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10:57: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畜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畜產成本調研報告
**年**畜牧業在各級黨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干旱、低溫、暴風雪等各種自然災害,畜牧業生產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年末,我區牲畜存欄5350萬頭(只),出欄3756.92萬頭(只),較上年分別增長2.8%和9.3%。肉、奶、綿羊毛等主要畜產品產量分別達到141.46萬噸、159.83萬噸和9.02萬噸,較上年分別增長10.43%、14.36%和6.2%。**年全區畜牧業總產值預計212億元,較上年增長13.1%。農牧民人均來自畜牧業的收入逐年提高,畜牧業在農牧民增收中的比重連續多年保持在一半以上。牛奶、牛羊肉和細羊毛三個優勢產業帶初步形成,來自優勢產業帶的牛奶、牛羊肉、細羊毛占全區總產量的81.6%、80%和76.6%。畜牧業內部結構趨向合理化。根據國家安排,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對全區8個地州,11個縣(市)**年綿羊(改良綿羊、本種綿羊)、牛的生產成本與收益情況進行了調查、匯總。
一、每百頭(只)產品畜數量較上年有增有減
**年每百頭(只)產品畜數量中本種綿羊51只,較上年增長2%;改良綿羊63只,較上年增長10.53%,牛29頭,較上年下降27.50%。綿羊產品畜數量增加主要是因為去年我區遭受了干旱和低溫天氣以及牧民草料儲備不足,致使綿羊出欄數量增加。牛產品畜數量減少與牛肉市場價格穩中有升關系密切。
二、每百頭(只)產品畜總成本均較上年下降
**年本種綿羊每百只產品畜總成本7124.44元,較上年下降1468.15元,降幅17.09%。總成本中:1、物質與服務費用3455.07元,較上年下降119.48元,降幅3.34%。其中:除飼料飼鹽費、飼草費、飼料加工費、配種費分別較上年增加20.08元、125.02元、28.01元、157.88元外,醫療防疫費、死亡損失費、放牧用具費、修理維護費、其他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分別較上年下降56.04元、64.75元、88.65元、1.68元、204.42元。2、人工成本3655.32元,較上年下降1296.05元,降幅26.18%。
**年改良綿羊每百只產品畜總成本7562.41元,較上年下降3309.60元,降幅30.44%。總成本中:1、物質與服務費用4347.66元,較上年下降923.45元,降幅17.52%,其中:除飼料飼鹽費、飼草費、飼料加工費、配種費、修理維護費分別較上年增加79.31元、37.78元、181.36元、253.29元、5.12元外,死亡損失費、放牧用具費、其他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分別較上年下降247.52元、71.52元、36.38元、251.79元。2、人工成本3655.32元,較上年下降2381.15元,降幅26.18%。
中國畜產品貿易影響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國畜產品貿易現狀基礎上,運用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研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建立對中國畜產品進出口產生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研究表明:近年來中國畜產品貿易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貿易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貿易逆差問題日益嚴重;區域全面伙伴關系的達成會進一步加重中國畜產品貿易逆差,并將對中國部分畜產品貿易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不同畜產品的貿易自由化政策應有所區別。為應對羊毛和奶產品等畜產品進口沖擊,可以考慮設置敏感產品目錄或者非關稅壁壘等方式,保護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RCEP;中國;畜產品貿易;影響
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RCEP),是東盟10國邀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同參加的自由貿易協定,目標是在目前東盟與上述6國建立的5個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壁壘,擴大貨物和服務貿易,促進區域內投資及其他經濟技術合作,建設成多領域、高質量和互惠的自由貿易區。作為成員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和中國,都是畜牧業生產大國,RCEP的建立將極大促進區域內畜產品貿易自由化,這將會導致中國畜產品出口競爭加劇,也會帶來畜產品進口的增加。近年來中國畜產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無論是增速還是進口總量,均遠超畜產品出口,由此畜產品貿易逆差問題日益嚴重。RCEP協議一旦達成,將對中國畜產品貿易逆差產生深遠的影響。就現有研究來看,多局限于單一自貿區對單個畜產品貿易的影響,且對RCEP的研究以定性描述和定量的經濟效應分析居多[1-4],關于RCEP對中國畜產品貿易影響的研究缺乏。在RCEP談判不斷取得進展的情況下,有必要全面總結中國畜產品貿易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定量分析RCEP的建立對中國主要畜產品貿易帶來的影響。
