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14:37: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材料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上半年,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開放創新,積極應對新的挑戰,全辦經濟在上半年較快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快速、協調、穩健發展,呈現速度加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態勢。上半年全辦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有:
一、限上工業增速創新高,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隨著我辦工業投資力度逐年加大,以及一批工業投資項目的建成投產,全辦工業生產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8.28億元,同比增長80.1%。限上工業生產主要有以下特點:
1、產值增長高開高走。今年以來,全辦各月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均保持27%以上的增幅,特別是三月份以后,各月增速同比均加快10個百分點以上。工業生產呈現穩步加快,高開高走的發展態勢。
2、骨干企業實力增強。隨著我辦培育和扶持大企業、大集團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重點企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實力增強。1-6月,全辦產值超千元的企業達到14家,同比增長30%。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2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實行宏觀調控、銀根緊縮的形勢下,我區圍繞"商貿立區,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逆勢而上、順勢而為,經濟建設仍保持了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態勢。1-6月,全區實現區內生產總值8102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5%,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4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841萬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32419萬元,同比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38765萬元,同比增長11.0%。一、二、三產業對綜合經濟的拉動分別為1.66、3.82、4.02個百分點。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一)農村經濟平穩增長,城郊型特點凸顯
今年上半年,我區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把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提高農民收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靠科技進步、政策引導等措施,積極支持重點產業的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向規模生產、效益增長的深層次展開,農民對生產的組織更為積極、理性,城郊高效優質農業的優勢凸顯。1-6月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641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其中種植業為4536萬元,下降5.5%,;林業1347萬元,增長16.6%;牧業8899萬元,增長7.5%;漁業1602萬元,增長10.5%。1-6月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1387元,同比增長2.87%,增加3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略有下降。主要是因為農調對象改變種植產品,經營收入由二季度轉移到三季度。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125052萬元,增加值37857萬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
我區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今年糧食價格攀升、糧食直補和糧種補貼到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了8653畝。鴨嘴巖鎮原有1200多畝稻田改種西瓜,今年是西瓜爬上了山、田里種上了糧。蘆坪鄉80多畝水庫淹沒區多年荒廢,今年也都呈現出勃勃生機。二是農業內部結構更加優化,農產品優質率、市場化率明顯提高。水稻優質率達到99.5%,畜牧水產優質率達到75%。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迅速,蔬菜、花卉苗木、水果、魚腥草等生產基地已呈現一定的規模。四是盡管受到"禽流感"的影響,但畜牧業生產仍保持了龍頭地位,上半年畜牧業總產值占全部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4.2%。畜牧業向規模經營、專業化發展,如鴨咀巖花背村已成為養鴨專業村,最多的戶養鴨7到8萬只。鴨咀巖萬頭豬場已全面啟動,成為我區仔豬生產基地和出口肉豬生產基地,年可望創產值4000萬元。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按照年初市委、政府對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全市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是:整體經濟較快增長,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經濟結構有待改善,夯實基礎加快發展。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特點
(一)宏觀經濟指標運行態勢良好
──整體經濟較快增長。據測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52.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6億元,增長7.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0.5億元,增長17.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4.5億元,增長11.9%。
──物價漲幅穩步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漲幅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1%,漲幅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服務項目價格上漲7.1%,漲幅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
