為很多人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據相關數據,全國機動車駕駛人為199765889人,其中汽車駕駛人為138203911人,僅2009年就增加駕駛人員1910多萬人。與之伴隨的是,我國已經進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資料顯示,中國汽車擁有量是全世界的2%左右,而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則是全世界的20%。雖然自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全面實施以來,全國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呈下降趨勢,但絕對數依然巨大,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可以說汽車交通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一般性和日常性的犯罪類型,我們身邊隨時都在發生。
交通肇事犯罪成因對策探討論文
當前,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大量進入家庭,公共交通工具及公車也在不斷的增加,城市化進和加速,而公路建設跟不上車量增加的步伐,車多、人多、路多的矛盾異常突出,道路交通狀態令人擔憂,交通肇事案件多發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2008年發生的幾起典型的交通肇事案件令人觸目驚心: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公務員之家()
——2008年5月,犯罪嫌疑人張某駕駛大型拖拉機,因違法裝載及禁區行駛,與對行的一輛轎車相撞,致使轎車上3人全部死亡。
——2008年11月,犯罪嫌疑人楊某駕駛中型廂式貨車,因觀察瞭望不周,將蹲在路上正對一名交通事故傷者進行檢查的蘭山區半程醫院的一名急救醫生撞倒,致該醫生及傷者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孔某駕駛大型貨車,因超速駕駛,與對向逆行的一轎車相撞后起火,致使轎車上4人全部死亡。
——2008年12月,犯罪嫌疑人劉某駕駛大型客車,因越過黃線行駛,與對行的一輛農用運輸車相撞,致農用車上1人死亡,14人受傷。
據對該區交通肇事案件的統計,2008年度共發生交通肇事案件150余件,占案發刑事案件總數的10.4%。其中,犯罪嫌疑人系初中以下文化的11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75.8%;在城鄉結合部發生交通事故的70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5.8%;被害人系50歲以上或18歲以下人員的66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3.1%;傍晚、夜晚、凌晨等視線不好時段發生交通事故的62件,占交通肇事案件總數的40.5%。
交通局職務犯罪調查匯報
把預防職務犯罪融入交通系統各環節里,職務犯罪是一種嚴重的腐敗現。不時增強預防職務犯罪的針對性、有效性、科學性和威懾性,有效地預防和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發生,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有利于推動交通運輸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交通運管系統職務犯罪的概念和類型
關于職務犯罪的概念,目前法學界普遍認同的觀點是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故意或過失地實施了違背其職責或者消極地不履行其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行為。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的、嚴重的腐敗現象,交通運管系統容易發生的職務犯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受賄罪、行賄罪、挪用公款罪、濫用職權罪、失職罪、瀆職罪、貪污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等。
二、交通運管系統職務犯罪的原因
從交通運管系統來說,職務犯罪的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政治學習放松。從職務犯罪人員身上不難看出,他們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平時不注重政治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習,警示教育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主觀上放松了思想改造,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防線不牢固,廉潔奉公拋于腦后,終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交通肇事犯罪的法律思考論文
摘要:2009年至2010年6月份,筆者所在基層院共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交通肇事案件52件52人,占同期總受案數(245件)的21.2%,即1/5強;與2006-2008年三年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總數(50件)相比,絕對數仍有上升。期間因肇事共造成54人死亡、17人受傷、國家及個人財產損失1000余萬元。
一、通過對該院2009年至2010年6月份所受理案件的分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道路交通事故絕對數大幅上升。該院2007年、2008年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數分別為19件、19件,2009年受理數39件,絕對數呈大幅增加趨勢。2009-2010年6月份(一年半)的受理數為52件,較2006-2008年(三年)的受理數50件,絕對數仍有增加。
2、從肇事車型看,大貨車類21起占40.3%,二輪摩托車類18起占34.6%,小汽車類8起占15%,客車類4起占7.7%,值得一提的是,還有1件是騎電動車肇事致人死亡。由此可見,貨車、摩托車是事故發生的主要交通方式,其次為小汽車、客車,而電動車在帶給人們輕快、便捷的同時,也在成為馬路殺手。
3、發生事故的時段較集中。發生在中午(12-15時)及晚上(18時以后)的有39起,占75%,即中午和晚上仍為事故的多發時段。
4、駕駛人員違章駕車、行車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違章駕車主要有:無證駕駛共9起,無牌駕駛共8起,酒后駕駛共6起。違章行車的51起,占96.8%,主要表現在:超速、逆向行駛,未保持安全距離,避讓、臨危措施不當,轉彎角度大,精力不集中及疲勞駕車等。由于機動車(制動系、燈光系)缺陷原因造成事故發生的只有1件。由此,違章駕車、行車是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
交通局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計劃
