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紅色文化小學德育教育探究
時間:2022-11-17 10:20:44
導語:基于紅色文化小學德育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紅色文化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和實踐,積淀下來的一種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文化。其中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思想境界,也是留給中華兒女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不僅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很大的價值和影響,也豐富了校園文化,是當代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紅色文化;小學德育教育;活動探究
紅色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文化,豐富的革命精神、歷史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是其蘊涵的主要價值,對學生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1]本文就基于紅色文化的小學德育教育活動進行了探究。
一、建立德育領導機構,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因此,他們可塑性較強。學校應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有機融入紅色文化,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和偉大的志向。學校應建立健全德育德育領導機構,即校領導—年級組—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合理的結構組成德育工作的隊伍。以此,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實現德育教育價值和教學目標的根本保障。學校要通過商討和研究,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有關德育教育的規章制度。積極組織和開展校園德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從而保障學校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二、創新德育教學模式,逐漸滲透德育教育
引紅色文化進校園,不僅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教師要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合理利用紅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途徑,創新教學模式。以此,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在學生深受感染的情況下,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2]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出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創新的教育模式。如,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采取學生受歡迎的模式,對其進行寓教于樂的教學。多媒體是集聲音、視頻、圖片于一體的電子設備,其良好的視聽效果,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感染力。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紅色電影、紅色講座,以及在國慶節、建軍節等紅色節日期間,通過電視直播,讓學生觀看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和歷年大閱兵,讓學生在受到感染的同時,激發出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第二,要加強其他學科的德育滲透教育,做到全方位育人。學校的全體教職工都要加強自身的德育教育意識,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學校的思想道德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戰場,其他學科要做好輔助和滲透的德育工作。如,在學習有關中國名勝古跡的課文時,要引導學生熱愛祖國,以國為傲。在學習有關革命英雄的課文時,要引導學生樹立忠于黨、忠于人民,舍生為人的精神,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切身體會紅色精神
為了讓學生更接近紅色文化,更深刻理解紅色文化,學校可以組織一些體驗性質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紅色情境中,感受紅色文化。如,組織學生進行“重走長征路”的遠程步行活動,讓學生參觀當地紅色舊居、紀念館、革命遺址、瞻仰烈士陵園等。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樹立榜樣,發揮示范和領導作用。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紅色革命基地,通過解說和近距離接觸,讓學生了解更多革命先輩的故事、生活,想象戰場上的激烈場面,以及抗戰中戰士們的英勇無畏精神,進而產生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感受當前生活的來之不易。清明節期間,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活動,通過誠摯的獻禮,激發學生樹立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的理想信念。
四、營造和諧紅色環境,陶冶學生德育情操
為了讓學生受到長期的熏陶,學校可以營造一個和諧的紅色環境,以此陶冶學生的德育情操。如,利用校園的櫥窗、板報、校報等,張貼一些有關紅色文化的標語、人物故事和圖片,對紅色文化進行宣傳。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電視、網絡等,開辟多種形式的教育專欄,播放一些紅色歌曲、英雄事跡,把紅色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鼓勵學生制作手抄報;每周一升國旗,并進行國旗下演講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教育知識競猜活動。這樣,在弘揚紅色的革命精神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引導學生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五、結束語
總之,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小學德育教學中,不僅能豐富學生德育教育的資源和渠道,還能加強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使他們更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時,樹立學生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國心,立志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丁麗.“紅色文化”在中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文化學刊,2015(08).
[2]徐漢暉.論紅色文化在校園中的德育功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9).
作者:李斌學 單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三小學
- 上一篇:高校思政教育紅色文化資源思考
- 下一篇:民族文化在高校美術教育的滲透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