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與思考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市上半年經濟形勢調查與思考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民營富民”的發展戰略,按照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牢牢把握全面發展靠經濟、經濟發展靠工業、工業發展靠民營靠招商、民營和招商靠環境這條主線,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社會穩定進步的良好勢頭。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上半年,我市經濟在較高平臺上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5.3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0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3.4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1.81億元,分別增長5%、12.9%、10.9%。
——從生產領域看:農業總量增加、結構變化。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84.81億元,增長5.2%。受糧食直補、糧價較高以及畜牧業發展對糧食需求逐年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今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增加。據統計,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41萬畝,比上年增加17萬畝。全市養殖業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上半年全市出欄生豬262.85萬頭,增長5.7%;家禽出籠4476萬羽,增長4%;肉羊出欄98.65萬只,增長12.4%;水產品產量13.62萬噸,增長7.5%。五個百萬畝工程進一步拓展,新增楊樹14萬畝,柑桔3萬畝,淡水珍珠4.7萬畝。龍頭企業進一步壯大,全市新上投資上千萬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近20個,目前全市年產值過500萬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147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45%以上。工業增長較快、勢頭減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2.8億元,增長15.9%,但增幅回落了11.1個百分點。按行業分析,輕工業快于重工業,輕工業增速達到18.4%,比重工業快11.4個百分點。按所有制分析,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發展加快,增速達到33%,上升16.1個百分點,比國有工業增速快17.6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增速下降19.6個百分點。按門類分析,采掘業生產步伐加快,增速達到42.1%,比制造業增速快23.9個百分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與去年同期持平。按隸屬關系分析,中央屬企業完成增加值49.1億元,增長17.9%,實現了在高平臺上的快速平穩增長。按企業規模分析,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9.4元,增長15.7%。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20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綜合分析今年經濟形勢,全縣直機關面臨著良好地發展機遇和條件。中央倍加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見,莘縣在市委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綜合分析今年經濟形勢,全縣直機關面臨著良好地發展機遇和條件。中央倍加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見,莘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很大成就,工業、農業和城鎮化建設等工作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特別是今年年初縣委工作會議提出了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加快跨越發展的總體要求,全縣上下思想認識更加統一,加快發展的熱情空前高漲。全縣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呈現出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可喜局面,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具體分析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莘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培植亮點,著力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全縣經濟呈現出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經過調查分析,2006年上半年全縣GDP預計完成48.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2%。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2%,第二產業增長21%,第三產業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35%,地方財政收入7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8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上半年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5.99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貸款余額25.08億元,比年初增加2億元,稅收合計完成13990萬元,同比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增長的主要因素是:
(一)突破工業成效顯著,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對策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本文回顧了20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情況,指出當前經濟增長出人意料的強勁,但并未出現過熱。恰恰相反,當前經濟中潛伏著許多問題,未來經濟增長可以說是布滿玄機。對于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本文提出既不能過熱(上行),又不能過冷(下滑),因此,只能向右走,也就是確保經濟在一個箱體中平穩運行。為此,政府在調控手段上需要一手穩定利率,一手調控房地產市場。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回顧:增長出人意料但經濟并未過熱
200*年上半年GDP增長,其中名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422億元,按不變價格同比達到了9.5%的高速。這一增長速度可以說超過了絕大多數預測機構的預測。鑒于當前的增長達到了20年平均增長的長期趨勢水平,并且是在去年比較高的基數上取得的,因此,可以認定當前增長速度是一個強勁增長的速度。
