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沼氣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1:26: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沼氣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設農村沼氣意見
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對解決農民生活用能,緩解國家能源壓力,改善農村環境衛生,轉變農牧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提高農牧民生活和農產品質量,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態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年以來,國家多次強調要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大力推進農村沼氣建設。州直牲畜年飼養量近千萬頭(只),可利用的人畜糞便資源十分豐富,發展農村沼氣的潛力巨大。目前,州直沼氣入戶率只占適宜農牧戶的8.6%,建設分散、規模較小,沼氣建設與村鎮建設、農村改廁、改圈、改廚結合不夠緊密,綜合效益體現不足。為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村沼氣投資力度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大好機遇,加快普及農村沼氣產業,結合州實際,現提出州直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的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州黨委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中心,大力普及農村沼氣,充分發揮沼氣的多功能性,優化農村能源消費結構,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高效生態農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改善生態環境,打造綠色河谷,為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總體要求
大力實施農村沼氣建設,努力提高農牧民炊事燃用清潔能源的比例,實現農村人畜糞便資源化,農戶做飯沼氣化,廁所廚房現代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建立環境優美的庭院和村鎮,充分發揮農村沼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紐帶和載體作用,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三、發展目標
農村沼氣建設推進會領導講話
同志們:
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今天召開全縣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沼氣建設工作,進一步動員全縣上下統一思想,強化措施,切實抓好“一建三改”和后續管理服務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生態經濟強縣”做出應有的貢獻。剛才,有關單位和個人作了典型發言,兌現了年農村沼氣建設責任狀,并對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年度沼氣建設目標責任書。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成績,高度重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將農村沼氣建設作為為民承辦的實事之一,高度重視,竭力而為,長抓不懈,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建成戶用沼氣池18000多口。沼氣建設在全縣11個鄉鎮全面推進,農戶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有效改善,農村沼氣建設已成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成為關系千家萬戶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一是保護了生態環境。農村沼氣建設的發展對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區域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據測算,我縣建成的18000口沼氣池每年通過節柴可以保護21.6萬畝林地。同時通過沼氣、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和肥力,如果綜合利用全部達標,受益耕地將達到5萬畝以上。二是促進了農民增收。據調查,一戶“一建三改”生態家園示范戶,年人均增加收入280元,全縣沼氣用戶共實現增收萬元,節省薪柴5.4萬噸。同時,通過物質流和能源流的良性循環,推動了種植業、畜牧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三是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將人畜糞便和農業廢棄物投入沼氣池厭氧發酵,降解或殺滅了大部分寄生蟲和致病菌,減少了蚊蠅寄生場所,改善了農村衛生條件。同時,沼氣建池,配套“三改”,美化了庭院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四是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沼氣“一建三改”促進庭院面貌及衛生條件的改觀,帶動村容村貌的整體美化,以沼氣為依托營造生態家園,無容置疑地帶動了農村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沼氣已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無與替代的作用。
