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社會批判探析
時間:2022-09-25 03:14:57
導語:道德教育社會批判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儒家教育方法和他們的“教學論”是分不開的,因為儒家教學的內容主要是人倫道德,所以他們提出的一些教學理論、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大多數都可以用到道德教育上來。所以對儒家道德教育要科學對待,批判繼承。
【關鍵詞】立志與持志;主動修養;以身作則
儒家的駕馭思想,總是要求從“學”開始,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道德教育過程也是“學-思-行”。首先,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學就可以培養許多優良的品質,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度等,都帶有道德教育的性質。其次,儒家的學習內容主要是人倫道德,所以關于教學的原則與方法,大部分都可以運用到道德教育上來。
一、立志與持志
立志與持志是儒家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則,也就是說,要立志去信仰某種理想和保持這種理想。孔子說:“夫不可奪志也?!?;孟軻說:“持其志,毋暴其氣。”孔子主張“士志于道”,這個“道”指的是“仁”,所以又主張“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他認為一個君子要“謀道”“憂道”不在乎“謀食”和“憂貧”,學的目的就在于“致其道”,并且時常不忘“道”,要像顏回那樣,居陋巷也不改其道的精神,甚至要“蹈仁而死”“殺身成仁”。孟軻把“義”和“仁”并列,留名“仁義”。他把“志”與“氣”結合起來,他說:“志,氣之帥也;持其志,毋暴其氣?!薄拔疑起B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配以與道?!边@種浩然之氣,可以做到“舍生取義”。孟軻這種“養氣”的學說,似乎很難理解,人們問他什么是“氣”,他也難以回答清楚,我們從前也總是視其為一種主觀唯心論而拋棄它。現在看來,對于“養氣”,還應該做科學的研究。孟軻還提出了意志鍛煉的學說。他認為,對于青少年,應該讓他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p>
二、培養道德情感
儒家很重視道德情感的培養,他們培養學生“好德”“樂道”“疾惡如仇”的感情。儒家之所以重視音樂教育,其理由正在于此?!稑酚洝氛J為“樂者德之華也”,音樂是人們真情的流露,如“唯樂不可以為偽?!彼麄冇终J為,禮樂可以起到節制情感的作用。儒家認為,樂教能讓人們的感情達到溫和、潛移默化、移風易俗的效果。古代所說的音樂,包括音樂、詩歌、舞蹈等,實際上是美育教育。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出,要以美育來輔助道德教育,可見美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實質上是符合道德教育必須培養道德情感的規律。
三、主動修養
儒家很重視道德修養,其中包括自得、自省、自克、知恥、求放心、反求諸己、改過遷善等,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修養要長期堅持,孔子認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泵献映姓J自己到了40歲才“不動心”。
四、“預”和“積”
《學記》說:“禁于未發之謂豫?!边@就是說,教師對學生事先要有所了解,要求教師有預見性,防止可能發生的事情。“豫”的工作還包括“防微杜漸”。儒家認為,“履霜堅冰至”“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德小而不為”,大德是從小德積累起來的,大惡是從小惡積累起來的,這些道理是儒家反復提醒。如《易經》要求“日新其德”“多識前言經行,以蓄其德?!?/p>
五、中庸之道
“中庸”在儒家看來是一種難以達到的“至善”。對“中庸”的解釋,以“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為普遍?!兑捉洝氛f過“尚于中行”,并屢次講到“剛中”“中直”。《尚書》也有“允執厥本”。這里所謂“中行”或“執中”不一定就是“折衷”之言,而有“不偏”“準則”之意。儒家有“折衷于夫子”之言。就是說,以夫子的話為真理,有“恰當”之義。后來儒家也屢講“中道”,王通著《中說》就主張行“中道”,認為“游仲尼之門,未有不治中者也?!庇终f“千變萬化,吾常守中焉?!本唧w來說,他的中道就是“不違禮”??梢姟爸小庇小皹藴省敝?。所以“持中”就是王通的教育原則。理學家把“理”“欲”對立起來,要求“滅天理,滅人欲”,而早期啟蒙思想家則主張“理欲結合”解決了“理欲問題”的“中”。動與靜是對立的,儒家卻主張“動靜循環”“動靜無端”“動靜環動”“專言靜,未有能靜者也”,如剛柔相濟、寬猛相濟,以及禍福的轉化、強弱的轉換等,都是他們經常談到的。所以中庸之道,確實是存有對立說的辯證法因素,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當作一個原則來看待。
作者:楊華杰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分院
參考文獻:
[1]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對現代道德教育的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2).
[2]秦丹.淺談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3]古良琴.試論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特點、方法及其現實價值[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3(05).
- 上一篇:大學生道德教育改革解析
- 下一篇:道德教育在語文教學的作用
精品范文
1道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