但是否能夠據此認為當前經濟過熱呢?答案卻是否定的。原因在于,當前出乎意料的增長,主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貿易順差所導致的。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導致出口和進口朝相反的方向出現異常波動,出口猛漲而進口劇降,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可達1000億美元,超過歷史上最高年份的一倍還要多,使得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直線上升,本來要向下的經濟走勢出乎意料地保持住強勁增長的勢頭。但凈出口的強勁增長必然不可持續:第一,人民幣升值,則升值預期消失,進口將大漲。第二,國際貿易摩擦將使得出口充滿不確定性,持續猛增不太可能。
這意味著,出乎意料的增長動力終將消失,經濟強勁增長勢頭不可持續,需要注意的恰恰是凈出口突然回落可能導致的經濟下滑。
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一、經濟運行特點
今年以來,我市經濟社會保持良好運行態勢,呈現出以下特點:
1、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在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帶動下,按照比較優勢原理,我市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今年春季農作物播種面積121.77千公頃,比上年略增399公頃。其中,春糧、小麥播種面積略有減少,蔬菜、果用瓜、花卉苗木播種面積增加(見表1)。農業產業結構朝著需求旺、產值高的方向調整。
表1:今年春季農作物播種情況
上半年創先爭優及經濟形勢分析講話
剛才,**同志代表市政府對上半年全市創先爭優以及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對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作了很到位的分析,對下半年創先爭優以及全市經濟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從總體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態勢良好,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GDP實現1998年以來最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增幅排在全省前三位,財政總收入達到53.6億元,為全年突破100億元打下了扎實基礎,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從2004年4月起已經連續38個月居全省第一位。這種較好較快的發展態勢,是這些年來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的結果,是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和中央、省屬駐巖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樣的局面我們要倍加珍惜,不斷持續這種良好勢頭。
形勢越好,越要保持清醒頭腦。要站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平臺上看到差距和不足。有些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是區域競爭態勢日趨激烈。我們的問題不在經濟總量小,而在于增速低。今年上半年全省9個設區市GDP增速都在13%以上,3個市增速13%—14%,3個市增速14%—15%,3個市增速在15%以上。雖然我市GDP實現了近年來的最快增長,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各設區市中居第7位。現在全省各地的發展勢頭都比較迅猛,如果我們不能保持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就有掉隊退位的危險。
二是重特大項目持續力不夠強。上半年我市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總量均排在全省第8位,增速低于全省8.1個百分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特大項目比較少,項目后勁不足。目前,全省各市都在推進一批大項目,XX的大唐國際XX火電廠總投資180多億元,XX核電一期項目總投資230億元;莆田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福建LNG項目今年計劃投資就達到20億元;南平今年將開工建設武邵高速公路、向莆鐵路南平連接線工程兩大項目,南平核電站前期工作正在推進。如果今、明兩年不能策劃、生成、開工幾個大項目,我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進一步受到影響。
三是部分生產要素供給不足。工業用地、用工、資金等生產要素供應偏緊的問題,剛才春美同志已經作了全面分析。象工業用地問題,這么多項目沒有土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勞動力資源豐富本來是我們的優勢,現在正成為我們的劣勢,出現部分企業用工缺口比較大的問題。這些制約因素,我們要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分析,拿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工作建議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今年以來,在中共寧波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府及各部門全面把握、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消除經濟運行中的各種不利影響,各個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為完成全年計劃奠定扎實的基礎。但是隨著各種生產要素的全面趨緊,經濟運行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將進一步凸現,預計下半年我市經濟增長幅度可能會有所回落,但全年的計劃目標仍然有望順利完成.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市完成GDP972.3億元,增長率達到16.1%,其中:一產49.6億元,增長5.1%,二產552.6億元,增長17.2%,三產370億元,增長16.3%。1、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糧食產能有所恢復。全市上下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工作,積極貫徹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扶農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今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五年內首次出現回升。春糧種植面積26.38萬畝,比上年增加0.21萬畝,早稻面積27.47萬畝,比上年增加3.72萬畝。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16萬畝,將比上年增加11萬畝。漁業生產基本穩定,到6月底,全市水產品量達到39.21萬噸,同比增長0.7%。克服“禽流感”影響,畜牧業生產逐步回升。上半年家禽出欄1690.4萬只,比上年增長1.5%;生豬存欄71.3萬頭,出欄37.8萬頭,與去年基本持平;牛奶產量6082噸,增長7.2%。林業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面積4.2萬畝,其中經濟林3.8萬畝。2、工業生產繼續擴張,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上半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82.6億元,同比增長30.3%,繼續呈現擴張態勢。重工業增長繼續領先于輕工業。上半年,重工業完成產值939.95億元,同比增長33.2%,輕工業完成產值642.63億元,增長26.4%。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顯現,輕重工業增長差距明顯縮小,增速差距比上月縮小了7.3個百分點。基礎原材料行業增長迅猛。