1研究方法
RCEP的概念最早在2011年2月東盟經濟部長會議上提出,2012年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等國領導人共同宣布開始RCEP談判,標志著RCEP建設正式啟動。2013年5月在文萊開始了第1輪RCEP談判,從2014年4月第4輪談判到2016年8月第14輪談判,各方圍繞RCEP的貨物、服務、技術、知識產權、競爭、經濟技術合作等一系列議題展開磋商,深入談論了貨物、服務和技術的市場準入問題,并取得了一定進展。2016年10月RCEP第15輪談判在中國舉行,各方完成了經濟技術合作章節內容的磋商,這是RCEP完成的第1個章節談判。2016年12月第16輪談判在印度尼西亞結束,與會16國代表就中小企業章節達成一致,并在競爭政策章節談判取得了較大進展。鑒于RCEP由16個成員國構成,中國畜產品貿易不僅涉及了畜產品自身多個種類,還與畜產品相關的其他農產品及工業產品密切相關,局部均2002年的28.51億美元迅速攀升到2011年的64.16億美元,增長了125%;近幾年來,畜產品出口仍保持較高的增速,但是受到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影響,2015年畜產品出口了62.71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減少了13.7%。2.1.
2畜產品進口規模
草畜產業轉型發展調查思考
【摘要】推進草食草畜產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臨澤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過調研分析認為,在其中金融支持應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積極發展草食草畜產業金融,提升服務水平,支持產業發展戰略;二是適時調整金融政策和支持方向,重點助推草食草畜產業新型經營主體、關鍵是龍頭企業向現代化發展,帶動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三是加快建立草畜產業保險體系和大災風險分擔機制,保障產業穩定發展。
【關鍵詞】草畜產業金融服務產業轉型
一、臨澤縣草畜產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的現狀
(一)草畜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產值占比和產業地位更加重要。多年來,經過全縣多年碳素努力,臨澤縣創出了“公司+農戶”的新華模式,“協會+農戶”的寥泉模式,標準價建設、區域化養殖、規模化生產的板橋西柳模式和連片布局、農戶小規模大群體利用暖棚飼養的鴨暖暖泉模式,建成了規模化養殖場區15個,走出了一條具有臨澤特色的草畜產業發展路子,草畜產業生產、加工、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為全縣草畜產業進一步高質量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草畜產業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在32%左右,在農民純收入中是占比達到30%,草畜產業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草畜產業發展方式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目前,規模化養殖場區15個上,養殖大戶、家庭牧場、專業合作社、草畜產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養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持續提高,糧、經、牧、飼、草種植比例不斷調整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三)銀行業信貸投放加大,金融支持作用顯著。近年,金融業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止2018年一季度,全縣金融機構草畜業貸款余額144954.96萬元,占貸款總額的21.33%。重點支持牲畜養殖、畜產品加工和飼草料種植等。其中,農商銀行聯合體貸款信貸產品,向草畜產業新型經營主體發放生產經營性貸款,配合農村產權改革,全縣共辦理養殖場、養殖企業、合作社產權證300多戶,辦理產權抵押貸款和活畜奶牛抵押貸款7512萬元,開展“保險+投資+擔保”模式試點,人保財險出資5000萬元,為全縣肉牛養殖場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較好地滿足了滿足了草畜產業經營主體的信貸需求,投檔草食畜牧業貼息貸款8.86億元,銀行信貸已覆蓋90%以上的牧戶,貸款金額集中在5-200萬元,最高5000萬元。(四)多種養殖業保險陸續開辦,保險的風險補償作用有效發揮。目前,人保財險、大地保險、中和聯合財險等保險公司在臨澤縣開辦養殖業保險,開辦的險種有奶牛、能繁母豬、育肥豬政策性保險等。保險服務水平逐步提高,草畜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疫病及市場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草畜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的養殖生產、經營方式還沒有完全改變,草畜產業亟待轉型升級。分散經營仍占主體,市場化程度低。并且,牛羊出欄集中于夏秋季,畜產品產出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轉型升級的重點在于草畜產業業。二是同時,草畜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存在“一羊獨大”、肉牛產業發展不充分、豬禽產業相對薄弱等問題,草畜業供給側結構有待優化。