我縣農村沼氣建設,既得到了基層群眾的充分認可,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連續兩年被省農業廳評為農村沼氣建設先進縣,去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村能源建設先進縣。我們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與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和廣大農村能源工作者艱辛勞動密不可分,有很多方面值得充分肯定。一是鄉鎮高度重視。絕大多數鄉鎮“一把手”親自過問、親自抓、親自督,不僅明確了分管領導,而且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了實施方案,并按照沼氣項目管理的相關要求,嚴把質量和進度關,確保了沼氣建設順利推進。二是工作目標明確。絕大多數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擬訂了以“一建三改”為主要內容的建設規劃,做到了任務到村、責任到人、規劃到戶,明確了示范選址、建設期限和包保責任人,并圍繞目標強化措施,自我加壓,調動了方方面面沼氣建設的積極性。馬橋鎮自提出五年打造“鄂西北沼氣第一鎮”的發展目標后,組建了專職機構,并不斷強化組織領導,狠抓落實。他們首先在全鎮所有的村各建4-6個沼氣示范戶,然后根據各村群眾的反響,分類指導,穩步推進。三年來,該鎮新建沼氣2200多戶。三是工作措施得力。大部分鄉鎮結合縣政府下達的沼氣建設目標任務,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簽訂目標責任狀,層層分解任務,拿出了行之有效的獎懲措施;許多鄉鎮、項目村針對沼氣建設投入大的實際,采取向上爭取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的辦法,不斷加大項目投入力度,確保了全縣沼氣建設整體推進。特別是部分鄉鎮還量力而行,及時培養技工,為今后大建設、快發展蓄積了后勁。店埡鎮每個季度都要組織全鎮的技工進行一次技術交流和培訓;馬良鎮去年通過以會代訓、分片現場培訓等形式培訓技工80余人次;馬橋鎮利用與“陽光工程”相結合的辦法,對技工和沼氣用戶培訓達到1600余人(次)。四是部門力量整合到位。縣能源辦積極爭取政策,僅年就爭取各類資金1177萬元,按照戶平1200元的標準扶持農戶進行沼氣建設;縣扶貧辦爭取政策性資金350萬元,扶持整村推進重點村的農戶發展沼氣。縣直掛鉤扶貧單位把農村沼氣建設作為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克服多種困難,從資金、物資、技術等多方面給予了支持。同時,還有不少社會有識之士,致富不忘鄉鄰,支持家鄉發展戶用沼氣,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群眾的建設熱情。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當前我縣農村沼氣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統一。目前大多數基層干部群眾雖然認識到沼氣建設的意義重大,但認為國家惠及群眾的好事、實事很多,沒有把沼氣放到突出的位置,能拖則拖,能緩則緩,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沼氣建設事業的發展。同時,由于宣傳不夠到位,推廣力度不大,部分農戶對沼氣建設的綜合效益和日益成熟的技術缺乏全面認識,沒有走出上個世紀七十年展沼氣失敗的陰影,在“怕”字中轉圈子,積極性不高,導致全縣沼氣建設整體進度不夠理想。二是各地發展還不夠平衡。在沼氣建設工作中,還有少數鄉鎮領導重視不夠,沼氣建設在“一把手”心目中“缺位”,工作停留在一般性號召上,既沒有及時組建工作專班,又沒有明確專人主抓,更沒有健全機制,缺乏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的保障措施。在農村沼氣建設中出現了一個怪圈,河邊的不如高山的,經濟條件好的趕不上基礎差的,發展還很不平衡。三是后續服務鏈條脫節。農村沼氣建設俗有“三分建、七分管”之稱,在整個沼氣發展中,后續管理服務是十分關鍵的鏈條。但是,過去因為資金、人員等問題,沼氣池建后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幾乎是空白,從而導致病池、壞池日益增多,全縣沼氣的整體使用效益不盡人意,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雖然我縣沼氣建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但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只要我們高度重視,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采取得力舉措,完全能夠予以解決。
農村沼氣建設情況匯報
XX縣農村沼氣建設情況匯報
中共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
(2006年4月23日)
各位領導:
今天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來我縣評估指導沼氣國債項目工作,這是對我們工作極大的鞭策和鼓勵。在此,我代表XX縣四大班子和20萬人民,向遠道而來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真誠的歡迎和感謝。下面,我就我縣基本情況、沼氣建設情況作以簡要匯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新農村沼氣建設提案
一、發展沼氣產業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在建設新農村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是利國、利民、利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采用“一池三改”(即建一個沼氣池,同時配套改廁、改廚、改圈)技術,廁所和圈所與沼氣池進料口相連,人畜禽糞便直接排入沼氣池,通過沼氣池里發酵菌、甲烷菌對人畜禽糞污的分解轉化,產生沼氣新能源和無污染高效生態有機肥,使農戶庭院等場所實現無糞便化,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沼氣熱能的利用,徹底結束了農民煙熏火燎的做飯歷史,告別了傳統的生活方式,解放了生產力,把農民從繁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精神面貌為之改觀。
沼氣建設,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一個8立方米戶用沼氣池,可供一家4-5口人日常生活用能,年節約燃料費用600元以上。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可大大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使糧食作物增產5-10%,使蔬菜作物增產10-20%,且口感和營養品質明顯提高。
二、沼氣生產基本情況
我區自2006年實施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以來,在農業部門大量工作下,廣大農民對沼氣新技術認識逐步提高,戶用沼氣建設發展迅速,近兩年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6000余口,建成3處大型以沼氣用能為主的沼氣綜合利用裝置,建立沼氣服務站6處,購置了10臺沼液沼渣自動出料車,成立沼氣協會5家,有80余人獲得國家沼氣生產技術資格證書,有2000余人通過培訓成為沼氣技術工作骨干。