上半年,全市33個規模以上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均達到兩位數的增長。以基礎原材料為主的13個行業累計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其中石油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幅超過50%。產品銷售形勢良好。上半年累計完成銷售產值1522.09億元,增長29.3%,其中完成出貨值420億元,增長21.2%,為今年來最高。實現產銷率96.18%,同比下降0.75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繼續提高,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53.03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利潤90.27億元,同比增長26.6%。與周邊城市比較,工業生產總量排名暫時較穩,但增速已顯落后。今年1-5月,我市工業總產值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居第6位,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增幅已由去年的第2位下滑到第12位,下滑勢頭十分明顯。
3、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增長,增速有所回落。1-6月,我市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9.9億元,同比增長56.5%,比5月份下降了4.6個百分點(詳見圖1)。其中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8.44億元,增長61.54%。6月份當月投資額為98.7億元,環比增幅已從5月份的11.7%大幅下降到2.4%,增長勢頭明顯回落。工業和房地產仍是投資增長的兩大主力,但投資增幅出現較大回落。上半年我市完成工業投資223.1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00.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7.9%和56%。兩項占了總投資的68.9%,仍然是我市投資增長的主力。但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受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兩大行業的投資增幅在6月底出現較大回落,1-6月份累計增幅分別比1-5月下降了13.6和8個百分點。
交通、水利業投資增長迅速。在公路建設和港口建設的拉動下,上半年交通投資實現大增長,完成51億元,同比增長195.2%。杭州灣跨海大橋已全面開工建設,到6月份已累計完成投資10.15億元。北侖港4期國際集裝箱碼頭3#泊位水工部分已通過驗收。甬金高速公路全線路基完成82.5%,橋梁完成29.9%,隧道完成45.3%。櫟社機場飛行區擴建、杭甬運河寧波段改造、甬金高速公路寧波段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水利投資大增,完成8.2億元,同比增長86%。白溪引水工程已全線開工建設,北侖水廠二期已準備投入使用。周公宅水庫引水工程、城市供水環網工程、慈溪污水治理工程以及欽寸水庫和曹娥江兩大引水的前期工作正在開展。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一批特大型重大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穩步推進。1-6月份我市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11.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200億元的55.9%,完成任務過半。杭州灣大橋、春曉氣田群開發、浙江國華寧海電廠、寶新不銹鋼四期、大唐象山電廠、北侖集裝箱碼頭四、五期、臺塑石化專區一期等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鎮海煉化大型乙烯、甬臺溫高速鐵路、引進大型LNG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投資在周邊城市中排名較高。1-5月份,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居第3位,前兩位是上海(1104億元)和蘇州(6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61.1%,僅次于湖州(64.4%),居第2位。絕對值和增幅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排名比去年底分別上升了3位和5位。與杭州比較,1-5月份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已全面趕超杭州,總量比杭州多47.12億元,增速高出25.7個百分點。
4、外貿出口增速回升,利用外資總體平穩。隨著出口退稅政策的明朗、出口退稅資金到位以及外貿企業及時調整和轉型,我市外貿出口增速持續回升。6月底累計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119.3億美元,同比增長40.5%。其中,出口74億美元,同比增長37.5%。1-5月份出口總額和增幅在長三角16城市中分別位居第3和第9位,其中增幅排名比1-4月份提高了2位。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暨總結
今年以來,全辦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保市級龍頭地位,爭全省位次前移”這一工作目標,堅持“頭帶好、路走對、腳打牢、財管死、人盤活、事干成”,積極招商大項目,實施大拆遷,建設大平臺,爭創大品牌,全辦經濟難中求進,穩中求進,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上半年,可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4.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1億元,同比增長40.77%,農業總產值2.3億元,同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62億元,同比增長18%。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1、工業經濟穩中有升。上半年,辦事處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大力推進“四最”、“五制”,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工業經濟健康發展,各項考核指標基本上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具體表現在:
(一)生產形勢逆勢上揚。當前,各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工業企業不降反升,生產飽和,有的工業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好局面。上半年,全辦規模企業可完成工業總產值62.1億元,同比增長40.77%;工業累計用電242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6%。
(二)企業效益持續增長。上半年,全辦規模以上工業可完成銷售收入60.02億元,同比增長32.3%。實現工業增加值16.2億元,同比增長35.1%,創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18%,貢獻稅收1.35億元,其中,國稅1.15億元,地稅0.2億元。
(三)外貿出口,利用外資大幅提高。1—5月,全辦累計完成出口1450萬美元,同比增長38.6%,完成全年任務48.3%,過去這一指標每年都沒有完成,今年這一指標有望達標。全辦利用外資3364萬美元,同比增長336.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上半年履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