(二)草原牧區草畜產業規模化養殖比例、組織化程度不高,地區產業優勢不明顯。一是規模化養殖場數量仍較少。到2017年底,全縣規模化養殖場區只有15個,標準化養殖場區42個。二是規模化養殖場基礎設施缺乏、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比較普遍,并且養殖場大多沒有人工種植的飼草基地,應對自然災害的飼草料儲備庫和繁育母畜保暖棚圈建設有待加強,基礎設施需整體提升。三是新型經營主體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不足、技術落后、風險承受能力弱等問題,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獨立面對市場交易成本高、談判議價能力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亟待建立健全。(三)草畜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優勢沒有充分發揮,產業效益不突出、發展動力不足。一是綠色畜產品地理標志概念模糊,品牌建設滯后,市場影響力不強,優質不優價問題突出。畜產品供給同質化嚴重,高品質牛羊肉比重低,不能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也影響草畜產業產出效益。二是草畜產業還沒有成為財政收入重要稅源。近年,雖然草畜產業收入在農民人均年收入的占比不斷提高,但由于草草畜產業粗放發展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持續增收的空間明顯收窄,影響發展草畜產業牧業的積極性。再加,發展草畜產業的整體成本高、風險大收益較低,沒有成為主要的創收產業,導致發展草畜產業的動力不足。三是草畜產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體上規模小、實力弱,加工層次不高、輻射帶動能力不強,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問題嚴重。(四)融資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銀行信貸產品粗放而對養殖規模化發展的支持引導作用不突出。一是草畜產業生產經營主體融資仍面臨手續多、額度小、成本高、期限短以及缺抵押、少擔保等問題困擾。二是服務不到位,金融機構普遍缺少針對草畜產業生產經營特點而量身定做的信貸產品。與種植業比較,養殖業周期長、風險大、成本回收期長,統一執行農業信貸政策制度,沒有細化信貸產品條款,一定程度也引發貸款逾期、“過橋”貸款、民間高利貸等問題,信貸支持機制亟待完善。三是金融支持規模化養殖不足,支持方向有待調整。金融機構在牧區仍然多是小額、分散放貸,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經營主體的貸款需求存在缺口。(五)養殖業保險覆蓋面窄、發展緩慢,風險總體保障不足。養殖業面臨的災害類型多、發生概率大,保險勘查、理賠難,防災避險難度大。臨澤縣作為牛羊養殖大區和自然災害頻發地區,養殖業政策性保險還不健全、商業保險發展遲緩,比如:肉牛和肉羊未納入國家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范圍、羊肉目標價格保險尚未建立、養殖業保險亟待擴面,風險分擔機制有待健全。
畜產品整治自查報告
1.提高認識。事關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切實抓好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工作,局結合市畜牧業的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監管,規范化生產,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內容的法律法規匯編成《市畜產品質量平安宣傳手冊》發放到各區縣、基層獸醫站及飼料、獸藥生產、經營企業。9月7日,局召開了全市畜產品質量平安專項整治工作會議,落實措施、明確責任,要求各區縣畜牧局切實抓好轄區內畜產品質量平安的相關工作,務求取得實效,市局對各區縣的整治工作進行監督。
2.由我局飼料科牽頭,獸藥科、人監科、市站及相關區縣等部門的執法人員對全市飼料、獸藥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此次整治,檢查了飼料、獸藥生產企業的設備、設施是否齊備,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健全,企業的產品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是否有完整的生產記錄、檢化驗制度,對投入品生產企業的硬件”和“軟件”進行檢查。9月中旬。飼料添加劑和藥物使用記錄以及質量平安追溯制軟件資料,另外還檢查了飼料、獸藥專業批發市場的經營業主是否建立健全索票制度、質量管理制度、產品購銷臺賬,同時對經營的產品進行了檢查。各區縣結合自身實際,對投入品生產、經營企業、批發市場也開展了專項整治。
生產企業的硬件”設備基本齊全,檢查中。各相關制度完善,并且制度上墻,投入品經營戶都實行亮證經營。但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有的飼料生產企業的生產記錄、檢驗記錄不完善,對飼料和獸藥市場檢查中還發現有極少數經營戶在銷售一些生產許可證或批準文號已過期的獸藥產品。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立即通知所在區縣進行了處置和整改。
3.開展以整治“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為重點的平安專整治。9月底。組織回“瘦肉精”快速檢測試紙324頭份,并及時分發到相關區縣。采用“瘦肉精”試紙對規模養殖場的豬尿進行快速檢測,方式采取現場檢查,隨機抽查。總共檢查了50個規模養殖場和4個屠宰點,共324頭生豬尿樣,結果均顯示陰性。各區縣畜牧局做好轄區內違規使用“瘦肉精”監管工作,負責好生豬飼養環節的瘦肉精”監管,加強檢查和檢測的力度,督促養殖戶建立健全獸藥用藥記錄。
