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類分析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實證分析

時間:2022-01-27 10:28:54

導語:基于聚類分析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實證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聚類分析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實證分析

摘要:采用基于面板數據的聚類實證研究分析法,對伊犁州直十個縣(市)2008年-2013年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進行了綜合評價和對比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

關鍵詞:聚類分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進一步得到提高,人們對醫療保險的關注和參與程度也是與日俱增.醫療保險的英文是Healthinsurance,可翻譯為“健康保險”.若以醫療保險所要承擔的范圍理解,包含廣義醫療保險和狹義醫療保險兩個方面,健康保險的涵蓋面比醫療保險的要大,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健康保險不但包括由疾病直接引起的經濟損失(醫療費用等)的補償,而且也包含由疾病間接引起的經濟損失的補償,對于生育、殘疾、逝世等也會提供經濟補償,甚至還支持疾病預防等措施.然而,狹義的醫療保險就是醫療費用補償得到實現的一種保障措施.中國傳統的與現在實行的職工醫療保障體系就表面上看就是報銷醫療費用,但事實上,是由其它保障體系補償了由疾病而引起的經濟費用,因此,它也可以歸屬為廣義的醫療保險[1].醫療保險制度是指群眾因患病、受傷、分娩需診治時,由國家或社會給予患者必需的醫療補償及經濟補償的一種制度.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按照保險原則為解決居民防病、治病問題而籌集、分配和使用醫療保險基金的制度,是居民醫療保健事業的有效籌資機制,是構成社會保險制度的一種比較進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相當普遍的一種衛生費用管理模式.基本醫療保險是一項社會保障體系,它體現了社會保險的強迫性、普遍性等基本特性,與其它社會保障相比,它不僅可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可補貼老人、工傷、殘疾以及分娩等特殊情況下產生的醫療費用.正是由于基本醫療保險體系需要和供給的獨特性,使得醫療保險體系與其他社會保險體系又有著顯明的差異[2,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也日漸對醫療保險及服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進而使得原有的傳統醫療保險制度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運行中遇到的問題逐漸顯露了出來,傳統的舊問題“看病難,看病費用高”等問題仍然未能根本解決.基于此,我們必須持續提升統籌層次、管理制度、服務制度以及保障制度,完善多方面的醫療保障體制,才能滿足當前經濟社會新型醫療改革情形下醫療保障體制的發展建設需求.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改革及健全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合理科學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用以改善群眾的健康水平.

1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研究“物以類聚”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根據樣本的多個觀測指標,對事物進行分類,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據我們所研究的樣本或變量間的相似性,將其依次分到不同的簇中.譜系聚類法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聚類方法,譜系聚類法先視各變量自成一類,然后把最相似的樣品聚為小類,再將聚合的小類按其相似性再聚合,隨著相似性的減弱,最后將一切子類都聚合到一個大類,從而得到一個按相似性大小聚結起來的一個譜系大類.通常用來定義樣本距離的方法有歐氏距離、絕對距離、Minkowski距離等,其中歐氏距離最為常見.本文我們采用組間平均數類間法對相關數據做聚類分析[4].本文主要是通過應用聚類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對隸屬伊犁州的伊寧市、奎屯市、伊寧縣、察布察爾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尼勒克縣、特克斯縣的基本醫療保險進行了聚類分析和研究.根據《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統計年鑒》(2008-2013)、《伊犁調查年鑒》等資料以及相關統計公報提供的伊犁州直10縣(市)2008-2013年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的原始數據,得到表1,對其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伊犁州直10縣(市)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進行實證因子分析[5-7].下面對表1的原始數據按10縣(市)進行聚類分析,首先將每一縣(市)看成一個樣品(指標),共有10個樣品(指標),把聚類數定為4,得到譜系聚類圖圖1與聚類結果表2,具體分別如下所示.由表2可看出:伊犁州直縣(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按縣市可以分為參保人數最多、參保人數較多、參保人數一般和參保人數較少四類.第一類:奎屯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最多,說明奎屯市居民對醫療保險問題的關注度最高.奎屯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直屬市,市區面積為1109.89平方公里,呈扇形輻射著新疆西北部,地處北疆交通要道,周邊臨近克拉瑪依、獨山子等國家重要石油基地,且以漢族為主,素有“金三角地帶”之稱.第二類:伊寧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較多,伊寧市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伊犁州整體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是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在伊犁州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伊寧市與奎屯市相比少數民族居民所占比例人數相對要高,致使參保人數低于奎屯市.第三類:霍城縣、新源縣、伊寧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一般,伊寧縣稍微高一些,霍城縣和新源縣其次,這些縣臨近伊犁州首府伊寧市,且具有人口多、耕地廣、交通便利等優勢.第四類:特克斯縣、尼勒克縣、昭蘇縣、察布查爾縣、鞏留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較少,這些縣都共同具有地處偏遠、人口較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居民人均收入較低、居民參保意識不強等特點.下面根據年份進行聚類:將6個年份看成是6個指標,聚類數定為3,聚類后得到譜系聚類圖2與聚類結果表3,具體分別如下所示.根據圖2、表3可以清楚看出聚類的結果,2008年到2013年各縣市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僅6年的時間,就有個別縣市增加近萬人,如表4所示.由表4可看出:從2008年到2013年伊犁州直縣(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也有不同的變化趨勢.由圖2、表3說明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呈現階段性的發展,具體分為2008年、2009-2010年、2011-2013年三個時間段.其中第一階段增加的趨勢較為緩和,只有伊寧市和奎屯市的參保人數比上年的增長較快;第二階段的增加趨勢較為平穩,伊犁州直各縣市的增長沒有出現負增長,但各縣市之間人數的增長還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第三階段各縣市的參保人數是有所增加,但差異很大,增長最大的是伊寧市,增長近5000人,而增長最小的是鞏留縣,僅增長30人.

2結束語

本文通過利用聚類分析的原理,對伊犁州直10縣(市)2008年-2013年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居民人數進行了實證分析和評價,整體呈現增長態勢明顯,但也存在區域差距較大等特點.隨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尤其自新農合和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實行之后,參保人數逐年明顯呈增加態勢,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看病難”的現狀,而且也降低了城鎮居民的醫療負擔,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作者:劉澤玉 劉淼 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孫華.我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改革難點及對策研究[J].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2]趙鹿超.我國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3.

[3]姜瀚濱.吉林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長春:長春師范學院,2014.

[4]何曉群.多元統計分析[M].第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伊犁州統計局.伊犁州統計年鑒(2008-2013)[M].伊寧:伊犁州統計局,2013.

[6]伊犁州統計局.伊犁自治州領導干部手冊(2008,2010,2012,2013)[M].伊寧:伊犁州統計局,2014.

[7]楊曉明.SPSS在教育統計中的應用[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