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時間:2022-07-16 09:52:41
導語: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應重視提高德育實效性。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轉變教學觀念,發揮示范作用;應用形象教學,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組織德育活動,培養學生德育意識;開展家校合作,強化德育效果。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教學觀念;形象教學;德育活動;家校合作
德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青少年德育工作十分必要和重要,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均具有重大意義。而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應將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班主任需對德育工作有明確的認知,掌握德育工作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有效應用、不斷創新,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轉變教學觀念,發揮示范作用
德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班主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德育效果不佳。若想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班主任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和德育素質,向學生展現自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自身言行發揮示范作用,通過與學生的日常接觸和教學展示自身道德修養,進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對學生進行環境愛護的德育教學時,班主任要讓學生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在班級內依據垃圾分類設置垃圾桶,要求學生按照垃圾分類原則丟棄自己的垃圾。在平時,班主任對于因教學產生的垃圾也應按照垃圾分類原則進行丟棄,以身作則,遵循垃圾分類的規定。班主任諸如此類的行為,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言行一致,明白提升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覺糾正自身言行。這樣,德育實效性就會得到提升。
二、應用形象教學,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
目前,仍有一些班主任在德育教學中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單純依靠書本知識進行講解,這使得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調,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激發,德育實效性較低。對此,班主任應該積極引入新型的教學方式,如形象教學法。這一教學方式可以將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讓其具有生活性和立體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學會對德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例如,開展“尊老愛幼”德育教學時,教師需先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的含義,然后舉例說明尊老愛幼的行為是怎樣的,如孔融讓梨這一典故。班主任講解這一典故時,如果單純依靠語言進行闡述則會顯得呆板、枯燥,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以視頻形式將孔融讓梨這一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使學生直觀觀察和體會孔融讓梨的行為,這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落實和傳承這一傳統美德。因此,班主任要積極引入新型教學方式,使德育工作實效性得到提升。
三、組織德育活動,培養學生德育意識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有這樣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簡單說,就是單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是不完善的,若想對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領悟,還需自己親身體驗。因此,班主任不能依靠單純的理論教學開展德育工作,還需要組織相關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德育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蘊含著極大的德育價值,班主任可以根據相應節日組織相應的德育活動。例如,在五一勞動節時,班主任可以課外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假期體驗勞動的辛苦,然后在課堂上與同學和老師分享自己的勞動體驗;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慰問老人,讓學生切身體會敬老的意義;在國慶節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圍繞愛國這一主題開展寫作、繪畫或者設計手抄報等活動,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愛國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開展家校合作,強化德育效果
除了學生在校內學到的德育知識會對其思想道德修養產生影響外,親人的言行也會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若家庭與學校的德育方向相背離,就會讓學生產生矛盾心理,導致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降低。因此,班主任應重視開展家校合作,與家長建立有效溝通渠道,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班主任可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德育方面的內容。對于德育問題較大的學生,班主任應與其家長單獨溝通,共同探討如何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現代通訊方式,如微信、QQ等建立家長微信群或QQ群,定期在群里分享德育教學資源,并對日常的德育工作成效進行分享,以引起家長的重視,并相應提升家長的德育素養。這樣,家長就會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德育工作,強化德育效果,提升德育工作實效性。
總而言之,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班主任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多引入新型教學方式,并注重組織德育活動,重視開展家校合作,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意識和行為進行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趙麗霞,曹瑞,麥清,郝琦.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調查[J].教學與管理,2016(09).
[2]張曉紅.以班集體為核心增強德育實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
[3]張懷君.如何提高德育實效[J].寧夏教育,2009(03).
作者:朱婧婧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環鎮小學
- 上一篇:傳統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的思考
-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