4.開展國慶前后肉食品的市場檢查。9月下旬和10月上旬。飼料科、獸藥科、生產科、人監科及相關區縣等部門的執法人員開展了中秋國慶肉品市場專項整治。以市、區縣放心肉定點屠宰(廠)場、放心肉市場為整治對象,以檢查肉品質量、肉品市場準入情況為重點內容,以督查與執法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為整治方式,加大了檢查和整治力度,確保了節日消費平安。此次整治,重點抽查了貢井區、大安區、富順縣、榮縣的8個放心肉市場和4個放心肉屠宰場,以及2個市級放心肉屠宰場和4個放心肉市場。各區縣也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節日肉品市場專項整治。
發現各個屠宰場的秩序良好,檢查中。檢疫人員均到崗到位對肉品進行了檢疫,各個放心肉市場嚴格實行了肉品市場準入制度,肉品質量狀況良好,貨源充分,肉品經營戶大都能實行“亮證”經營(肉品檢疫證明)但在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大安區的和大市場、馬沖口市場檢查時,發現局部肉品批發商未將肉品檢疫證明及時分發到肉品經營戶手中;貢井區筱溪街市場在檢查時,發現有銷售不合格動物內臟的經營戶;榮縣某超市檢查時,發現一起涂改肉品檢疫證明現象。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立即通知所在區縣進行了處置和整改。
畜產品安全的調研報告
為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根據縣委的統一安排布署,按照《××縣畜牧獸醫局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們第二組調研組以趙燕平副局長為組長,監督所所長余新平,副所長董立云為成員一行三人從4月11日至4月14日分別深入到曲水鄉、康平鄉、寶藏鄉、整董鎮、勐烈鎮相關的養殖戶、販運戶,進行××縣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
一、2009年第一季度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2009年3月止,共完成產地檢疫:豬7133頭,牛699頭,禽類11485羽。共完成屠宰檢疫:豬5522頭,牛629頭,禽類5075羽。檢出不合格病豬4頭,勻作高溫處理。飼料獸藥檢查56戶,查處過期藥品9種,價值182.5元,均作收繳。未查出農業部(農醫發[2008]26號)的2008第四期獸藥抽檢情況通報中的不合格產品總匯表列的獸藥。查處過期飼料通邦紅118飼料25公斤30袋,紅肥寶添加劑20公斤2袋,責令銷毀。執法案件辦理5起,其中處罰案件3起,罰款2700元,警告2起。對全縣的畜禽販運戶進行防賭監督查處37車次,其中:牛6車次(123頭),包景洪購進黃牛一車次(28頭)。肥豬3車次(39頭),禽16車次(5020羽),查處蛋雞無證一車次(270羽),仔豬12車次(818頭)查處檢疫證件過期經營仔豬1車(40頭),證物不符2車(156頭),無證2車(72頭),依法作了相應的處罰、隔離觀察、補檢等措施。
二、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雖然近幾年我縣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責任事件,但我縣畜產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非常有必要深入排查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扎實整改,確保我縣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全縣畜牧業健康發展,當前,我縣畜產品不安因素還大量存在。
主要問題有:
主任在畜產品監督會發言
同志們:
為及時傳達貫徹農業部和全近期召開的查禁“瘦肉精”工作緊急會議要求,全面部署我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全查禁“瘦肉精”工作任務,今天畜牧食品局專題召開了“全畜產品安全工作緊急會議”。剛才,畜牧食品局對該項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贊同,請各縣(區)務必認真抓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高度警醒,農產品質量否安全將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近10年來,食品安全丑聞頻曝:從“注水肉”到“瘦肉精”,從“毒粉絲”到“毒大米”、“毒豇豆”,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面對我國接二連三的農產品安全問題,老百姓說:“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沒數。”截至目前,僅三鹿奶粉共導致29萬余名嬰幼兒出現泌尿系統異常,其中6人死亡,三鹿集團因此而倒閉,相關負責人也被判刑。
