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德育現狀調查及策略

時間:2022-01-06 08:57:37

導語:農村小學德育現狀調查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德育現狀調查及策略

摘要:本文以某小學為例,通過問卷、訪談分析了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問題及困境,并提出了指導性建議,為有效開展農村小學德育工作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問題;建議

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小學德育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缺失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如何發現且有效地解決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問題,是整個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關鍵點。

1農村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1.1缺失的愛

大北小學深處經濟相對落后地區,交通不便。本人在做志愿者扶貧的過程中,在接觸大北小學的學生時發現孩子們膽小、眼神中流露著恐懼、害怕與人交流;在與教師訪談中發現,全校132人中,有90人以上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們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

1.2缺失的課程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那么德育教育應體現在小學階段的課程及活動中,走進大北小學,“為孩子們送上一節音樂課”是這次送教下鄉的任務之一,訪談中發現,孩子們課程中沒有音樂、美術、品德等課程教育,孩子們的體育課也僅僅是自由活動。

1.3缺失的教師

由于學校師資欠缺,農村小學教師既是班主任,又是多種科目的科任課教師,課內的數學、語文科目已經占據了教師的大部分精力,德育教育課程自然就減少了,成了紙上談兵,加之個別教師專業能力不夠,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逐漸消失。

1.4缺失的德育

傳統的德育教學陳舊,教學手段單一。部分農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十分簡單,教師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講解,枯燥而乏味,課堂教學與小學生的互動很少,教學內容都是理性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于思想品德教育課缺乏熱情。

2加強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指導建議

2.1家校合作、社會鏈接共同參與德育教育

農村家庭多存在經濟困難、留守兒童較多、學生性格膽小等諸多問題,學校應建立家校合作,應多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們在愛的環境下成長;與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保持聯系,廣泛開展“關愛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定期進行沙盤游戲及一對一心理疏導;開展“師生真心話”德育教育教學活動,通過撰寫書信、一對一交談等活動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2.2加強農村德育課程的建設

“讓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德育課程的建設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改變過去傳統的“單向式”“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是極為重要的,走出去,萌發學生愛祖國、愛社會、愛家鄉、愛學校、愛校園、愛自己的情懷,學校固然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但實踐也是德育教育的升華。

2.3加強德育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教育環境決定教育質量,因此,構建專業的教師隊伍是我們勢必解決的問題,農村教師對比城市教師學習培訓的機會較少,為了提高農村教師德育教學水平,教師可以走出去參觀學習,引入大學生志愿者加入也會有一定成效。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靈魂,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當今社會,德育教育被推上新的浪潮,德育教育的質量,影響著學生的未來,要加強農村德育教育,讓農村德育教育真正發揮到立德樹人的作用。

作者:岳丹丹 單位:沈陽農業大學附屬小學