2015年,我局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切實抓好黨紀條規的宣傳教育,努力提高黨員干部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的自覺性;以豐富的廉政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努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勤政為民、清正廉潔的良好氛圍,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為建立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干部隊伍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一、加強學習教育,筑牢思想防線
嚴格落實學習制度,堅持把加強干部反腐倡廉理論教育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促使黨員干部更好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從政。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中紀委三次全會精神,認真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宣傳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章》、《廉政準則》,深刻領會在中央紀委第三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全面理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質;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增強遵守黨章和嚴格按照黨章規范自己言行的自覺性,認真履行職責,正確行使權力;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中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充分認識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充分認識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扎實開展全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二)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今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要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定,突出作風建設,貫徹爭先精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黨員、干部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三)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扎實抓好“五個一活動”。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崇廉尚潔的良好氛圍,筑牢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重點開展“五個一活動”:組織一次警示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干部職工集中開展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或觀看警示教育片,以案說法,以案明紀;推薦精讀一本理論和廉政讀物,舉辦廉政演講、征文比賽以及優秀讀書筆記評比,組織大家交流心得、暢談感受;豐富一批廉政文化宣傳陣地,在網站平臺上開辟廉政宣傳專欄,每周刊登廉政格言,重大節日發送廉政短信,常學習、常提醒;召開一次干部家屬助廉座談會,把廉政教育延伸到家庭、延伸到八小時之外;參與評選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勤政廉政好干部,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
交通局預防職務犯罪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市交通局始終把預防職務犯罪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嚴把“四關”,著力“四防”,以交通工程建設和行政治理的監督治理為重點,狠抓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為應城交通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嚴把表率關著力從組織上防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抓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市交通局聯合市檢察院成立了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小組,并實行了四級責任體系:即一把手對分管領導簽責任書,分管領導與分管單位簽責任書,各二級單位與執法人員簽責任書,執法人員與經營者簽責任書。同時,局總支對局機關干部和二級單位副職以上領導人建立了廉政檔案,明確了責任目標“一票否決”制,對違反責任規定的實施責任追究。
為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市交通局在領導干部中開展了蹲好一個點,開展好一次專題調研,解決好一個熱點、難點問題,培植好一個典型,撰寫好一篇論文的“五個一”活動,作為局班子的一班之長,局長總是嚴格自律,率先垂范,在工地、在基層時時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也不知他曾放棄了多少節假日,只是哪里有困難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年,他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撰寫的《創優交通工程建設必須狠抓關口前移源頭治腐》論文獲全省交通系統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論文三等獎。在他帶領下,局領導班子團結一致,一門心思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局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
嚴把教育關著力從思想上防范
市交通局堅持在教育防范上下功夫,一是利用各種陣地,廣泛開展教育。局機關堅持周五學習日制度,并以黨校為陣地,每年對多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培訓。二是結合重大節日,做好預防教育。每逢節前,該局都要在領導干部中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提出廉潔自律要求,事先打招呼,節前提個“醒”,已成為慣例。三是結合活動開展,營造廉政氛圍。為了在交通系統范圍內營造“反腐倡廉、人人有責”、“反腐倡廉、從我做起”的廉政氛圍。該局寓廉政教育于活動之中,積極開展警示教育、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舉辦黨風廉政教育培訓班和開展交通系統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使黨員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識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