食品安全既經濟問題,也政治問題。國內外的重大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不僅嚴重威脅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終會直接影響經濟的正常發展,也給民眾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懼與心理障礙,影響到消費者對政府的信任和損害國家形象的程度。食品安全,成為了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科學發展觀,核心以人為本,人民生命健康則核心中的核心。在注重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負有監管責任的政府,必須將食品安全問題擺到重要日程上來。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對畜產品安全監管不力,哪一天瘦肉精、三聚氰胺、蘇丹紅等出現在我們的飯桌上,危害民健康時,那將嚴重影響我社會誠信危機和政府的公信力。并給我畜牧支柱產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各級政府一定要警醒,一定要看到食品安全的嚴重性,一定要提早動手把不安全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畜產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落實《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確保我縣畜產品的安全,使廣大群眾吃上放心的畜產品,按照《保山市畜牧獸醫局關于切實抓好2009年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保牧醫發〔2009〕6號)文件精神,我縣“按照統一部署,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逐項落實責任制,取得2009年一季度無畜產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將一季度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09年一季度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
2009年一季度來,我縣的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認真貫徹和落實了各項會議精神,嚴格按照全縣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及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全縣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季度以來,全縣無畜產品安全事故發生。
(一)生豬定點屠宰工作有序開展。全縣上市生豬的定點屠宰率均達100%,17家生豬定點屠宰場一季度共開展宰前檢疫肥豬8691頭,檢疫出病害豬73頭(禁宰),宰后檢疫8618頭,檢出病害豬肉17頭,均作無害化處理。
(二)產地工作開展持之以恒。全縣13個鄉鎮有序開展產地檢疫工作。
(三)農村紅白喜事宴請檢疫工作逐步深入。農村紅白喜事宴請及年關宰殺的肥豬做到有報必檢,目前,我縣正有序開展農村紅白喜事宴請食肉檢疫試點村的建設,下一步將總結試點村成功經驗,在全縣127個行政村設立報檢點,配置檢疫物資及相應技術人員,實現全縣生豬屠宰檢疫率達100%的目標。
畜產品安全整治措施
根據全省夏季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豫牧質《省畜牧局關于印發省今年夏季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濟政辦明電【2010】《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緊急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局決定自6月1日至8月31日開展夏季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目標,大力營造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聲勢和氛圍,建立健全“政府負總責、職能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體系;以飼料、獸藥、畜產品為重點,以落實長效監管機制和強化執法監督相結合,加大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力度,依法查處各類違法案件,規范生產行為,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供滬生豬質量安全,確保不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二、重點整治環節及內容
1.飼料生產環節。按照飼料管理相關規定,對飼料生產企業的生產條件、飼料原料和藥物的購進使用、產品自檢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的“三無”飼料生產企業。
2.獸藥飼料經營環節。以查處無證經營獸藥、經營禁限用獸藥、原料藥、人用藥以及經營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的“三無”獸藥飼料產品等為重點,加大對獸藥飼料經營場所的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規范獸藥飼料經營行為。
畜產品市場準入方案
為全面提高我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我市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市人民政府決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本市實行畜、禽、水、奶產品(以下簡稱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以下簡稱市場準入)。為做好市場準入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農業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以提高畜產品質量、保障消費安全為核心,以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測為重點,從畜產品養殖、屠宰加工和市場流通三個環節入手,實行“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監控,確保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畜產品。