在發展戶用沼氣的同時,大型沼氣工程也得到快速發展。大型沼氣裝置則具有管理專業、資源利用率高、農民使用方便等特點。朱臺鎮西單村、后夏村依托奶牛規模養殖,以秸稈青貯飼料轉化、沼氣發酵、生態種植養殖為手段,采取整村推進、集中建池、統一供氣的模式,有200余戶農民先期用上了集中統一供應的自產沼氣。以沼氣生產為紐帶,初步形成了玉米生產→秸稈→奶牛→沼氣→有機肥→大田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將太陽能利用、生物技術、種植和養殖融為一體,把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生態原理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形成了一個生態良性循環產業鏈。
農村沼氣建設研究論文
摘要:2007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積極發展現在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繼續增加農村沼氣建設的投入,支持有條件地方開展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建設,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人畜糞便、農村物秸稈、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綜合治理和轉化利用”。在這一文件基礎上,介紹德國先進的沼氣能源的生產利用,分析了淮安市沼氣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為淮安新農村沼氣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沼氣;新農村;能源
1德國沼氣技術現狀
1.1總體情況
到2005年,德國沼氣農場數量從1992年的100多個增加到了2500多個,自1997年12月,在日本召開《京都議定書》后,德國作為發達工業國家,被要求要進行CO2的消減計劃,因此沼氣工程的增長程度迅速加快。并且隨著沼氣技術的改進和政府相關政策的推行,僅在5年中沼氣相關公司的數目就增加了3倍。
1.2工藝簡介
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意見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工作,近四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明確要求加快農村沼氣發展。為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節支增收,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市政府《關于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意見》(渝府發〔**〕2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加快我縣農村沼氣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村沼氣建設是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于一體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聯系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的紐帶。發展農村沼氣,有利于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推進生態農業發展;有利于減少農業生產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有利于改變農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提高農村環境衛生質量,消滅傳染源,切斷疫情傳播渠道;有利于解決農村生活用能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有利于解決農村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生態示范縣建設步伐。發展農村沼氣,對于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沼氣建設工作,已連續四年把農村沼氣建設納入全市“民心工程”建設內容。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村沼氣1.3萬余戶,帶動了農村改廚、改廁、改圈和環境綜合治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農村沼氣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促進農村沼氣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農村沼氣建設研究論文
摘要:2007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積極發展現在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繼續增加農村沼氣建設的投入,支持有條件地方開展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建設,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人畜糞便、農村物秸稈、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綜合治理和轉化利用”。在這一文件基礎上,介紹德國先進的沼氣能源的生產利用,分析了淮安市沼氣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為淮安新農村沼氣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沼氣;新農村;能源
1德國沼氣技術現狀
1.1總體情況
到2005年,德國沼氣農場數量從1992年的100多個增加到了2500多個,自1997年12月,在日本召開《京都議定書》后,德國作為發達工業國家,被要求要進行CO2的消減計劃,因此沼氣工程的增長程度迅速加快。并且隨著沼氣技術的改進和政府相關政策的推行,僅在5年中沼氣相關公司的數目就增加了3倍。
1.2工藝簡介
農村沼氣建設交流材料
一、基本情況及成效
