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思考

時間:2022-07-01 09:34:00

導語: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思考

[摘要]社會保險是服務社會勞動者的重要保障制度,社會保險法對于社會保險的范圍和規范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在社會保險體系的構建和開展過程中也應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建設和完善,以高質量為導向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社會保險體系。文章對高質量發展中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意義、社會保險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險體系;社會保險體系建設

1社會保險體系概述

社會保險是服務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的重要保障制度,社會保險法對于社會保險的范圍和規范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社會保險法是國家通過立法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失業時獲得物質幫助和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經過四次審議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0年10月28日下午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以下簡稱《社會保險法》)。這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首次就社保制度進行立法。對于社會保險的內容,《社會保險法》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上述主要預期目標,考慮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際”。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惠民生”,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提供有信賴感、安全可靠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惠民生”的核心,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中,社會保險體系是最為重要的落實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障體系的具體內容與具體工作。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在社會保險體系的構建和開展過程中也應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建設和完善,以高質量為導向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社會保險體系。

2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保險體系的意義

高質量發展是對于全局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社會保險領域認真貫徹和落實高質量發展則是高質量發展在“惠民生”總體要求下的具體落實,從社會保險領域工作開展看,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險體系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進一步實現社會勞動者基本保障,促進社會保險事業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要求。一是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能夠進一步實現社會勞動者的基本勞動保障。人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實現高質量在提高效率、優化結構、培育新動能等方面的發展首先要實現社會保險的高質量發展,以社會保險的高質量、高效率、高服務促進其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而社會保險的核心就是為勞動者提供基本的社會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保障,通過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能夠進一步實現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基本勞動保障,為勞動者積極努力地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中提供基礎性的保障。二是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能夠促進社會保險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提出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提出了更為高質高效的要求,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傳統的社會保險體系體現出與高質量發展不符的內容,這就要求在社會保險體系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體系建設還是五大險種的具體管理與服務都應不斷提升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量,因此可以看出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能夠很好地促進社會保險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三是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質量,以人為本促進其他社會事業發展。社會保險管理與服務的對象是人民群眾,通過五大險種共同保障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勞動權益,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創造性與能動性。社會保險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中的一個基礎性子系統,通過其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的提升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的質量,實現經濟社會整體的高質量發展目標與要求。四是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是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重要表現,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目標和要求,而社會保險體系建設是最能夠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通過不斷完善和提高的社會保險待遇能夠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是社會進步與人民幸福指數提升的重要體現。

3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保險體系的組成

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保險體系應從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個子系統協同高質量發展組建。一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穩步落實“惠民生”,擴大覆蓋面,促進城鄉一體化,使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參與人數最多,服務最為系統的險種,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應不斷擴大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群,特別是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實現鄉村人口的社會養老保險參與,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二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系統覆蓋落實“惠民生”,普惠人民群眾,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使更多的群眾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帶來的保障。醫療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基本險種,受益人群與養老保險一樣人數眾多,在醫療保險的質量提升過程中,應注重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醫療價格的降低以及參保數量與服務質量的提升等環節的改革與完善。三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重點突出落實“惠民生”,完善勞動保護制度,保護勞動者權益,使更多的勞動者享受到工傷保險提供的服務社會的安全感。工傷保險作為勞動者的意外情況保護,對于保護勞動者權益,提升勞動者積極性、創造性起著基礎性、保障性的作用,對于工傷保險應從工傷保險服務的范圍、服務的內容上不斷提升對勞動者身體健康的保護質量,特別是對于職業病、慢性病等需要長期提供醫療服務的勞動者更應當在醫療保險過程中給予更好的服務。四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建立完善落實“惠民生”,提升社會保障質量,創新失業救濟手段,使暫時失業的勞動者獲得生活保障和學習再就業技能。五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強化關愛落實“惠民生”,關愛保障女職工權益,強化對女職工的保護,使女職工在生育子女中斷勞動階段得到社會保障。女性勞動者群體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社會保險體系的完善和質量提升過程中更應在生育保險的待遇、生育保險享受的時間上給予更多的關愛和保障,為女性勞動者排除后顧之憂,更好地參與到經濟和社會建設中。

4對策建議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保險體系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從思想上提升對于高質量發展與社會保險體系建設的辯證關系認識。一是要加強學習,學懂弄通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和要義,以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指導社會保險事業。二是要強化落實,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的實踐中深入落實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三是科學創新,以人為本科學創新社會保險的管理體制機制和具體措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其次,在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社會保險體系與事業落實過程中,應從制度建設、管理建設、服務質量和有效監督方面進行不斷完善和發展,包括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強化和細化社會保險管理、深化和創新社會保險服務、規范和實施社會保險監督。

總之,高質量發展是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目標與要求,在社會保險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提升的過程中,應始終把高質量作為衡量工作質量的標準,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與服務內容,突出以人為本,從廣大勞動者的實際需要出發,為高質量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相朝.關于完善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22).

[2]紀可妍.中國現行社會保險體系的發展[J].民營科技,2014(12).

作者:劉曄 單位: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