二、基本目標
從畜產品養殖、畜禽屠宰、市場銷售到餐桌全過程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無公害化,逐步在各個環節建立和完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無公害畜產品產地建設,建立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建立健全各區(縣)人民政府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責任機制,統一領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監督管理工作,實行嚴格的質量保障措施和切實可行的長效工作機制。實行畜產品市場準入后,進入**市區銷售的畜禽產品必須是由定點屠宰場(廠)屠宰、經質量檢疫檢驗合格、證章齊全、達到食用安全標準的產品。
三、實施步驟
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進行分析,結合當下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發展現狀為根據,從對飼料與畜產品質量造成影響的相關因素、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措施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實現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飼料;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快速提升,對畜產品的需求量逐漸提升。因此,畜產品自身的質量情況對人們生活中身體健康狀況、社會穩定發展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是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方法。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經常發生各種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現階段雖然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但其中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對飼料與畜產品質量造成影響的相關因素
目前我國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仍存在著相關的問題,從宏觀層面對其進行分析,飼養人員、銷售人員、消費人員在經濟利益因素的影響下產生的不合理操作飼養行為,是導致畜牧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微觀層面進行分析,現階段我國在對飼養制作生產期間,飼養管理制度與管理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問題,進一步導致飼料與畜產品質量的經常發生。1.1各部門、機構之間協調性較弱。首先,我國各飼料生產管理部門在政府部門具有較強的職能性,受到政府相關管理人員的領導,同時上下級之間在相關的業務中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兩者之間沒有領導管理關系。其次,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相關管理機構在建立時期工作需求相對模糊,許多地方在對飼養生產進行管控過程中通常使用多方面管理、重復檢測與收費等,在提高各飼料生產企業自身經濟壓力的同時,也使其飼料生產行業市場運營環境受到嚴重的影響。還有一些地方在進行相應改革過程中,對飼料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弱化,進一步導致飼料生產行業的管理與執法等落實存在問題。其中一些地方政府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沒有設立飼料生產管理機構,其實對其行業的管理出現真空問題,致使沒有工作人員對飼料生產質量進行檢測。1.2飼料與畜產品質量與行業標準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國對于各畜牧業可以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仍然沒有相應的規定與標準,致使相關工作人員對飼料質量進行檢測過程中沒有相應的依據進行工作。其次,我國自身的飼料質量檢測工藝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還存在相應的問題。當前各畜牧業飼料醫藥檢測機構主要對利用常量與微量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工作,同時,世界先進國家已經開始使用衡量級方法對其質量情況進行檢測,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使用超衡量級方法進行質量檢測工作。再次,各質量檢測機構相關資金投入量相對較少,致使飼料質量檢測設備過于老化,對飼料質量進行檢測過程中其所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小,不能更好地適應新質量檢測環境。最后,管理與服務力度相對較小。其主要體現在各畜牧業飼料藥物虛假廣告數量相對較多,飼料的非法生產打擊力度相對較弱等。同時不能對各飼養人員定期進行相應的培訓與宣傳。
2飼料與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