在實施農村沼氣建設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在農村使用沼氣:一是能節約農戶日常生活用能,減輕婦女家務負擔,方便生活,節省開支。據測算,一個四口之家的沼氣池用戶每年可節約煤電費600元左右。二是能消除農村的“三大堆”(柴堆、糞堆、土堆)危害,減少蚊蠅滋生,凈化、美化農村環境,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三是建沼氣池,上連養殖業,下促種植業,以養殖糞便為原料,發酵后的沼渣沼液用于糧食、林業生產,開發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促進農民增收,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確實是一舉多得。
二、主要做法
(一)明確目標,突出一個“抓”字。
一是行政推動,強化組織指導。成立了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土地、財政、農業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農村沼氣建設領導小組,制訂下發了農村沼氣建設實施方案,選配了事業心、責任感強的專業干部,并將沼氣池建設作為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目標管理,明確職責和任務。與此同時,××等三個重點村也分別成立了沼氣服務站,在全鎮上下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推進機制和互動機制。為明確干部職責,按照“鎮規劃、村實施、組監督、戶落實”的要求,鎮政府與項目村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各村在實行村干部包組包戶責任制的同時,還與農戶簽訂了“一池三改”合同書。為確保有序推進,真正把工作抓到點子上,把資金用到刀刃上,我們專門制定了《××鎮社會主義新農村暨農村沼氣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了農村沼氣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質量標準、進度要求和責任目標,對沼氣池建設進行責任定位,消除了工作“死角”,真正體現出抓準、抓精、抓好的要求。二是宣傳發動,提高群眾認識。大力宣傳發展沼氣的綜合效益,用典型引導農戶積極投入、建設和使用沼氣。鎮黨委、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邀請市農業局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沼氣使用技術,介紹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的效果。通過走訪養殖戶,現身說法,印發宣傳資料,同農民算經濟帳、環境帳、綜合效益帳等辦法,使廣大農民認識了沼氣的意義和作用。三是示范帶動,發揮鄰里效應。為推廣沼氣生產和綜合利用技術,我們確立了“典型引路,效益吸引”的工作思路。要求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文書和婦女主任等帶頭建沼氣池,通過他們帶動家族、親戚、鄰里建池,采取穩步推進的辦法,做到建一處,成功一處,帶動一處。河上村治安主任張學春家的沼氣池建成投入使用后,村兩委班子就立即組織農戶前去參觀學習,群眾看到使用沼氣照明、做飯,既省錢又省事,方便實用,消除了疑慮,增強了建設沼氣池的信心和決心。
(二)加大投入,用活一個“獎”字。
農村沼氣建設方案
根據《市發改委市農業局關于下達市年農村沼氣項目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保發改農經〔〕186號)和《市發改委市農業局關于下達年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建設項目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保發改農經〔〕305號)文件,分別下達我縣年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1550口,鄉村服務網點3個。為開展好縣年農村沼氣中央新增投資建設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項目建設規模、內容和實施地點
(一)建設規模和實施地點:本著適當集中充分體現整體效益的原則,通過調查落實并經平衡,下達建設任務1550口,建設地點分別為:鄉200口,具體由各項目鄉按照適當集中的原則并結合鄉情分解下達到村。
(二)戶用沼氣池建設內容和標準:建設8M3曲流布料沼氣池一口,同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成改廄、改廁、改廚。
沼氣池建設:按照GB/T4750-2002曲流布料A型池標準放樣;按GB/T4752-2002操作規程施工;并達到GB/T4751-2002檢查驗收質量標準。
畜廄改造:完成畜廄地皮硬化12M2,畜廄與沼氣池相連,糞便自流入池。
農村沼氣建設任務通知
各有關縣(市)區農業局:
根據委[2012]7號《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2012年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今年新建農村沼氣池2000戶建設項目繼續列入2012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了促進工作開展,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現將今年沼氣項目建設任務分解下達如下:
1、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全市新建農村戶用沼氣700戶,其中縣450戶,縣150戶,縣100戶,項目總投資315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91萬元,省級地方配套投資28萬元,設區市地方配套投資56萬元,農戶自籌資金140萬元。
2、小型沼氣項目:全市新建農村小型沼氣用戶1300戶,其中市1050戶,縣200戶,區50戶,項目總投資585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69萬元,省級地方配套投資52萬元,設區市地方配套投資104元,農戶自籌資金260萬元。
3、農村沼氣鄉村服務網點項目:全市新建鄉村沼氣服務網點12個,全部落實在市12個,項目總投資9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0萬元,省級地方投資30萬元,項目戶自有資金30萬元。
為了確保任務如期完成,請你們盡快落實項目實施地點,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嚴格執行項目建設標準,實行專帳專戶核算管理,專款專用,抓好項目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